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赤桉(EuCaIYPtus CamaIduhensls)在我省典型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渡口市,旱季长达八个月之久。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的三倍,相对湿度年平均55%的生态条件下,具有耐旱、耐瘠性强。生长极为迅速的优良特性,成为该市绿化造林的先锋树种。又因它对低湿亦有较强的适应性近年在盆地平坝,浅丘地区也有较大的发展。成为主要造林树种。为加速赤桉的发展,解决干形不甚通直问题,提高木材利用值价。我们在选优调查的基  相似文献   

2.
桉树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及其与生长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湖南引种的7种桉树,在不同生长季节的 NR 活力和叶绿素含量,以及抗寒力和生长势。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桉树的 NR 活性以9月份为最高,各种类种源按树中以渡口赤桉在7种按树中的 NR 活力为最高;桉树的叶绿素含量以5月为最高,但各种桉树之间叶绿素差异不太大;湘南所引种的按树其抗寒力依次为:国内赤桉种源(贵溪、渡口)>澳洲赤按>多枝按>邓恩桉>巨按、巨尾桉和尾叶按;从 NR 活性、生长性状和抗寒力来看,渡口赤桉很具发辰潜力。  相似文献   

3.
对4年生的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种源/家系试验林分析表明,不同赤桉种源或家系的生长量、耐寒性和树干通直度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但在分枝特性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赤桉幼林的生长量、耐寒性及树干通直度的遗传力较低,因而赤桉较好的利用途径应当是选择优良单株进行无性繁殖;通过综合指数评选出速生耐寒且干形好的10株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4.
自一九六五年以来,渡口地区先后引进桉树已达七种之多,其中以赤桉生长最好。它不仅抗旱性强,而且在渡口干热气候条件下四季不停止生长。房前屋后栽植的赤桉,好的六年生高达23米,胸径35厘米,一般4—5年生叩可成材。是渡口地区四旁绿化较好的一种速生用材树种。但赤桉用于荒山成片造林,还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群伟 《湖南林业科技》2009,36(3):19-21,24
通过对郴州市范围内12年来的巨桉、渡口赤按、柳桉、细叶桉、小帽桉、苯沁桉等7个种类,14个种源的桉树引种试验,初步表明,从造林成活率、各项生长指标、造林措施等综合考虑,适应郴州市或类似生态、立地条件栽培的按树种源有渡口赤桉(001)、柳桉(16620)、邓恩桉(15956)。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年生的巨桉、渡口赤桉、柳桉、细叶桉、邓恩桉、小帽桉、苯沁桉等7个种类,14个种源的桉树引种试验,其试验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从造林成活率、各项生长指标、抗性指标综合考虑,适应郴州市苏仙区或类似生态、立地条件栽培的桉树种源有:巨桉(18146)、渡口赤桉(001)、巨桉(15921)、柳桉(16620)、细叶桉(17430)、邓恩桉(15956)、细叶桉(16349).本研究为郴州市桉树扩大栽培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在福建省南平地区引种邓恩桉、赤桉,试验结果表明,4 a胸径生长量邓恩桉、赤桉分别达到11.6 cm和7.8 cm,高生长分别达到13.3 m和10.5 m。邓恩桉、赤桉有较强的耐寒性,3 a生以上的邓恩桉、赤桉在南平低海拔地区可安全越冬;有较强的耐旱性,干旱对邓恩桉、赤桉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是很大,且赤桉的耐旱性大于邓恩桉。  相似文献   

8.
湖南多年引种桉树的历史表明,赤桉能忍耐-8℃的低温,且生长良好,为湖南最适推广的桉树种之一,赤桉的半致死温度为-10℃,而湖南-10℃的低温周期约为14 a,因此营造短轮伐期桉树人工林可避开此低温的伤害.不同桉树及赤桉种源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渡口赤桉等种源既耐寒,耐瘠薄,又表现早期速生,湘南是其最适推广区.对与抗寒和生长有关的3个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9种桉树中,赤桉、多枝桉抗寒力强的种类其SOD酶活性也高,分别为459.7活性单位/mg蛋白质和600活性单位/mg;7种桉树在生长旺盛季节硝酸还原酶活力以渡口赤桉为最高,达4.520 μmol.g-1(30 min)-1;8种桉树中以赤桉的光合速率最高,为15.5 mg.dm-2h-1.  相似文献   

9.
雷林1号桉是我局群选群育出的天然杂交良种桉之一,它由于具有生长迅速,干形通直,抗性强,利用价值高等特性,目前已在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为了加速雷林1号桉繁育,我们于1973年从84亩九年  相似文献   

10.
在大田中,用3~5个月龄的桉树苗主茎和1~2年生苗木侧枝作插穗培育无性扦插容器苗,比伐根萌条扦插的生根率和成活率高。扦插70~90天即可出圃,用其营造的林分分化小,林相整齐,林木生长量比实生苗营造的林分高。桉树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速生树种之一。从1985年开始,我们在贵溪苗圃、贵溪林科所对引进的桉树进行扦插育苗试验。至1991年7月,我们已从渐尖赤桉、短嘴赤桉、澳大利亚赤桉、贵溪赤桉1号,尾叶桉、柳窿桉、雷林1号桉等7个品种获得无性扦插苗木,平均生根率达57.96%,成苗率达56.4%其中渐尖赤桉生根率达97.5%,成苗率达95.6%,贵溪赤桉生根率为85.2%,成苗率84.0%以上。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印度研究人员对两种杂交桉及其母树(细叶桉、赤桉)的叶子油进行分析研究,所获数据表明FRI—5杂交桉叶油含有丰富的a—蒎烯,含量为43.42%,而FRI—4杂交桉叶油仅含11.28%,细叶桉和赤桉则分  相似文献   

12.
桉树原产澳洲,生长迅速,经济价值高。我省引种桉树的实践证明,在适宜条件下,5—7年就可成材。具有快速生长、短期能够成材的优良特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但目前普遍种植的几个主要桉树种类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大叶桉虽前期生长快,树干通直,但早衰现象突出,减少木材产量。兰桉、赤桉、葡萄桉等虽生长  相似文献   

13.
华南地区桉属树种种源生长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华南地区,桉属树种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细叶桉和赤桉的优良种源在各种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其近期保存率和立木蓄积量都比当地原主栽树种窿缘桉高1倍以上;在较好的立地条件下,尾叶桉产量最高,该树种最优种源2年生立木蓄积量比最差种源大139.2%,细叶桉5年生立木蓄积量最好种源比最差种源大21.11倍,赤桉5年生立木蓄积量最好种源比最差种源大66%。  相似文献   

14.
桉树杂交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尾叶桉为母本,细叶桉、赤桉、窿缘桉、柳桉、巨桉、雷林一号桉、巨桉×尾叶桉和粗皮桉为父本,进行了201个组合的人工控制授粉,已掌握各亲本树种的开花物候。改进花粉处理和贮藏以及人工授粉技术,经干燥处理的花粉,在低温(-18~22℃)下贮藏42个月,发芽率保持在60%以上。建有72个杂种桉参试的试验林7块。3年生杂种桉的材积生长大部分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强的尾叶桉×细叶桉和尾叶桉×赤桉,单株材积的实际增益分别为120.73%和89.40%。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4.5年生的赤桉、邓恩桉、多枝桉等3种类11种源的种类种源试验林的生长调查、形质指标调查和选林保存率的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目标决策理论等综合分析评定方法,来评判种源的优劣。研究结果表明:到目前试验研究阶段,仍以赤桉15025、15022和贵溪赤桉为最佳种源。多枝按15213、邓恩桉17333和祁阳赤桉为淘汰种源。在资兴市或类似资兴市气候的湘南各县(市)可以对赤桉15025、15022  相似文献   

16.
桉树扦插繁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4种按种,不同的生根促进物质及浓度是影响扦插生 根的主要因素。除赤桉15272与渡口赤桉外,其它种类种源之间生根率差异极显著。生根促进物质ABT(1号)与萘乙酸两水平对生根率无显著差异外,对照与其它生 根促进物质及生根促进物质之间对生根率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5个试点的赤桉种源试验进行了研究,4年生树高、胸径分析表明,种源间在树高和胸径生长均存在着显著和极显著的差异.赤桉地理种源的变异是与种源地的经、纬度的变化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3至-0.88,而与海拔高度无关,优良种源一般来自澳大利亚低纬度地区。同时还揭示出赤桉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明显的早晚相关性以及较高的遗传力.所筛选出的优良种源13923和12346平均增益树高为16.0%,胸径为17.1%.  相似文献   

18.
为选育桉树耐寒良种,从澳大利亚东部中央地区引进邓恩桉E@dunnii15956等13个种源,以四川渡口赤桉E@ca-maldulensis为对照,营建引种试验林.试验林2.5年生时,遭受湖南从未出现过的强度霜冻,8天内气温从15℃下降到-7.9℃.冻后第4个月,逐株对树体各器官分部位进行寒害测定,第11个月进行冻害恢复(萌发)调查.结果表明,桉树树种间、种源间、植株间存在极显著的耐寒力差异,其中13971的所有植株被冻死,17774的绝大部分植株无冻害,赤桉和邓恩桉的5个种源及细叶桉E@tereticomis的1个种源虽有相当数量的植株重冻害或死亡,但有20%以上的植株无冻害.在有冰(霜)冻危害的亚热带地区,从经历强度自然冰冻而无冻害的植株中选育优良单株进行无性化利用是发展桉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1973年和1974年,我所引种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直干桉(E.maideni)等34种桉树,定植后三年,生长正常。其中蓝桉、直干桉、野桉等三种生长迅速的占9%;004号桉,渐尖赤桉、大叶桉、柳叶桉等7种生长中等的占24%;其余生长较慢。但所有引种桉树,以第三年开始,高生长普遍加快。 1975年12月14、15日,昆明地区出现罕见的低温,这两天平均气温分别为-3.8℃和-1.6℃,最低气温分别为-5.4℃和-4.9℃。由于持续低温,造成引种桉树严重冻害,主干大部冻死,只有一种桉树未受冻害。  相似文献   

20.
赤桉引种造林试验阶段报告曾意纯,潘锦祥(湖南林业专科学校)彭子先(中南林学院)为拓宽短周期工业用材林造林树种,1988年在湖南临武县开始了四川所产赤桉引种造林试验。根据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对赤桉的速生性和抗寒性等进行了初步评估,发现四川的赤按可在湘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