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采收的山葡萄种子风干后含水10.92%,硅胶干燥使其含水量分别降至6.2%和3.5%。经过干燥脱水的种子TTC染色百分率同风干种子相比没有差异,均为100%。种子密封置室温、0 ̄5℃、-18℃及-196℃下保存5年。室温下保存的种子全部丧失生活力,低温下保存的种子均有存活,其中以-196℃含水量3.5%的种子出苗率较最高,达74%。试验证明山葡萄种子含水量降至3.5%不损害种子生活力,并可用低温  相似文献   

2.
洋葱种子寿命与其含水量成双曲线性相关。在25℃的贮藏温度下,当种子含水量大于9%时,种子很快会丧失商品性和发芽力。当含水量小于9%时,随着含水量的减少,种子寿命几乎呈直线上升。含水量为15%的种子在25℃下贮存6个月左右即丧失发芽力。含水量为7.5%的种子在同样温度下贮存10a以上仍具有发芽力。  相似文献   

3.
选用聚乙烯薄膜小包装袋包装不同含水量(10.2%~13.5%)杂交稻种子,研究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期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季小包装的杂交稻种子,其种子能保持种用价值的期限与包装时种子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含水量为10.2%~10.9%的贮存一年,发芽率可保持在93.0%~94.15%,其贮存期可望超过一年;含水量13.5%的贮存8个月,发芽率可保持在90.25%,但其贮存期不宜超过8个月。  相似文献   

4.
山葡萄种子性状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葡萄种子,果实及品质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山葡萄种内,单果种子数与单果种子重不同种质间变异很大,变异系数分别达20.46%和21.23%,而种子长度不同种质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芒果离体胚轴的脱水及贮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芒果种子离体胚轴的耐脱水力大于其整粒种子的耐脱水力,经硅胶脱水至11%含水量时仍有70%发芽率。5%-10%的蔗糖和脯氨酸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芒果离体胚轴的耐脱水力,但效果不显著,含水量为8.7%-38.6%的干燥离体胚轴经液氮(-196℃)贮藏24h后,生活力完全丧失 。  相似文献   

6.
几种瓜类种子超干贮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氧化钙干燥剂对黄瓜、西瓜、南瓜、冬瓜种子进行干燥处理,当四种瓜类种子水分降至低水分和超低水分后室温和高温贮藏。结果表明,种子贮藏的安全水分范围黄瓜是1.02-4.08%,西瓜1.25-4.26%,南瓜2.46-5.69%,冬瓜1.79-4.07%,在安全水分范围内的种子能保持较高的生活力和活力。水分低于上述范围,种子出现干燥损伤,水分超过上述范围,耐藏性降低,种子生活力和活力均降低。  相似文献   

7.
贮藏花生种子茉莉酸甲酯处理与黄曲霉污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汕油523、粤油79、湛油30为试验材料,在干燥器中分别用LiCl、MgCl2饱和溶液使隔层储存的种子的含水量(质量分数)分别降至2.82%、4.96%,用1mmol/L的茉莉酸甲酯处理后开放式贮存3个月,接种黄曲霉孢子并测定蛋白酶抑制剂(proteinase inhibitor,PI)、脂肪氧化酶(1ipoxygenase,LOX)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的活性。结果表明茉莉酸甲酯处理后提高了PI、LOX和PAL活性.不同含水量有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比较不同贮藏温度下自然干燥的毛竹种子贮藏2.5年后的发芽力,分析种子含水量对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2年后的毛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和适度干燥是保存毛竹种子生活力的重要因素,单独的低温处理效果不显著,干燥和低温相结合是保存毛竹种子的有效手段.贮藏温度直接影响毛竹种子贮藏最适含水量,温度越低,最适含水量越高,保持较高种子生活力的适宜含水量范围越宽.4℃条件下毛竹种子保存的最适含水量为7.45%,25℃条件下毛竹种子保存的最适含水量为6.46%,但同样在适宜的含水量条件下25℃的储存效果没有4℃好.4℃贮藏后的种子内MDA含量明显低于25℃贮藏的种子,抗氧化酶POD、SOD和CAT活性则显著高于后者.适度干燥的种子内MDA含量显著降低,抗氧化酶活性明显提高.提高种子的抗氧化能力、减轻膜质过氧化是低温和适度干燥的毛竹种子贮藏期间有效保持种子活力的主要生理生化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蔬菜种子多年超干贮存与遗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蔬菜种子多年超干贮存方法与其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以萝卜、番茄和芹菜3种蔬菜种子为试验材料,从种子发芽势、苗长、发芽率和种子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等方面探讨蔬菜种子常温下长期超干贮存后活力、生活力及其遗传稳定性的变化。[结果]常温下长期贮存种子除应使种子保持较低的含水量外,不同的蔬菜种类会产生不同的存贮效果,萝卜、番茄等蔬菜种子较适宜于常温长期超干贮存,并能保持较好的遗传稳定性,而芹菜种子的贮存效果不佳。[结论]为进一步研究蔬菜种子的长期稳定保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是贮藏前要将种籽充分晒干,使种籽含水量降到8%以下。据试验.种子含水量低于8%时,贮藏十分安全,即使在-25℃时,也不影响发芽力。当种籽含水量高于10%时,呼吸作用增强.释放大量热能,易使种子霉烂变质和生虫。  相似文献   

11.
莴苣种子贮存最适含水量与贮藏寿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水量为9.9%~1.6%的莴苣种子,密闭包装后于50、35、20℃保存,定期检测种子生活力和活力,并计算种子贮藏寿命。结果表明,莴苣种子在50,35、20℃贮藏,最适含水量分别为2.0%-3.0%、1.9%-4.0%和1.9%-6.4%。种子最适含水量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种子寿命不断延长,在50~20℃的范围内,每降低15℃,种子寿命延长10.2倍。随着种子含水量的降低,种子寿命不断延长,每降低1%的含水量,种子寿命延长1.2倍。种子含水量与贮藏寿命成对数回归关系,关系式为Y=b+mlnX,其中Y为含水量(%),b,m为常数,x为种子寿命(d)。  相似文献   

12.
杉木种子超干燥和超低温贮藏研究Ⅰ.种子质量贮藏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热恒温干燥法,研究不同脱水干燥温度对杉木种子质量的影响,通过超干燥处理后的种子贮藏1年、超低温保存、防冻剂预处理超低温保存不同含水量的杉木种子,分析其发芽率和种子活力,研究杉木种子贮藏后的质量变化.结果表明:50℃是杉木种子脱水的适宜温度,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最高;3%~5%的含水量是杉木种子超干燥保存的最适含水量,贮藏1年与常规低温贮藏效果没有显著差异.超低温保存表明,9%含水量的种子贮藏效果要比超干燥处理后贮藏好,可用于杉木种子的中长期保存.防冻剂超低温保存受防冻剂种类和浓度影响显著.尤其是二甲亚砜的浓度.冷冻方式和解冻方式的影响作用则被防冻剂削弱.  相似文献   

13.
一是贮藏前要将种籽充分晒干.使种籽含水量降到8%以下。据试验,种子含水量低于8%时,贮藏十分安全,即使在-25℃时。也不影响发芽力。当种籽含水量高于10%时,呼吸作用增强,释放大量热能,易使种子霉烂变质和生虫。  相似文献   

14.
木麻黄等种子超干贮藏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试验有用热空气恒温(50℃)干燥法对木麻黄、黑松、相思树种子进行超干处理和贮藏,以研究对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麻黄、黑松、相思树种子耐脱水性较强,脱水至4%,未发现种子活力下降,细胞膜能保持较好完整性,α-淀粉酶和脱氢酶活性最高。在常温下贮存1年后,木麻黄、相思树和黑松种子活力下降程度随种子含水率变化而有所差异,当种子含水率为5%~9%时随含水率下降其各发芽能力指标下降率较大,当种子含水率为4%以下时,各发芽能力指标下降较小,而且较为稳定,当种子含水率为4%时下降率最小。可见这三个树种种子超干保存最适含水率为4%。  相似文献   

15.
高山栲种子是一种典型的顽拗型种子,在常规保存手段下,其种子发芽率丧失很快。将高山栲种子脱水干燥至5.01%~25.35%5个含水量梯度,置于液氮中保存6个月,结合不同的回湿处理后测定种子发芽率、相对电导率、脯氨酸(Pro)质量分数、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4个指标,评价超低温条件保存高山栲种子的效果。结果表明,将种子含水量脱水至20.36%,置于液氮中保存,然后用质量分数为20%的聚乙二醇(理10 h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明显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适宜的含水量和回湿处理使种子在储藏过程中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降低,脯氨酸质量分数增高。PEG)回湿处  相似文献   

16.
猪牙花种子生物学特性相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牙花种子成熟后经贮存则发芽困难。通过对种子形态、千粒重、含水量、生活力、种子萌发、种皮透水性、种子后含物显微化学观察、抑制物的生物测定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种子千粒重为7.14 g,相对含水量15.42%,生活力83.70%,种皮吸水率98.80%;种子形态结构表现为发育成熟特征;种子后含物经显微化学观察显示为种子胚乳中富含脂类、淀粉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具备种子萌发的基本形态结构和质量生物学基本特征。但抑制物的生物测定研究表明:猪牙花种子粗提物水浸液对白菜种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浸泡时间与抑制作用强度呈正相关,其抑制作用种皮种胚种子。因此,猪牙花种子形态结构和质量生物学特性与种子萌发难无相关性,种子抑制物质的存在是导致萌发困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超低温保存对玉蝉花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蝉花种子为试材,将种子自然含水量9.8%分别降至7.2%、5.0%、3.6%、1.9%,液氮保存超24 h后,采用自来水和室温两种方法化冻,测定种子电导率、发芽率、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活力指标,探讨超低温保存对玉蝉花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其超低温保存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玉蝉花种子进行超低温保存是可行的,含水量和化冻方式是影响玉蝉花种子超低温保存效果的重要因素,超低温保存可以适度脱水,选择含水量3.6%的种子保存后有较高的发芽率;超低温保存后采用自来水化冻,玉蝉花种子的发芽率、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POD酶活性优于室温化冻,并且细胞膜结构及透性受损伤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油脂类和淀粉类种子耐脱水性以及种子各组成部分含水量与整体含水量的关系,为油松和板栗种质资源长期贮藏提供依据。【方法】以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和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种子为试材,采用硅胶干燥法获得不同含水量梯度的种子,并将其分离为种皮、种胚和胚乳(子叶),通过回归分析获得种子整体含水量与不同部位间含水量的关系。同时,测定脱水过程中种子生活力以及种胚、胚乳(子叶)内SOD活性和内含物的变化。【结果】油松和板栗种子的种胚、胚乳(子叶)与整粒种子含水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油松和板栗种子脱水的致死含水量分别为2.42%和18.93%,对应的种胚含水量分别为2.39%和46.43%;脱水的适宜含水量分别为3.34%和34.12%,对应的种胚含水量分别为2.79%和53.36%;随着油松和板栗种子含水量的下降,其种胚、胚乳(子叶)内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淀粉的含量则呈持续下降趋势。【结论】种子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与2种种子耐脱水性密切相关,且可溶性糖含量是导致油松和板栗种子耐脱水性差异的重要因素,可尝试使用蔗糖浸种的方法来提高板栗种子的耐脱水性。  相似文献   

19.
对酸荔枝种子进行贮存试验表明,荔枝种子含水量变异系数大,为8.85,具顽拗型种子特征。初采种子活力高,发芽率达97.785。带肉种子在10-12 ℃、何湿、杀菌条件下可贮存3个月。过氧化物酶活性和酶性磷酸酶活性可作为荔枝种子活力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20.
湖南绥宁县神坡山种子植物区系统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野外植物标本的采集和鉴定,应用植物区系成分分析和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进行比较等方法对神坡山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神坡山共有种子植物155科469属1035种;本地区种子植物区系温带成分属和热带成分属都占有较大比重,所占比例分别为42.4%和46.4%,具有明显的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性质;由于该区地处江南古陆,受海侵和第三纪冲川影响较小,故该区保存了大量的孑遗成分和珍稀濒危植物,是研究南岭植物区系的理想场所,极具保护价值;神坡山植物区系与都庞岭植物区系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