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姚海行  陈效儒  袁汉文  罗凯  方刘  陈燚  郜卫华  田娟  刘永胜 《水产学报》2023,47(12):129610-129610
为探究克氏原螯虾配合饲料经发酵处理后的饲喂效果,分别用未发酵和发酵饲料在室内循环水系统中饲养体重为(4.91±0.18) g的克氏原螯虾幼虾8周,采样分析发酵饲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肌肉品质、消化力、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发酵饲料水中溶失率显著低于未发酵饲料;(2)发酵饲料显著提高克氏原螯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降低饲料系数,但对存活率、肝体比、含肉率和体成分无显著影响;(3)发酵饲料显著提高克氏原螯虾肌肉硬度、弹性、咀嚼性和胶黏性,降低了黏附性;(4)发酵饲料显著提高克氏原螯虾肝胰腺及肠道中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血清和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5)发酵饲料显著提高了肠道绒毛长度和宽度;(6)发酵饲料改善了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结构,显著升高了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同时提高了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表明,饲料经发酵处理后可以有效提高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肌肉品质、消化力和抗氧化能力,改善了肠道组织结构,改变了肠道微生物结构,为克氏原螯虾新型环保饲料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用3种不同蛋白质水平及能量蛋白比(E/P)水平饲料投喂克氏原螯虾,分析比较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蛋白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1.86%、E/P为35.85 kJ/g时,克氏原螯虾生长最快.随着饲料蛋白质含的上升, 克氏原螯虾肠蛋白酶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肝胰脏、胃蛋白酶活力显著增强(P<0.05);饲料E/P水平未引起胃、肠、肝胰脏蛋白酶活力的显著变化(P>0.05),当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1.47%、E/P为40.42 kJ/g时,克氏原螯虾蛋白酶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植物甾醇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消化、抗氧化、免疫及肠肝形态的影响。制备 5 组等氮等脂饲料, 分别为在基础饲料中添加 0% (CON)、0.10% (P1)、0.19% (P2)、0.38% (P3) 和 0.76% (P4)的植物甾醇, 对体均重为(9.37±0.02) g 的克氏原螯虾进行 6 周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 P1 和 P2 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 CON 组(P<0.05), 且 P2 组实验虾的生长性能最佳。P3 组实验虾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 CON 组, 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 CON 组(P<0.05)。P1 组肝胰腺中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 P2 组血淋巴中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 但与 CON 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植物甾醇添加水平提高, 肝胰腺和血淋巴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呈上升趋势, 丙二醛含量呈下降趋势。相较 CON 组, P1 组肠道结构更加健康完整, 植物甾醇水平达到 0.19%及以上时, 克氏原螯虾的肝胰腺与肠道组织形态出现受损状态。 随着植物甾醇水平提高, 肝胰腺的 NF-κB 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1 组 Hsp70 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 研究表明, 本实验条件下添加 0.10%~0.19%植物甾醇可以促进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消化, 改善肠肝组织形态, 提高克氏原螯虾抗氧化和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4.
3种蛋白水平饲料对克氏螯虾生长和虾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40%、33%、27%3种蛋白水平的配合饲料和纯菜粕(对照组)分别投喂克氏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98 d,研究不同蛋白水平的饲料对克氏螯虾生长和肉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克氏螯虾增重以27%组最高,其次是40%组、33%组,对照组最低;克氏螯虾体长增长以27%蛋白组最高,其次是33%、40%组,对照组最低;饲料系数以33%组最低,其次是27%组、40%组,对照组最高。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升高,蛋白质效率呈下降的趋势。27%组出肉率、虾黄率含量最高;滴水损失40%组显著高于27%组(P<0.05);蒸煮损失27%组(P<0.01)、33%组(P<0.05)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同蛋白水平组间的虾肉水分含量、肉样pH值(pH1和pH2)、熟肉率、嫩度没有显著差异。试验表明克氏螯虾饲料中蛋白质水平以27%和33%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5.
肖鸣鹤  肖英平 《水产学报》2012,36(7):1088-1093
以体质量(0.015±0.004)g克氏原螯虾幼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50、100、300、600、900尾/m25种养殖密度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消化酶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周期为30 d。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幼虾的终末体质量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表现出减小趋势,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在5种养殖密度下变化规律不显著(P>0.05)。克氏原螯虾幼虾体内水分含量在5种养殖密度下差异较小(P>0.05);粗蛋白含量随养殖密度的升高呈增高趋势,由54.02%增高至60.75%(P<0.05);粗脂肪含量不断减少(P<0.05),由26.19%减少至19.19%(P<0.05)。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克氏原螯虾幼虾肌肉葡萄糖的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甘油三酯、总蛋白、尿素氮和胆固醇含量呈不断增多趋势(P<0.05)。克氏原螯虾幼虾肝胰腺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蛋白和尿素氮含量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呈不断增多趋势。结果表明,高密度养殖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和消化酶活力具有一定负面影响,体内蛋白、脂肪、葡萄糖和尿素氮等物质的含量也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饲料中添加大黄、黄芩、茵陈、地锦草、白术、板蓝根制成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克氏原螯虾非特异免疫、抗氧化能力和抗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的效果,在空白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1.5%和2.0%的复方中草药连续投喂克氏原螯虾14 d,分析克氏原螯虾血清非特异免疫酶活、肝胰腺抗氧化能力及其对白斑综合征病毒抗感染能力。试验结果显示,以摄食空白饲料的克氏原螯虾为对照,摄食复方中草药制剂的克氏原螯虾血清溶菌酶、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分别增加了4.07%~16.20%(P<0.05)、12.96%~31.94%(P<0.05)、32.36%~39.87%(P<0.05)、36.50%~71.94%(P<0.05),肝胰腺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总抗氧化能力分别提升了4.39%~25.76%(P<0.05)、32.85%~93.43%(P<0.05)、21.52%~55.10%(P<0.05),肝胰腺丙二醛含量降低了26.22%~45.05%(P<0.05)。此外,复方中草药制剂处理的克氏原螯虾人工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5 d的存...  相似文献   

7.
注射白斑综合征病毒对克氏原螯虾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贺水  曾勇  栾青 《淡水渔业》2017,47(2):30-35
将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α)用注射法接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在0~72 h之间定时检测克氏原螯虾血细胞和肝胰脏中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活力变化。结果显示:(1)0.1 mg/m L和1 mg/m L胰蛋白酶处理样品后,样品间差异不显著。(2)加胰蛋白酶处理与未加胰蛋白酶相比,供试克氏原螯虾PO活力均升高。(3)未加胰蛋白酶与加胰蛋白酶表现出相似的特征,WSSV和Ah注射组与对照组相比均表现为,12~48 h PO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在48 h达到最大值,72 h时基本恢复正常;注射DH5α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变化。可见感染WSSV后,克氏原螯虾体内酚氧化酶活力发生了变化,由此推测,PO参与了螯虾体内抵御病毒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体质健壮、规格一致的克氏原螯虾[初始体质量为(9.45±1.33) g]225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虾,分别饲喂5种不同蛋白质水平(质量分数为25%、30%、35%、40%、45%)的饲料,试验期为60 d。试验结果显示:当饲料中蛋白质质量分数由25%提高至45%时,试验虾的体质量增长率(WGR)先升高后降低,而饲料系数(FCR)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当饲料蛋白质质量分数为30%时,克氏原螯虾的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除饲料蛋白质质量分数为35%外的其他各组(P0.05); FCR在饲料蛋白质质量分数为30%时最低,显著低于除35%和40%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通过二次曲线方程回归分析,当饲料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31.66%、31.37%和32.20%时克氏原螯虾的WGR、SGR和FCR达到最优。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克氏原螯虾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质量分数为31.37%~32.20%。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水草、螺蛳、水草+螺蛳三种投喂方式对克氏原螯虾性腺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水草+螺蛳组的克氏原螯虾(雌虾体长9.5cm)的抱卵量826粒/尾,显著高于水草组、螺蛳组(P<0.05),成熟度5.95%、抱卵指数19.20粒/g、亲虾成活率89.66%、抱卵率79.31%,结果均高于投喂水草组或螺蛳组。显然,植物性和动物性饵料混合喂养更有利于促进克氏原螯虾雌虾性腺发育及提高亲虾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粒径硬颗粒饲料投饲策略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免疫的影响,本实验采用两种粒径饲料(2 mm和3 mm),进行4种不同组合,分别为FS1组(3 mm粒径饲料投喂60 d)、FS2组(2 mm粒径饲料投喂10 d和3 mm粒径饲料投喂50 d)、FS3组(2 mm粒径饲料投喂20 d和3 mm粒径饲料投喂40 d)和FS4组(2 mm粒径饲料投喂30 d和3 mm粒径饲料投喂30 d),对克氏原螯虾幼虾(7.73±0.05) g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各组间存活率、肝体比、肥满度和腹部含肉率均无显著差异。克氏原螯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且在FS2组达到最大值。FS2组和FS3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各组间肝胰腺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而胰蛋白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且在FS2组达到最高水平。不同粒径硬颗粒饲料投饲策略对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以及丙二醛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与单一粒径组(FS1组)相比,FS3组克氏原螯虾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  相似文献   

11.
彭迪  陈效儒  文华  吴凡  陆星  田娟  刘伟  蒋明  喻丽娟  张璐  李淑云 《水产学报》2019,43(10):2175-2185
为研究克氏原螯虾亲虾对脂肪的需要量,本实验采用初始体质量为(15.46±0.20)g的克氏原螯虾亲虾324尾,分为6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尾,雌雄比例为2:1),投喂粗蛋白质水平为30%,脂肪水平分别为1.98%(对照组)、4.12%、5.84%、7.89%、10.48%和11.89%的6组半精制饲料,饲养8周后,测定并分析亲虾的生长性能、肌肉成分、繁殖性能、肝胰腺消化酶活性以及血淋巴部分生化指标。结果发现:①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先上升,在饲料脂肪水平达到7.89%后呈下降趋势;饲料系数和肝体比呈上升趋势,11.89%组最高。②饲料脂肪水平对亲虾肌肉水分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肌肉粗脂肪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在饲料脂肪水平为5.84%时最高。③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性腺指数、抱卵率、抱卵量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均在饲料脂肪水平为7.89%时达到最大。④血淋巴中总蛋白含量随饲料脂肪水平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均随饲料脂肪水平升高而升高,均在11.89%组最高;血淋巴中葡萄糖含量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⑤饲料脂肪水平对实验虾肝胰腺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对淀粉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利用增重率与饲料脂肪水平进行折线回归分析,克氏原螯虾亲虾获得最佳增重率时对饲料的脂肪需要量为7.60%。对实验虾生长性能、肌肉成分、繁殖性能、肝胰腺消化酶活性、血淋巴生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显示本实验条件下克氏原螯虾亲虾对脂肪需要量为7.60%~7.89%。  相似文献   

12.
以初始平均体质量为(3.69±0.05)g的克氏原螯虾幼虾为研究对象,配制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7.72%、30.09%、33.05%、35.31%和37.57%的5种等能、等脂的配合饲料,进行为期47 d的饲养试验,探索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肌肉质构特性、常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结果 表...  相似文献   

13.
To investigate dietary calcium requirement of red swamp crayfish (Procambarus clarkia), six semi‐purified diets were formulated to conta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alcium (2.7(control group), 6.1, 11.9, 17.6, 23.5 and 29.1 g/kg calcium). Each diet was hand‐fed to triplicate of 15 crayfish with average initial body weight (6.22 ± 0.87) g for 8 week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eight gain rate (WGR)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feed conversion ratio (FCR)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from 11.9 to 23.5 g/kg groups (p < .05). Protease activities in intestine and hepatopancreas and parathyroid hormone concentrations in serum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ietary calcium levels (p < .05), while calcium and phosphorus contents in exoskeleton, calcium content in muscle and calcitonin concentrations in serum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 .05). The activities of lipase and amylase in intestine and hepatopancreas, 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 and total vitamin D concentrations in serum had significant increase as dietary calcium content increased up to 11.9–17.6 g/kg (p < .05). The inorganic phosphorus content in 29.1 g/k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other groups (p < .05). Broken‐line model analysis based on WGR and quadratic curve model analysis based on FCR showed that optimal dietary calcium requirement of red swamp crayfish ranged from 12.7 to 17.1 g/kg.  相似文献   

14.

以酪蛋白、明胶、鱼粉、小麦面筋粉和晶体氨基酸为蛋白源配制了6组蛋白质水平为28.25%、能量为16.07 kJ/g的等氮等能的半纯合饲料, 各组蛋氨酸实际含量分别为0.39%0.53%0.71%0.86%0.98%1.13%。以初始体质量为(9.80±0.15) g的克氏原螯虾(Proambarus clakii)为试验对象, 每组设4个重复, 每个重复12尾虾。养殖试验于室外网箱(规格为60 cm×60 cm×60 cm)中进行, 饲养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 当饲料中蛋氨酸水平由0.39%升高至1.13%, 克氏原鳌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显著升高(P<0.05)。当蛋氨酸水平为0.86%, 三者均达到最大值。当蛋氨酸水平进一步升高时, 三者均呈下降趋势。试验各组的成活率为83.33%~91.67%, 但无显著差异(P>0.05)。当蛋氨酸水平为0.86%, 全虾粗蛋白含量最高, 其显著高于0.39%(P<0.05)。日粮蛋氨酸水平对全虾的水分、灰分和脂肪含量以及肝胰脏组成和肌肉氨基酸组成均无显著影响(P>0.05)。肌肉粗脂肪含量以蛋氨酸水平0.98%组最低, 其显著低于0.39%(P<0.05)。饲料中蛋氨酸水平显著影响肠道蛋白酶的活性(P<0.05), 但对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一元二次回归分析, 得出克氏原螯虾的适宜蛋氨酸需求量为0.94%, 占饲料蛋白质的3.36%。本研究通过分析饲料中不同蛋氨酸水平对克氏原螯虾生长、饲料利用、虾体组成、肌肉氨基酸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确定克氏原螯虾的适宜蛋氨酸需求量, 以期为其人工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饲料不同蛋白质水平对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按照等能量不等蛋白的原则,配置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0%、24%、28%、32%、36%、40%的6组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0.35±0.07)g的红螯螯虾幼虾60 d,然后测定各相关指标。存活率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逐渐升高(P<0.05)。当饲料蛋白质水平为28%时,特定生长率、肥满度最高,饲料系数最低。饲料不同蛋白质水平对红螯螯虾胃中的蛋白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胃蛋白酶活力先升高后下降,32%组活性最大。肝胰腺中的淀粉酶、谷草转氨酶(GOT)、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不显著(P>0.05)。谷丙转氨酶(GPT)活性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增加逐渐升高(P<0.05)。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腮Na+-K+ATP酶则相反(P<0.05)。36%组和40%组的丙二醛(MDA)含量最高,其次为20%组,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果表明红螯螯虾对饲料蛋白质含量的要求较低,28%即可满足其要求。豆粕含量过高可能会影响其生长。  相似文献   

16.
养殖克氏原螯虾体内白斑综合征病毒的绝对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兰江风  代云佳  林蠡 《水产学报》2016,40(3):318-325
近年来克氏原螯虾的养殖受到WSSV的威胁,病毒在宿主组织中的绝对定量对于了解病毒的致病性具有重要意义,但克氏原螯虾组织中WSSV的绝对定量分布还有待研究。实验调查了湖北省5个主养区克氏原螯虾WSSV的感染率,结果表明80%以上克氏原螯虾都携带有WSSV。采用WSSV-VP28蛋白特异性抗体对克氏原螯虾提取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在WSSV-PCR阳性样品中可检测到VP28特异性条带,在WSSV-PCR阴性样品中没有检测到相应条带。采用实验室建立的WSSV绝对定量PCR方法,对携带病毒的克氏原螯虾6个组织(鳃、胃、肠、血淋巴细胞、肝胰腺和心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鳃、胃和肠可检测到较多病毒量(约108拷贝/mg),其次是血淋巴细胞(107拷贝/mg)、肝胰腺(106拷贝/mg),在心脏中病毒的含量最低(103拷贝/mg),表明病毒的复制存在组织特异性。结果显示WSSV主要存在于消化系统中,预示着克氏原螯虾可能主要在摄食过程中感染WSSV;不同地区克氏原螯虾组织病毒携带量表现出一定差异,预示着WSSV感染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设计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以评价不同比例的家蝇蛆粉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抗氧化以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960尾体质量为(0.56±0.03)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6组,分别投喂用家蝇蛆粉替代鱼粉的6种饲料,替代比例(等蛋白替代)分别为0、20%、40%、60%、80%和100%,记为G0、G20、G40、G60、G80和G100。45 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G20~G60组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WG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G80、G100组WGR显著降低(P<0.05)。除G40组外,各替代组凡纳滨对虾的特定生长率(SG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100组摄食量(FI)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当替代水平不超过60%时,家蝇蛆粉对凡纳滨对虾的饲料系数(FCR)、蛋白质效率(PER)、蛋白质沉积率(PPV)和肝胰指数(HSI)影响不显著(P>0.05);随替代水平的继续增加,FCR和HSI显著升高,PER和PPV显著降低(P<0.05)。替代组对虾肥满度(CF)和存活率(SR)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随家蝇蛆粉替代水平的增加,全虾粗蛋白、钙(Ca)和总磷(P)含量显著升高(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干物质和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替代组对虾血清和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G80和G100组肝胰腺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酚氧化酶(PO)活性随家蝇蛆粉替代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其中G20组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肝胰腺碱性磷酸酶(AKP)活性随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家蝇蛆粉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的血细胞总数(THC)、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AKP活性和肝胰腺PO活性、NO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刘伟  文华  蒋明  吴凡  田娟  杨长庚  黄凤 《水产学报》2016,40(5):751-762
为探讨饲料蛋白质水平与投喂频率对罗非鱼生长及生理健康的影响,采用2×3双因子实验,研究饲料蛋白质水平(36.27%和26.02%)与投喂频率(1、2和3次/d)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体成分、血清指标和肝胰脏结构的影响。养殖周期为42 d,结果表明: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实验鱼的末体质量(FW)、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肥满度(CF)、去内脏全鱼灰分(EWA)、内脏水分(VM)、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摄食率(FI)、脏体比(VSI)、饲料成本(FC)、去内脏全鱼粗脂肪(EWF)、内脏粗脂肪(VF)、肝胰脏粗脂肪(HF)显著降低(P0.05);随投喂频率的增加,实验鱼的FW、WGR、SGR、肝体比(HSI)、CF、FC、EWF、VF、HF,血清中的总胆固醇水平(TCHO)、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K)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FE、蛋白质效率(PER)、去内脏全鱼水分(EWM)、EWA、VM、肝胰脏水分(HM)显著降低(P0.05)。饲料蛋白质水平和投喂频率对实验鱼的FW、WGR、SGR、VM和HDLC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投喂26.02%蛋白质水平饲料的实验鱼,肝胰脏细胞肿大变形,呈现透明的空泡化,出现细胞核偏移;而投喂36.27%蛋白质饲料的实验鱼,大多数肝细胞胞浆清晰,可观察到的肝细胞空泡面积较小。综合考虑,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6.27%是适合吉富罗非鱼幼鱼的,其适宜的投喂频率为2次/d以上,可根据罗非鱼市场情况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9.
水温(25±1) ℃时,将体质量(3.11±0.10) g的克氏原螯虾幼虾饲养在120 cm×60 cm×20 cm的水族箱中,密度分别为14尾/m^( 2) (低密度组)、28尾/m^( 2) (中密度组)和42尾/m^( 2) (高密度组),研究室内养殖不同密度对生长、摄食、消化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8周的养殖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的存活率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在28尾/m^( 2) 组中,其特定生长率[(1.82±0.12)%/d]和质量增加率[(196.73±0.76)%]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P< 0.05)。摄食率与养殖密度成正相关,即42尾/m^( 2) 组的摄食率高于14尾/m^( 2) 组和28尾/m^( 2) 组。28尾/m^( 2) 组消化酶活性显著高于14尾/m^( 2) 组的消化酶活性( P< 0.05),但与42尾/m^( 2) 组差异不显著( P >0.05)。不同养殖密度对非特异性免疫有显著影响,28尾/m^( 2) 组显著优于其他两组( P< 0.05)。综合所有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28尾/m^( 2) 的养殖密度最适合克氏原螯虾幼虾的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