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壮秧标准、苗床制作、苗床培肥、苗床调酸与施肥、播种、苗床肥水管理、适时移栽大田等方面介绍水稻生态旱育秧技术,以供水稻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水稻肥床旱育秧的优点,从苗床选择、苗床培肥、播种及播后管理等技术环节总结其技术要点,以达到培育壮秧、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从苗床的制作、培肥、育秧、苗床管理以及大田移栽的各个技术环节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肖三虎 《现代农业科技》2007,(15):107-107,109
主要介绍床土的培肥、苗床及大田的肥水管理等水稻肥床旱育稀植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一、选好苗床,培肥床土苗床应选土壤有机质丰富、质地疏松、地下水位低、排水条件良好、管理方便的旱地或常年菜地,也可选用冬闲水稻田作苗床。要求苗床地的地下水位在50厘米以下,地势较高,并在四周开好围沟以利排水。每亩大田需苗床净播种面积,常规早稻18平方米左右,杂交早稻10-15平方米。苗床每年应在同一块地上,以提高床土培肥效果。苗床需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果菜类蔬菜冬春季育苗技术。包括育苗场地选择及苗床建设、苗床培肥及营养土准备、播种时间及种子处理、苗床冬春季管理等内容,以期为育苗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稻旱育秧栽培是一种高产高效的新型栽培技术,具有"五省"(省工、省时、省肥、省水、省地)等特殊优点,从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选择专用苗床、苗床培肥、适时早播、苗期管理和大田配套管理等对此技术进行了介绍,以为农民和农技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9优547无盘旱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中9优547的无盘旱育秧技术,包括苗床选择、培肥整地、适时播种、包衣匀播、苗床管理和大田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水稻丰产丰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早稻旱育稀植主要栽培技术是选择和培肥苗床、适期播种,苗床管理要控制水份,坚持旱育。大田要合理施肥,超前烤田。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肥床旱育秧的概念,分析了肥床旱育秧苗的特点,指出了肥床旱育秧的技术要点,包括苗床选择与培肥、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等内容,旨在指导和推广肥床旱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棉花无土育苗与移栽技术,包括建立苗床、播种、苗床管理、移栽前准备、移栽技术、栽后管理、无土育苗基质的再利用与培肥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棉花无土栽培在大范围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会泽县者海镇玉米育苗增密侧膜移栽技术,具体包括品种选择、苗床培肥、育苗方式、播种、苗床管理、移栽,密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鼠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苗床的选择与培肥、整地、水稻种子的选取及处理、适时播种、苗床管理等方面对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的良好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 肥床旱育稀植的概念 1.1 肥床 通过土壤培肥使苗床达到深厚、疏松、肥沃呈"海绵"状的旱地苗床,要求土壤耕作层深度达到15~20 cm,苗床遇水不板结,干旱不开裂.  相似文献   

15.
水稻肥床旱育通过多年的示范、推广,规范了苗床选择、床土培肥、做畦施肥、防虫调酸、播种期、播种量、浸种催芽、苗床管理等技术.解决了实际生产中肥害、热害、病害、虫害、草害"五害"问题,现在已到普及完善阶段.但局部地区在旱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以确保该项技术的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6.
水稻简化旱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苗床准备1.1苗床选择苗床应力求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地下水位在30厘米以下的偏粘性菜园地或旱地。苗床与大田比为1∶30~40,即667平方米大田需苗床20~25平方米。1.2冬前培肥苗床培肥是一个长期过程,每年都要进行。每平方米苗床施入10千克  相似文献   

17.
从选用优良品种、营养土配制、育苗方法、苗床管理、移栽、精心整地、施足底肥、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玉米肥球育苗移栽技术,以期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1操作流程 平整苗床→制作苗畦→准备细沙→防虫鼠→铺隔离膜→铺基质→溶解专用肥→浇透含肥底水→播种→盖沙→浇水→盖膜→苗床管理→插秧。  相似文献   

19.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就是利用水稻苗期较耐旱的生理特性,在精心培育的肥沃、松软、深厚的“海绵”状的苗床上,实行严格控水旱育,浅插、扩行、缩距稀植,配套改进大田肥水管理措施的高产高效稻作新技术。主要有苗床培肥、控水阜育、浅插稀植、配套大田肥水管理四个方面。其中苗床培肥是控水旱育的基础,控水旱育是培育矮壮秧的关键,壮秧是浅插稀植的前提,浅插稀植、配套大田肥水管理是实现高产高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正1.黄淮海地区(1)黄淮海南部麦区高产田在旗(剑)叶抽出一半时亩施孕穗肥5~8公斤尿素;北部麦区仍可普施拔节肥,墒情不足的麦田随灌溉冲施拔节孕穗肥。(2)棉花苗床管理。①播后增温保湿催全苗(床温30~35℃,不宜超过40℃);②齐苗后2~3天内视苗床温度及时在苗床两头或者侧翼揭膜散湿(床温保持25~30℃),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