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苦良姜是薯蓣科薯蓣属的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草本药用植物 ,其根茎内含有薯蓣皂苷 ,是制造甾体激素类药、避孕药、消炎药和镇痛药的重要原料 ,市场前景极为广阔。丽江市海拔1700m以下的地区 ,气候及生态环境非常适宜于苦良姜生长 ,种质资源也较为丰富。至2002年 ,全市苦良姜种  相似文献   

2.
通过丽江市永胜县姜科站在涛源组织实施苦良姜(盾叶薯蓣)区域性肥效比较试验和苦良姜区域性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区域性密度试验每667m2栽9500塘到10500塘,是较为理想的种植密度;区域性肥效试验每667m2施用塘底肥40kg三元素(N∶P∶K=15∶15∶15)复合肥效较为理想,在盾叶薯蓣种植中,栽培技术以此试验标准作为参照,因地制宜,规范化种植。  相似文献   

3.
赖建有  姚押荣 《农技服务》2009,26(9):106-108
龙陵县碧寨乡海拔1400m以下地区分布着丰富的野生苦良姜资源。从龙陵县碧寨乡的地理状况、苦良姜的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等几方面分析了碧寨乡野生苦良姜资源的开发前景、发展规划与开发利用方式。对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等提出了相应措施,并阐述了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斜纹夜蛾对苦良姜的危害及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苦良姜组培苗种植苗床调查 ,首次发现了斜纹夜蛾对苦良姜的危害。危害特征以幼虫咬食苦良姜苗期叶片 ,造成叶片边缘缺失或叶面出现空洞 ;严重时叶片全被食净 ,植株逐渐枯萎死亡。 10月上旬虫害盛发期调查 ,每 0 5m2 有斜纹夜蛾幼虫19~ 2 1头。受害株率达 70 %~ 85 % ,每株  相似文献   

5.
1 发展苦良姜生产的意义盾叶薯蓣 (DioscoreazingiberensisC .H .Wright)又名黄姜、苦良姜。主要分布于丽江地区海拔 170 0m以下的荒山和林地之中。其块茎内富含薯蓣皂苷 ,是制造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 ,特别是以皂苷提取物———皂苷素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盾叶冠心宁、地奥心  相似文献   

6.
用 5种浓度的MS营养液对苦良姜组培苗假植成活后进行喷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MS营养液对苦良姜组培苗假植期平均每天干物质累积有显著影响。营养液使用浓度以 2~ 3 5MS为宜 ,3MS为最佳 ,浓度过低效应不明显 ,过高则会造成药害 ,不利于植株干物质累积。  相似文献   

7.
选择具代表性的旱地,利用自然降雨,采取以水调肥、以肥调色(叶色)、以气促根茎等一系列栽培调控技术,开展南药良姜的旱地栽培示范。良姜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抗逆性、经济性和药用性,适合旱地大面积栽培。平均每667 m2产药用商品干姜达1 000 kg以上。  相似文献   

8.
冬天气温下降,易引起人们胃痛发作,尤其是胃寒者.因此,气温变冷时宜进食温中散寒之品,可使胃痛得到缓解. 1.良姜粥 材料:高良姜45克,粳米300克. 制作:将高良姜末放入锅内,加水2升,以中火煎至1.5升,滤除良姜渣,放人洗净的粳米,以文火煮至熟烂成粥.候温服食.  相似文献   

9.
苦良姜属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其根茎含薯蓣皂角甙元,是提取甾体皂角甙,合成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的药“可的松”和习惯性流产药“黄体酮”等的重要原料,苦良姜习性喜阳,耐寒耐旱,山地、平地均可栽植。以土层深厚肥沃的平地、缓坡地栽植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0.
苦良姜属薯蓣科薯蓣属小花薯蓣,云南薯蓣资源量占全国资源总量的1/4,野生苦良姜主要分布在从德钦到鲁甸一带的金沙江河谷;泸水至永德一带的怒江河谷以及澜沧江河谷;红河到新平到一带的元江河谷区,海拔700~1800米的广大地区,生长于稀疏灌林丛或草丛中.  相似文献   

11.
<正> 北美洲菊芋又叫良姜、洋姜、山姜,姜不辣等。地上为菊,地下为芋,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长卵形,头状花序,秋季开花,块茎纺锤形。每亩可产茎叶5000~10000公斤,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2.
1.山西熏鸡成品外脆里嫩,色泽金黄,具有柏枝烟熏滋味.(1)原料配方.当年母鸡1只,柏木末1.5千克,葱段、姜片、花椒、大茴香、小茴香、桂皮、丁香、良姜适量,食盐少许.(2)操作要点.①将鸡煺毛洗净,投入开水锅里透,捞出,放在另一口锅里,加入葱、姜、食盐和小茴香、桂皮、丁香、良姜等煮肉配料(用纱布包住),下卤锅煮熟.  相似文献   

13.
永胜县农机技术推广中心继2003年4月在涛源乡示范机械开沟种植甘蔗之后,2004年4月又在涛源乡安坪行政村湾子地自然村召开机械开沟种植苦良姜作业现场会.该会由县农机推广中心组织,乡政府、乡农机站、乡农技站、行政村和自然村等科技人员和干部群众参加,县委及县农业局领导到会作指导.  相似文献   

14.
根据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的要求,利用漳州市香蕉园及苦瓜棚下进行红芽姜的立体套种模式,并总结‘科姜1号’的有机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花叶良姜高频高效离体再生体系,为其种苗周年规模化生产提供新方法。【方法】以花叶良姜种子为材料,开展无菌萌发、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及生根培养研究。【结果】花叶良姜种子依次经75%乙醇处理60 s、0.1%升汞处理10 min、5%次氯酸钠处理3 min,污染率仅5.00%,萌发率为75.83%;适宜花叶良姜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1.50 mg/L 6-BA+0.30 mg/L 2,4-D,适宜花叶良姜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为MS+2.00 mg/L TDZ+0.10 mg/L 2,4-D,分化系数达10.03;花叶良姜组培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1.00 mg/L ABT1号生根粉,生根率为98.00%。【结论】通过愈伤组织途径可建立花叶良姜的离体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6.
花叶良姜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花叶良姜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的生产流程入手,系统地介绍了花叶良姜的组织培养生产和快速栽培生产的技术,总结出花叶良姜工厂化生产的技术要点,主要有: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6-BA 3.0mg/L+NAA 0.1mg/L+蔗糖30g/L+卡拉胶5.5g/L;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5mg/L+NAA 0.1mg/L+蔗糖30g/L+卡拉胶5.5g/L;最适壮苗生根培养基为3/4MS+NAA 0.5mg/L+蔗糖30g/L+卡拉胶5.5g/L;p H值均为5.8;最适移植基质为珍珠岩∶泥炭土=1∶2的混合基质。同时做好水肥及病虫害的管理,实现花叶良姜的快速栽培生产。  相似文献   

17.
唐彬 《云南农业》2004,(5):29-29
一、薯蓣概述 盾叶薯蓣,又称黄姜、苦良姜、火头根,属多年生缠绕滕本植物.根茎内含有甾体母核结构的薯蓣皂甙,是医药工业生产甾体激素药物的重要基始原抖,其皂素可进一步加工生产皮质激素、性激素等5大系列180多种产品,也可用于制取洗涤剂、乳化剂和发泡剂等,被称为"药用黄金".盾叶薯蓣提取皂素后,下脚料可加工成淀粉和羧甲基纤维素.  相似文献   

18.
<正> 欧洲菊芋又名良姜、山姜、姜不辣等。地上为菊,地下为芋,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纺锤形。每667米~2可产茎叶5~10吨,营养价值较高,被称为优质“蛋白菊”,可作饲料,每667米~2产块茎3~5吨,可作蔬菜、杂粮,是农产品深加工增值较高的一个品种,也可制淀粉、酒精,还可防风、固沙和美化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一、良姜。别名高良姜、小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系常用中药材。具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能。主治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等症。良姜主产于广东、广西和云南等省区。野生于山坡草地、灌木丛中、山沟林下湿润处。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40厘米;地下茎根棕红色或紫红色;  相似文献   

20.
菊芋又名良姜、山姜、姜不辣等,地上为菊,地下为芋,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纺锤形。每667m^2可产茎叶5~10t,营养价值较高,被称为优质“蛋白菊”,可作饲料,每667m^2产块茎3~5t,可作蔬菜、杂粮,是农产品深加工产值较高的一个品种,也可制淀粉、酒精,还可防风、沙和美化环境。菊芋适应性广,栽培粗放,产量高,经济价值食用价值及药用价值之高与晶蓣(即雪莲果)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