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种子播种建园,到叶片烘干流水线的建成,系统地研究了高标准银杏采叶园产业化生产的各个关键技术环节。通过综合技术的贯彻实施,项目区内,3a平均采叶产量比对照增产40% ,叶内脂和黄酮绝对含量比对照提高49.93% 。  相似文献   

2.
叶用银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银杏的采叶园建设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为叶用银杏的栽培建园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佘远国  熊本胜  汪洋  张涛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080-5084
以银杏果实-接穗-叶用-幼苗复合园生态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银杏复合园植株叶片在夏季的生长情况、环境生态因子的日动态变化、叶片光合作用生理变化,分析了银杏复合园的空间结构布局生态因素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银杏复合园空间结构布局的不同层面具有相互遮阴的效果,果用银杏树、银杏采穗树、采叶银杏树、幼苗各层面的透光率分别为81.7%、63.4%、37.8%、29.6%;银杏采穗树、采叶银杏树、幼苗各层面在夏季的气温、叶面温度均明显降低;国内的空气相对湿度明显提高;并且银杏采穗树、采叶银杏树、幼苗各层面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分别是果用银杏树层面的1.61倍、2.58倍和2.25倍.符合药用生产原料要求的银杏叶片生长量明显提高,银杏复合园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施肥对银杏叶产量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3年生嫁接银杏园中,通过不同施肥水平和结构作用于各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有机肥的施用量对银杏采叶园的生产至关重要。在一定范围内,采叶产量随N和P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银杏用栽培园、丰产园(果叶兼用)和盆栽园叶片以及盆栽银杏根部为试材,对比分析了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用园叶黄酮含量最高,丰产园次之,盆栽园最低;达到含量高峰的时间,前期是叶用园最早,盆栽园次之,丰产园最慢,后期是盆栽园和叶园同步,比丰产园早半个月;含量高峰次数叶用园、丰产园均3次,盆栽园2次;变化幅度盆栽园最大,丰产园变化相对稳定。根系中有叶黄酮存在,早期含量甚微,后期逐渐稳步增加,与叶片相比,峰值低,10月份后二者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6.
银杏采叶园高产栽培技术齐秀花(沂源县职业中专256102)银杏亦称白果树,是集医疗保健、用材和园林绿化于一体的多功能树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栽培价值。以前被废弃的银杏叶,经分析测定,含有银杏内酯、黄酮类物质等多种天然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对治疗高血...  相似文献   

7.
分析银杏采叶圃叶片早期失绿枯黄的原因,对银杏采叶圃保叶栽培进行技术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银杏种植由传统的零星栽培,向产业化、集约化的大规模发展,叶用银杏园、丰产园面积逐年增加.银杏采叶园内间作木耳,木耳子实体呼吸放出二氧化碳补充银杏光合作用所需,银杏光合作用为木耳生长提供充足的氧气.木耳菌糠还田,培肥地力,促进银杏生长,银杏为木耳生长提供阴凉的气候,两者相得益彰,双获丰收.  相似文献   

9.
银杏是一种多用途植物,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银杏采叶圃生产是银杏叶用开发的基础.本文调研了沿海地区银杏采叶圃中小飞蓬的发生与危害特点,分析了小飞蓬生长与银杏产生争肥争空间的矛盾,明确了银杏采叶圃小飞蓬的防治原则是优先考虑银杏叶安全生长,在采叶圃行间选择低残留、速效性好的药剂,在农事操作通行道、远离银杏植株的...  相似文献   

10.
银杏是邳州市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现有连片银杏老园30余万亩,多年来为邳州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分析指出,近年来银杏市场行情下滑,银杏老园收益低下,是造成群众对银杏园疏于管理的主要原因。文章列举了邳州市银杏老园管理存在的老园道路老化,排灌不畅,病虫害发生连年加重,银杏树病死,水渍,结果过多累死,无序采挖销售毁园等现状,指出了加强银杏老园管理的必要性。文章从对银杏老园的道路、排灌设施规划,银杏老园的美化;银杏老园树的管护;树体改造;开发利用银杏老园林下土地种养;采挖报批,空缺补植;开发银杏老园游乐;加大科技投入,招大引强,深度开发银杏产品;活跃银杏文化;广纳科技人才;加强组织领导等十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邳州市加强银杏老园管理找出了对策,对邳州市振兴银杏产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广西不同种源银杏种子的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银杏雌株的分类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西9个银杏品种为材料,每品种随机选100粒种子,测定种子的外形指标及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析9个品种种子性状的变异规律。[结果]各品种银杏种子指标由大到小依次为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单核重〉核型系数〉核长〉核宽〉核厚;银杏的生理性状变异较大,形状变异较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测性状在9个品种间都存在显著差异;旋转分析结果表明,3个公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93.253%,第1公因子反映了银杏种子的核宽、核厚、单核重,第2公因子反映了银杏种子的核长、核型系数;第3个公因子反映了银杏种子的生理指标。[结论]将银杏种子性状转化为独立指标可简化分析难度,增加分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精密排种器排种质量的机器视觉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开发具有较高效率和精度的精密排种器试验检测系统,研究了一种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它采用视觉传感器采集排种口动态种子流下落时的序列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排种时间检测、型孔种子数识别等过程,获得型孔种子数的频率分布,进而计算合格指数、重播指数、漏播指数等排种质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平稳随机过程模型描述排种时间和型孔种子数序列,采用帧间隔及最大帧种子时间与排种间隔合理匹配的图像采集模式以使种子重复成像,既可保留有用信息,又可在较宽范围内选用帧频率,能够在25~30 Hz常见帧频率下对单粒播和穴播排种器的排种质量进行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13.
莫昭展  曹福亮  符韵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096-11101
[目的]全面而准确地反映银杏品种的分类特点。[方法]考察11个反映银杏种子性状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主成分个数,建立主成分方程,由此确定各品种的重要性状指标。[结果]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银杏种子性状转化为3个独立的指标,降低银杏品种性状分析的难度。同时,由于综合的信息量大,增加分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结论]该研究可为银杏核用品种分类和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几种提取DNA的方法中筛选出一种较适合银杏胚DNA的提取方法 紫外吸收的测定结果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表明 ,采用该法可得到完整度高、杂质少的银杏胚DNA ,且提取率高、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小麦收获后麦茬的不同处理和不同的播种机械使用,探讨其对麦后直播夏棉的出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秸秆还田机切秆灭茬、旋耕机整地后,用玉米播种机播种光籽棉种或用非标准棉花毛籽播种机,采用先播后浇的栽培技术,简约、省时、省工,棉花出苗好,为棉花增加了1周的有效生长时间,为麦后直播棉稳产、高产、优质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从叶用银杏在人们康养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到目前市场对银杏叶的巨大需求和精准扶 贫中的脱贫攻坚作用,阐述了叶用银杏栽植的广阔前景。详细提出了在银杏园建设中所涉及的 园址选择、整地作床、播种植苗、苗木管理等各生产环节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对指导叶用银杏林的 营造起到了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冷激对贮藏白果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白果 (Ginkgo bilba L.)为材料 ,以 0℃冰水混合物为冷却介质 ,研究了不同冷激处理对贮藏期间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PG)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冷激能显著抑制 PG活性 ,抑制程度随冷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强 .  相似文献   

18.
稻—油轮作区油菜免耕撒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稻—油轮作区油菜免耕撒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种播种、合理施肥、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稻—油轮作区油菜免耕撒直播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明福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3):507-507,512
烤烟漂浮育苗是一项采用无土设施栽培原理的烤烟育苗新技术。通过试验,不同播种深度对烤烟小棚漂浮育苗出苗、旋根、存苗的影响表明,播种深度对烟草出苗没有影响,而播种深度对旋根率和存活率影响较大。播种深度以2~3 mm为宜。  相似文献   

20.
龙胆草斑枯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龙胆草斑枯病是近几年生产上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作者对该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病菌是一种高温高湿喜光病菌。高温、高湿、裸露和低密度栽培有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根据病害的发生规律将侵染循环分成五个阶段。只有采取种苗消毒、田园卫生、遮阴栽培和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