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鸡发生鸡白痢的诊断和治疗顾友成(连云港市禽蛋开发公司)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主要危害3周龄以内的雏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般在小鸡出壳后出现部分死亡,7~10日龄达到高峰,14日龄后逐渐减少、停止,而青年鸡发生鸡白痢,并表现出较高的死亡率则...  相似文献   

2.
正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败血性传染性疾病,主要危害鸡和火鸡,雏鸡以白痢、精神倦怠为主要症状,成鸡以局部感染、慢性以及隐性感染为主。鸡白痢沙门氏菌不仅通过饮水、空气、饲料等进行群间水平传播,也能通过种鸡垂直传播给下一代。该病危害较大、分布较广,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1流行特征鸡白痢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对各个品种、不同的日龄的鸡都有易感性,雏鸡在2-3周龄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鸡白痢是细菌性传染病,10日龄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可贯穿鸡的整个生长过程,是养鸡业中危害最大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4.
鸡白痢菌苗与药物预防1—10日龄鸡白痢的效果鸡白痢是养鸡业的大敌,尤其是10日龄以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是育雏初期危害最大的传染病。常用的防治药物氯霉素,痢特灵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氯霉素易产生抗药性,还对免疫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并且还影响其生...  相似文献   

5.
雏鸡白痢是雏鸡常见的、危害较大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由鸡白痢沙门杆菌引起,一般5-6日龄发病,10-14日龄死亡达到高峰,以浆糊下痢和败血症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1]。目前,主要利用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对其进行防治,但随着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的长期使用,鸡白痢沙门杆菌的耐药性逐年升高,而且还引起鸡体药物蓄积中毒等不良反应[2],影响治疗效果和禽产品质量;而一些中草药对鸡白痢有很好的疗效,中草药具有低毒、低残留、低毒副作用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殷秀玲 《中国家禽》2005,27(17):55-56
雏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雏鸡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发热、拉白色粥样或黏性稀粪便为特征,一般5~6日龄开始发病,7~14日龄发病率与死亡率很高,特别是7~10日龄的雏鸡死亡率最高,严重影响育雏成活率及鸡群质量。  相似文献   

7.
鸡白痢(Pullorum disease),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的传染病。雏鸡通常表现为急性全身性感染,病雏鸡以精神倦怠、白痢为特征;成鸡则表现为局部和慢性感染或隐性感染。 2014年4月28日伊宁市某个体养殖户肉仔鸡8日龄发生了以拉白色稀粪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采取措施,到11日龄时基本控制住病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菌引起鸡的一种常见急性全身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雏鸡白痢、急性败血症经过,本病发生于各种类型的养鸡场,引起雏鸡大批死亡,产蛋鸡的产蛋率、孵化率降低和鸡生长迟缓,造成很大损失,如不及时加以控制和检疫净化,危害更趋严重。1流行病学鸡白痢的发生与鸡日龄及品种有着很大的关系,一般在2~3周龄内的仔鸡发病率最高,且呈现流行性经过。任何品种及日龄阶段的鸡都有易感性。这些年,随着鸡群产业化、集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鸡白痢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以白色下痢、死亡率高为特征,主要危害雏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疾病.一般7-10日龄为死亡高峰.上海某鸡场在出壳雏鸡中暴发的鸡白痢病,一周内共死亡7.2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鸡白痢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鸡白痢病是由鸡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发生极为普遍和危害极为严重的鸡传染病,各种品种的鸡均有易感性,以2~3周龄内的雏鸡发病率与病死率最高,呈流行性,严重危害雏鸡成活率。随着日龄的增加,鸡的抵抗力增强,成年鸡多表现为生殖系统的慢性或隐性传染。在集约化、高密度生产条件下,不仅鸡白痢病的发生日益严重,而且在流行、发生、临床表现及剖检变化、药敏及用药途径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因此对其诊断和危害也应重新认识,以有助于对此病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1.
正雏鸡白痢主要是对雏鸡生长危害较大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对3周龄以内的雏鸡感染性较强,死亡率也很高。20~45日龄发病多呈亚急性,如果能及时治疗,死亡率会降低,但影响雏鸡生长发育。雏鸡白痢病原体为白痢沙门氏杆菌,雏鸡以下痢和内脏器官灶性坏死为主要症状,成鸡多为隐形感染。腹泻为本病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主要以1月龄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成年鸡多隐性感染。鸡白痢即可通过水平传播,也可以通过垂直传播,感染鸡白痢沙门菌的母鸡往往终生带菌,所产的蛋约有30%左右带菌,导致受精率、孵化率和雏鸡成活率降低,因此,对本病的防制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正>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高发于雏禽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分布世界各地,最早于1899年由Rettger报道,1929年正式命名为"鸡白痢"并延用至今。主要危害鸡和火鸡,临床上以雏鸡拉白色糊状稀粪为主要特征。鸡白痢病原可感染不同品种、日龄和性别的鸡群,以15日龄前鸡群多发,雏鸡死亡率可达100%,成年鸡感染后多呈慢性或隐性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不高,褐羽鸡群和轻型鸡群易感性高,公鸡较母鸡抵抗力高。种鸡场感染后常造成垂直传播,蛋质  相似文献   

14.
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以白色下痢、死亡率高为特征,主要危害雏鸡的急性、败血性疾病。一般7-10日龄为死亡高峰。  相似文献   

15.
鸡白痢是由鸡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鸡常见疾病,主要侵害出壳后14日龄的雏鸡,患病雏鸡常常呈现急性败血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严重影响雏鸡成活率的主要疾病。鸡白痢排泄物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同时可经鸡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染,消化道感染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本病主要危害雏鸡,近年来青年鸡发病亦呈上升趋势。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万山乡鸡白痢的有效预防与诊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鸡白痢是由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细菌传染病,这种传染病主要危害对象是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患病鸡通常在15d内大批量死亡,进而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对雏鸡白痢防治情况做了阐述,旨在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借鉴,与同行们交流心得。1流行病学以7~21日龄雏鸡常发,发病率可高达40%~100%,大多数呈急性败血症过程。一般从5~7日龄开始发病,2~3周达  相似文献   

17.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所致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严重影响雏鸡的成活率,该病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鸡,7~21日龄幼雏常发,发病率40%~100%,大多呈急性败血症过程,2~3周龄死亡达高峰。发病率和死亡率与13龄、品种、营养、鸡群管理等密切相关。一般在20日龄后死亡逐渐停止。但2008年10月南通海门某养禽场3000只130日龄开产鸡暴发无明显症状、但产蛋量有明显下降的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雏鸡白痢是雏鸡常见的、危害较大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由鸡白痢沙门杆菌引起,一般5~6日龄发病,10~14日龄死亡达到高峰,以浆糊下痢和败血症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1]。目前,主要利用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对其进行防治,但随着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的长期使用,鸡白痢沙门杆菌的耐药性逐年升高,而且还引起鸡体药物蓄积中毒等不良反应[2],影响治疗效果和禽产品质量;而一些中草药  相似文献   

19.
正鸡白痢是由某些特定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可水平传播,也可垂直传播。1流行特点不同品种、日龄鸡都可感染鸡白痢,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该病主要危害2周龄内的雏鸡,病鸡呈急性败血症经过。成年鸡也可发病死亡,但主要是隐性感染或慢性感染。  相似文献   

20.
鸡白痢病是由鸡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发生极为普遍和危害极为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各种品种以及各种日龄的鸡均易感,其中对雏鸡的危害最为严重,而且发病雏鸡成活率极低。本文对辽中某鸡场内疑似鸡白痢的10只病死鸡进行肝脏和心脏等病料采集及实验室诊断,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以及生化检验做进一步确认,最后通过血清学检验来最终确定。结果分离鉴定出8株鸡白痢沙门氏菌,说明10只送检的病死鸡的发病是由于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