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制度效率就是实施制度带来的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制度安排的效率取决于制度的"普适性"、相关制度安排实现其功能的完善程度和生产过程的技术性质。制度结构的效率则取决于制度配置状况。由于生产过程的技术性质不断变化,制度要保持高效就必须随之改变。从制度的供给、需求及制度市场的特点看,制度随着生产过程的技术性质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是不可能的。因而,制度的效率必然递减。  相似文献   

2.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可以用来分析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及其绩效。寻求最佳的绩效一直是制度变迁的终极目标。50多年来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一直在实践着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中国未来农地制度的变迁必须遵循土地产权制度安排的稳定性和资源最佳配置效应原则、激励机制健全原则、农地制度安排的渐进式原则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原则。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一整套廉政制度,但制度反腐却未取得明显实效,腐败形势仍然很严峻。制度反腐未取得明显成效的原因在于:廉政制度的适应性状况不佳。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廉政制度与制度环境不相适应;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不相适应;廉政制度与制度实施机制不相适应。其根源在于:现有廉政制度效率释放已尽;新的廉政制度变迁动力不足;廉政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制度变迁的动因将制度变迁理论作了分类,重点描述了中国制度变迁理论,并对其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5.
杨乙丹  樊志民  王庆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6):1224-1225,1227
一项经济制度的运行往往遵循着“制度创新→制度均衡→制度僵滞→制度创新”这样一个周期性的变迁规律。我国粮食流通制度从自由购销到统购统销、从议购议销到粮食的市场化改革,同样遵循着这一规律。周期性的变迁是我国粮食流通制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李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941-4944
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老农保到新农保的变迁过程进行研究,分析表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产物,政府的干预起关键性作用。在设计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时,要充分考虑社会环境、社会意识的因素,要充分考虑制度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7.
屯垦制度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履行国家屯垦戍边使命的根本保障,制度绩效与边疆的安全稳定息息相关。本文以屯垦戍边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屯垦制度任务为出发点,从有效实现戍边政治使命、屯垦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对屯垦制度绩效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完善屯垦制度、有效发展屯垦事业、更好地实现屯垦戍边使命的制度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姚钧 《甘肃农业》2009,(8):49-50,53
农地制度变迁由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安排构成,其中平均主义观念曾经是中国农村社会生活尤其是土地制度安排中极其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通过对贵州省湄潭县和佥沙县的调查来探讨了农民平均主义思想的演变,说明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改革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重视平均主义思想等非正式制度对农地制度变迁的作用,通过正式农地制度变革来促进农民平均主义思想的变革,推动中国农地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制度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是邓小平改革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内容丰富 ,指出 :制度创新的侧重层次是社会的具体体制而不是社会的根本制度 ;制度创新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制度创新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制度创新还须选择正确的方式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制度变迁主要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我国的教育制度改革基本上属于强制性变迁。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的变迁方式,可能是我国教育制度较为理想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分析研究了重庆市荣昌县的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基本形式,根据农用地等级的高低由土地的区位条件和收益决定的基本原理,把荣昌县农村集体土地划分为4个等级。采用收益还原法确定各级土地流转价格(安置补偿标准),并依据土地流转的形式确定土地流转收益分配的原则,土地流转收益的缴纳标准和土地流转增值收益缴纳标准。结果表明,土地的级别越高,土地流转的价格越高;土地流转的形式不同,土地流转收益分配标准也不同。该结果可为合理的确定土地流转方式和价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审视新形势下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意见出台缘起的背景,洞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放开流转的意义,并探究其理论基础,提出完善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研究结论:必须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相似文献   

13.
李琳  王震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2):44-45,112
土地要素是城乡发展的基础要素和其他城乡各类要素配置的载体。城乡土地要素的流转及其市场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文章分析了现行城乡土地流转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城乡土地流转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地流转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对喀斯特贫困山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解喀斯特贫困山区农地流转情况,找到一条适合该地区农地流转的途径,采用实地调查走访的方式,着重对喀斯特贫困山区当前农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农地流转的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喀斯特贫困山区农地流转...  相似文献   

15.
DEA模型实证分析表明,湖南省部分地市农村土地流转效益由于区位、流转后的土地经营使用、市场条件及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而呈明显差异,且土地流转效益并非随土地流转规模扩大而提高,这缘于土地流转中的各种风险。鉴于此,未来湖南省农村土地流转应该统筹规划、完善农村流通市场、规范相关法律法规及尊重民意稳步推进等。  相似文献   

16.
王海玫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180-18182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在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保护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农业规模效益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扬州市邗江区土地产权调查为实证基础,总结了扬州市邗江区土地流转的类型,分析了集体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十大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蔡志荣  任蒴  张志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159-3161,3206
探讨了土地流传的十大关系。其中,在农户与政府关系中指出,由于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往往没有话语权,提出应以农民为土地流转的主体,政府只应履行其服务和监管职能;在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关系中,侧重于探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并指出土地流转的客体就是一定期限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土地流转和深化改革关系中指出,土地流转只是发展规模经营和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途径,只有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才能加快土地流转;在土地流转和土地改革中指出,现阶段我国不适于进行新土改;在附期限的土地承包与永包制、私有制关系中指出,永包制、私有制不适合我国国情,应该继续坚持附期限的土地承包方式;在土地流转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指出,土地流转是自然过程,不应带有强制性,否则将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企业与农户关系中指出,土地流转应在农户之间进行,公司和企业可以参与其中;在土地流转与农业经营绩效关系中指出,土地流转应因地制宜;在土地流转与土地兼并、流失关系中指出,土地流转必须坚持合法原则,规模经营必须坚持适度原则,防止土地流失到少数人手中;在小农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关系中指出,小农经济的家庭经营模式未必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障碍。  相似文献   

18.
李菁怡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880-18882
介绍了村改社区的方式及意义,从农地权属、建设用地转换、集体资产的处置、社区能力及农民身份转变中产生的权益和适应问题等方面分析了村改社区的制度困境,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现行的政策文本和试点经验出发,窥见农村宅基地改革的内在逻辑,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遵循着节约保护耕地、保障农民利益、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原则。提出了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实现路径:完善农村宅基地相关政策和法律,厘清政府管理职责;坚持自愿有偿的宅基地退出机制,科学制定补偿标准;完善宅基地退出的配套机制,实现改革效果的行稳致远;整治空心村,盘活宅基地资源;充分利用基层自治,尊重农民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20.
高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312-15314
以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为理论基础,介绍了土地非农化的驱动力机制、利益分配格局及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明晰的产权制度和有效的监管力度是关系到土地资源合理分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