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雷公藤对菜青虫的毒理效应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试验研究了雷公藤属(Tripterygium)二种植物(雷公藤(T.wilfordii)及昆明山海棠,(T.hypoglaucum)的抽提物对青菜虫(Pieis rapae)的一些室内毒理效应及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二种植物的抽提物对菜青虫具有拒食、毒杀,抑制生长发育等作用;处理后的幼虫大多数在体表出现黑斑,黑斑部分的表皮结构受到破坏;从昆明山海棠中抽提的一种纯生物碱——雷公藤次碱对菜青虫的体重和呼吸作用有严重的影响;同时,处理幼虫的脂肪体少且不饱满,消化道干瘪,中肠肠壁细胞和围食膜受到破坏。雷公藤根皮乙醇抽提物用于田间防治菜青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适宜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Lévl.)Hutchins]扦插繁殖的激素及其浓度。[方法]选用3种激素,分别为根旺、NAA和IBA,浓度均设计3个水平,分别为500、1 000、1 500 ml/L,以清水为对照。[结果]根旺、NAA和IBA对昆明山海棠插穗生根的影响是不同的。总体上,NAA对插穗生根的促进作用较明显,IBA和根旺的促进作用次之。其中IBA 1 500 ml/L对昆明山海棠插穗生根率、成活率、须根数的影响都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生根率达70%,比对照(2%)高68个百分点。其中对须根长促进作用最好的是NAA 500 ml/L。激素对插穗萌枝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昆明山海棠扦插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从昆明山海棠根及茎中分离鉴定内生真菌,并对其发酵产物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采用微生物纯化方法,从昆明山海棠植物中分离得到内生真菌, 根据菌落形态和显微特征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选用Bel-7402(人肝癌细胞)、A549(人肺癌细胞)、BGC823(人胃癌细胞)、HCT-8(人结肠癌细胞)为指标,采用MTT法对发酵产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从昆明山海棠不同器官中分离得到37株内生真菌,经形态观察鉴定为2目、4科、8属。其中3株内生真菌发酵产物对不同肿瘤细胞具有显著选择性细胞毒作用。研究结果为国内首次从昆明山海棠植物中分离得到内生真菌,昆明山海棠内生真菌种类多样,具有潜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报春花属植物甘青报春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层析、制备薄层层析等分离手段,利用MS、1H NMR、13C NMR等技术,同时结合文献数据和理化数据对所分离出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甘青报春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其分别为2-苯基色原酮、柚皮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异鼠李素、芹菜素。[结论]该研究所分离的化合物均属于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观察昆明山海棠对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的治疗作用.将预先制备的兔抗鼠肾毒血清注射入正常大鼠体内,诱导产生慢性肾小球肾炎,在该模型上,用昆明山海棠给药4周,观察各疗效指标,并设模型对照组及雷公藤和强的松阳性对照.昆明山海棠能显著降低实验动物24 h尿蛋白含量及血清尿素氮、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升高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改善肾功能及肾小球的病理变化.昆明山海棠对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观察昆明山海棠对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的治疗作用。将预先制备的兔抗鼠肾毒血清注射入正常大鼠体内,诱导产生慢性肾小球肾炎,在该模型上,用昆明山海棠给药4周,观察各疗效指标,并设模型对照组及雷公藤和强的松阳性时照。昆明山海棠能显著降低实验动物24h尿蛋白含量及血清尿素氮、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升高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改善肾功能及肾小球的病理变化。昆明山海棠对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祁菊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祁菊的化学成分。[方法]柱层析、薄层层析、理化检验、波谱鉴定。[结果]获得3个黄酮类化合物。[结论]所得3个化合物均首次从祁菊中获得。  相似文献   

8.
百里香脂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传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44+6446
[目的]研究百里香中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柱层析和薄层层析从百里香甲醇提取物及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初化合物,然后经1H-NMR、13C-NMR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百里香甲醇提取物及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芝麻素(Ⅰ)、木栓酮(Ⅱ)、表木栓醇(Ⅲ)和β-谷甾醇(Ⅳ);其中化合物Ⅰ、Ⅱ、Ⅲ均为首次在百里香植物中被发现。[结论]该方法研究了百里香中脂溶性化学成分,为百里香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某一植物茎部分离出的毛壳属内生菌的液体发酵产物进行提取及成分分析,研究其是否产生新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为后续试验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毛壳属内生菌接种于豆芽汁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后将菌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并制浸膏,获得浸膏核磁共振谱图,对浸膏进行柱层析及薄层层析分离。[结果]在粗浸膏谱图中获得原组分体系发生变化的信息。薄层层析获得2个谱带,经核磁共振结构分析,一个谱带的物质较纯,另一个谱带物质是混合物。[结论]内生菌液体发酵液的组成发生变化,在体系中出现新的组分。  相似文献   

10.
HPLC法测定昆明山海棠蜜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明山海棠蜜经萃取洗脱后,采用反相C18柱,以乙腈-水(30∶70)为流动相,以218 nm为检测波长,检测昆明山海棠蜜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结果:雷公藤甲素在1~20 μg/g范围内线性良好,r为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3.06%(n=5),RSD为1.71%。  相似文献   

11.
昆明山海棠为贵州道地中药材,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的功效,在贵州雷山、剑河和修文等县市已开展其示范种植。为贵州及类似地区昆明山海棠野生资源保护及规范化生产提供参考,对其产地环境、苗木质量、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产地加工等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初步探索出一套规范标准的绿色生产技术,在此基础上编制出贵州昆明山海棠绿色生产技术规程(SOP)。  相似文献   

12.
雷钧涛  刘哲  王黎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191-5192,5195
[目的]研究紫茉莉花根的生药学特性。[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理化检识法、薄层层析法和紫外光谱法对紫茉莉花根进行定性分析。[结果]紫茉莉花根中含有酚类、醛类和内酯类不饱和化合物。[结论]采用显微鉴别法、理化检识、薄层层析法和紫外光谱法对紫茉莉花根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简单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3.
豆类丝核菌培养液中苦马豆素分离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豆类丝核菌培养液中苦马豆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从豆类丝核菌培养液中分离苦马豆素,采用薄层层析、气相色谱对分离产物进行鉴定分析。[结果]产物经薄层层析、气相色谱法及熔点测定鉴定分析,确定分离到的粉末为苦马豆素,检测结果较好。[结论]该研究对于苦马豆素的批量化生产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彩霞  刘宁  苏小龙  魏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087-7088,7094
[目的]研究梧桐花挥发油化学成分,为梧桐属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2种提取方法所得的梧桐花挥发油提取物中共鉴定出6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6.78%。梧桐花挥发油能为某些药物和精细化工提供原料。[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于梧桐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干旱对苹果属植物砧木荧光参数的影响。[方法]以1年生抗旱能力较强的八棱海棠和抗旱性较弱的平邑甜茶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水培法培养幼苗,用2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这2种幼苗根系进行处理。[结果]在干旱胁迫下,2个苹果属植物品种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发生了明显变化,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的Yield、ETR、Fv/Fm、qP均下降,且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强,降低越明显,F0上升,qN先上升后下降,但八棱海棠F0上升幅度比平邑甜茶小,而qN上升幅度比平邑甜茶大,说明八棱海棠PSⅡ抵御干旱的能力比平邑甜茶强。[结论]干旱胁迫不仅直接引发苹果属植物光合结构的变化,而且也影响光合电子的传递。  相似文献   

16.
雷公藤属植物生物学特性与生态适应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时4 a,调查了我国27个县(市)雷公藤属Tripterygium种质资源,建立种质资源收集库,定期观察雷公藤母本及无性系表型性状和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雷公藤的萌蘖性、生长势与造林成活率均存在差异,雷公藤T.wilfordii萌蘖性能明显优于昆明山海棠T.hypoglaucum,野生植株、种质资源收集库内母本及无性系后代均表现一致;在浙江丽水低海拔地区栽培,雷公藤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势也明显优于昆明山海棠。浙江类似地区雷公藤药材栽培应优先选用雷公藤,良种选育重点在雷公藤分布区内进行,既可提高良种选育效率,又可保证选育的良种适合丽水地区环境条件。表4参5  相似文献   

17.
刘纪红  严守雷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307-6308
[目的]为分离和鉴定莲藕中的多酚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薄层层析色谱法,以硅胶G60为固定相,以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为流动相,以儿茶素为对照品,用FeCl3-K3Fe(CN)6为显色剂,对莲藕多酚酯相组分中酚类物质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分析不同的展开剂对组分分离的影响。[结果]莲藕多酚酯相展开的第2个斑点与标准品儿茶素所对应的斑点Rf值相同,初步确定莲藕多酚酯相中有儿茶素成分。薄层层析利用所选的6种展开剂均得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其Rf值在0.49~0.61范围内,符合薄层层析中Rf值定性的要求。[结论]薄层色谱高效、灵敏、快速,为初步鉴定莲藕中的儿茶素化合物提供了较好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艳山姜叶片和果实所含的化学成分,并测定叶片和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系统预试验法对艳山姜叶片和果实的水、95%乙醇、石油醚提取液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NaNO2-Al(NO3)3-NaOH比色法测定艳山姜叶片和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艳山姜叶片和果实中均含有酚类、鞣质、有机酸、甾体、三萜以及挥发油、总黄酮;叶片中可能含生物碱,果实中不含生物碱;叶片和果实中不含皂苷,叶片和果实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3.05、11.98 mg/g.[结论]该研究初步确定了艳山姜叶片和果实中化学成分类型并测定了总黄酮含量,可为进一步研究其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探索其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杀虫植物雷公藤研究进展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雷公藤是一种良好的杀虫植物,具有胃毒、拒食、抑制生长发育杀虫活性。从雷公藤资源分布、化学成分、杀虫活性、合成及提取工艺等方面论述雷公藤的研究新进展产对其箭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王庆华  李超  何邦令  宋勇  聂化东  赵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256-6257,6298
[目的]阐明球毛壳中抗真菌物质对树皮腐烂病菌的抑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发酵液萃取、薄层层析分离和抑菌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毛白杨内生真菌球毛壳ND35产生的抗真菌物质对树皮腐烂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球毛壳ND35的抗真菌物质粗提物对杨树和苹果树腐烂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2种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是66.4%和72.6%。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是92.2%和80.4%。薄层层析分离和活性测定结果证明,抗真菌物质2号组分在对树皮腐烂病菌的抑菌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结论]球毛壳中抗真菌物质对于树皮腐烂病有生物防治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