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提高诱变育种效率,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采用了各种物理诱变因素以及物理和化学诱变因素综合处理作物种子,改变作物遗传基础,以达到选育新品种的目的。 一九七八年,我们用γ射线、中子射线和γ射线加化学诱变剂综合处理花生干种子,以便观察比较它们的诱变效应,并期望获得有利变异。选育新品种。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 采用杂交新育品种“花28”,该品种是早熟中粒花生,株高30—40公分,分枝10条左右,荚果中大,普通形,产量水  相似文献   

2.
遗传育种花生高产品种的稳产性探讨 。花生杂交育种几个问题的探讨花生辐射诱变遗传育种的研究概况花生高产育种途径的研究 .花生青枯病抗性的品种改良研究 ,山东省花生育种工作的回顾与展望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 ·花生主要叶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通径分析花生属四个野生种的核型及N带带型分析夏播特早熟花生品种80一l 5的选育及性状研究高产夏花生新品种一徐花4号”的选育花生新品种冀油4号选育报告花生属植物花粉形态的初步研究以花粉粒大小差异评价花生属植物的分类花生的花粉和胚囊的发育及结构花生胚的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3.
泉花10号是泉州市农科所通过人工有性杂交育成的高产、稳产、抗青枯病、优质、适应性较广的花生新品种。经试验、示范及推广种植,均较对照种和生产上的当家品种增产1—2成。本文报告了该品种的选育程序、选育效果及其特征特性,及花生新品种选育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营养、保健意识增强,对花生产品提出了多样化、高档化、专用化的需求,相应地选育营养保健、色香味俱佳的特色珍稀新品种成了花生育种新目标。当前我国花生品种丰产性好,但品质和抗性均有待提高,尤其O/L比值偏低。货架寿命短。因此,在保证高产的基础上,加强品质育种,特别是提高O/L比值,是解除美国等对我国出口花生的品质优势压力,改善我国花生生产品种结构,适应专用化、高档化的市场需求,改善人们膳食结构的战略举措。花生新品种彩色珍珠是湖南农业大学采用辐射诱变技术选育而成。具有高产、品质优、抗性好等特点,尤其是O/L达1.28,货架寿命长。  相似文献   

5.
我国花生辐射育种研究始于60年代,现将主要成就简介如下: 辐射育成的新品种 通过辐射诱变和辐射与杂交相结合的方法,我国已先后选育了20多个花生新品种,如广东省选育的粤油22、粤油551、辐21,山东省选育的鲁花6号、鲁花7号,江西省选育的辐7-28等,已在生产上累计推广几千万亩,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我们进行了十多年的花生杂交育种工作,先后共作了百余个杂交组合。近几年来通过杂交选育出几个花生新品种,有的新品种如“徐州68—2”、“徐州68—4”,经过实验、示范较当地生产上应用的品种有比较显著的增产效果,已经进行推广。在不断的培育和选择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有苗头的新品系。我们在花生杂交育种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花生新品种选育的过去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宁省花生新品种选育的历史沿革进行了回顾,对自育的24个花生品种亲本系谱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品种选育的经验,找出了不足,提出了今后品种选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选育和推广高产、稳产适应我省红壤旱地的花生品种,是改造我省花生中、低产田的主要措施之一。为适应我省花生生产的需要,1980年从我所粤油551—116良种繁殖田里选择优良变异株261株,经过定向系统选育,筛选出适合红壤旱地栽培的花生新品种湘花生2号(原编号80—9);198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已在我省邵阳、桑植、永顺、慈利、石门、江永、会同等县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花生出口品种选育又有了新的重大突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山东省花生所更加紧密地围绕市场的需求,开展符合高产、优质、高效的花生新品种选育研究,1993年又育成了一个已被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推广的大花生出口新品...  相似文献   

10.
花生化学诱变育种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的化学诱变育种,国内外均先后开展了试验研究。我所自一九七二年用亚硝基R盐处理正在生长着的花生植株上的花药,从诱变后代中获得了有利的变异株,并从中选育出早熟、高产的花生新品种——油诱。一、化学诱变剂的选择目前常用的诱变剂,按其化学结构、作用方式及其来源可分为四类:一是烷化剂:如甲基磷酸乙脂、乙基乙烷磺酸盐、硫酸二乙酯、乙烯亚胺、亚硝基烷基脲等;二是碱基类似物:如5—溴尿嘧啶、5—溴去氧尿核甙、5—氟脲嘧啶、2—氨基嘌呤、马来(月先)肼、咖啡碱等;三是抗生素:如丝裂霉素、重氮重氨酸、链黑霉素等;四是其它类:如羟胺、秋水仙素等。  相似文献   

11.
广东花生抗青枯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穗临 《花生学报》2005,34(2):30-32
广东70%~80%的花生种植在轮作周期较短的瘦瘠旱坡地上,青枯病危害较重,严重威胁花生生产。在调查品种与发病关系中,发现花生抗青枯病力在类型间和品种间有明显差异,因此,应以品种抗病性鉴定和选育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利用国内外花生品种资源鉴定筛选出抗原材料并通过各种育种途径,选育出高产抗青枯病的花生品种投入生产,减轻青枯病危害,提高花生单产和总产。  相似文献   

12.
花生高油酸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作物。花生籽粒油脂的品质是由脂肪酸的组成决定的,高油酸的花生油脂稳定性好,有更高的市场价值与营养价值。因此选育高油酸的花生材料和品种已成为目前花生品质改良育种的重要内容。本文综述了高油酸含量性状的遗传规律、高油酸产生的分子机制、杂交育种、突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高油酸花生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花生高油酸育种和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培育适应中、高海拔,出菇季节广、产量高的香菇新菌株。[方法]采集贵州野生马桑香菇部分分布区域健壮子实体为育种亲本,依据《食用菌品种选育技术规范》,经系统选育,获得味道鲜美、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马桑香菇优良品种。[结果]该菌株菌丝在5~28℃均能生长,子实体适宜温度15~22℃。菌丝萌发,形成原基能力强。除7—8月外,其余时间均可生长。平均产量90000 kg/hm2,生物学转化率80%。采用马桑木屑+麸皮+过磷酸钙+蔗糖配方栽培。[结论]驯化后的马桑香菇在不同海拔地区试验产量稳定,没有出现突变现象和性状分化情况,具有很好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良食味半糯粳稻由于食味品质优良,在长三角地区受到广大农户和消费者的青睐,已成为该地区优质稻米品牌打造的主力品种。为了加快新品种培育速度,我们尝试通过生育期不同的优良食味半糯粳稻姊妹系间杂交的方法培育半糯粳稻新品种。【方法】以来源于武香粳14/关东194的中熟晚粳稻南粳46(全生育期165~170 d)与迟熟中粳稻南粳9108(全生育期150~155 d)互交,通过F2单株选择和F3~F5的优系选择,在F6获得了38个生育期不同(全生育期140~170 d)的半糯新品系。以亲本南粳46和南粳9108为对照,对新品系进行多年多点的比较试验及产量和抗性鉴定,分析新品系的淀粉理化指标、RVA谱特征值和食味品质。【结果】绝大多数性状有超亲表现,且多数入选新品系农艺性状稳定快,食味品质好,综合性状优良,产量较高。其中,南粳9036、南粳9308、南粳9008已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5个新品系正在参加各级区域试验。【结论】通过食味品质和综合性状优良、生态类型不同的半糯粳稻姊妹系间杂交,可以快速培育优良食味半糯粳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粤糖91-976’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从‘粤农73-204’בCP67-412’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宿根性和抗逆性强,中大茎,萌芽快、齐,萌芽率高,分蘖性好。此外,该品种作为亲本花粉量多、活力强、配合力强、后代性状表现突出。家系评价分析显示,‘粤糖91-976’具有较高的经济育种值,其亲本和杂交组合选择指导意义较大。近10年来,全国各育种单位利用‘粤糖91-976’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共配制组合442个,花穗961穗,并选育出通过国家或省审定的甘蔗新品种5个‘福农  相似文献   

16.
豫花37号是以高产、广适性品种海花1号为母本,以高油酸小果开选01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择,在分离世代综合运用近红外品质检测、异地生态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育种方法选育而成的珍珠豆优质高油酸花生新品种。2012年和2013年参加河南省珍珠豆型优质花生区试,两年9个试验点荚果平均单产达到4583.55 kg/hm2,比对照远杂9102(普通油酸品种)增产2.68%;2014年参加河南省珍珠豆花生生产试验,6个试验点荚果平均单产5084.4 kg/hm2,比对照远杂9102增产10.84%;于2015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夏直播生育期116 d左右。本研究进一步对豫花37的遗传背景和控制油酸含量的两对主效基因的突变类型进行了分析,对后续高油酸品种选育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小麦诱变育种进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诱变育种是仅次于常规杂交育种的一个重要育种途径.河南省小麦诱变育种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通过诱变先后培育出16个小麦新品种,利用突变体杂交育成17个新品种,为小麦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详细地论述了河南省小麦诱变育种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苎麻育种方法研究进展及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苎麻育种工作者采用地方良种鉴定、引种、系统选择、杂交育种、辐射育种等各种育种手段,先后培育出了中苎系列、湘苎系列、鄂苎系列、华苎系列、赣苎系列和川苎系列等高产优质苎麻新品种。综述了我国苎麻现阶段所采用的育种方法及面临的问题,为今后苎麻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湛红2号是湛江市农科院以(湛油30×翁源竹丝)F5为母本、CS4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红衣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出仁率高、种衣鲜红、油酸含量和油亚比(O/L)值高、高抗锈病和叶斑病、抗倒、耐旱和耐涝性均较强,高感青枯病等特色.该品种2005-2006年参加全国(南方区)花生品比试验,干荚果产量分别为4130.55kg/hm2和3561.6kg/hm2,分别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5.25%和3.47%;2007-2008年参加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干荚果平均产量分别是4211.10kg/hm2、3923.85kg/hm2,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9.14%和6.11%,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主茎高48.2~53.1cm,分枝长50.1~56.4cm,总分枝数7.2~8.7条,单株果数17.6~18.0个,百果重114.1~157.2g,出仁率67.3%~70.3%,油酸含量为54.4%、油亚比为2.15.该品种于2009年7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2009年8月通过全国(南方区)品种鉴定.湛红2号作为高品质多用途的特色花生新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在广东省及南方其他花生产区无青枯病田作春秋两季种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结合,目前玉米育种的实际情况出发,客观分析内蒙古玉米育种现状,提出今后10年玉米育种发展趋势:仍然以高产育种为目标;充分利用地方品种和低纬度玉米资源,加强群体选育,创造构建新的杂优模式;重视不育系的选育;加大对饲料、高油、高蛋白等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引种试验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