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雕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却没有埋没在历史长河之中。有人这么说:根雕艺术是从泥土中走出的民间艺术,展示着民族文化的魅力,它融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独特的艺术珍品。数千年来,作为融艺术、实用和收藏于一体的产品,根雕行业从覆盖面、技术等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彰显了根雕行业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谢代立是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他退休后,为了弘扬我国民间根雕艺术,几年来,静坐斗室,潜心从事根雕艺术,制作人物雕像和各型根雕品,大大小小共计80余件工艺珍品,令人惊喜。笔者怀着浓厚的兴趣慕名前去参观。我的脚刚踏进他的家门,谢代立老人就迎上来了。我开门见山地说:“谢老,我今天特意前来参观你的根雕艺术珍品,以饱眼福哇。”“雕得不好,欢迎你观看指教!”谢老谦虚地说了一句,便领着我到他的“根雕作品陈列室”参观。走进“根雕作品陈列室”一看,啊赁!我仿佛进了“百花园”一样,只见一件件各式各样的根雕作品摆在架子上…  相似文献   

3.
根雕中根材处理的诀窍董金伟,李承水根雕艺术是人类对自然的树根所做的既“奇”又“巧”的文章。奇,是使千姿百态的根材展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美。巧,是借助根材的某一特定角度或方位,通过天然产生的瘤疤、窟窿等来表现大自然的神韵。据笔者的经验,根雕艺术的加工成...  相似文献   

4.
模仿不属于艺术,而只是工艺的过程而已。根雕艺术也不应去模仿事物,根雕艺术的创作现状,还出现了一种"模仿的模仿的模仿"的怪现象。  相似文献   

5.
张德和为了他的根雕艺术不断求索,先后自创竹根雕仿古法、局部巧雕法、乱刀法和大写意,不仅把濒临绝迹的中国竹根雕艺术推向新高峰,而且还影响和造就了一大批艺术新秀,象山竹根雕也因此从无到有,从粗到精,名闻遐迩,直至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竹根雕艺术之乡。目前,已有“眷恋”“人之初”“茅屋·秋风”等40余件作品获得省级和国家级会奖,数百件被国内外行家名人及博物馆、艺术馆珍藏。张根艺创作是心、手、眼并用,形、意、神兼顾,业艺敢于“犯法”。提出“雕而不雕、不雕而雕”“绝处求生”和“心雕”的说法,多为专家,学者和根艺同道所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旧时代进行了改革创新营造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然而艺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就显着格外重要。我国的根雕艺术历史悠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推动着审美文化的发展,根雕艺术是中国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从最简单的根雕艺术演变成如今不同的艺术理念,其创作者结合原有的根雕艺术理念和新时代的复杂且丰富的题材,创作出独具特色的根雕艺术。  相似文献   

7.
《世界竹藤通讯》2006,4(2):F0002-F0002,F0003
张德和 中国一级高级根艺美术师,浙江工艺美术大师。自1978年致力于竹根雕艺术开发、创作和研究。30年锲而不舍,苦苦求索、广学博览、触类旁通,使濒临绝迹的中国传统竹根雕艺术得以全面继承、发展和提高。并迅速走向世界。此外,他还潜心于根艺理论研究,已撰写和发表论文10余篇。对根艺的创作和审美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兰生 《湖南林业》2002,(8):35-35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很重要的理念。“天”是万物造化之理,是自然规律;人的生存发展在“天”的范围之内,必须服从自然规律,但“巧夺天工”却也不悖“天”意。从盆景艺术这个门类来说,人可以掌握艺术规律,运用艺术规律,在自然规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创作,得到美于自然的作品。没经任何人工雕饰的树桩,一般是不可直接上盆成为盆景的。盆景树桩的美是通过有效的技艺,把现实的天然树桩去粗取精,通过改造来增加美的成份,升华它的审美价值,使树桩保留的天然之美与人工提炼之美融合,达到取自自然美于自然的奇效。“盆景功夫在盆…  相似文献   

9.
从任何角度看,徐谷青都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圈立了自己独特的根雕王国,在这个艺术王国里,每一件根雕作品都能寻到它适合的位置;他坚持与古老的树根进行“灵魂对话”,坚信自己能听懂树的语言;他有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的理想,比如花上十五六年时间缔造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套根艺五百罗汉造像,恢宏、大气、震撼之势让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0.
从任何角度看,徐谷青都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圈立了自己独特的根雕王国,在这个艺术王国里,每一件根雕作品都能寻到它适合的位置;他坚持与古老的树根进行“灵魂对话”,坚信自己能听懂树的语言;他有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的理想,比如花上十五六年时间缔造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套根艺五百罗汉造像,恢宏、大气、震撼之势让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1.
根雕花架是格调高雅的室内装饰工艺品,深受人们喜爱。采用根雕形式做成的花架摆放各种盆景花卉,显得名贵、古朴,欣赏价值高,但毕竟树根采集不容易,根雕材料资源有限,因而根雕花架价格不菲。若对根雕花架进行仿制,既可满足人们的欣赏需求,又因价格低廉,易被众多消费者所接受。这种仿真根雕花盆架,造型奇异,古朴自然,形态逼真,且可批量生产。现将其制作方法简介如下:1、选胎模:胎模很重要,它决定着仿根雕作品的艺术价值,作为胎模的树根应选千姿百态,纹理清晰的天然好材料,然后把它适当拼组,上下两端磨平定型,再清洗上光…  相似文献   

12.
9月27日,重庆市云阳县首届“盆景·根雕·奇石艺术展”在新县城群益广场布展,立即引来市民关注的目光。人们纷纷欣赏这些来源于市民、群众普通生活的民间艺术。为迎接国庆55周年,开展“文化节”活动,云阳从28日起,布置历时7天的“锦绣云阳———我们身边的艺术”大型综合文化展览。其中“盆景·根雕·奇石艺术展”的展品全部来源于三峡民间,60多名收藏家、300余件作品、价值120多万元的展品让群众饱览生活与艺术的纯美结合。1.布展现场聚集了不少观展市民。2.两名女青年在布展现场欣赏“一品红”花卉盆景。3.一位先生在观察一盆“极品枫叶”…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插花艺术是表现植物自然美的造型艺术,也是自然美和人工装饰美的结晶,是人类对自然景观的再创造。插花艺术主要依靠植物生动优美的形态和作者赋于的情感给人们一种感染力,激起人们的美感,为人们的文化生活创造了无穷的艺术魅力和生活乐趣。  相似文献   

14.
根雕是我国传统艺术园地中绽开较早的一朵瑰丽奇葩。对此,古书中也略有记载。《唐书·李沁传》中说:"沁尝取松枝以隐背,名曰‘养和’,后得如龙形者,因以献帝,四方争效之。"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也在《题木居士》一诗中,生动地描绘了一件居士根雕的艺术形象。诗曰:"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偶然题作木居士,便  相似文献   

15.
园林是把自然界的景观,经过概括、提炼,人工再现于有限的空间,形成“处处入画”情景交融的景观。园林一直受绘画、诗词等艺术的影响,它就像一幅画,只不过是用树木花草、亭台楼阁、曲廊幽径等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质在大地上绘画,是诗情画意和艺术美的具体展现。绘画讲...  相似文献   

16.
山川毓秀、人杰地灵的开化县又在金秋时节迎来一场文化盛会。9月17日,2010中国(衢州·开化)根雕艺术文化节在根艺美术博览园隆重开幕。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根博园里处处洋溢着热烈欢快的喜庆气氛。  相似文献   

17.
根趣     
我在搞好本职工作之余,好收捡些树根,钟爱于根雕。十几年来,通过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所构思雕刻的‘二龙戏水’、‘黄龙再现’、‘墨龙腾飞’、‘千古灵芝’、‘金鹤呈祥’、‘美丽的山庄’等根雕作品别具一格,独有一番情趣,展现出新、奇、活、美的自然风采和勃勃生机。茫茫林海是根雕艺术的源泉。从古至今埋藏和夜奔了不知多少树根短脑。而往往在这些无8的残余物中,读来告各种外型复观、绿烧酒脑、物形远见的白村并根。只已通过艺术的染加工,他们担会以绚丽亏目的色彩,崭状分表的风掘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丰目包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高潮,树根艺术在社会上已不再陌生了,欣赏喜爱和苦心追求它的人日益多了起来。任何一件艺术作品,从创作到产生社会效果,这中间,不仅有创作者的劳动,也有观赏者的再创作的劳动。其中,作者提供的客观欣赏对象是主要的,但,欣赏者如何欣赏也同样不可忽视。因为同一作品,往往因为各人的生活经验、审美情趣和知识积累的不同,总会产生感受程度上的差异。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也都包含了欣赏者的艺术偏爱在内。目前还少见关于如何欣赏根雕艺术的专著,这里仅就个人多年的…  相似文献   

19.
根雕艺术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已跻身于大雅之堂,为艺术领域中一个独特的门类,堪称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取材于树根,以其天然形状为造型基础,保持根材的纹理颜色,经作者巧妙构思,综合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手法,随材达意,制作而成。它重发现,轻雕刻,删削讲究“巧”,既是专家的艺  相似文献   

20.
日前,在福建省泉州市举办的第六届中国盆景展览会上,有22个省市的119个城市及展团代表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共同发出了保护盆景植物资源的倡议书。提倡广大盆景工作者今后制作盆景要以人工栽培植物为主,发展中、小型盆景,拒绝取材破坏自然资源的盆景作品参展。盆景根雕市场“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