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吉林省稻作科技进步的回顾与分析,阐述了吉林省稻作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同时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吉林省二十一世纪稻作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2.
福建稻作科研演进及发展趋势黄书针(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稻米是福建人民的主粮。稻作科技进步与稻米生产发展息息相关。历史证明,稻作科技进步在推动稻作生产水平从一个台阶登上另一个台阶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半个世纪以来,由干稻作科技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稻作生产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吉林省水稻种植历史、稻作历程及吉林水稻育种、栽培发展过程。从提高机插作业率和改善稻田土壤环境,实现增碳培肥两方面提出了现阶段需解决的问题。并展望吉林省水稻的发展,为吉林省稻作科技发展确定研究方向和推进稻作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刊专讯     
《垦殖与稻作》2010,(2):J0001-J0001
沈阳农业大学超级稻成果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由沈阳农业大学陈温福院士主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辽宁省稻作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科研人员共同参加完成的“北方粳型优质超级稻新品种培育与示范推广”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从1999年至2008年,历时10年,在超级稻育种理论、新株型优异种质创制、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及其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等方面,取得了诸多创新性成果,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刊专讯     
《北方水稻》2010,40(2):J0001-J0001
<正>◆沈阳农业大学超级稻成果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沈阳农业大学陈温福院士主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辽宁省稻作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科研人员共同参加完成的"北方粳型优质超级稻新品种培育与示范推广"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从1999年至2008年,历时10年,在超级稻育种理论、新株型优异种质创制、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及其  相似文献   

6.
稻米是福建人民的主粮,稻作科技进步与稻米生产发展息息相关。历史证明,稻作科技进步在推动稻作生产水平从一个台阶登上另一个台阶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稻作科技不断进步,稻米产量逐年提高,它对保持福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当前,以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国家科技方针,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题,以服务“三农”、推动和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要求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形势下,回顾历史,探讨和把握科技发展趋势,确定研究方向,保持稻作科技、稻米生产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根据吉林省寒地稻作的特点,从水稻超高产育种指标分析入手,进一步明确超高产品种的选育目标及对策,初步提出今后吉林省水稻超高产品种的株形模式,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根据吉林省寒地稻作的特点,从水稻超高产育种指标分析入手,进一步明确超高产品种的选育目标及对策,初步提出今后吉林省水稻超高产品种的株形模式,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稻作科技进步对江苏省水稻单产提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单产的提升对稳定和提高江苏省粮食生产能力,保障江苏乃至国家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江苏省水稻单产自1994年突破500 kg/667 m2以来,连续18年稳定保持在500 kg/667 m2以上,单产水平在全国水稻主产省中稳居第一,这其中稻作科技进步的贡献作用巨大。本文分析了稻作科技中优良品种的培育与推广、栽培管理技术的进步与完善等若干重大进步对江苏水稻单产提升的历史贡献与现实作用,提出了江苏省水稻单产进一步提高的8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禾839是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所通过常规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黑香型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抗逆性强等特点。生育期145 d,在吉林省属晚熟品种。适合在吉林省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松原等晚熟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加快优质稻产业化开发 促进水稻新技术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内蒙古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建设优质水稻基地,实现绿色品牌战略,促进水稻产业化发展,进而加快水稻抛秧、节水灌溉、无纺布育苗等新技术的推广。逐步扩大全区水稻面积,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使内蒙古水稻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崔福海 《北方水稻》2004,(Z1):85-86
分析了农场水稻生产经营的现状,指出了农场发展水稻产业化的资源、管理、政策优势,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实施科技种田,引进优良品种,改善生态环境,扩大名牌效应等环节,实现监狱农场水稻的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玉米带种植结构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彬  郭庆海 《玉米科学》2016,24(3):162-166
通过对吉林省玉米带样本县农作物及水稻、玉米、大豆种植结构演变及现状的统计,分析得出种植结构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因素、政策因素、收益因素、科技因素和传统因素,提出玉米与大豆轮作、玉米与其他杂粮作物轮作和玉米内部不同品种间的调整为吉林省玉米带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吉林省种植业家庭农场,对从事玉米种植的家庭农场展开调研,建立经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对吉林省玉米种植家庭农场经营效率展开研究,并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家庭农场超效率值,按照不同规模范围进行分类,计算各规模范围的超效率平均值。研究表明,吉林省玉米种植家庭农场的适度经营规模为6.67~10hm2。提出对策和建议,规范土地流转机制,控制土地流转价格;完善农业技术培训体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合理投入生产要素,倡导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光香A的选育目的、技术关键及选育过程,指出了光香A的利用范围.从农艺性状、稻米品质、产量表现、抗性表现等方面描述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出光身杂交稻所具有的创新点,预测了光身杂交稻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针对吉林省旱作农业耕作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适应和符合吉林省旱作农业特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并分析了目前吉林省旱作农业耕作发展的合理方向,以确保和促进吉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推进吉林省玉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回顾1978年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基础上,研究评价2015和2016年度吉林省玉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及其效果。结果表明,现有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还很不足,无法达到去库存、增效益、促发展等政策目标,提出推进农业3次产业融合的总体思路,指出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提出采用玉米、大豆、苜蓿轮作实现粮经饲协调发展,通过青贮、黄贮等方式推进种养业协调发展,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动种养加协调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区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指出稻田工程建设不够完善、耕作水平低、土壤肥力差等问题是制约水稻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强渠系建设、坚持秋翻、增施农肥、因地制宜选用栽培方式等水稻高产稳产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基于吉林省东、中、西3个区域51个县(市)的3 060个农户的实证调查,分析玉米化肥投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吉林省玉米化肥投入量为245~655 kg/hm2,其中东部高、中、低地力水平化肥投入量比推荐施肥分别高11.0%、29.4%和34.6%;中部高、中、低地力水平化肥投入量比推荐施肥分别高18.9%、21.9%和39.2%;西部高、中、低地力水平化肥投入量比推荐施肥分别高41.7%、62.1%和74.3%。吉林省东、中、西部3个区域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41.1、41.9和38.9 kg/kg,磷肥偏生产力分别为110.0、108.1和94.4 kg/kg,钾肥偏生产力分别为102.5、103.4和83.0 kg/kg。吉林省氮、磷、钾肥在减肥增效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进一步优化土壤作物管理系统,实现作物产量与效率的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大豆生产发展历史、大豆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和大豆主产区的分布三方面全面地分析了吉林省大豆产业生产发展的状况,详细探讨了吉林省大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吉林省大豆产业发展的现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