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不同激素处理对大棚丝瓜苦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增瓜剂、西葫芦坐果王和坐果灵3种激素标准浓度对丝瓜进行浸果和涂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增瓜剂、西葫芦坐果王和坐果灵3种激素标准浓度不会造成丝瓜瓜条苦味,采用西葫芦坐果王和坐果灵处理,丝瓜坐果率高,瓜条商品性和品质不受影响,适宜作点花试剂;采用增瓜剂处理,丝瓜坐果率极差,队瓜条商品性有较大的影响,不适宜作点花试剂.另外,浸果和涂柄2种激素处理方式对丝瓜坐果率、苦味、商品性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不同激素处理对大棚丝瓜苦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瓜荆、西葫芦坐果王和坐果灵3种激素使用标准浓度不会造成瓜条苦味,其中采用西葫芦坐果王和坐果灵处理,丝瓜坐果率高,瓜条商品性和品质不受影响,适宜作点花试剂;采用增瓜剂处理,丝瓜坐果率极差,对瓜务商品性有较大的影响,不适宜作点花试剂.另外,浸果和涂瓜柄2种激素处理方式对丝瓜坐果率、苦味、商品性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丝瓜早期低温坐果率低、化瓜现象严重的问题 ,我所从 1997年开始引进早瓜灵在瓜类上推广应用 ,大大提高了瓜类的早期坐果率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摸索早瓜灵在丝瓜生产上的应用方法、浓度和施用时期 ,我们进行了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试验于 2 0 0 0年在市蔬菜所连栋大棚内进行 ,供试品种为白皮丝瓜。 1月 11日播种 ,1月 2 9日移栽 ,3月 8日定植 ,4月 2 3日初花 ,5月 15日始收 ,每小区12 0株 ,试验采用无土栽培管理 ,植株长势健壮。试验设早瓜灵 10 0倍液、130倍液、16 0倍液 3种浓度处理 ,并以人工授粉为对照 ,开花前 1d(天 …  相似文献   

4.
座瓜灵等对西葫芦生长速度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座瓜灵,座果灵,2,4-D等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分别处理西葫芦花器官的不同部位,结果表明:75mg/kg和100mg/kg的2,4-D5000mg/kg和10000mg/kg的座瓜灵对西葫芦的座瓜率,膨瓜速度和产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处理子房比处理柱头和花丙更有效;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以座瓜果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4种叶面肥对西葫芦生长、病虫害发生、瓜条性状和产量的影响,采用叶满绿800倍液(X1)、绿叶先锋667倍液(X2)、3效绿叶神600倍液(X3)、植物益生源2000倍液(X4)对西葫芦进行苗期喷施,以清水为对照(CK),调查了西葫芦的植物学性状、病虫害、瓜条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喷施4种叶面肥均能促进西葫芦生长,其中X3和X4效果最好;喷施4种叶面肥均能使西葫芦病毒病、白粉病、蚜虫发病率较对照降低,其中X3和X4效果最好,但喷施4种叶面肥均不能显著减轻西葫芦根腐病的发生;X3处理的雌花节率最高、瓜条最粗,X4处理的瓜条最长,X3和X4处理的单瓜质量、产量最高,单瓜质量分别为545、540 g,每667 m~2产量分别为4127.06、4043.64 kg。因此,生产上宜选用3效绿叶神600倍液和植物益生源2000倍液进行西葫芦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6.
中农5号黄瓜     
中农5号黄瓜为早熟雌型杂种一代。 特征特性:植株生长速度快,主蔓结瓜为主,回头瓜多,第一雌花始于主蔓2~3节,其后连续雌花。雌性强,雌株率90%以上,结瓜早而集中,瓜条发育速度快,耐低温,早熟性强。瓜长棒形,瓜色深绿,瘤小刺密,白刺,瓜长22~32cm,横径约3cm,瓜把短,单瓜重100~150g,果实清香,瓜条商品性好。抗疫病、枯萎病、细菌性角斑病、黄瓜花叶病毒病及西葫芦花叶病毒病、耐霜霉病。平均667m2产6 200kg,高产达9 000kg以上,是保护地栽培专用新品种,适宜大棚、日光温室和春…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西葫芦座瓜率膨瓜速度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2,4-D、座果娄和座瓜灵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于西葫芦花期采用不同的浓度、并分别对花器官的不同部位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75和100mg/kg的2,4-D、500和10000的座瓜灵对西葫芦座瓜率、膨瓜速度和产量均有显的促进作用;处理子房比处理柱头和花柄更为有效;有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以座瓜灵的作用效果最佳,2,4-D-次之,座果灵的作用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8.
晋西葫芦一号为早熟西葫芦一代杂种,生育期约40天,瓜纵长20-25cm,横径4-5cm,皮绿色,瓜条粗细均匀,商品性好,籽少,品质好,耐运输,一般667m^2产量4334kg,生长势强,抗病性好,适宜保护地和露地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9.
以丝瓜品种‘美佳’为材料,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期和不同处理部位对丝瓜早期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生长调节剂对丝瓜早期坐果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2,4-D萘乙酸赤霉素0.0075%芸苔素。当2,4-D处理浓度为15~20 mg/kg时,丝瓜早期平均坐果率达到78.05%,坐果效果最佳;当用20 mg/kg 2,4-D处理花前1 d丝瓜时,早期平均坐果率达到92.3%,坐果效果最佳。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丝瓜不同部位对早期坐果影响不同,2,4-D(20 mg/kg)处理花朵的坐果率高于处理整个果实的坐果率,而萘乙酸(100 mg/L)处理整个果实的坐果率高于处理花朵的坐果率。  相似文献   

10.
《吉林蔬菜》2003,(1):39-40
特征特性: 抗病、高产、商品性好,瓜条顺直、瓜把短,心小肉厚,耐低温,秋棚种植可延长收获期,适宜秋大棚及春小拱棚栽培。栽培要点: 1.适期播种,华北地区秋棚一般在7月底-8月初播种。 2.为增加产量,建议苗期(二叶一心)喷施乙烯利或增瓜灵等激素。 3.丰产潜力大,需肥水较多。定植前施足底肥,根瓜座住后及时追肥。采收中后期加大肥水量,并进行叶面追肥。 4.商品瓜及时采收,以免坠秧,同时又可提高中后期产量。  相似文献   

11.
以早熟温州蜜柑为试材,连续4a(2008~2011)调查早熟温州蜜柑的开花结果习性,对其开花坐果动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类结果母枝的开花量和坐果率有明显差异,早秋梢结果母枝、夏梢结果母枝和晚秋梢结果母枝的效果之间,有叶花的坐果率与有叶花的坐果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水平,而晚秋梢结果母枝与春梢结果母枝的效果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水平;1a有4次落花落果高峰期:第1次发生在5月13~27日;第2次发生在6月9~16日;第3次发生在8月11~18日;第4次发生在10月6~13日;在结果母梢上不同营养梢比例直接影响坐果率,营养梢的比例越小,其坐果率越高;栽植密度大或蛆花率大的果园,坐果率都较低;不同结果母枝长度能够影响坐果率;有叶花枝的叶片数量影响坐果率,4片叶的坐果率最高;留梢的位置在母枝的顶端和控制营养梢的数量越大,其效果越明显;建议生产上提高树体有叶花的比例和调节营养梢的发生量,从而缓解梢果矛盾和提高坐果率。  相似文献   

12.
地熊蜂为重庆温室茄子授粉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利用熊蜂授粉,在重庆地区开展了熊蜂为温室茄子授粉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与自然授粉(CK)相比,熊蜂授粉组的茄子坐果率提高了46.30%,畸形果率下降了70%,单果质量增加了37.45%,株产量增加了68.28%,VC含量增加了22.69%,总糖含量降低了7.27%。应用地熊蜂为重庆地区温室茄子授粉,不仅可以促进坐果率,提高产量,而且还可以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3.
南疆日光温室番茄熊蜂授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长江蔬菜》2013,(20):27-29
以新疆南疆日光温室番茄为研究对象,进行熊蜂授粉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熊蜂具有适合设施番茄授粉的形态结构和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出巢活动温度为9-12℃;熊蜂番茄授粉的坐果率为94.2%;单位面积产量比坐果灵蘸花授粉提高11.2%,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总糖含量分别提高12.9%、1%、23.1%;果实风味(糖酸比)也高于坐果灵蘸花处理,果实品质和商品性较好。因此,熊蜂授粉适合南疆生态气候区设施番茄栽培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丝瓜自交系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双列杂交设计,用Griffing分析方法,对6个丝瓜自交系的10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3和P6自交系的综合性状较优,可在育种中直接利用;P3×P4等4个组合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在育种工作中,对丝瓜第1雌花节位等3个性状宜早代选择,而对可溶性糖含量等其它性状应进行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双砧木嫁接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津优35黄瓜为接穗,砧木为DTT-RS-39和黑籽南瓜,研究了双砧木嫁接、常规嫁接和自根黄瓜果实纵径、横径、伤流液含量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差异。结果表明,与自根黄瓜相比,双砧嫁接黄瓜可显著提高果实纵径、横径、伤流量、游离氨基酸和类黄酮含量,单宁含量仍有增加;与常规嫁接黄瓜相比,双砧木嫁接黄瓜显著提高果实纵径、横径、伤流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类黄酮含量变化不显著,单宁含量降低。综合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双砧嫁接可显著提高黄瓜产量,提高黄瓜的商品性,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16.
研究防虫网套罩对‘糯米糍’荔枝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防虫网套罩对挂果率没有影响,但能显著增大果实,提高单果重、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降低可滴定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黄瓜苦味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以3 种不同苦味类型(营养器官与果实均苦BiBiBtBt , 仅营养器官苦BiBibtbt 及营养器官与果实均不苦bibibtbt) 的纯合黄瓜自交系为试材, 通过对其后代F1 、F2 、BC1 表现型分离比例的分析, 得出结论: 控制黄瓜植株营养器官苦与不苦的基因Bi 和bi 在后代表现为独立遗传, 不受控制果实苦味基因Bt的影响, 纯合基因型bibi 对Bt 存在隐性上位作用; 当为杂合状态Bibi 时, 即使控制果实苦味的基因Bt 不存在, 果实也会出现苦味, 但苦的程度较含Bt 基因的轻, 出现苦味瓜的比例也低。  相似文献   

18.
黄瓜种质资源果实苦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的的苦味等级分级标准,通过分级打分法对63份不同生态类型的黄瓜种质资源结果初期与结果盛期的商品瓜头部(花萼端)与尾部(果梗端)的苦味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类型的黄瓜品种间果实苦味表现不同,以华南型品种果实苦味表现最为突出;结果初期与结果盛期果实头部苦味差异极显著,果实尾部苦味差异不显著;结果初期果实头部与尾部苦味差异不显著,而结果盛期果实头部与尾部苦味差异极显著;筛选出黄瓜果实苦味平均分1的材料3份,分别为1号、2号、33号;果实苦味为0的材料20份,其中华南型1份,华北型8份,腌渍型2份,欧洲温室型9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