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针对绥化市农村留守儿童在价值定位、人文氛围、教育监护以及心理情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由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携手通力,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亲情关爱、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然而,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由此引发的留守儿童社会、生活、心理等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想要妥善解决留守儿童安全问题,需要建立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通力合作的全方位保护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最终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包括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偏差;家庭教育缺位,日常行为不容乐观;心理关怀缺失,情感发育不良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大力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充分发挥学校班主任和教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一直受到国家相关部门和社会的普遍关注。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留守子女”的成长、教育、心理和监护等产生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给少年儿童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解决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失衡性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出务工的农民因为工资性增长带来的经济收益,并不能补偿其留守子女教育缺失所造成的社会成本,由此产生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失衡性主要通过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个方面的功能失调反映出来,其管理主体涉及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建立一个集引导、规范、防治、监控多功能于一体的多中心教育服务体系,通过城乡整体联动,才能将这种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问题妥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相伴随的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已非常严重;城乡分割的教育投资体制、充满暴力的影视文化、残缺的家庭教育等宏微观因素使留守儿童在教育、生活、心理发展和社会化方面存在困境与问题日益突出和复杂化,需要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特殊弱势群体;只有政府、社区、学校、家庭以及各种社会群体共同努力才能全面有效维护和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各种权益。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9):166-168
从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及这一群体的产生原因出发,论述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对其存在的学习、品行、心理和安全问题做了描述,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并从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四个层面提出了解决对策。旨在为清楚认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并进行有效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视野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志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854-6856,6858
以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结合问卷调查结果,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的教育、安全、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从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4个层面提出了几点对策,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获得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令人牵挂和担忧的问题。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问题愈发严重,这一问题对于国民素质的提升、社会秩序的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因此,构建一个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和社区“五位一体”的防治体系,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我国5800万农村留守儿童严峻的健康问题,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法学、人口学等领域进行系统分析,探寻影响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因素的根源,揭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规律和内在机制,并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自我教育等多方面挖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健康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农村问题在社会转型期中的特殊表现。由于保护机制的缺失,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人身权、受教育权难以保障,发展权受到一定的影响,参与权被忽视。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不力既有社会因素、政府因素,也有家庭监护方面的原因。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需要健全相关法律,完善国家监护制度和委托监护制度,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而产生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这些留守儿童缺乏正常的家庭道德教育,学校又以成绩为本位,加之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他们的道德状况令人担忧。因此,我们应当调动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力量,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因"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性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率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所占的比例有逐年上升之势,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探析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及导致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可以看出要有效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需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协调合作。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着重提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保证其基本权益和人身安全。可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国家"三农"工作的重要方面。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入手,深入剖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及直接原因,从家庭、学校及社会三个层面分析该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形成原因。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为发展农村社会经济、构建和谐农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郑路鸿 《甘肃农业》2006,(10):83-84
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HIK课题,本文主要分析目前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包括监护状况令人堪忧、家庭教育的缺失、学习状况不容乐观、安全隐患无处不在、道德发展出现危机、心理健康揪人心痛等。因此,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全社会无法回避的紧迫任务。从社会政策的视角来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应该是一个由家庭、学校、社区以及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关注与协调合作的有机体系。  相似文献   

16.
留守儿童问题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而产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这一问题已引起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和社区等不同群体的共同关注,并采取了一定的应对措施,力图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但是问题的解决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大意义、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现状及起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多种角度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杜宏  李旭辉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21-22,24
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我国社会转型以后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该文基于安徽省蚌埠市农村的实践调研,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监护类型,系统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并基于社会、家庭、学校三维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堪忧,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由于父母长年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缺乏呵护与陪伴,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大多由家中长辈监护,"隔代抚养"易造成非正常成长教育。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各界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伴随城市的发展,农民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现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及造成这种不良状况的原因,最后提出留守儿童教育成长相关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措施的配合.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孩子的学习始终是父母最为关心的话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父母外出务工的影响,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