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2014年9月4日-5日,由广东省蚕学会主办,学会桑树栽培学组、国家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韶关综合试验站协办,广东信达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广东原蚕区桑园管理技术及蚕桑生产经营新模式研讨会"在翁源县召开。来自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丝源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宝桑园蚕业有限公司、广东信达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翁源县家宝蚕业有限公司、阳山县兴达蚕业有限公司、韶关市宝桑  相似文献   

2.
正2021年4月1日,凌云县"中国蚕桑之乡"授牌仪式在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举行。中国蚕学会理事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廖森泰代表中国蚕学会向凌云县授予"中国蚕桑之乡"荣誉牌。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李如平,百色市政协党组成员、凌云县委书记伍奕蓉出席了会议。会上,中国蚕学会副秘书长刘挺宣读了中国蚕学会关于授予凌云县"中国蚕桑之乡"的决定。廖森泰对凌云县荣获"中国蚕桑之乡"称号表示祝贺,并希望凌云县能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创新发展全县蚕桑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现代蚕业转型。  相似文献   

3.
2016年12月24日-25日由广东省蚕学会蚕种学组主办,广东省丝绸集团英德蚕种场(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示范基地)承办的"蚕种生产管理技术培训会议"在英德市召开.来自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丝源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丝绸集团英德蚕种场、阳山县兴达蚕业有限公司、罗定市奔康茧丝绸有限公司、翁源家宝蚕业有限公司、韶关市宝桑园蚕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及技术骨干共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学会蚕种学组组长陈列辉副研究员主持,学会副理事长、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示范基地负责人、广东丝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智明高级农艺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华南农业大学刘吉平副教授,阳山县兴达蚕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镜新高级农艺师等领导出席并指导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蚕桑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近百年来广东省蚕桑产业的发展历程,如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创立"桑基鱼塘"自然生态循环耕作方式、建立独有的热带亚热带蚕业生产技术以及改革开放后产业的蓬勃发展与蚕区转移等;分析认为新形势下广东省蚕桑产业既面临产业竞争、区域竞争、技术与人才竞争、市场竞争等的挑战,又具有定位全国蚕桑产业"华南优势区域"和国内市场需求增长的发展机遇;探讨了积极实施人才与技术、产业化、贸工农一体化、品牌创新等现代化蚕桑产业生产与经营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创建于1956年,其前身为广东省农业厅家蚕原种场、广东省蚕种繁殖试验场、广东省丝绸集团蚕种繁殖试验所,2004年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更为现名并加挂广东省蚕业产品检测中心牌子。中心是一家集蚕桑良种繁育、省级蚕种质量检疫检验、蚕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蚕桑新品种选育、蚕业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6.
由中南五省区蚕桑育种协作组与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研究室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蚕学会承办的“中南五省区蚕桑育种协作研讨会”于2009年11月10~12日在广西首府南宁市召开。参加会议的单位和代表有: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7月14日~15日由广东省蚕学会主办,学会蚕种学组、国家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粤西综合试验站共同协办,廉江市蚕种场承办的"提高蚕种质量技术研讨和培训会议"在廉江市召开。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廉江市蚕种场、茂名市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丝源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宝桑园蚕业有限公司、阳山县兴达蚕业有限公司、罗定市奔康  相似文献   

8.
陆瑞好  林强 《中国蚕业》2012,33(4):58-62
概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从“十五”以来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的快速增加、蚕桑区域布局的进一步优化、缫丝生产的快速发展以及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稳步发展等蚕业发展的特点;从蚕桑品种、种桑养蚕技术的创新和科技成果取得重大突破等方面阐述了广西蚕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广西蚕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丝绸出口对外依存度高、蚕桑生产自然风险加大、蚕桑综合效益低、技术人才缺乏等方面。提出“十二五”应从加强建设优质原料茧基地、继续加强蚕业科技创新、加快蚕桑多元化发展、保障蚕种安全足量供应和强化新技术推广等方面促进广西蚕业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广东蚕桑生产传承创新技术》一书是广东蚕桑生产实用技术规程和标准的科技书籍,较全面地收集、整理、规范广东蚕业生产传承沿用和创新应用的技术及标准。本书由广东省茧丝绸行业协会、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粤西综合试验站、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粤北试验站、华南农业大学蚕丝科学系、广东省丝源集团联合组织行业30多名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编写。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徐兴耀统筹全书的编撰  相似文献   

10.
卢磊 《广东蚕业》2016,(3):57-59
2016中国果桑产业发展大会暨广东果桑旅游文化节于3月23日在广州花都宝桑园开幕.本次大会由广东省茧丝绸行业协会、南方报业集团南方农村报等单位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蚕学专家、农业部蚕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向仲怀教授,中国蚕学会理事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南大学鲁成教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廖森泰研究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农科院副院长肖更生研究员,著名蚕桑育种专家陈华寿莅临大会.  相似文献   

11.
1991年12月29至30日由广东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和广东省蚕学会蚕病学组在广州联合召开了广东省家蚕微粒子病防治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华南农大蚕桑系、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省蚕种繁殖试验所及肇庆、韶关、清远、茂名市丝绸公司、蚕种质检站和18个蚕种场的代表共48人。会议由省蚕学会理事、副秘书长、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白碧璋高级农艺师主持。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由全国家蚕防微指导小组成员、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农朝志农艺师  相似文献   

12.
宝应蚕话     
小学曾读过<蚕的一生>,对蚕有了初步了解,幼时的记忆,忘却不了父辈们采桑养蚕的辛劳背影;童年的好奇,驱使我们常偷入蚕室久窥春蚕啮桑、吐丝、结茧的过程,迷而忘归;偶然的机缘,迈进了百年母校---苏州蚕桑专科学校,从而开始了漫长的蚕桑生涯.30多年来,就象蚕桑先辈、蚕丝教育家郑辟疆先生所云:"一生无贡献,未尽人民责,徒餐三百石,无以报农人."并以此常为自勉.面对生于斯、长于斯、学成归来又服务于斯的故乡---宝应,作为一个蚕桑业学子,有必要探索一下家乡的蚕业史,让我们在"蚕话"中粗略地了解一下她的过去和现在.  相似文献   

13.
中南四省(区)第五次桑树育种与栽培技术协作会议,于1998年9月8日至10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广西蚕业指导所、湖南省蚕桑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湖北省农业厅、广东省丝绸集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的蚕桑生产近10年来有了较大发展,这10年也是主要蚕区从珠江三角洲向新蚕区转移的过程,因此,蚕种生产也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和蚕区的转移而有着较大的变化。一、近 10年(1984—1993年) 来广东蚕桑生产的变化广东省从1984年开始,珠江三角洲的蚕桑生产出现明显萎缩,该地区1980年尚  相似文献   

15.
《广西蚕业》1998,35(4):45-46
中南四省(区)第五次桑树育种与栽培技术协作会议于1998年9月8日至10日在广州市广东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广西蚕业指导所、湖南省蚕桑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湖北省农业厅、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广东省农科院、  相似文献   

16.
《蚕学通讯》2016,(3):61-61
正2016年7月1-3日,中国蚕学会第十二届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第三届"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会议")在重庆北碚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蚕学会、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主办,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承办,共有来自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苏州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古巴国家生物技术与遗传工程中心等国内外70余家从事相关领域科研、生产、教学及管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蚕业30年成就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省蚕业在完成主产区战略转移,桑、蚕新品种培育,蚕桑种养技术体系和蚕桑机具革新,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消毒药剂的改进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科研成果,分析目前广东省蚕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11月7日,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召开"现代桑树学科发展研讨会"。来自中国蚕学会、农业部种植业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广东省农科院、浙江省农科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及西南大学共计40余位蚕桑学专家出席会议,专题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丝绸业是一项系统生产工程,从原料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原料茧生产,这是基础必须加强。江苏省成立丝绸总公司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的管理体制以后,更有条件加强蚕桑基础建设,把传统基础转化为现代化基础。针对当前蚕桑生产存在的问题,要提高以蚕桑为基础的思想认识,稳定蚕桑生产的经济政策保持其连续性,支持桑、蚕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建设适度规模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及时安排供应蚕需物资,加强蚕桑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发挥“一体化”管理体制的优势,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茧丝绸事业。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2月14日,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邀请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国家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廖森泰研究员作"蚕桑资源多元化开发利用"的学术报告。所领导班子、科技人员、广东宝桑园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和销售人员及研究生100多人到会聆听了报告。所长张名位研究员主持了报告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