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近50年兰州城市空间扩展模拟及其未来预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高分辨率航片、Landsat TM影像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建立兰州市1949-2005年城市扩展G IS空间数据库,应用改进的SLEUTH模型,重建兰州市1949-2005年城市空间扩展过程,并情景模拟未来扩展趋势。采用两种不同历史年份跨度情景、校准SLEUTH模型。研究表明:该模型客观地重建了兰州市1949-2005年城市动态扩展过程;两种不同情景预测仍将继续沿河谷扩散发展,在城市增长方式与空间分布上既相似又有显著差异:情景1预测城市扩展趋势快于情景2预测,更接近于现实城市扩展趋势;情景2预测对城市扩展控制较严格,更趋向于可持续发展。建议近期内加强兰州建成区内部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优化与空间置换,进而加快城市职能的空间置换,同时为未来发展预留一定的土地储备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利用"六普"数据,分别从人均居住面积、住房配套设施、建筑年代及租房情况等四个方面8个指标反映中国287座城市居住困难群体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发现:居住困难群体空间分布上具有大城市指向;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等城市群核心城市往往既是城市人居环境优越的地区,又是城市居住困难群体的集中地。这表明快速城镇化已对城市居住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一方面,城镇空间拓展造成"城中村"等居住问题突出;另一方面,大量外来人口流入发达城市导致的居住压力问题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3.
文中以兰州市主城区1551家银行网点为例,运用最邻近距离、核密度函数、缓冲区分析和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对兰州市银行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类型差异进行分析、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总结出其空间模式。结果表明:1)银行网点总体呈现"东密西疏"的不均衡特征,集聚特征显著;2)银行网点在城市内部分布特征各异;3)不同类型的银行网点,不同层面上分布特征各异;4)兰州市各类银行的空间分布模式总体呈现出带状主导下的"多中心+扇形扩展区"组合特征;5)银行空间分布与城市功能分区、人口数量、商业中心、交通便利性均呈现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外部空间形态演化和内部空间结构的重组产生影响作用越来越大。本文以兰州为例,研究其建国以来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与特征的分析,揭示了产业结构调整引起了兰州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以地处黄土高原的石油化工城市兰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计算城市脆弱性指数,并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兰州市脆弱性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影响脆弱性变化的内部原因.研究发现兰州市脆弱性长期处于中等偏高的状态,虽然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脆弱性逐渐降低,但问题尚存.生态环境的改善并没有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依然存在.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未来兰州市的发展必须是以经济、环境、社会相协调的精明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6.
以1994、2000、2006和2010年夏季的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ENVI4.5、ARCGIS10、Fragstas3.3软件,从景观生态角度,选用斑块密度、边界密度、景观形状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和蔓延度指数,定量分析了兰州市的城市化空间模式,结果表明:1)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空间发展是以外部扩张和内部填充两种形式实现的;2)兰州市1994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急剧增加,边界密度、景观形状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随之上升,蔓延度指数不断减少,1994到2006年斑块密度不断增加,说明1994到2010年间,兰州市主要以外部扩张为主,内部填充为辅;3)从2006到2010年斑块密度下降的趋势,可以看出,未来几年,兰州市城市空间发展可能会转化到以内部填充为主,外部扩张为辅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布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优秀旅游城市是我国旅游经济活力的主要释放点,对其进行空间分析有助于认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格局。通过最邻近指数计算,判断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空间形态上呈凝聚型。进一步探究这种不均衡性的区际分异,则发现不仅存在东、中、西三大经济区的分布态势差异,在同一个区内,还存在不同等级优秀旅游城市的分布态势差异。文章分别从区域经济水平、城市体系结构以及旅游资源分布三个方面给出解释。最后针对不同区域给出相应的城市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兰州市榆中新城区的开发,讨论河谷型城市发展中的生态建设问题。从城市空间扩展、城市竞争力和生态城市建设3方面,论证榆中新城区建设与解决兰州城市环境问题的关系。从生态建设规划提出榆中新城区生态建设的设想,指出新城区应当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并提出建设榆中生态园林城市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城市有了新的发展契机。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城市的方方面面,从整体上促使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本文首先阐述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机制,继而论述了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的集聚与扩散、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发展以及居住、交通、工业等功能的转变趋势。  相似文献   

10.
兰州市表层土壤Cu、Zn、Pb污染评价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 ,对兰州市表层土壤重金属 (Cu、Zn、Pb)含量的空间变化及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 ,探讨分析了交通、工业活动以及绿化带对城市重金属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 ,兰州市表层土壤除个别点外均已受到重金属污染 ,其污染程度取决于交通所产生的汽车尾气、扬尘 ;另外 ,工业活动和绿化带对重金属污染的影响也是相当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
兰州城市发展与山地灾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作为全国受山地灾害影响和危害最严重的省会城市,其城市发展与灾害防治必然会成为兰州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城市灾害防治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山地灾害问题,并提出了城市发展中做好山地灾害防治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兰州城市环境污染效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兰州市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污染的城市环境不但进一步加剧了像热岛、干岛、逆温、城市风等城市气候现象,而且还对城市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研究发现,2002年兰州市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2亿元,占当年GDP的3.93%。此外,城市环境污染还对兰州市民的日常生活、生理心理、工作学习、休闲娱乐、居住工作地的选择、子女的去留和兰州外来高新企业数量和效益及其城市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等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兰州市城市环境治理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以1986、1993、21300和2006年四期Landsat/TM为数据源,利用NO2在蓝光波段存在吸收峰谷结构这一光谱特征,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借助ERDAS空间建模功能,反演了兰州市NO2的空间分布,得到不同时期NO2分布图.将同时期统计观测数据与反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厂兰州市NO2分布特征,探讨了NO2分布的成因...  相似文献   

14.
居住空间分异——乌鲁木齐市在发展中面临的严峻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乌鲁木齐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社会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极化现象开始出现,在空间上表现为居住空间分异。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市最大的房地产公司——广汇股份有限责任公司8年来投资开发的43个居住小区的分布区位和销售价格的调查,探讨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总结了国外有关不同档次居住区在城市中分布区位的理论及解决居住分异问题的方法,以期为乌鲁木齐市城市规划和政府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SPSS相关分析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全国范围内中小文化旅游城市所在的33个地级行政单元短途短时旅游客源发展的社会经济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对比评价其市域尺度范围内的客源潜力情况,结果发现,由中小文化旅游城市空间分布所形成的地理区位条件并不是决定中小规模城市客源潜力大小的唯一原因,中小规模旅游城市内部的交通可达性、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全市非农业人口等经济社会指标也是中小文化旅游城市客源潜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各区位的中小文化旅游城市应结合自身的旅游发展现状,厘清影响本地客源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从城市内部的交通通达性、城市外部的旅游可进入性、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等多个角度寻求客源挖掘和旅游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西北少数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并划分为四类区域;其次,揭示了各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区在整体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分布模式。在局部空间分布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聚集区太少、较低的聚集区太多,且存在极化效应较强的"热点"现象。  相似文献   

17.
兰州市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兰州市是甘肃省的省会和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具有座中四联的良好区位、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但旅游业的发展很不尽人意,与其在西北地区所处的地位极不相称。为此,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从资源价值、环境要素、接待条件三方面对兰州市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旨在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促进兰州市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确定兰州市城乡结合部范围,分析其地域差异性,为未来城市空间合理扩展提供理论依据,文中运用定性和信息熵法确定兰州市城乡结合部范围,采用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分析地域差异性,并利用多样化指数、集中化指数和组合系数法分别计算其多样化程度、集中程度和组合类型。结果表明:1)兰州市区区域差异性最大,丰富度、均匀度和优势度分别在50-68级、0.7-0.845级和0.172-0.5级之间,多样性大多数在0.5以上;永登县和皋兰县均匀度和优势度最低,分别介于0.127-0.3和1-1.339级之间。2)城关区、安宁区、七里河区集中化程度较高,集中度都在0.3以上;榆中县和西固区耕地和居民点工矿用地组合数高,最高为6。结论:兰州市城乡结合部土地资源区域配置差异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应因地制宜,使其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兰州市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布局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基础教育资源是城市社会公众基本的保障性教育资源,其空间布局不仅反映了广大社会公众享受教育资源的便捷性与公平性,而且反映了城市公共设施的空间配置效率。以中小学代表城市基础教育资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采用分布类型点格局指数与覆盖度指数(FSAC模型),定量分析了兰州市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布局效率。结果表明:1)兰州市中心城市基础教育资源呈现典型的河谷带状组团式分布特征、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态势、差异显著的空间分布类型与空间功能分区下的单位制属性特征;2)兰州市中心城区中学和小学都呈现鲜明的(组团)核心-外围效应,即位于各城区组团核心的街道,其中小学的就学效率高,服务区覆盖范围较大,目前应维持现有布局,而远离各城区组团核心的街道,其中小学的就学效率低,服务区覆盖范围小,目前应适当增加中小学的数量,以增强服务覆盖范围;3)兰州市中心城区中学和小学空间重复覆盖率亦呈现出核心-外围的特征,且中学空间布局的核心-外围效应要强于小学,针对组团核心区存在高重复率问题,应发挥组团核心区人口密度大的特点,增加单位制外子女的就学比例,增强对外服务功能,弱化附属学校的排他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兰州的石油化工产业以及燃煤排放的污染物中含有较多的多环芳烃 ,而兰州市特殊的狭长河谷盆地地理环境 ,污染物很难通过自然扩散消除 ,尤其是冬季的污染更加严重。本文通过对兰州市大气降尘在地表沉积样品的分析 ,了解兰州市多环芳烃的主要成分 ,以及与地理特征和气候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兰州市区及郊区共采七个地表土样 ,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土样中的多环芳烃 ,其中乙基芘在兰州市广泛分布 ,而在西固石油化工炼制区和阿干镇煤矿区有较多的甲基硫芴、甲基苯并硫芴 ;在城关区东岗镇、兴隆山旅游区的PAHs化合物则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氧芴、萘、萤蒽等系列化合物占主要。由于在城关区和七里河区之间的兴隆山、白塔山形成一狭口地形 ,西风或西北风使西固石油化工炼制区产生的污染物从兴隆山后山的阿干镇山谷带走 ,从而减少了对城关区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