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池塘主养黄颡鱼高产高效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 15 3d的生产试验 ,结果表明池塘主养黄颡鱼在合理放养、科学管理的前提下 ,可获得高产高效。在放养规格为 4 5~ 6cm的黄颡鱼种 6 0 0 0尾 /亩 ,搭养 2 0~ 30尾 /kg鲢鱼种 6kg/亩、 2 0~ 30尾 /kg鳙鱼种 3kg/亩和 2~ 4尾 /kg草鱼鱼种 8kg/亩的试验池可获得较好效益。通过控制放养密度以及滤食性鱼类和主养鱼的比例可达到提高主养鱼类的成活率和总体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黄颡鱼人工繁殖、鱼苗集约化培育、大规格鱼种培育等两年的规模化试验和开发生产,2002年共繁殖黄颡鱼苗601.3万尾,平均受精率82.7%,平均孵化卒41%,其中最后三批共187.4万尾鱼苗育成2.5cm左右夏花135.4万尾,平均成活率为72.3%,平均每平方米生产夏花3890尾,育成36尾/kg规格的黄颡鱼种28850kg,平均成活率76.9%,平均亩产鱼种381kg。  相似文献   

3.
池塘主养黄颡鱼不同放养密度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确定池塘主养黄颡鱼的合理放养密度,选择3口池塘,鱼种规格为8 5g/尾,采取相同饲养方法,分别按45000尾/hm2、60000尾/hm2、75000尾/hm2放养。黄颡鱼2号池的成活率为93 6%,利润率62 1%;3号池成活率为91 2%、利润率为58 0%;4号池成活率为91 7%、利润率为55 0%。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出塘大规格鱼种的比例减少;从经济效益上分析3口池的利润率绝对值上有差异,但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成活率绝对值上有差异,经t检验差异也不显著。说明该试验各池间的放养密度差距太小,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4.
网箱养殖黄颡鱼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艾青 《淡水渔业》2001,31(1):19-19
为了探索黄颡鱼的养殖方法,笔者于1999年进行了鱼塘设置网箱养殖黄颡鱼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网箱结构与设置网箱为3×4聚乙烯线,网目2cm,规格4m×6m×3m的固定敞口式。设置在面积5亩的成鱼池内,网箱离堤30cm,距进水口40cm,鱼池深25m,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透明度30cm,pH值75。12 鱼种放养黄颡鱼苗是从双牌河流捕捉的野生鱼,规格19g/尾。5月1日进箱,放苗2400尾,进箱时用3%的食盐水浸洗5分钟。共投2400尾,总重456kg,平均每尾19g,放养密度100尾/m2。13 日常管理黄颡鱼的主要饲料有蚯蚓、蚌肉。日投饵量占鱼总重量的2%~4%…  相似文献   

5.
浅水池塘培育大规格黄颡鱼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黄颡鱼市价走势按规格大小相差很多 ,10 0g/尾以下者 ,每公斤约 16元 ;15 0~ 2 0 0g/尾者 ,每公斤 2 6~ 32元。可见 ,养殖大规格黄颡鱼已成为一个强劲的经济增长点。要达到这一目的 ,必须以培育大规格鱼种为契机。为此 ,在旱情严重条件下 ,我们利用缺水浅池进行了大规格黄颡鱼种培育试验。 2 0 0 1年 10月 2 6日测产 ,亩产鱼种2 0 6kg ,平均培育规格 5 6g/尾 ,最大个体 6 6g/尾。1 试验材料1 1 试验池。利用枣庄市淡水养殖试验场一口面积 1 5亩的鱼池 ,砂礓土质 ,底泥 2 0cm ,鱼苗放养时水深仅有 4 0cm。1 2 鱼苗。…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郊进行了示范养殖试验,旨在对利用豆粕型饲料生产大于2.5千克商品规格草鱼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作出评价。试验将2龄草鱼种放养在三口5亩(0.33公顷)大小的池塘内,放养密度为 160尾/亩,并搭配放养白鲢鱼种100尾/亩(即草鱼2400尾/公顷和鲢鱼1500尾/公顷)。用豆粕型饲料养殖146天,草鱼从平均775克/尾长至平均2777 克/尾,平均饲料系数为1.74:1。养殖的平均毛  相似文献   

7.
用颗粒饲料驯化养殖瓦氏黄颡鱼鱼种,夏花鱼种的放养密度为10450尾/667m2,其中瓦氏黄颡鱼、鲢、鳙和鲫的鱼种分别放养10000、200、200和50尾。经132d饲养,平均单产为691.9kg/667m2,其中瓦氏黄颡鱼589.1kg,平均规格60.3g,成活率97.7%;鲢39.3kg,平均规格213.1g,成活率92.3%;鳙49.3kg,平均规格257.5g,成活率95.8%;鲫14.2kg,平均规格316.5g,成活率90.0%。平均每667m2池塘投喂颗粒饲料1400kg,平均饲料系数2.32(其中瓦氏黄颡鱼饲料系数为2.38)。  相似文献   

8.
2 0 0 1年设置 2m× 2m× 2 5m网箱 6只 ,其中 3只放养密度为 4 0 0尾 /m3 ,鱼种规格 2 2cm ;另 3只放养密度为 5 0 0尾 /m3 ,鱼种规格 2 7cm ,试验期 180d。 2 0 0 2年设置 2m× 3m× 3m网箱 6只 ,3只一组。一组放养密度为 375尾 /m3 ,鱼种规格 4 0cm ;另一组放养密度为 4 17尾 /m3 ,鱼种规格 6 5cm ,饲养期16 0d。 2 0 0 1年成鱼起捕平均规格为 0 17kg/尾 ,单位产量 6 2 6kg/m3 ,成活率 80 9% ,单位箱体纯收入996 6 7元 /m3 。 2 0 0 2年成鱼起捕平均规格为 0 2 4kg/尾 ,单位产量 87 1kg/m3 ,成活率 90 7% ,单位箱体纯收入 10 90 6元 /m3 。试验证明 :全雄太阳鲈适合高密度的网箱养殖。  相似文献   

9.
黄顙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颡鱼人工繁殖、鱼苗集约化培育、大规格鱼种培育等两年的规模化试验和开发生产,2002年共繁殖黄颡鱼苗601.3万尾,平均受精率82.7%,平均孵化率41%,其中最后三批共187.4万尾鱼苗育成2.5cm左右夏花135.4万尾,平均成活率为72.3%,平均每平方米生产夏花3890尾,育成36尾/kg规格的黄颡鱼种28850kg,平均成活率76.9%,平均亩产鱼种381kg。  相似文献   

10.
进行了翘嘴鲐、鲢和鳙放养密度相同(分别为1200、100和50尾亩)与不同放养密度的江黄颡鱼(分别为210、325和375尾/亩)的混养试验,结果表明:上海地区以翘嘴鲌白为主体鱼,配养鲢、鳙,套养江黄颡鱼的适宜养殖模式为每亩放养翘嘴鲴1 200尾,江黄颡鱼325尾,鲢100尾,鳙50尾.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我们在仪征市真州镇进行了池塘主养黄颡鱼试验,放60尾/kg黄颡鱼鱼种122 850尾/hm2,混养4尾/kg的鲢、鳙4 095尾/hm2(其中鲢2 895尾,鳙1 200尾),经过13个月(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的池塘精养,取得了黄颡鱼净产量13 800kg/hm2,平均规格135g/尾,鲢、鳙净产量5 160kg/hm2和2 295kg/hm2,净利润103 095元/hm2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黄颡鱼隶属鲶形目,鮠科,黄颡鱼属,又名黄腊丁、昂刺骨,是江河湖泊中常见的小型底栖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消费市场的增长,价格一直较高,养殖效益较好,已成为特种水产养殖的优良品种,但因受苗种资源的限制,规模养殖效益一直不大。为加大黄颡鱼大规格鱼种的市场供给,2010—2011年,笔者进行了大规格鱼种集约化培育生产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黄颡鱼卵黄苗放养密度10万~12万尾/667m2情况下,鱼苗养成大规格鱼种的平均成活率达  相似文献   

13.
赤眼鳟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进行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池塘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普通养鱼池塘,放养平均规格35 g/尾的1冬龄赤眼鳟鱼种,放养密度15 000尾/hm2,混养部分鲢、鳙、黄颡鱼鱼种和青虾,投喂粗蛋白含量30%~32%的人工配合饲料,经240 d养殖,赤眼鳟平均规格达0.41 kg/尾,平均单产5 839 kg/hm2,平均养殖净利润34 586元/hm2.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流水,在小网箱内培育出规格为2.5-3cm黄颡鱼苗4.2万尾;继续在面积1334m^2,水深1.5m的池塘中采用自制配合饲料培育黄颡鱼苗种,经过190天饲养,共收获大规格黄颡鱼种396.7kg,平均规格90尾/kg,养殖成活率85%,每667m^2获纯利1753元,投放产出比1:1.53。  相似文献   

15.
1999年4-11月利用2.3亩池塘进行黄颡鱼主养试验,获黄颡鱼成鱼737.5kg,链鱼种470kg,亩获利润10232.6元,投入产出比1:2.4。  相似文献   

16.
三角鲂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1988年6月—1991年7月三角鲂苗种培育试验,并根据苗种阶段性生物学特性,提出了苗种培育时应注意的技术环节。试验中,鱼苗培育采用3种不同的放养密度:12.5万尾/亩、10.9万尾/亩、11.1万尾/亩,经24—29天的饲养,分获夏花鱼种8.25万尾/亩、4.72万尾/亩、8.89万尾/亩,其成活率分别为50%、43.3%、80%;大规格鱼种培育的放养密度为0.5万尾/亩,经94天饲养,获三角鲂215kg/亩,鱼种平均全长15.8cm,尾均重44.8g,成活率90%.饵料系数:精饲料1.74,青饲料1.62。  相似文献   

17.
为了验证杂交鲤的优良性状、挖掘鱼种池的生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鱼产量,于1984年和1985年在总面积为16.8亩的8个鱼种池(最大的2.8亩,最小1.5亩,水深1.3~1.5米,底为沙质泥底)作了本试验。1984年5月25日~6月12日先后投放杂交鲤1,008尾(各池均为60尾/亩)和其他鱼苗58.8万尾(平均3.5万尾/亩,其中鲢鱼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北京进行了红罗非鱼示范养殖试验,旨在示范利用全植物蛋白的豆粕型饲料进行红罗非鱼从大规格鱼种至成鱼的养殖状况。试验鱼放养在3口2亩(0.13公顷)大小的池塘内,放养密度为红罗非鱼1000尾/亩,并搭配放养鲢鱼50尾/亩(即红罗非鱼15000尾/公顷和鲢鱼750尾/公顷)。经75天饲养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黄颡鱼的人工养殖方法及网箱养殖的经济效益,在0.3hm2的池塘内设置规格为2m×2m×1m的网箱4口,按不同密度投放黄颡鱼鱼种,投喂自制的配合饲料.经过245d的饲养,共起捕黄颡鱼1494.5 kg,其中单箱最高产量为413 kg,单箱最高利润达到1559元,投入产出比为1:2.08.试验结果表明,小体积网箱饲养黄颡鱼的适宜放养密度为600~800尾/m3.  相似文献   

20.
在萍乡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开展黄尾密鲴冬片鱼种高产高效养殖试验,3口试验池塘放养密度为水花3.8万尾/3.2亩,饲养265d后,成活率达60%以上,平均规格为50.4-51.1g/尾,1#、2#、3#池塘的养殖效益分别为5910.5元/亩、5915.3元/亩和5936.1元/亩,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