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低温胁迫对茄子幼苗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2  
分别在 5 ,8℃低温胁迫下 ,对耐寒性不同的两个茄子品种叶片内部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随温度降低 ,两品种细胞膜透性增大 ,MDA含量增加 ,SOD和 POD活性上升 ,CAT活性变化表现相反的趋势 ,但低温处理与对照温度间差异较小 ;脯氨酸含量也随胁迫温度降低而呈增加趋势。低温下耐寒性强的品种能保持更高的 SOD和 POD等保护酶活性、更好的细胞膜完整性和更低的 MDA含量 ,并诱导产生更多的脯氨酸。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大花三色堇和角堇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特性,为我国低温条件下大花三色堇和角堇的栽培及抗寒育种提供参考,以1个大花三色堇资源HAR和3个角堇资源JB、E01、08H为材料,分别在-5℃8 h、-5℃16 h、-5℃24 h、-10℃7 h、-10℃14 h条件下对其进行低温胁迫处理,以20℃为对照,研究低温胁迫下三色堇叶片的电解质外渗率、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值、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4个三色堇材料的电解质外渗率大致随低温胁迫程度的增加极显著升高,但增幅变化不同,大花三色堇HAR的电解质外渗率在-5℃处理16 h时出现急剧升高,而3个角堇品种JB、E01、08H则在-5℃处理24 h或-10℃处理7 h时迅速升高。4个三色堇材料叶片的Fv/Fm值在-5℃低温处理24 h或-10℃处理7h时,与对照相比极显著下降。4个三色堇品种叶片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随胁迫程度的增加均大致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低温胁迫程度达到及轻于-5℃16 h时,大花三色堇与角堇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随着低温胁迫程度的加剧,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对各材料在低温胁迫下各项生理指标变化进行比较,推断出三色堇抗寒性大小排序为E01JB08HHAR。  相似文献   

3.
脯氨酸积累是植物抵御低温胁迫的重要生理机制。试验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低温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脯氨酸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置6℃低温处理(重度胁迫)和10℃低温处理(轻度胁迫)和25℃常温对照,分别用T6、T10和T25表示。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显著提高了脯氨酸合成途径关键酶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活性,降低了脯氨酸降解途径关键酶脯氨酸脱氢酶(ProDH)活性,进而增加了脯氨酸含量。低温胁迫下,合玉27叶片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明显高于敦玉213。  相似文献   

4.
温度胁迫对三个番茄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个番茄品种叶片在15℃,24℃,32℃,42℃温度处理后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脯氨酸、过氧化物酶(POD)含量以及质膜透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适温24℃相比,其它温度下三个番茄品种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降低,脯氨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质膜透性增加,三个品种中"绿宝石"对高温争低温胁迫的抗性强,"黄牛奶"对低温抗性较强,"宇番一号"的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低温胁迫对马蹄金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低温胁迫下,马蹄金叶片内游离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发生明显变化。低温处理过程中,随温度降低脯氨酸含量先增后减,在5℃和0℃时,脯氨酸含量处理48h比处理24h有所增加,在-5℃时,2种处理结果差异不明显,随温度降低SOD活性也呈先增后减趋势,在0℃和5℃时,SOD活性处理48h比处理24h高,而-5℃时结果相反,丙二醛含量随温度降低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6.
低温胁迫对茄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耐冷性不同的3个茄子品种幼苗分别在5℃低温条件下胁迫2,4,6d后,对其耐冷的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增加,茄子幼苗内SOD,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耐冷性强的品种CAT活性增加,耐冷性弱的品种CAT活性下降;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增加.从品种差异上看,相同低温胁迫下,耐冷性强的品种能维持较高的酶活性,细胞受伤害程度较轻,耐冷性弱的品种则相反.  相似文献   

7.
持续低温胁迫对红叶石楠抗寒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低温胁迫(温度和胁迫处理时间)对1 a生红叶石楠优良品种鲁宾斯(Photinia glabra var.Rubens)盆栽扦插苗叶片组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导致红叶石楠叶片组织叶绿素含量、质膜相对透性、SOD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均发生明显的变化。随着胁迫温度降低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减少,细胞相对质膜透性增大,脯氨酸含量增加;SOD酶活性在-5℃、-10℃处理条件下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先升后降,-15℃处理SOD酶活性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且均小于对照。-5℃处理条件下,不同处理时间叶绿素含量、质膜相对透性、SOD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与对照(T0)差异不显著;-10℃处理条件下,叶绿素含量、质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胁迫处理24 h达到显著性水平,SOD酶活性胁迫处理48 h时达到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现有的品种唐粉108、唐红109、东农728、粉冠1号、中杂9号5个番茄品种为试材,研究其耐低温胁迫性,为番茄冬季栽培生产和耐寒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以25℃/15℃为对照,在15℃/5℃和20℃/10℃低温条件下处理,光照强度均为4 000lx,处理时间为15d,测定番茄幼苗生长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SOD活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变化。[结果]低温胁迫下,各番茄品种的生长指标及干物质均有所下降,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则不同,其中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呈下降趋势,而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是随着温度的降低反而提高。[结论]低温胁迫促进了MDA、脯氨酸含量增加和POD活性,其变化与番茄不同品种抗寒性密切相关。5个番茄品种抗寒性大小顺序为:唐粉108、东农728、唐红109、中杂9号、粉冠1号。  相似文献   

9.
低温胁迫对春小麦和冬小麦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陈璇  李金耀  马纪  张富春 《新疆农业科学》2007,44(5):553-556,F0002
研究比较了新疆春小麦喀什白皮和冬小麦新冬22号两个品种在低温胁迫下生长状况及脯氨酸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4℃低温冷驯化3 d后再于-3.5℃胁迫24 h,小麦两个品种的生长状况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新冬22号叶片在低温胁迫中没有受到损伤,而喀什白皮叶片则出现了倒伏现象.4℃低温胁迫4 h后,新冬22号叶片的脯氨酸积累显著增加,而喀什白皮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在4℃低温胁迫48 h 才开始积累.新疆两个小麦品种的脯氨酸积累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也说明冬小麦品种新冬22号抗寒性显著高于春小麦喀什白皮,为小麦抗寒品种的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减轻春季寒流对植株的伤害,研究低温胁迫对哈密瓜幼苗的影响及其抗寒性.[方法]以5个哈密瓜品种(西州密17号、西州密25号、新密45号、8501、86-1)为试验材料,采取人工低温胁迫的方法,研究哈密瓜幼苗在20、15、10、5和0℃低温处理下根系活力、细胞伤害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幼苗在低温胁迫下,根系活力受到抑制,随温度的下降,细胞伤害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10℃植株大部分无冷害现象,5和0℃新密45号的冷害指数显著高于其它品种.[结论]细胞伤害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植物抗寒能力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能较好地反应材料的抗寒能力.在参试品种中,西州密25号的抗寒能力较强,新密45号的抗寒能力较弱.生产上,可以在5 ~ 10℃进行短时间的低温锻炼来提高植株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低温对南极假山毛榉Nothofagus antarctica光系统Ⅱ(PSⅡ)的影响,利用综合生物反应指数(IBR)评价法计算低温胁迫下的叶绿素荧光综合指标的可行性。  方法  采取逐步降低环境温度的方法(从25 ℃降至?25 ℃),测量并分析南极假山毛榉叶片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快速叶绿素荧光,计算各温度下植株的综合生物反应指数,综合评价温度降低对PSⅡ光化学活性的影响。  结果  环境温度为15 ℃时,PSⅡ光化学活性无变化;环境温度为5 ℃时,放氧复合体损伤,PSⅡ各单位之间的能量流通受阻。低温(?5、?15和?25 ℃)导致相对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PSⅡ供体侧受损加剧,电子传递效率下降,PSⅡ各单位之间的能量流通混乱,热耗散显著增加。各温度处理下植株的综合生物反应指数和相对叶绿素含量与测试温度均表现为显著负相关。  结论  低于?5 ℃的低温会对南极假山毛榉PSⅡ的光化学活性造成严重胁迫,综合生物反应指数可以综合评价低温胁迫对植株PSⅡ光化学活性和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图7表1参24  相似文献   

12.
铁线蕨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低温(4℃)胁迫下,铁线蕨叶中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WSS)、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相对电导渗透率(RPP)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铁线蕨叶内Pro、WSS含量和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及RPP则呈现先增加后下降再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弱光和低温弱光下辣椒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品种耐弱光性或耐低温弱光性的关系,为辣椒种质耐性鉴定筛选适宜的指标和方法。【方法】以已知耐弱光性和耐低温弱光性的12个辣椒品种为试材,动态测定弱光和低温弱光下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研究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品种耐性的相关性。【结果】28℃/18℃、100μmol·m-2·s-1弱光处理或15℃/5℃、100μmol·m-2·s-1低温弱光处理均使辣椒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降低,且低温弱光处理的降低幅度大于弱光处理的。28℃/18℃、100μmol·m-2·s-1弱光处理5、10、15和20d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辣椒耐弱光性综合隶属函数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15℃/5℃、100μmol·m-2·s-1低温弱光处理10、15和20d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辣椒耐低温弱光性综合隶属函数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弱光或低温弱光下辣椒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可以作为品种耐弱光性及耐低温弱光性的鉴定指标。弱光下辣椒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越高,品种的耐弱光性越强;低温弱光下辣椒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越低,品种的耐低温弱光性越强。  相似文献   

14.
刘黎军  张广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27-12429
[目的]研究不同低温弱光处理下及恢复过程中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生长及部分生理指标变化,探明低温弱光对茄子植株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机制以及茄子对低温弱光的适应机理。[方法]温度处理:在设施棚内设置3个小区;白天温度,1区为正常温度28~32℃,2区为25~27℃,3区为21~23℃;夜晚温度均为15~17℃;在第7、14天对每个小区进行逆境测定,随后统一按照正常条件管理,测定其恢复能力。光照处理:1区为对照(在自然光照条件下),2区遮光50%,3区遮光15%。每个处理每个品种定植30株,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品种设置3次重复。测定指标包括株高、茎粗、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低温弱光逆境可降低茄子株高,茎粗增长量,并且随着温度和光照的降低,茄子株高、茎粗的增长量也随之降低。低温弱光条件下茄子叶片中Pro及MDA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低温弱光处理14 d后变化幅度较大。[结论]该试验条件已使茄子发生了膜脂过氧化作用并对茄子叶片光合机构的结构和活性造成了伤害。  相似文献   

15.
水杨酸预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菊花叶片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秋菊早花品种唐宇金秋和晚花品种祥云为试材,研究了外施水杨酸(SA)后不同低温处理下植株叶片脯氨酸含量、净光合速率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各温度处理下,SA处理组的菊花叶片脯氨酸含量、净光合速率、SOD活性和CAT活性均高于喷施蒸馏水的对照组,丙二醛含量则是对照组较高。祥云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唐宇金秋,如在-4℃与-8℃下,祥云SA处理的脯氨酸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96.8%和54.7%;-8℃时祥云SA处理的净光合速率为4℃的43.1%,唐宇金秋SA处理的净光合速率为4℃时的14.7%。外施1.0 mmol/L的SA能提高叶片脯氨酸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保持其光合作用能力,显著提高菊花的低温胁迫抗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温度预锻炼和Ca2+对温度胁迫下黄连生理指标的影响,以2年生黄连为材料,以25℃为对照,设计2组试验,探索温度胁迫下黄连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温(-5~15℃)或高温(35℃)胁迫下,黄连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增加,Pr(蛋白质)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低温胁迫下升高,在高温胁迫下降低,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低温和高温胁迫下都升高;进行12h温度预锻炼或CaCl2溶液浇灌,可以有效降低黄连MDA和Pro增加量,促使黄连Pr含量上升、SOD和POD活性升高。在受试的3个CaCl2浓度中,以100mmol/L CaCl2对膜系统的保护作用最佳。这表明,温度预处理和Ca2+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温度胁迫对黄连的伤害,可作为提高黄连抗逆性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攀枝花地区麻疯树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方法,设置不同温度(24、29、34℃),研究不同浓度酸铝胁迫(Al 3+的浓度为:对照、0.01、0.1、1、5 mmol/L)对3月龄麻疯树幼苗根系活力、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叶片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①相同Al3+浓度处理下,随温度升高,幼苗根系活力降低,MDA、Pro含量增加,POD活性增加;②相同温度处理下,随Al3+浓度增加,根系活力呈下降趋势,叶片MDA含量、Pro含量及POD活性呈上升趋势;③适度低温,适量的Al3+(29℃,Al 3+浓度为0.01 mmol/L;24℃,Al 3+浓度为0.01、0.1 mmol/L)能增强根系活力,降低MDA和Pro含量,降低POD活性,有益于麻疯树幼苗的生长;④当Al3+浓度增至1 mmol/L以上时,3个温度下处理的麻疯树幼苗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⑤29℃、1 mmol/L Al 3+浓度下,增加溶液中Ca2+浓度能减小酸铝对麻疯树幼苗的毒害作用. 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低温对茄子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以6份茄子高代自交系幼苗为材料,进行低温处理,前2d内白天15℃,夜间10℃,光照度4000lx,从第3天开始白天10℃,夜间7℃,光照度4000lx,再连续处理10 d.调查其耐低温性、POD活性、SOD活性、APX活性、脯氨酸的质量分数、MDA的质量摩尔浓度、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各材料的上述生理指标在常温下均差异不显著,而在低温处理下差异极显著;与对照相比较,幼苗POD活性、SOD活性、APX活性、脯氨酸的质量分数及MDA的质量摩尔浓度上升;根系活力下降,各指标的变化幅度与其耐低温性密切相关,耐低温性强的材料POD活性、SOD活性、APX活性、脯氨酸的质量分数上升幅度较大,MDA的质量摩尔浓度上升幅度较小,根系活力下降幅度较小,耐低温性弱的材料则表现相反.可见,低温使茄子幼苗的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耐低温强的材料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的生理指标来减轻低温的伤害,维持植物体的正常生长及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19.
张义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3):381-381,472
进行了红叶李及目前引进李主要栽培品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花粉发芽试验、不同温度下的贮藏试验和红叶李采粉期试验 ,结果表明 :红叶李在低温 ( 4℃ )和室温 ( 2 2℃ )下均有较高的花粉萌发率 (分别为 68.4%和 46.7% ) ,且明显高于供试的栽培品种李 ;红叶李以采集气球期花朵的花粉萌发率最高 ;在低温 ( 3~ 5℃ )密封下贮藏可明显延长花粉的贮藏寿命 ,4种供试花粉染色率高于 5 0 %的天数平均为 13 .5d ,而室温下密封贮藏平均仅为 7d ;但无论是低温或室温密封贮藏 ,红叶李花粉贮藏能力都明显高于供试 3个品种 ,分别为 2 7d(低温 )和 11d(室温 ) ,比 3个品种中贮藏寿命最长的品种分别多 18d和 2d。  相似文献   

20.
低温持续胁迫下加拿利海枣幼苗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加拿利海枣盆栽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和4℃低温持续胁迫对幼苗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低温胁迫1~2d,加拿利海枣幼苗叶片中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含量均不断升高,净光合作用和蒸腾速率不断降低;低温胁迫3d,电解质渗出率、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含量继续升高,而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净光合作用和蒸腾速率呈降低的趋势;与4℃胁迫相比,-4℃对加拿利海枣幼苗的寒害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