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简述了目前关于大豆—根瘤菌共生固氮体系研究的某些新进展。其中包括侵染的分子识别,根瘤菌氢酶,根瘤菌自生固氮,根瘤菌与植物细胞离体固氮,根瘤菌与宿主的关系,质粒与固氮基因转移等。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主要豆科作物大豆和花生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本身研究工作内容,(1)总结了与宿主共生的根瘤菌生物学多样性,包括大、小样本的土著力群体数量、分离频率、类型 其菌株--宿主共生混交性与亲和性;(2)评述了根瘤菌--主植物共生体双边固氮改良。包括优良菌株的选育、宿主品种资源共生特性的主人与利用及特异性状的选择;(3)讨论了我国这一类共生体资源的丰富性以及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研究有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  相似文献   

3.
韩善华 《大豆科学》2006,25(3):304-308
生物固氮种类繁多,其中以共生固氮效率较高,固氮量较大,但它只能在一种极其精细复杂而又高度专一的结构-根瘤中进行.在共生固氮中,由于固氮酶的催化,根瘤菌能将大气中的分子氮转化为氨,然后输入所在的侵染细胞(寄主细胞),继而合成有关的固氮产物.同时,侵染细胞又将氧、水分、矿物质、有机养分和能量供给根瘤菌,使其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因此,根瘤菌与侵染细胞处在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由此不难看出,豆科根瘤不仅是共生固氮的场所,也是研究寄主细胞与根瘤菌之间相互关系较为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国内报刊花生文摘(二)夏花生覆膜对根瘤中固氮酶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影响的研究/李向东(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吴爱荣…∥作物学报.-1996,22(1).-96~100覆膜夏花生有利于根瘤菌的侵染和根瘤的形成,使花生早结瘤、多结瘤,早进行共生固氮。覆膜降...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田土壤普遍缺氮,充分发挥大豆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作用显得十分重要。对根瘤菌供给光合产物的数量是影响豆科共生固氮的主要因素,如果环境条件差,大夏营养生长势弱,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叶面积系数小,光合产物积累少,结瘤就不多,且往往形成共生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主要豆科作物大豆和花生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本身研究工作内容,(1)总结了与宿主共生的根瘤菌生物学多样性,包括大、小样本的土著根瘤菌群体数量、分离频率、类型与分布及其菌株-宿主共生混交性与亲和性;(2)评述了根瘤菌-宿主植物共生体双边固氮改良,包括优良菌株的选育、宿主品种资源共生特性的评价与利用及特异性状的选择;(3)讨论了我国这一类共生体资源的丰富性以及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研究有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豆一根瘤菌的固氮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我国主要大豆产区根瘤菌和寄主品种固氮资源的分布、主要类型、固氮作用。我国多年连续种植的大豆的田块,根瘤菌菌数每克干土一秀超过10^4个,大部分零星隔年种植和不常种植大豆的田块根瘤菌数每克干土低于10^4个,多数根瘤菌土著者能与大豆栽培品种有效结瘤,但主要是中、低效固氮者,在自然条件下,供试的春大豆中高效固氮者占31.7%,供试的夏大豆高效者占64.3%,人工接种根瘤菌(113-2),春豆中高效固氮者占40.9%,夏豆占53.6%,我国的栽培大豆是较好的耐高氮共生固氮资源,评价出2个在5mM NH3^-条件下结瘤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应用大豆根瘤菌与黑龙江省几个主栽大豆品种的最佳共生进行匹配研究。结果显示:接种的根瘤菌(USDA 110)能够很好地与供试大豆品种结瘤固氮,其有效结瘤数,地上部分干重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植株及接种分离的土薯根瘤菌(HL1-2、HL2-1、HL8-1、HL9-1、HS1-1)的植株,接近或略高于氮肥对照植株。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的根瘤菌(USDA 110)的结瘤宿主范围广,结瘤数量多,因氮能力强,有望成为商品化大豆根瘤菌接种剂菌种。  相似文献   

9.
大豆根瘤菌与大豆品种共生匹配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马中雨  李俊  张永芳  樊蕙  李力 《大豆科学》2008,27(2):221-227
大豆与大豆根瘤菌的共生体系是共生固氮的代表,开展根瘤菌与大豆品种的匹配性组合研究,为发挥这一共生体系的固氮效率和指导大豆育种材料的选择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选取不同种类与来源的大豆根瘤菌代表菌株18株,与11个我国主要的大豆核心种质品种进行共生匹配性试验,测定了其中5个大豆品种与14个根瘤菌所结瘤的固氮酶活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大豆根瘤菌菌株间存在明显的结瘤固氮差异,快生大豆根瘤菌表现出比慢生根瘤菌更严格的大豆品种匹配性;其中USDA110、USDA110-A、113-2、WHG12、HH103、B16比其他供试菌株表现出广谱的结瘤特性,且USDA110、USDA110-A、113-2、WHG12、DE333、2048菌株形成的根瘤具有较高的固氮酶活性。在供试大豆品种中,商951099、郑92116和北京黑豆表现出较高的结瘤、固氮特性;商951099和郑92116这对材料与所供试18株大豆根瘤菌均结瘤且差异性不明显,而绥农14和绥农20、合丰25和固新野生大豆这两对材料表现出明显结瘤差异性。因此,实践中应根据大豆品种和大豆根瘤菌菌株的匹配性关系,选用共生效果好的菌株接种,或选用与之匹配的大豆种质材料育种,以达到提高共生固氮功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豆科作物氮素高效利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氮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作物高产的需求,但过量施用带来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如何利用生物固氮提供的绿色高效氮素部分代替工业合成氮肥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虽然共生固氮体系效率较高,但肥料氮和根际微生物群落可能对结瘤固氮体系的利用产生消极影响。为此,本文从制约共生固氮体系高效利用的关键因素,即土壤有效氮含量及根际微生物群落入手,梳理了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体系的建立及其对外源氮的响应以及根际微生物群落与根瘤菌共生效率的关系,总结分析了氮素高效利用的生理分子机制,通过优化调控技术提高氮素利用率,为豆科作物氮素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大豆—根瘤菌混交性与亲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大豆—根瘤菌混交性与亲和性研究结果:1)大豆与根瘤菌共生关系具有混交性。用许多豆科植物根瘤分离的菌株和大豆×花生根瘤菌交互接种,都在大豆上混交结瘤。大豆甚至比花生容易感染结瘤。2)大豆—根瘤菌仍具有很强的专一性,表现在有效性(固氮)方面,而并不是在侵染力(结瘤)方面。不同品种—菌株组合存在亲和性和非亲和性。供试适合于春、夏、秋播的4个南方推广品种中,“太兴黑(春豆)—根瘤菌”表现广谱亲和性;而““矮脚早(春豆)—根瘤菌”表现特异非亲和性,与Hup正、负菌株和血清型为123的等菌株共生不亲和,但与几个快生型菌株共生,表现中度亲和。本文讨论了怎样提高大豆—根瘤菌共生固氮作用,提高大豆产量的问题和研究大豆固氮生态、资源及固氮育种、遗传意义,提出了关于根瘤菌选择及其菌剂生产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接种根瘤菌大豆的共生固氮与磷素营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种根瘤菌大豆的共生固氮与磷素营养的关系在混有沙土和磷肥的土壤上,在栽培大豆的生育期间进行实验,每百克土壤中磷肥的施用量为0、5、10、20和40毫克, ̄15N、K肥为4和20毫克的条件下,研究单独接种根瘤菌Bradyrhizobiumjapon-i...  相似文献   

13.
改善豆科作物与根瘤菌之间的共生固氮关系,以提高大豆的产量。美国贝尔茨维尔细胞培养和固氮实验室的植物遗传学家迪汶(Thomas E.Devine)提出,向生产者提供一些大豆品种,要求这些品种只对筛选的高效根瘤菌株有感染力。 迪汶指出:目前已有几个固氮能力比自然菌株或大豆田里的土著菌株强的根瘤菌  相似文献   

14.
大豆结瘤固氮的分子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有关豆科作物共生固氮的研究已有170 a的历史。而豆科结瘤固氮的分子生理研究,仅仅是最近30 a的事情。从影响大豆结瘤固氮的生理因子角度,评述了豆科作物的结瘤自动调控机制,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阐述了生长素、硝态氮、黄酮类等生理调控物质对大豆结瘤固氮的影响。生长素调节根瘤菌侵染位点和根瘤形成后的生长;可通过控制结瘤的角度来减少土壤硝态氮对大豆结瘤固氮能力的抑制;黄酮类物质在根瘤发育和结瘤基因诱导中起重要作用;乙烯抑制结瘤信号的前期过程,调整根瘤形成的空间分布。详细、系统地从作物-微生物之间关系出发,研究引起豆科作物根瘤形成和固氮系统的整体信号传导、蛋白和代谢过程,是未来大豆共生固氮分子生理研究应该注重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花生根瘤菌遗传多样性并筛选高效固氮菌株,本研究从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莱西试验站的5个样点采集新鲜花生根瘤进行根瘤菌分离,对菌株的16SrRNA基因、持家基因(recA、atpD、glnII)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以确定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地位,同时对共生基因nifH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通过温室盆栽接种实验筛选高效共生固氮根瘤菌菌株。从5个采样点共分离到106株花生根瘤菌菌株,通过持家基因recA序列分析选定7株代表菌株。对代表菌株的16SrRNA基因与持家基因MLSA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所分离到的菌株分布于Bradyrhizobium的B.liaoningense、B.yuanmingense、Bradyrhizobiumsp.种群。同时,固氮基因nifH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固氮基因高度保守,在系统进化树上分别与B.arachidis CCBAU 051107T、B.yuanmingense CCBAU10071T聚为两支。温室盆栽实验表明7株花生根瘤菌代表菌株均能与花生有效结瘤,其中代表菌株YIC61059共生固氮能力最强。结果分析表明,山东省莱西市花生根瘤菌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其中B.liaoningense为优势种群。该地区的花生根瘤菌具有较好的结瘤和共生固氮能力,其中代表菌株YIC61059促生效果比较突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了阐明豆血红蛋白在花生与根瘤菌互作关系中的作用,通过对云南省元谋干热河谷区七彩花生根瘤中分离到的29株慢生根瘤菌进行盆栽接种试验,研究了各菌株对云南七彩花生生物量和植株全氮与豆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了植物生物量、根瘤菌固氮能力与豆血红蛋白总量和根瘤鲜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接种各根瘤菌菌株后植株生物量、株高均明显提高,总体上不同根瘤菌之间的固氮能力差异不显著,其中来自七彩花生种植地的根瘤菌固氮效果高于其他来源的根瘤菌。豆血红蛋白总量、根瘤鲜质量均与花生生物量和植株氮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但豆血红蛋白总量的解释力更高。去除根瘤质量的影响后,花生生物量、植株氮总量与豆血红蛋白含量仍具有极高的相关性,表明豆血红蛋白是影响花生根瘤固氮能力的关键因素,可以作为筛选高效固氮根瘤菌菌株的重要指标。此外,本研究表明,作为云南省的乡土品种,七彩花生可以通过豆血红蛋白的增减来调节对不同固氮能力根瘤菌的资源投入,实现其与根瘤菌共生关系间的奖惩机制。  相似文献   

17.
根瘤菌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将通过各种途径选育出来的高效菌株用于田间生产,即接种于豆科植物寄主使其在根部多结瘤,多固氮,以增加豆科寄主的鲜草和籽实产量。对一个优良菌株的评价尽管许多学者的标准不同,然而归纳起来不外三个方面:固氮效率高,能够与土著菌株强烈竞争,抗逆性强或适应性广。对于农牧业生产来说,建立高效根瘤菌株的  相似文献   

18.
大豆根瘤菌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不但农学,生物学工作者重视,也受到化学、物理学、数学工作者所重视,人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索固氮的机理,提高固氮能力,更好的为农业生产服务。大豆是我省的主要油料作物,研究如何使根瘤菌与大豆共生固氮活力提高的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试图利用快中子对大豆根瘤菌(Rhigobi  相似文献   

19.
1976年以来,人们比较重视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效率。对影响利用固氮能量的放H_2、吸H_2观象及其氢酶的研究已有许多报导。这些研究证明,某些根瘤菌,包括大豆根瘤菌某些菌株具有一种氢酶,能将固氮过程中释放的H_2捕捉回来,使放H_2消耗的能量重新利  相似文献   

20.
小麦固氮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研究小麦及其固氮菌的作用对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小麦的自生固氮(菌)、联合固氮(菌)和共生固氮(菌)的研究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评价,系统论述了固氮基因遗传表达机理、固氮酶调节作用、固氮酶体系及其电子传递顺序研究的新进展。小麦固氮需要高能耗,但接种固氮菌增产作用明显,遗传改进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进一步深入研究可望降低化肥施用量,提高小麦产量与蛋白质品质,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和绿色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