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苹果水心病多发生在果心及其附近.也可发生在果肉的任何部位。开始发病,一般看不出来,等到果面上看出来少有点变褐,整个苹果果肉就烂了大部分,尤其采前1个月左右到贮藏期1个月之内,再加上气温偏高、干燥等气候条件的影响,病情发生很快,3~5天顶多一个星期左右,整个苹果就烂掉。  相似文献   

2.
松本锦苹果是近几年被广泛推广的优良早熟大果品种.栽培中发现,在树势较弱的松本锦套袋苹果上容易发生水心病.此病于果心、果肉组织都可发生.发病果肉先呈半透明水渍状,味酸甜略带酒精味,后期果肉败坏变褐色.一般果肉已腐烂,果面才能出现变褐症状.水心病多于苹果采收前发生,在气温较高、气候干燥的条件下,病情发展很快,5~7天果实就可烂掉.水心病是由于山梨糖醇、钙、氮代谢转化失调而形成的一种生理病害,对其发生应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3.
<正>1危害与症状1.1霉心病2017年河北省苹果主产区霉心病发病较为严重,绝大部分果园的病果率在5%~10%,个别果园病果率高达70%以上。在所有品种中,早熟富士(红将军)发病较重,多数果园的病果率都在10%左右。霉心病主要有两种症状。1)心室黑变型。症状表现为心部腔室组织变黑,少量果实的病变已突破心室,导致果肉细胞坏死、变褐、干枯。病果的果形指数低,果实项部(萼部)凹凸不平,与心室内种子对应的  相似文献   

4.
苹果袋培普遍采取果实套袋措施,但套袋后的苹果果实缺钙症的发生机率明显升高。缺钙症的表现因苹果品种不同而有异,主要有苦痘病、痘斑病、水心病、果肉绵变及采前落果等。导致苹果缺钙症的原因有多种,应依果园和品种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防控措施。叶面喷施钙肥给树体补钙,是预防缺钙症发生最为普遍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1适时采收苹果的采收期对贮藏质量影响很大,采收太早,果实外观色泽风味都不好,而且容易发生虎皮病、苦痘病、褐心病、二氧化碳伤害和失水萎蔫等;采收太晚,在贮藏中果实容易衰老,果肉发绵、褐变,发生斑点病、水心病、果肉湿褐病和腐烂。一般而言,早熟品种一般在盛花期后100天左右采收,  相似文献   

6.
1 适时采收,碘化淀粉指数在80%左右为最佳时期 苹果的采收期对贮藏质量影响很大,采收太早,果实外观色泽风味都不好,而且容易发生虎皮病、苦痘病、褐心病、二氧化碳伤害和失水萎蔫等;采收太晚,在贮藏中果实容易衰老,果肉发绵、褐变,发生斑点病、水心病、果肉湿褐病和腐烂.  相似文献   

7.
苹果霉心病的发生调查及防治建议王东昌辛玉成王新(山东莱阳农学院265200)1996年8月份,在莱阳市和昌乐县果园,对4~8年生不同品种苹果树分别采摘50~120个果实,用刀剖开后分别记录霉心病状态。结果:北斗发病最重,元帅系品种次之,病果率分别为2...  相似文献   

8.
套袋苹果缺钙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6年,三门峡市推广苹果套袋以来,苹果品质明显提高。但是,套袋苹果缺钙病发病率也明显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专题调查,摸清了发病原因,掌握了发生规律,研究总结出有效的防治方法,有效地控制了苹果缺钙病的发生与危害。1套袋苹果缺钙病的发生与危害情况1.1发病时期1998~1999年分别在卢氏县定点调查,结果表明,套袋苹果表现缺钙始期为6月中旬,高峰期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末期为9月上、中旬,高峰期病果率占总病果的82.00%~86.73%。1.2表现症状苹果缺钙病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即痘斑病、苦痘病、水心病。套袋苹果缺钙所表现的症状以痘…  相似文献   

9.
苹果果实轮纹病(Physalospora Piricola)是我国北方苹果产区重要病害,发生面广,危害严重,经济损失较大。本所生产园金冠品种采收时轮纹病病果率占10%左右,贮藏一个月后,病果率高达30一50%。在华北  相似文献   

10.
苹果出现“糖心”是怎么回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水心病又称糖心病、糖蜜病、蜜果病,多发生在果实成熟后期及贮藏期,是一种苹果生理病害.一般其发生比例在25%左右,在干旱以及高温的生长季节,个别产地水心病的发生比例可在80%以上. 1 症状表现有哪些? 病果剖开后,其内部组织的细胞间隙充满细胞液而呈水渍状(图1),在果实中心及其附近形成半透明状硬块(图2),形状像切开的菠萝成散射状,也有的发生于果实维管束四周和果肉其它部位(图3).病组织含酸量特别是苹果酸含量较低,并有醇累积,味稍甜;不但钙浓度反常的低,而且钾钙比明显高于正常果实.发病严重时,果皮半透明,隐约可见糖化果肉,有时会发生裂果(图4).  相似文献   

11.
苹果水心病,又叫苹果糖蜜病,是一种苹果果实因缺钙导致的生理性病害。近几年各苹果产区普遍发生,尤其2018年部分苹果产区爆发式发生水心病,富士、嘎拉、乔纳金等品种发生较重。现对苹果水心病发病症状、致病机理、防治方法等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2.
苹果霉心病又称心腐病,在果实生长期直至贮藏等均可发生为害。主要为害元帅、红星等心室开放的品种,是苹果果实上的重要病害。在国内外苹果主产区均有发生,在我国北方及南方苹果产区发生也较普遍,目前在山东已栽培的北斗苹果10余万亩,其采前落果达46.8%,其中霉心病果占77.4%。北京郊区的  相似文献   

13.
苹果果实轮纹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苹果果实轮纹病是我国苹果产区重要病害,金冠、元帅、青香蕉、赤阳等品种历年发病较重,果实在采收期前后往往大量腐烂,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如本所金冠生产园,1984年采收时病果率13.0%,贮藏一个月后病果率18%,1985年采收时调查,病果率17,1%,贮藏半个月后病果率高达78.1%,  相似文献   

14.
<正>苹果水心病又称糖心病、糖蜜病、蜜果病,多发生在果实成熟后期及贮藏期,是一种苹果生理病害。一般其发生比例在25%左右,在干旱以及高温的生长季节,个别产地水心病的发生比例可在80%以上。1症状表现有哪些?病果剖开后,其内部组织的细胞间隙充满细胞液而呈水渍状(图1),在果实中心及其附近形成半透明状硬块(图2),形状像切开的菠萝成散射状,也有的发生于果实维管束四周和果肉其它部位(图3)。病组织含酸  相似文献   

15.
元帅系苹果水心病(又称蜜病)是陕北黄土高原和秦岭高山区外销苹果生产基地普遍发生的一种果实生理病害,在高海拔地区或延迟采收时发病较重,有些果园个别年份病果率可高达80%以上(如凤县安沟大队林场,1975年;凤县红光园艺场、延安井家湾  相似文献   

16.
咨询服务     
怎样防治苹果水心病答河北读者冀明亮  苹果水心病又叫蜜病 ,多发生在果心及其附近 ,也可发生在果肉的任何部位。病果细胞间隙充满细胞液而呈水渍半透明状 ,因有醇积累 ,吃起来味稍甜略带酒味。后期 ,病果组织败坏变为褐色 ,失去食用价值。此病发生与光照不足、树势衰弱、肥水管理水平低、钙素营养缺乏等有关。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供参考。1 合理修剪 ,解决光照问题 修剪时注意疏除过密枝 ,并解决树头过高、叶幕层过厚、裙枝甩放过长等问题 ,打开光路。对 10年生以上的密植郁闭园 ,一定要间伐。通过合理修剪 ,使枝果比维持在 3~ 5∶…  相似文献   

17.
以8年生富士苹果(长富2号)为试材,通过土壤施用不同肥料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土施全量有机肥(鸡粪)配方防治苹果水心病效果最佳,其果实发病的病情指数为4.2,病果率12.0%,分别较对照的38.7%和86.0%差异极显著;半量有机肥配方,其病情指数在15.8~21.6之间,病果率在39.3%~49.3%之间,较对照及全量有机肥配方处理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相似文献   

18.
苹果水心病是果实生理性内部失调现象,主要症状为果肉组织细胞间隙充满液体,呈透明状或水渍状,甜度增加,多发生在心室周围的维管束附近及梗洼处。以苹果果实中的山梨醇为关注点,通过分析果实中山梨醇的来源、运输途径、代谢路径等研究结果,总结苹果水心病产生及消失机理,讨论影响苹果水心病发生的因素,以期为苹果水心病的认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长富2苹果叶面喷施N、P、K、Ca、B等营养元素及不同N/Ca的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B和较高的N/Ca均易导致苹果水心病的发生;当N/Ca为5:1时,水心病较轻,而当N/Ca为20:1时,发病严重;叶面单纯补钙不能控制苹果水心病的发生;随着果实存放期的延长,水心病加重。  相似文献   

20.
苹果霉心病是苹果果实重要病害。有关单位在病原、发生规律、防治方法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工作。但根据我国现有品种的发病特点和贮藏条件 ,解决病害的有效防治 ,仍然是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 ,1994年山西省科委根据生产上存在的实际问题 ,对苹果霉心病研究进行课题立项 ,通过招标 ,我们承担了“霉心病防治技术研究”的部分研究课题。通过 3年研究 ,提出了将感病品种贮藏 3个月 ,心腐病果率控制在 5%以下的防治技术。现将 3年的工作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采收时药液注果防治霉心病试验   1995— 1997年富士苹果成熟后正常采收 ,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