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季棉在我国有两种生产类型;一是在东北、西北生长期短春季种植的特早熟品种,一是我国主要产棉区黄河、长江棉区一年两熟麦棉套种,油棉两熟连作夏播的特早熟棉花品种。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粮棉争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粮食生产。粮棉争地矛盾重新显现。满幅种植小麦、油菜,在前茬收获后种植棉花即所谓种植茬棉是缓解粮棉争地矛盾的有效途径。选择好茬棉品种、改进栽培技术进而提高茬棉产量、保证棉花质量是茬棉种植成功的关键所在。中棉所52高产、优质、抗虫、抗病,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生产上一般用作春棉或者麦棉套种。近年来,我们在长江棉区南襄盆地亚区不少地方应用中棉所52进行茬棉试种,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棉花麦后机械化裸苗移栽研究简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人口日益增长,耕地日渐减少,我国农业生产中粮棉争地矛盾不断加剧。麦棉套作可提高复种指数,缓解粮棉争地矛盾,但麦棉套作引起的迟发、晚熟、低产、劣质的问题客观存在,改麦棉套作为麦后棉花连作,发展麦后棉花机械化裸苗移栽新技术,是充分利用耕地和光热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减轻劳动强度、节省人力、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粮、棉双高产,改善品质,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对麦后棉花连作进行了不少有益的研究,由于品种、栽培技术等条件的限制,未能在生产上应用,随着棉花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新技术的…  相似文献   

4.
威县是一个以粮棉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县 ,常年植棉面积 3.4万公顷左右 ,小麦面积 2 .6万公顷左右。近几年来 ,随着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影响 ,植棉效益看好 ,导致棉花面积不断攀升 ,粮食面积锐减。为了解决棉粮争地矛盾 ,积极发展棉 -麦套种技术 ,实现了公顷产小麦 5 2 5 0 kg、子棉 375 0 kg,既保证了粮食生产安全 ,又发展了棉花生产 ,受到了群众欢迎。1品种选择小麦选用高优 5 0 3、邯 45 64、71- 3等优质高产品种。棉花选用石家庄市农科院棉花育种室育成的标记杂交棉 ,该品种集大棵、早熟、丰产、优质、抗病虫、免整枝于一体 ,适宜间作套种…  相似文献   

5.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2007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为178.26万hm^2,占全国的31.9%;皮棉总产量为290万t,占全国的38.2%。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下简称“中棉所”)培育的中棉所19进入南疆,开启了中棉所科技力量进入新疆的历史。在随后的几年中,相继引进推广了中棉所35、41、43、49等“中棉”品种,逐步形成了在新疆生产中的优势地位。以优良的品种为先导,中棉所先后在新疆阿克苏、巴州等地(州)成立了五家区域公司,经营自育的“中棉”系列棉花品种,追求产业效益和推广面积。  相似文献   

6.
发展麦棉两熟 促进粮棉增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棉花产区一般也是粮食产区,棉麦(油)一年两熟是我国棉花生产的一大特点。这一种植方式适合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状况,是一项缓解粮棉争地矛盾,增粮保棉,促进粮棉双增产的重大改革措施。但是,由于我国棉区分布广,生产条件复杂,加上社会的、经济的原因,这项技术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朱青竹 《中国棉花》2002,29(8):22-23
随着我国人口日益增多,粮棉争地矛盾日渐突出,因此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复种指数,是当前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早熟棉为主,实现粮棉两熟栽培或多熟栽培是解决上述矛盾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县棉花由一年一熟改为营养钵育苗移栽麦棉两熟,或棉瓜菜多熟,提高了经济效益,缓和了粮棉争地矛盾,同时也保证了棉田面积的稳定。但由于生态条件的变化,棉花多种病虫害的发生量、危害期、危害程度与单作棉田有较大差异,其主要特点是“两轻四重”。  相似文献   

9.
棉花早熟性与纤维品质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特早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的北部早熟亚区,因生长期短,需要选育和种植生育期短的早熟棉花品种。在人口日益增多、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粮棉争地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即使在生长期较长的长江、黄河流域棉区,为了充分利用该地区的光热资源,发展粮棉两熟的种植制度,也需要选育  相似文献   

10.
红壤植棉技术①郑仁富浙江省常山县农业局粮油站324200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改革深化,种植业布局调整,粮棉争地突出,桔棉争地更突出。棉花收入远不及柑桔,原来的棉田逐渐被桔园所取代。然而棉花又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恢...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生产发展,解决粮棉矛盾,增加复种指数,迫切需要早熟、丰产、优质适于黄河流域棉区麦(油)棉两熟连作的棉花新品种。我们于1975年从黑山棉1号中选出长绒单株23号,又从中23系中选出天然变异株经连续系统选择育成符合上述目标的棉花新品种——中棉所10号(原名中509)。1979年该品种,黄河流域适于耕作改制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12.
翟学军  李悦有 《中国棉花》2006,33(10):10-11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面积的减少是不可逆转的,同时粮食和原棉需求同步增长造成粮棉争地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培育超早熟短季棉新类型,在黄河流域发展麦棉两熟“双直播”种植模式,是缓解粮棉争地矛盾、增加原棉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1育种研究过程1987-1991年引进一批矮秆、紧凑、早熟的棉花种质资源,通过在北京农业大学和河北棉花研究所又进行了多年辐射育种研究,1995年开始用抗虫棉材料与之杂交,以后进行了多代选择。2001年以来,在国家“863”和科技攻关等课题的支持下,半干旱中心棉花课题组加快了超…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的系列品种获得突出成就 :中棉所 1 2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中棉所 1 6、中棉所 1 9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棉所 1 7、中棉所 2 0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0年代以来 ,以中棉所 1 2、1 6、1 9为主的中棉系列品种的推广面积每年约 30 0万公顷 ,占全国棉花面积的近 50 % ,年创社会经济效益 1 2亿元。中棉系列棉花品种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效 ,主要在于全所上下能够认真贯彻执行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 ,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4.
一、棉田套种绿豆的效果1、有利于扩大或稳定棉花种植面积。我区是粮棉高产区,粮棉争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此,推广了棉田套种绿豆,在棉花单产不减少的情况下,不但增收绿豆,提高单位面积棉田的经济效益,而且能缓解粮棉争地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油棉套种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卫娟  王新华 《中国棉花》2005,32(11):30-31
油棉两熟栽培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多熟制形式之一,它具有“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特点,是实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一项优化配套系统工程。近年来随着江苏油菜生产的稳定发展,在沿江、沿海地区,油棉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既扩大油菜面积,又不影响棉花效益,近几年通过推广杂交棉品种和丰产性好的油菜品种“史力丰”,扩大行距,降低种植密度,试验、示范、推广油棉套种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有效地缓解了棉、油争地的矛盾,而且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效益。1种植模式1.1等行棉花套种单行油菜。一般畦宽3.6 m,棉花行距1.2 m,株距40 cm,密…  相似文献   

16.
黄淮海平原自然气候条件适宜植棉,发展棉花生产具有很大潜力,但这个地区粮棉争地矛盾比较突出,限制了棉花生产的发展。黄淮海地区无霜期在190—230天上下,比长江流域短15—20天,90%以上棉田是一年一季栽培,冬春季棉田休闲半年之久。小麦是这个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产量比较高而稳定,而小麦田又不种棉花。选育早熟小麦和棉花品种,实行麦棉二熟栽培,做到麦棉  相似文献   

17.
1 麦棉两熟大套行的发展鲁西南地区既是棉产区,也是粮产区。80年代初试行麦棉耕作制度,至90年代初两熟面积占到棉田总面积的近80%,基本解决了粮棉争地矛盾。但是,在麦棉两熟的迅速发展中,也一直存在着晚发晚熟、棉花产量低而不稳、原棉品质差的问题。为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荷泽地区提出大力发展大套行地膜棉。2 大套行地膜棉的优越性麦棉两熟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棉为主,粮棉并举,以粮保棉,以棉促粮,达到粮棉双扩双增。以荷泽地区为例,要发展20万公顷大套行地膜棉,需要在1994年已有10万公顷大套行地膜棉的基础上,分别改6.67万公顷麦田小套行…  相似文献   

18.
稻棉连作     
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指引下,为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夺取粮棉双高产探索门路,我站从1973年开始进行水稻、棉花连作栽培试验。三年试验结果证明,稻棉连作是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新的栽培制度。它对于解决粮棉争地的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夺取粮棉双丰收提供了新的门路,尤其是在人多地少,上少田多的地区更是发展棉花生产的有效途径。一、试验方法及管理过程品种选择:水稻为广陆矮4号,棉花为岱红岱。试验土质为沙壤土,肥力中等。水  相似文献   

19.
河南是花生生产大省.花生种植面积居我国各省份之首,年总产居全国第2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下降.粮油争地矛盾日益突出.麦套夏播花生逐渐成为河南省花生产区的主要种植方式。因此.选育增产潜力大的早熟高产大果花生品种,以适应生产需求,是花生育种工作的当务之急。进入21世纪以来.  相似文献   

20.
南阳盆地麦后直播棉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麦棉两熟套种的耕作制度与进一步提高粮棉油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机械化不相适应,转为麦棉连作栽培事在必行,是解决当前粮棉争地、争肥、争劳、争光矛盾,提高劳动生产率、增产增收的新途径,也有利于机械化的发展。棉花麦后直播的播种期比春棉晚40~50d,生育期短,调节期有限,要做到早熟、优质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