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蝴蝶兰是一种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花卉植物,采用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种苗繁殖,是目前大规模生产蝴蝶兰的唯一途径。对近年来蝴蝶兰(Phalaenopsis spp.)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着重阐述蝴蝶兰组织培养中外植体、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等方面,以期为蝴蝶兰从业者提供帮助。最后,分析了蝴蝶兰组培快繁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与开发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国内蝴蝶兰组培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还需要优化。本文总结了蝴蝶兰组培国内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未能解决蝴蝶兰组培中的关键技术,未能建立完善的蝴蝶兰组培植株再生技术体系,没有选育蝴蝶兰新品种或新材料,基因导入技术研究不够深入。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实际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知网1984~2016年收录的蝴蝶兰相关文献进行计量统计,分析了我国蝴蝶兰研究论文的发展现状。从论文发表数量、发表时间、期刊分布、核心作者、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我国蝴蝶兰研究发展水平与发展历程,并探讨了蝴蝶兰研究的发展方向与趋势,为今后的蝴蝶兰研究方向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国知网19842016年收录的蝴蝶兰相关文献进行计量统计,分析了我国蝴蝶兰研究论文的发展现状。从论文发表数量、发表时间、期刊分布、核心作者、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我国蝴蝶兰研究发展水平与发展历程,并探讨了蝴蝶兰研究的发展方向与趋势,为今后的蝴蝶兰研究方向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崔波  蒋素华  马杰  张仙云  叶永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781-16782
[目的]克隆蝴蝶兰ACC合成酶cDNA片段,构建其反义表达载体。[方法]根据已报道的蝴蝶兰ACC合成酶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通过RTPCR以蝴蝶兰总RNA中扩增出ACC合成酶的cDNA片段,将其连接到MD19T质粒载体上进行测序。用XbaⅠ和SacⅠ对重组质粒和pBI221酶切后连接,构建蝴蝶兰ACC合成酶的反义基因表达载体。[结果]获得了蝴蝶兰ACC合成酶的cDNA片段,测序结果显示,该片段与参考的已报道序列具有98.92%和76.36%的同源性。通过引入XbaⅠ和SacⅠ酶切位点,进行载体构建,构建了蝴蝶兰ACC合成酶的反义基因表达载体。[结论]成功构建了蝴蝶兰ACC合成酶的反义基因植物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对蝴蝶兰花期和生长的影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王海娟 《北京农业》2011,(30):25-26
蝴蝶兰采用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种苗繁殖,概述了我国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别论述了无菌种、外植体、基本培养基、激素及其不同光谱的的选择对蝴蝶兰组培过程中的诱导、增殖、生长的影响,以及如何减轻外植体褐变问题等,以期为蝴蝶兰的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并分析了国内对蝴蝶兰组培快繁研究途径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马秀文  和艳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761-3762,3765
通过对1994~2009年我国有关蝴蝶兰研究的论文发表数量、发表时间、研究内容、期刊分布、核心作者等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中国蝴蝶兰研究水平、科技成果和蝴蝶兰的研究特点,为蝴蝶兰的深入研究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3年生蝴蝶兰软腐病病株作为供试材料,初步对不同药品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这对摸清蝴蝶兰的发病规律,掌握合理的防治方法,提高蝴蝶兰生产质量,促进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6-BA对蝴蝶兰开花性状的影响,以蝴蝶兰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6-BA对3个蝴蝶兰品种开花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处理能显著增加蝴蝶兰的花葶数,促进花葶生长,并增加蝴蝶兰的花朵数与花朵直径,提升蝴蝶兰的观赏价值。不同浓度6-BA对不同品种蝴蝶兰开花性状的影响存在差异,可根据不同品种对花葶数、花朵数的生产需要,选择适宜浓度的6-BA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0.
蝴蝶兰的花色鲜艳无比,整体的花的构造也神似蝴蝶,美丽的外表让蝴蝶兰成为客户争先抢购的花之骄子,由此看来,蝴蝶兰的培育过程就成为重中之重,所以先进的培育技术会让蝴蝶兰开出的花呈现得更好。本文将对蝴蝶兰的生长习性,以及蝴蝶兰花期的调控技术,如何使蝴蝶兰周围的环境更适合它的生长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多年的蝴蝶兰生产栽培和研究经验,对蝴蝶兰在智能温室进行工厂化生产所需的环境条件及要具备的栽培管理设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重点对蝴蝶兰不同生长期的温室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有效地克服蝴蝶兰属间杂交障碍,提高属间杂交成功率,从蝴蝶兰近缘属种质资源、属间杂交育种情况、属间杂交存在的问题和克服属间杂交障碍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蝴蝶兰属间杂交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1)与蝴蝶兰属间杂交成功的近缘属种质资源主要有21个;2)蝴蝶兰属间杂交组合最早于1931-01-01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上正式注册登录,截至2020-12-31,在RHS上登录成功的蝴蝶兰属间杂交组合共有546个;3)从研究报道可知,蝴蝶兰与近缘属的杂交效率不高,属间杂交成功率在2.78%~12.50%,且主要以蝴蝶兰杂交种为主要亲本;4)通过扩大蝴蝶兰亲本杂交范围、重复授粉、正反杂交和胚拯救等手段能有效克服属间杂交不亲和性。因此,开展蝴蝶兰属间杂交能够为蝴蝶兰育种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蝴蝶兰试管苗栽培中的炼苗技术、上盆方法、栽培管理、花期养护等相关技术进行试验研究,从中总结出了经济、简单、实用、环保的蝴蝶兰试管苗栽培管理技术,为花农对蝴蝶兰进行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蝴蝶兰采用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种苗繁殖,具有增殖迅速、增殖率高、易脱毒及可周年生产等优点,是大规模生产蝴蝶兰的唯一途径.概述了我国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别论述了不同外植体、基本培养基、激素及其他添加物对蝴蝶兰类原球茎诱导、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介绍了蝴蝶兰外植体褐变的防治措施以及生根壮苗培养的方法,并分析了蝴蝶兰组培快繁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利用3年生蝴蝶兰软腐病病株,作为供试材料,初步对不同药品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这对摸清蝴蝶兰的发病规律,掌握合理的防治方法,提高蝴蝶兰生产质量,促进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蝴蝶兰茎端组织培养研究,蝴蝶兰原球茎组织培养研究以及蝴蝶兰种子组织培养研究方面对蝴蝶兰组织培养作了综述.旨在展望蝴蝶兰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温室蝴蝶兰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室培育蝴蝶兰在黄冈市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但同时也面临温室环境调控不到位而引发的病虫为害问题。针对温室蝴蝶兰生产现状,在多年观察和实践的基础上,对温室蝴蝶兰主要病虫害的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现代化温室生产蝴蝶兰的财务分析,明确了现代化温室生产蝴蝶兰的可行性,并对怎样利用现代化温室生产蝴蝶兰提出了较全面的栽培技术规程,为生产蝴蝶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现代化温室生产蝴蝶兰的财务分析,明确了现代化温室生产蝴蝶兰的可行性,并对怎样利用现代化温室生产蝴蝶兰提出了较全面的栽培技术规程,为生产蝴蝶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全国三大花卉集散地之一的青州,蝴蝶兰市场份额大,近两年来蝴蝶兰品种更新速度快,探索合理的蝴蝶兰商品性评价体系,对于引导蝴蝶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12个蝴蝶兰品种(系)的 13个性状指标进行观察统计,运用变异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商品性综合评价。利用变异分析法对蝴蝶兰中各个指标的变异系数进行方差分析,得出花梗数及花梗侧分枝及花朵数量等性状变异率比较大,变异率大的指标可为研究蝴蝶兰品种推广提供很好的指导意见;利用主成分分析,第1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57.46%)比其他的要大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