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小径竹重组结构材性能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南方资源丰富的小径竹为原料研究了小径竹重组结构材制造工艺,重点探讨了重组竹结构材的密度,浸胶后竹束的干燥温度,去青与不去青以及竹种(刚竹、淡竹、慈竹、雷竹)对重组竹结构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用自行设计的竹材压轧疏解机对小径竹疏解的原理。为高效利用小径竹提供制造工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重组竹产业化发展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李琴  汪奎宏 《木材工业》2007,21(1):33-35
综述我国重组竹研究的进展,从资源、技术、市场、投资效益等方面探讨了重组竹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指出重组竹的开发,可改变目前竹材胶合板生产以大径毛竹为原料、竹材利用率低的现状,有效节约资源,并为小径竹、竹材加工下脚料的高效工业化利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3.
重组竹板材的研究──去青与不去青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小径杂竹为原料、水溶性酚醛树脂(PF)胶为胶粘剂,试制了去青与不去青的两种重组竹板材,并比较了它们的性能,结果表明:①在研究的范围内,竹种、重组竹的结构、去青与否,对重组竹板材的纵向静曲弹性模量(MOE‖)无明显影响;竹种、去青与否,对交错结构的重组竹的横向静曲弹性模量(MOE⊥)亦无明显影响,且两者各自处于同一水平。②两种结构之重组竹板材,在常态下和室温水浸泡48h后的静曲强度(MOR),去青的均远高于不去青的;经沸水煮4h后,未去青的交错结构板已解体,而去青的仍保持有相当高的强度。③未去青的重组竹,其吸水率、吸水厚度膨胀率(TS)均大于去青的重组竹板材。④在多年生小径竹的去青黄工艺与方法取得真正的突破以前,用小径杂竹制备在工艺上与重组木相同的重组竹制品是不可能的,必须另辟小径杂竹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小径杂竹为原料,水溶性酚醛树脂(PF)胶为胶粘剂,试制了去青与不去青的两种重组竹板材,并比较了它们的性能,结果表明:(1)在研究的范围内,竹种,重组竹的结构,去青与否,对重组竹板材的纵向静曲弹性模量(MOE)无明显影响,竹种,去青与否,对交错结构的重组竹的横向静风弹性模量(MOE1)亦无明显影响,且两者各自处于同一水平,(2)两种结构之重组竹板材,在常态下和室水浸泡48h后的静曲强度(MOR),  相似文献   

5.
高性能重组竹制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丛生中小径级竹材资源丰富,工业化利用水平低的现状,开发了以竹代木的高性能重组竹新材料。高性能重组竹可代替木材、节约木材资源,形成新型资源产业链;同时,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生态、经济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引种试验的基础上 ,对笋用竹的 4个竹种引种栽培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概述 ,对我省成功引种及营建散生小径笋用竹进行有益探讨。笋用竹引种试验对我省竹种种质资源及竹产业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重组竹发展前景展望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重组竹是90年代开始研究的新产品。它竹材利用率高;物理力学性能优良;加工性能好;外表美观;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是很有发展潜力的新产品。可用作工程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家具用材、地板等,经过模压可作各种特殊用途。本文介绍了重组竹研究的起源,阐述了重组竹的研究现状,并且从资源、技术、经济效益三方面分析了重组竹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预测了重组竹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通过32种小径竹的引种试验,研究小径竹的适生环境及生长规律,探讨小径竹竹种园整地、母竹选择、造林、幼林抚育及施肥技术,为闽北林区林农推广小径竹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庆元县小径竹的种类、面积、分布等资源现状,小径竹资源的生产经营、产品加工、营销等方面的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小径竹资源具有的优势,并提出了做好产业规划、优化经营机制、加强科技支撑、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寻求加工领域新突破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前竹材高温热处理技术的工业化生产大多采用常压高温热处理,与传统的常压热改性处理技术相比,饱和蒸汽热处理技术在处理效率、环保及能耗方面更具优势。在传统竹重组材制造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压力式饱和蒸汽热处理竹束技术。以竹材为原料,通过开片、碾压疏解等工序制得竹束,采用饱和蒸汽压力罐对竹束进行高温饱和蒸汽热改性处理,再经浸胶、干燥、养生、热压后,制得竹重组材及其系列产品,构建了一种新型高性能竹重组材制备工艺体系。这对于提升竹重组材制造技术,促进竹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竹材干燥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竹材干燥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干燥方式的选用及干燥参数的确定, 对竹材干燥过程中的水分移动特性、竹材干燥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塑性变定机理的研究基本上是空白。  相似文献   

12.
利用毛竹根部35-40cm壁较厚部分,通过特殊工艺处理,制成强化竹材,有效地提高了竹材利用率,可应用于纺织业制造竹梭子,有延长梭子寿命、降低成本、效果显著等优点,亦可用于高级家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对龙竹竹材的吸湿膨胀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竹材各个方向上吸湿膨胀特性差异显著,且竹间部位和竹节部位的吸湿膨胀特性也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竹子生长快、强度高、分布广泛、绿色环保。但在全球范围内对竹子的高附加值应用还处于相对初级阶段,而且工业自动化水平较低。竹基复合材料风力发电机叶片代表了目前竹材工业化应用的较高技术水平,该产品通过解决竹材离散性大、易开裂变形、与金属材料连接的稳定性差等难题,为竹材应用于更多工业级产品提供了可能。文章从竹材离散性控制、疲劳性能测试、连接设计、一体化结构设计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阐述了竹基复合材料风力发电机叶片技术研发中的重点与难点,期望这些技术能够为竹材的工业化应用带来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详细介绍了竹材旋切的关键技术设备、性能技术指标和制品生产工艺;评价了竹旋切薄片制品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竹材染色效果影响因素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加压浸注液体渗透法对龙竹竹材进行染色处理试验。用均染性、日晒牢度、水洗牢度、色度、逼真度等对染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染色液体种类、液体浓度、压力大小、竹材构造和化学性质等对竹材染色效果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竹材热压干燥过程中的水分迁移特性.结果表明:在整个干燥过程中,前期含水率降低较快,后期含水率降低较慢.竹材平均干燥速度与次表层竹材的干燥速度相近;在含水率较高的干燥初期,水分迁移的阻力在竹材表面,水分迁移主要靠毛细管张力作用;在含水率较低的干燥后期,水分迁移的阻力在竹材内部,水分迁移主要以扩散方式进行,干燥速度取决于木材内部水分移动的速度.竹材热压干燥过程中的水分移动,主要受温度梯度和含水率梯度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11个竹种和不同竹龄、部位毛竹的竹材进行了自然和人工接种致霉菌试验。测定结果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竹种间的自然抗霉性顺序依次为:黄槽毛竹>毛竹>浙江淡竹>刚竹和石竹>红竹和毛金竹>签篌竹>苦竹>黄古竹>茶杆竹,前二种为抗霉竹种,后四种为霉竹种。竹材的抗霉性与竹材的预处理方法和贮存条件有相互作用,冬伐毛竹材的抗霉性随竹株年龄增长而增强,长至5-6度的毛竹,其竹材抗霉性极显著地高于2-4度的毛竹;毛竹杆材上部的抗霉性极显著地高于中、下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