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406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育406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以公交94198-1为母本、美国品种CK-P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采用单粒传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0~2011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794.4kg/hm2,较对照品种九农21平均增产4.5%;2011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78.4kg/hm2,较对照品种九农21平均增产7.3%。其主要特点是高油(23.88%)、高产,适于吉林省中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早熟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推广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大豆新品种吉育29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大豆新品种吉育297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所2006年以吉育47为母本,以东农877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主要特点是早熟、高油、高产、抗逆性强。2019-2020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790.1 kg·hm-2,比对照合交02-69增产6.4%。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达3 219.7 kg·hm-2,比对照合交02-69增产5.9%。202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吉审豆20220024。吉育297为高油、高产大豆品种,籽粒脂肪含量21.60%;人工接种鉴定,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抗大豆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中抗大豆灰斑病。该品种适宜在吉林省早熟区≥10℃活动积温2 400℃以上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3.
高油大豆新品种吉育90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育90大豆新品种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在公主岭选育的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2007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原品系代号公交DY2003-1。该品种具有高油、高产、抗病、广适等特点。生育期130 d,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115 cm,圆叶,紫花,灰色绒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黄色。脂肪含量22.28%,蛋白质含量38.07%。2005-2006年,吉育90在吉林省中晚熟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 056.3 kg/hm2,居第1位,比对照品种吉林30号增产10.0%。  相似文献   

4.
赵荣林  王新风  王梓钰  汪辉  马巍  富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129-8130,8133
为了选育适合吉林省以及生态条件相似的东北地区种植的高油大豆新品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在2002年以公交9899为母本,以吉育5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大豆新品种吉育302,在2012年3月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为中早熟高油新品种,表现为高产、稳产、抗逆、抗倒等优点,适于吉林省中早熟区及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试验通过在甘肃省天水市南部山区开展葵花后茬种植玉米、冬小麦、马铃薯、冬油菜、大豆、胡麻6种不同作物,研究葵花后对不同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葵花后茬种植玉米、冬小麦和马铃薯其生育期提前1~3d,大豆生育期延长2d,冬油菜生育期影响不明显。葵花茬口种植马铃薯,其产量较玉米茬口和马铃薯茬口增产效果明显;玉米、小麦、大豆、胡麻4种作物其产量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冬油菜产量变化不显著,马铃薯重茬种植对其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高油大豆新品种吉育87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育87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选育的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200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原品系代号公交DY2003-5。该品种具有高油、高产、抗病、广适等特点。生育期122~125 d,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0 cm,尖叶、紫花,灰色绒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黄色。脂肪含量22.64%,蛋白质含量40.28%。2004-2005年,吉育87在吉林省中早熟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 219.6 kg/hm2,居第1位,比对照品种黑农38号增产9.8%。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大豆单产和油分含量水平,选育适于吉林省中早熟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2006年以黑农38为母本,吉育8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育成大豆新品种吉育381。2017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高油、抗病、抗倒伏。适于吉林省中早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吉林高油大豆新品种吉育100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选育出适宜吉林省生态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以具有目标性状的优良大豆亲本吉育47为母本、东2481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对其杂交后代材料采用系谱法进行繁殖鉴选,选育出了高油、高产、抗病、广适性好的大豆新品种吉育100。该品种在2006—2007年吉林省的中早熟西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248.5kg/hm2,居参试品种第1位,比白农6号(对照)增产14.3%,生育期127d,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5cm,园叶、紫花,灰色绒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黄色,脂肪含量23.61%,蛋白质含量40.68%。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吉育100(原品系代号公交DY2005-5)。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大豆脂肪含量与根瘤的关系,以不同含油量大豆品种(延11、长农16、长农21、吉育202)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含油量大豆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的结瘤特性、植株高度、根部长度、根瘤新鲜重、根部干燥重、结荚数以及粒数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在各生育期高油大豆和超高油大豆的根部比较发达,根瘤数、根瘤鲜重及根部干燥重都比对照增加。超高油大豆和高油大豆的产量比对照无明显增产。  相似文献   

10.
长农54是长春市农业科学院以吉育89为母本、中黄35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优质大豆新品种,具有高产、高油、耐密抗倒伏等特点。2017-2018年参加北方春大豆中熟组区域试验,2年平均亩产230.2 kg,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25.8 kg。长农54品种平均粗脂肪含量22.51%,粗蛋白含量37.06%,属高油大豆品种。适宜吉林省中部及内蒙古东部春播区种植。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大豆新品种吉育3517推广应用,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良种良法配套技术。该品种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2013年以垦02-728为母本、吉育303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鉴定选育而成。2020-2021年参加吉林省大豆科企联合体中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406.3 kg·hm-2,较对照品种吉育303平均增产4.9%,其中最高产量达4 400.0 kg·hm-2。202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697.2 kg·hm-2,较对照品种吉育303平均增产6.8%,其中最高产量达4 285.6 kg·hm-2。202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吉审豆20220028。该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油分含量两年平均23.40%,属高油品种。本研究还对其栽培模式进行了探索,并进行良种良法配套示范,相比同生育期组主推品种吉育303增产7.2%。  相似文献   

12.
高油大豆新品种吉育73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育73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于2005年育成的中早熟高油(脂肪含量22.46%)大豆新品种,适宜吉林省东部及中部部分地区、黑龙江以及内蒙古等部分地区种植.2005年1月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在对2015年品种展示中表现突出的油菜新品种设置品种筛选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我县机械化生产推广应用的早熟、秆矮、抗倒伏、抗裂角、株型紧凑的高产、高油、高抗油菜新品种。通过今年对参试品种经济性状、生育期、抗逆性和产量结果的观察与分析,结果为供试验的8个品种中,蓉油15与宁杂11亩产高于对照,切早熟、秆矮、抗倒伏、株型较紧凑、各性状表现适宜机械化生产。秦优10号和秦优28株型较高,生育期较长。华油杂62、沣油737、浙油50、油研52各性状综合表现一般。因此建议我县油菜机械化生产以秦优10号、宁杂11两个品种为主,搭配蓉油15号,示范种植秦优28.  相似文献   

14.
《吉林农业科学》2017,(4):20-22
吉育507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选育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高油、抗病等优点,丰产性、稳产性较好,抗倒伏、适应性广,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区域种植。该品种于2014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14002。  相似文献   

15.
大豆新品种吉育502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吉育502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培育的大豆新品种。2009~2010年吉林省大豆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3 041.6 kg/hm2,比对照品种吉育72增产9.1%,2010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405.6 kg/hm2,比对照吉育72增产11.0%。该品种主要特点为:高产、稳产、抗逆、抗倒、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发展优质油菜,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推广适宜品种,通过试验,黔油早1号、黔油早2号、 黔油22号表现单株角果数和株角粒数最多,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其中黔油早1号、黔油早2号生育期短, 一次分枝部位高,抗病虫害,抗倒伏,适宜我区全程机械化示范。  相似文献   

17.
对新引进的6个吉林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的结果表明,吉育506折合产量最高,为3 336.0 kg/hm~2,较对照铁丰33增产11.0%。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好,增产潜力大,适宜在阜新及周边同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高油大豆新品种吉育84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育84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选育的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原品系代号为公交DY2003-3。该品种具有高油、高产、抗病、广适等特点,生育天数122~125d,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0cm,圆叶、紫花,灰色绒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黄色。脂肪含量23.22%,蛋白质含量40.16%。2004-2005年,在吉林省中早熟组区域试验中,吉育84平均产量2744.6kg/hm2,居第1位,比对照品种白农6号增产15.3%。  相似文献   

19.
“雁育豆11号”是以绥农4为母本,吉育59为父本,经杂交后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8—2019年吉林省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670.3 kg/hm2,比对照合交02-69增产7.5%;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649.0 kg/hm2,比对照合交02-69增产4.3%。“雁育豆11号”的主要特点是早熟、高产、高油、抗倒伏,平均百粒重19.5 g,粗脂肪含量23.02%。该品种适宜在吉林省东部大豆早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选育高油大豆新品种,提升油用大豆生产竞争力,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通过优选亲本、种质创新、建立选择群体及改良选择与培育方法,育成了高油大豆新品种合农66,2014年由黑龙江省审定推广,2016年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该品种区域试验产量2 863.4 kg·hm~(-2),比对照合丰51增产12.0%;生产试验产量2 625.7 kg·hm~(-2),比对照合丰51增产9.4%;油分含量21.87%,蛋白质含量36.52%;中抗灰斑病兼抗疫霉病;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3 d,需≥10℃活动积温2 250℃,适宜北方春大豆早熟区种植;该品种2013-2018年累计种植面积49.2万hm~2,纯增产大豆11.07万t,创纯社会效益44 585.7万元。该品种选育与应用对高油大豆育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