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黄梅县7年来开展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实现增产、增才、增收、增效的“四增”目标,总结了黄梅县开展油菜高产创建活动的主要作法,即整合自然资源、技术资源、项目资源、社会资源、政策资源等多方资源,为油菜高产创建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油菜是贵州省主要油料作物,也是我县及我乡的主要油料作物。我乡油菜常年播种面积1.2万亩左右,平均单产每亩85kg左右,杂交油菜高产区域单产可达150kg。当前杂交油菜生育期长,为了缓解前后茬季节矛盾和达到高产水平,通常采用育苗移栽技术。但育苗移栽油菜生产投工投劳多,加上种子、农药、化肥及劳动力价格的上涨,造成油菜生产效益低下,从而影响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然而油菜免耕直播是一项省工节本、轻型降耗、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从去年开始在我乡示范的稻田免耕化学除草直播油菜技术获得较好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人根据参与实施油菜高产创建项目的实践和体会,总结出近年来实施油菜高产创建取得的成效,归纳出实施油菜高产创建的具体措施,并依照经验分析得出自己的一些启示,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完善稻田套播油菜种植技术,2014-2015年度安福县在前几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在二季晚稻田开展了不同播种期和不同播种量套播油菜对比试验,旨在寻求二季晚稻套播油菜的最佳播种期和最适播种量,以及对套播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表明,稻田套播油菜是一项集轻型、简化、高产、高效、环保于一体的油菜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日本大白皮蚕豆具有粒大、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近年来上杭县白砂镇充分利用冬闲田,发展种植日本大白皮蚕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本文从选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日本大白皮蚕豆冬种栽培技术,为该地区大白皮蚕豆冬种栽培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5~2016年在洋县对2014~2015年筛选出的7个直播机收油菜品种进行集中示范,目的是进一步验证已筛选出直播机收油菜品种的大田综合表现,继续探索总结配套的栽培技术和机械收获技术,为油菜全程机械化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示范结果表明以丰产、抗病的沣油737、秦荣4号两个品种作为直播机收油菜早熟的主推品种,以抗病、高产的陕油15、陕油28、秦优28作为直播机收油菜的晚熟主推品种,搭配早熟品种宁杂11和中熟品种油研52号,播期9月25日~9月30日为宜,播量亩用种以旱地250g,稻茬水田300g为宜。  相似文献   

7.
受劳动力价格上涨、国际油料市场价格竞争及育苗期不良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直播油菜面积逐年增加,为应对形势变化,满足油菜生产需要,使油菜生产保持稳定。多年来我们以油菜高产创建项目为依托,积极致力于油菜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总结出了城固县平坝区“直播秦优10号油菜亩产200公斤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免耕直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年来,南平市冬种面积不断扩大,油菜常年种植面积在6000hm^2左右,占冬种粮油作物面积的37%左右。为适应效益农业的发展要求,对单季稻区冬闲田,发展优质油菜,实现油菜生产品种优质化、栽培轻型化,推广免耕直播油菜,具有省工、省力、保墒防旱、出苗整齐、产量高等优点,对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意义。近年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初步总结出一套免耕直播油菜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启东是全国油菜生产高产地区之一,全年平均单产已经达到了200kg以上,当前阻碍我市油菜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主要原因就是油菜壮苗培育问题。从2010年秋播开始,我们进行较大面积的试验,示范,推广,开始从四个方面着手,改革传统油菜育苗方法,一是精量稀育,减少用种量。二是改耕翻苗床为硬底育苗。三是因地制宜,提倡适期播种。四是创新化控技术。新方法彻底解决油菜秧苗高脚、弯曲、细长和移栽时醒棵慢的问题。在省工节本的前提下,真正实现油菜秧苗根系发达,根颈粗短,菜苗矮壮,叶色深绿,无病虫害,移栽时苗龄在35天左右,苗高6寸,绿叶数6张,根颈粗0.6cm左右的壮苗标准。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油菜收购价格下滑,油菜种植面积下降,传统的油菜耕种技术费工、费时,成本高、效益差,制约了我县稻油两熟地区油菜生产。针对当前油菜生产现状,为了减轻农户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探索南郑县适宜的油菜直播品种和合理的播种密度,特设此试验。  相似文献   

11.
油菜是我县主要冬种油料作物.提高油菜单产是我县实现粮油双丰收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我们利用2004年、2005年油菜丰产栽培(播种期、密植度、施肥量)三个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以及示范材料来探讨油菜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材料分析结果表明:夺取油菜高产与之相配套的技术应做到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增施硼肥,加强田管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2.
桂林市是广西冬种油菜的主产区,以稻一稻一油种植制度为主.由于耕作栽培管理粗放等因素严重制约着单产的提高,平均每666.7m2产量仅50千克左右,冬种油菜效益低,不利于冬种油菜生产的发展.1990年以后,积极引进新品种,开展试验、示范,积极探索油菜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油菜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面积扩大,单产提高,种植效益好.到1995年全市面积达44160公顷,平均每666.7m2产量75.4千克,1996年面积44450公顷,每666.7m2产量80.5千克,1997年以后,油菜面积基本稳定在40000公顷以上,每666.7m2产量80千克左右,2000年平均每666.7m2产量达85.2千克.通过近年的探索,油菜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已趋成熟,油菜每666.7m2产量最高可达226.6千克.同时,为大面积油菜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指导依据和理论依据.现将油菜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3.
依照上杭县南阳镇地理气候环境,改槟榔芋春种为冬种,既可充分利用冬季温光土地资源和劳力,又可促进槟榔芋早生长,早成熟,提高产量和质量,早上市增收益,是当地一项切实可行的种植方法。介绍了冬种槟榔芋无公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一道清施肥轻简、高效,探索油菜一道清施肥最佳时期,可为油菜轻简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因此,秀山县2014年9月至2015年5日,进行了油菜轻简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肥能力强的土壤上,油菜移栽后20~30天一道清施化肥,效果最好;而底肥一道清施化肥,有利于前中期营养生长,后期营养略欠缺,移栽后50天一道清施化肥,前中期营养生长差,后期营养充足,均不利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5.
稻田冬种油菜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是实用高效技术,在本地推广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详细介绍了其整地、品种选择、播种方式、肥水管理及病虫草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6.
稻田冬种油菜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是实用高效技术,在本地推广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详细介绍了其整地、品种选择、播种方式、肥水管理及病虫草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7.
油菜是诸暨市主要冬种作物,菜籽油是城乡居民主要食用油。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植物油替代动物油食用是必然的趋势,随双低油菜高产高效品种的育成、保健  相似文献   

18.
在对2015年品种展示中表现突出的油菜新品种设置品种筛选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我县机械化生产推广应用的早熟、秆矮、抗倒伏、抗裂角、株型紧凑的高产、高油、高抗油菜新品种。通过今年对参试品种经济性状、生育期、抗逆性和产量结果的观察与分析,结果为供试验的8个品种中,蓉油15与宁杂11亩产高于对照,切早熟、秆矮、抗倒伏、株型较紧凑、各性状表现适宜机械化生产。秦优10号和秦优28株型较高,生育期较长。华油杂62、沣油737、浙油50、油研52各性状综合表现一般。因此建议我县油菜机械化生产以秦优10号、宁杂11两个品种为主,搭配蓉油15号,示范种植秦优28.  相似文献   

19.
长汀县位于福建西部,历来有种植油菜的习惯,全县每年冬种油菜约1667hm^2。目前引进种植芥蓝型油菜新品种“浙双72”,表现适应性广、产量较高、熟期适中、抗逆性较强,是生产“双低”绿色食用油的优质原料作物。冬季种油菜既可提高土壤肥力,又可增加农民收入。现将“浙双72”的特征特性及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通过模式、品种、密度、施肥等试验研究和高产实践经验,总结集成“规范间套、脱毒良种、配方施肥、地膜覆盖、一喷三防” 五项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为粮食高产创建提供了完善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