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甘蔗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相关遗传力及其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蔗20个杂交组合的实生苗群体为材料,分析了9个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相关遗传力及其通径系数。结果表明,丛重对丛含糖量的相关遗传力明显大于蔗糖分,高含糖量基因型的选择更多地依赖于产量组分,株高对丛重的相关遗传力大于其他的产量组分,对丛重的直接作用也大,而茎径对4个品质性状有正的相关遗传力。说明实生苗世代,以株高和茎径为选择方向并适当兼顾丛有效茎数,能达到高产高糖基因型的选择目的。  相似文献   

2.
以20个甘蔗杂交组合的实生苗群体为材料,分析了9个产量、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遗传通径系数。结果表明,株高对产量的遗传相关大于其他产量性状,茎径与4个品质性状为遗传正相关,以株高和茎径为选择方向并兼顾丛有效茎数,能达到高产高糖基因型的选择目标。丛重对丛含糖量的遗传正相关显著,直接效应大,而蔗汁蔗糖分对丛含糖量为遗传负相关,直接效应也为负,说明在实生苗世代应采用以丛重为主的选择高含糖量单株的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3.
选用15个CP系列甘蔗亲本与国内育成的21个亲本选配的42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借助R软件对F1群体的株高、茎径、锤度、丛有效茎、丛重、丛含糖量等主要性状的变异系数、遗传力、配合力及经济育种(遗传)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皆表现为表型变异系数(PCV)大于遗传变异系数(GCV),其中丛有效茎、丛重及丛含糖量变异较大,株高、茎径及锤度变异较小;平均遗传力表现为组合最高(42.53%),其次是母本(34.35%),最后是父本(27.07%);除株高、茎径受父本影响大于母本外,其余4个性状皆是受母本影响较大;除组合的锤度、丛有效茎介于双亲之间外,其余4个性状均表现为组合高于双亲;综合一般配合力(GCA)和经济育种值(EBV)分析,表现较好的CP亲本有Ho CP95–988(父母本)、CP72–1210(母本)、CP85–1491(母本)、Ho CP92–648(母本)、CP72–2086(父本)、CP84–1198(父本)、CP93–1382(父本)、CP94–1100(父本);综合特殊配合力(SCA)和经济遗传值(EGV)分析,表现较好的组合有CP72–1210×ROC24、CP85–1491×ROC22、Ho CP92–648×桂糖92–66、福农95–1702×Ho CP95–988、粤糖91–976×Ho CP95–988。  相似文献   

4.
甘蔗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甘蔗13个产量与品质性状的方差分析与广义遗传力分析,除重力纯度外,其他12个性状在不同的品系(种)间都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可通过杂交予以改良,且纤维分、田间锤度、公顷合纤维量、茎径属高度遗传性状,重力纯度、出汁率,公顷产糖量属低度遗传性状。通过相关分析表明,茎径和单茎重对产量的贡献是主要的,而对于甘蔗蔗糖分则取决于田间锤度和蔗汁蔗糖分,公顷含糖量却以茎径、单茎重、公顷产量为主要,但也不可忽视甘蔗蔗糖分。通径分析进一步证实:茎径对产量,蔗汁蔗糖分对甘蔗蔗糖分.甘蔗蔗糖分、茎径对公顷含糖量的重要性。此外,也要协调好株高、茎径、公顷有效茎之间的关系和出汁率、甘蔗蔗糖分、纤维分之间的关系,方可达到高产高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甘蔗15个双亲杂交组合的后代为材料,研究了有性和无性世代6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遗传相关和间接选择高产高糖基因型的效率。结果表明,不论在有性世代还是在无性世代,植株高度的遗传变异性大,与蔗茎产量和含糖量的遗传相关显著。相关遗传力分析揭示,通过植株高度间接选择高产高糖基因型的效果好,在甘蔗早期世代的育种实践中应对株高的选择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甘蔗杂交后代锤度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甘蔗22个家系F_1群体的遗传变异分析表明,锤度是高度可遗传的品质性状,对选择有较大的响应.在锤度平均值高、遗传变异系数大的家系中选择高糖基因型的效果好,可获得较高的遗传进展.根据锤度与株高、茎径、茎数和丛重遗传相关的方向和程度,对不同家系高糖高产基因型的选择确定相应的策略,能达到选育高糖高产品种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抽取4个组合5个性状(株高、茎径、茎数、锤度和丛重)不同容量的随机样本,比较其统计平均数和方差与240株所构成的总体平均数和方差的差异.以置信区间为基础,估算α=5%,K=10%的水平下,至少需要170株实生苗的样本容量才能较准确地反映出所有性状的平均数和方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赤霉素(GA_3)对甘蔗实生苗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GA_3处理8个甘蔗实生苗组合,观察并测定处理后甘蔗丛有效茎数、株高、茎径、锤度等指标。[结果]对甘蔗实生苗叶片喷施不同浓度GA_3后,丛有效茎数、株高和茎径差异显著,锤度没有明显变化。GA_3处理能显著提高甘蔗实生苗产量,但对提高糖分无显著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甘蔗育种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9个甘蔗品种的株高、茎径、单株茎数、锤度、公顷有效茎数5个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及其对蔗茎产量和含糖量的效应,结果表明:与蔗茎产量相关最密切,直接效应和总贡献最大的是公顷有效茎数,其次是株高,茎径第三,单株有效茎最小。对公顷含糖量的相关和总贡献以公顷有效茎数最大,株高第二,锤度第三,茎径和单株有效茎数的贡献小,据此认为,广西甘蔗育种通过选择株高入手,注重锤度,兼顾茎径是选育高产高糖品种的有效途径之一。生产上,适当增加播种量,保持一定数量的公顷有效茎数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从本所1993年甘蔗杂交组合中选取10个组合.对其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初步研究及其遗传参数的估算,经方差分析表明株高、茎径、锤度、丛有效茎数等四个经济性状匀达显著以上水平,而遗传参数的估算,表明在适当选择强度下,对实生苗的选择应侧重于茎径和株高,可以获得较大的预期遗传进展,同时兼顾锤度,对丛有效茎数的选择强度可适当放宽。其中组合RoC1×Co285和干64/137×崖71/374,直接选择的效果好,分别是获得高植株和大茎植株的较佳组合。  相似文献   

11.
甘蔗15个家系有性和无性世代6个主要经济性状变异模式的分析表明,有性世代除丛有效茎数外,其他性状的群体均值低于无性世代,而所有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多超过无性世代.显示出基因型—环境互作对甘蔗早期世代性状表达的效应.世代间性状表现的重演能力,以株高和锤度最强,茎径、丛有效茎数和丛重稍弱,锤重最弱.根据2个世代性状的变异模式和重演能力,CP72-1210×崖84-153和新台糖1号×崖71-374被认为是理想的高糖组合;崖79-222×崖84-153和粤农73-204×科5是理想的高产组合.针对这些组合的性状遗传变异特点,采用相适应的选择策略,有可能筛选出符合甘蔗育咱目标的高产高糖无性系.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近年引进的甘蔗品种的12个性状的遗传变异以及这些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蔗茎产量对每公顷含糖量的贡献比锤度大,每公顷有效茎数对蔗茎产量的贡献比单茎重大,茎径对单茎重的直接效应比株高大。但每公顷有效茎数与单茎重、茎径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在选育种上和栽培上应注意合理兼顾,传它们相互协调。6月中旬和8月中旬地上部干重与产量有高度显著的正相关,可用作早期选择的指标。对甘蔗引种中应用选择指数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根据多性状构成的选择指数进行选择,可以获得较高的选择响应和相对效率。  相似文献   

13.
将15个杂交组合3832株实生苗于4—5叶时分别假植于塑料纸营养钵内,成活后剪下+1叶,经适当的处理,在显微镜下观察其解剖特征.取样的每个植株,收获前分别测定株高、茎粗、有效茎数、丛重和锤度.结果发现,每毫米叶宽含有的叶脉数与丛产糖量有极显著的遗传负相关,遗传通径分析表明,主要是通过影响丛重和含糖分而影响丛产糖量的.应用这个方法进行苗期预测,与常规的在生长后期目测选择并测定锤度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以章丘大葱"大梧桐"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秋季育苗和春季育苗、切葱叶和不切葱叶、葱苗大小分级处理对大葱株高、葱白长、葱白直径、单株重以及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秋不切葱叶1级苗处理的总体农艺性状表现最好。葱苗大小对大葱各农艺性状影响显著;切葱叶显著降低大葱叶片数,但对1级苗产量影响较小,对2级苗和3级苗的产量影响较大;秋季育苗的株高和葱白长显著高于春季育苗。葱白直径和株高显著影响大葱单株重和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15.
对甘蔗 F_1代群体糖分性状的遗传相关、遗传进度和约束指数研究表明,在甘蔗 F_1代,根据田间锤度和株高来选择高糖无性系是行之有效的.应用约束指数对田间锤度进行选择,而对丛蔗茎重进行约束,可望获得理想的选择效果.从不同遗传相关程度的育种群体中分离选择高产高糖个体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甘蔗7个性状对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表明,公顷有效茎数对甘蔗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其次是茎径和锤度,再次是株高。最长节间长度、每株绿叶数和暴露节间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很小。由此认为在甘蔗育种中的选择策略应该是:把对公顷有效茎数的选择放在首位,重视茎径和锤度,注意合理协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兼顾株高。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甘蔗主要数量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参加2005—2006年区域试验的11个甘蔗新品系的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蔗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公顷含糖量、茎长、茎径、萌芽率、单茎重、有效茎、分蘖率,说明甘蔗公顷含糖量和茎长是影响甘蔗产量的主要因素,为甘蔗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甘蔗杂种后代的实生苗阶段及其无性系阶段性状的通径分析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茎数不但是决定蔗产量的最重要组分,而且是决定糖产量的最重要组分.2年各性状对蔗产量和糖产量的效应基本相同,表明其遗传本质(基因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大.茎数的选择响应和前后2年的相关程度最高(r=0.8753,r~2=0.7661),说明茎数在无性系世代中是稳定的.育种上,在一定范围内对茎数的选择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