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氮磷钾化肥对甜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苏永中,秦来寿,张树清(甘肃省土壤肥料工作站)甜菜是甘肃河西走廊灌区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40余万亩。近几年在甜菜生产中施肥强调氮、磷配施,改变了传统的偏施氮肥、少施和不施磷肥的现象,使产量大幅度增加.为进一步提...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生物肥、复合肥和氮、磷、钾化肥配施等三个肥料配施处理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氮、磷、钾化肥配施处理能促进甘蔗的萌芽和生长,产量较高,蔗糖分略低于复合肥处理,但其甘蔗生产经济效益优于另外两个处理。在本试验条件下,甘蔗生产以氮、磷、钾肥配施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黄淮海地区接种根瘤菌和接菌时配施磷、钼肥对花生产量的影响。花生接种根瘤菌比不接菌对照每公顷增产268.5kg,提高70%;接菌时配施磷肥增产454.5kg,提高ll.8%;磷钼肥配施增产372kg,提高9.6%;接菌时施钼和接菌处理相比,增产效果不明显。结果还说明,接菌和接菌配施磷钼肥可增加根瘤数量、重量和干物重等。  相似文献   

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施对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号的生长、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积累与分配的影响。氮是影响大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氮、钾供应充分时,磷的影响不显著;缺氮时,增施磷、钾肥对纤维产量形成的作用微弱;对比NPK和NK配施,NP配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麻的生长与干物质积累;NK配施增加植株对氮钾的积累,但PK配施虽增加了植株对磷的积累,却减少了对钾的积累;大麻植株对钾积累最多,氮次之,磷最少。结果表明,氮磷钾三要素对大麻产量的贡献差异较大,三要素之间存在互惠和拮抗效应,从而影响大麻对它们的吸收与积累。  相似文献   

5.
不同基因型甜菜吸磷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盆栽和田间框栽甜菜吸磷能力的试验表明:1)低磷促进甜菜根系生长速率和根长的增加,但不同基因型间的这种促进程度和出现的时间各异;2)不同基因型甜菜的吸磷能力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对土壤全磷和有机磷的吸收速率和吸收量等方面,特别是在低磷胁迫条件下,对土壤有机磷的吸收不同基因型间的差异更加突出;3)不同基因型甜菜对磷的吸收能力和磷素营养的经济利用效率并不吻合,在幼苗期吸磷能力较强的基因型具有较高的磷素经济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在甘谷县一年两熟区进行的冬油菜后复种大豆,氮磷肥配施对全膜穴播大豆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谷县两熟区,施用氮肥和磷肥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增加大豆的生物产量,是种植大豆增产的主要措施之一。结果显示,氮磷肥配施比单施增产效果显著。当氮磷肥配比每hm^2为施氮300kg、磷45kg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为3345kg/hm^2,较对照增加34.3%。在生产中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类肥料配施同等氮、磷、钾含量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重点研究以复合肥、复混肥和氮、磷、钾化肥配施为主做基肥,三个肥料配施处理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三个肥料配施处理均能促进甘蔗生长,从甘蔗产量来看,复合肥处理产量较高,氮、磷、钾化肥配施产量次之;从品质来看氮、磷、钾化肥配施处理甘蔗蔗糖分、甘蔗简纯度、蔗汁简纯度等优于复合肥处理和复混肥处理;从投入成本与产出比来看,复合肥处理与氮、磷、钾化肥配施处理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无明显差异,但明显优于复混肥处理.所以,在本试验条件下,甘蔗生产以复合肥配施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不同元素配施对玉米营养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盒栽试验结果表明:在此土壤条件下,施钾和微量元素对根系的发育有促进作用,有效地防止早衰,使其活秆成熟;硫酸锌和稀土对植株的生长无促进作用,三元素复合肥配施复合微肥效果最好;钾能促进氮从根系往植株体运输,稀土不利于氮素向籽实转移,锌和复合微肥对氮的吸收无明显作用;各种微量元素对磷的吸收无明显影响;氮磷肥有助于钾的吸收和运输;ZnSO4和稀土可能延迟钾的吸收,随着生育时期的延迟,植株和根系的含钾量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长期施肥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为给旱地小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在20年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单施磷肥产量增加85.8kg/ha,增幅6.8%;单施氮肥增产352.8kg/ha,增幅28.0%;氮磷配施增产2262.2kg/ha,增幅179.7%。有机肥处理增产显著,单施有机肥增产1954.2kg/ha;在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施氮肥增产9.8%,施磷肥增产17.1%,施氮磷肥增产15.5%。长期化肥单施肥料利用率较低,单施氮肥的氮肥利用率为16.0%,单施磷肥的磷肥利用为7.0%。氮磷配合施用,小麦吸氮、磷、钾量显著增加,氮、磷肥利用率分别增加21.2和6.9个百分点。氮、磷和有机肥处理的小麦吸氮量比氮磷处理增加18.2kg/ha,吸磷量增加4.1kg/ha,吸钾量增加8.3kg/ha。  相似文献   

10.
玉米种子含有丰富的磷,但大部分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难以被猪和禽类等单胃动物利用。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是中国唯一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玉米,含有高浓度的植酸酶,能够提高动物对植酸磷的利用率;减少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商业化种植前景。转基因作物需要进行必要的安全评价。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安全性评价研究,主要包括转植酸酶基因和目标蛋白的检测、食用安全性评价、环境安全评价及非预期影响的研究,并对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应用及安全评价体系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12.
13.
稻属分类研究综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稻属([sup]Oryza[/sup] L.)是禾本科中重要的植物类群,该属有2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自从林奈于1753年建立生物命名系统以来的近250年中,稻属无论在物种的数量还是分类系统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稻属分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对稻属的分类建议。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论述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意义,分析了福建省热带作物学会近年来开展活动的特点与成效,针对“十一五”期间我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打造三大城市经济群中心任务,如何进一步发挥学会人才荟萃,加强服务工作,提出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再论超级麦育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优质、高产、多抗是我国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为了高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应从提高肥水利用效率入手 ,培育超级麦品种 ,来实现少种多收、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超级麦是肥水利用效率高、品质好、高产、抗逆性好的新一类生产品种的总称。培育超级麦品种需要革新现有育种技术 ,改良品种的代谢特性 ,提高对土壤、氮、磷、水分等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