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扎龙保护区春季黑翅长脚鹬觅食生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4~5月,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对黑翅长脚鹬的觅食生境进行了调查研究.利用定点观察法、样方法、因子测定法对黑翅长脚鹬觅食地的植被高度、植被密度、植被盖度、觅食地水深等进行了测量,得到黑翅长脚鹬觅食生境数据.并对野外调查数据用方差分析以及平均值比较等数学方法处理,获得黑翅长脚鹬最佳觅食地的数据.  相似文献   

2.
兴凯湖秋季丹顶鹤觅食生境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丹顶鹤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影响丹顶鹤种群的最重要原因是生境破坏,使丹顶鹤失去了生存基础,因湿地减少及人为干扰,丹顶鹤的野外种群已经极其稀少。本研究对兴凯湖自然保护区秋季丹顶鹤的觅食生境进行了研究。利用样方法对丹顶鹤觅食地的植被高度、植被密度、植被盖度、水深进行了测量,得到丹顶鹤觅食生境数据。根据对野外调查数据用方差分析以及平均值比较等数学方法处理,获得丹顶鹤最佳觅食地的植被高度为60~120cm,植被盖度低于75%,植被密度低于600棵/m^2,人类干扰距离大于500m。  相似文献   

3.
朱井丽  吴庆明 《野生动物》2012,33(3):143-145
2011年4月,在七星河保护区内用生境因子测定法、样方法对苍鹭的巢选择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七星河保护区苍鹭巢为地面型,均营巢于芦苇沼泽,窝卵数以4~5枚卵居多(84.21%);(2)巢外径为95.31±1.30 cm,巢内径为40.29±0.54 cm,巢高为57.51±1.91 cm,巢深为11.51±0.35 cm;(3)巢周水深为42.18±1.94 cm,距道路距离为446.58±13.9 m,巢周芦苇高度为323.12±3.87 cm,密度为263.17±4.20根/m~2,直径为8.11±0.41 mm,盖度为1.32±0.07%。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栖息型、水位、芦苇处理方式的不同,苍鹭巢特征和巢周环境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朱鹮(Nipponia nippon)保护计划,促进朱鹮再引入,壮大野外种群规模,2014—2019年7—11月,对河南董寨再引入朱鹮的35个巢址及其周边3 m×3 m样方的22个生境特征进行观察、测量和记录。结果表明:大多数巢筑于针阔混交林(n=23)和针叶林(n=10)。在野化放飞初期,朱鹮对营巢树种选择相对多样,但后期对大别山低山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显现明显的偏好(n=27,占81.8%)。筑巢树的平均胸径(35.53±9.82)cm,平均高度(16.07±2.27)m,巢距地面平均高度(12.58±1.70)m (n=33)。各巢间主要在巢树胸径大小、巢址距觅食地或乡县交通干道远近以及巢点上下郁闭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巢位大多数选择在树中位(n=18)或上位(n=11)。巢距交通干道较近对朱鹮繁殖孵化有一定干扰,巢距觅食地远近对朱鹮幼鸟的成活率有较大影响。本研究揭示了再引入野化放飞朱鹮的巢址选择规律,对朱鹮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采用样线法、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动物园内野生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对城市景观的栖息地利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赤腹松鼠生境的主要特征:坡度10°的平缓坡,阳坡,食物丰富度丰富,距水源距离为0~30 m,人为干扰距离为10~20 m,乔木密度10~20株,灌木密度100~150株,乔木胸径20~30 cm,灌木冠幅100~150 cm,郁闭度为优,植被林型为常绿阔叶林。影响赤腹松鼠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为食物丰富度、植被林型、距水源距离。赤腹松鼠倾向于食物来源丰富的生境,随机选择一般以及较差的生境;倾向于在常绿阔叶林中活动,随机选择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疏林草地、竹林的林型生境;倾向于距水源0~30 m的距离内活动;距水源距离30~120 m的生境随机活动;避免在距水源距离120~150 m的生境活动。  相似文献   

6.
扎龙湿地苍鹭巢址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3~5月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用生境因子测定法对苍鹭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被类型是影响苍鹭巢址选择的首要因子,所有的苍鹭均在芦苇沼泽中营巢;巢距人为活动不频繁地距离和植被高度(P<0.01)是影响苍鹭巢址选择的重要因子;植被密度、巢下水深(P<0.05)对苍鹭的巢址选择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生境中繁殖鸟巢的被捕食情况及影响捕食的因素,2014年3~6月,在保护区第三核心区鸟类繁殖生境中,使用人工巢及真实鹌鹑蛋进行巢捕食实验的方法进行巢捕食实验,分析不同巢高度、覆盖度、边缘距离、植被密度等因素对鸟巢被捕食的影响。实验共放置520个人工巢,1 040枚卵,使用红外相机对部分人工巢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生境内,人工巢存在较高的被捕食率,共有352巢被捕食,占67.7%,对11个变量进行逻辑斯蒂回归,巢高度、植被均高、主要植被密度、距边缘距离、水平覆盖度、上层垂直覆盖度等6个变量进人最终模型,巢高度、距边缘距离与巢被捕食显著相关。通过红外相机拍摄从102个监测巢中记录到69个捕食事件,68巢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和1巢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捕食。我们认为互花米草生境中缺乏啮齿类动物的天敌是当地人工巢被捕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2011 ~2013年2~7月,对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嘴蓝鹊营巢最早开始于2月下旬,结束于6月下旬;第一窝出飞后,即开始另选巢址进行第二窝繁殖,原巢不再利用.红嘴蓝鹊营巢于树上,选择2~4月建巢,均为常绿树种;5~6月建巢既有常绿树种,也有落叶树种.巢树平均高度(11.12 ±4.15)m、胸径(26.23±12.85)cm、巢高(7.35±2.80)m (n=13),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红嘴蓝鹊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有3个,依次为:巢树因子(主要包括:树高、树胸径、巢高)、隐蔽与食物水源因子(巢上郁闭度、巢距最近食源地距离、巢距最近水源距离)、光与人类活动影响因子(巢与巢枝朝向、巢距道路距离).繁殖期红嘴蓝鹊对人为干扰与噪音敏感,巢位较低和较大的暴风雨等均可能造成红嘴蓝鹊弃巢.  相似文献   

9.
2012年35月,在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野猪生境选择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共设置了33个10 m×10 m样方和18个生态因子。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野猪生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野猪偏好选择的生境为海拔2 4005月,在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野猪生境选择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共设置了33个10 m×10 m样方和18个生态因子。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野猪生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野猪偏好选择的生境为海拔2 4002 800 m、草本高度≤30 cm、草本覆盖度>50%、无灌木(54.5%)、1 m以下当年生枝比例高的温性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对水源距离≤100 m和人为干扰距离>500 m的生境有一定的选择性;对地理因子没有明显的偏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泸山赤腹松鼠的生境特征并为危害控制提供理论数据,笔者于2012年11月份—2013年5月份在四川西昌泸山对赤腹松鼠生境中64个10 m×10 m样方中的12个生境特征进行调查,采用频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泸山赤腹松鼠的生境特征选择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赤腹松鼠偏好的生境特征为:1)食物因子。植被类型多为针阔混交林,上坡位,海拔1 750 m,灌木密度50株,食物丰富度一般,水源距离300 m。2)隐蔽因子。郁闭度良好,避风性较差,乔木密度为10~30株。3)干扰因子。人为干扰距离10 m,坡度为30°~60°。4)地理因子。坡向以东坡和北坡为主。  相似文献   

11.
2018年4~6月,在武汉市黄陂区境内对青头潜鸭的繁殖行为进行了初步观察,以了解青头潜鸭在该区域的繁殖生境、繁殖行为及繁殖受胁情况等。采用定点观察法观察繁殖前期行为,对2巢青头潜鸭采用录像监控法记录孵化行为及出雏情况。测量了2巢及卵特征参数。发现青头潜鸭4月中旬开始分群,求偶交配,5月初基本完成配对,6月下旬出雏。巢为圆形碗状水面浮巢,巢材主要为草叶及草茎,巢内径(13. 5±7. 78) cm,巢外径(35. 5±6. 36) cm,巢高(21. 5±4. 95) cm,巢深(9. 5±0. 71) cm,窝卵数8~9枚,平均(8. 5±0. 71)枚(n=2);平均卵重(37. 32±4. 82) g,卵长径(50. 94±1. 75) mm,卵短径(37. 32±1. 41) mm(n=17)。孵卵期23~27 d,孵化率为17. 6%。青头潜鸭繁殖受人类活动干扰威胁较为严重,应当加大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2.
全球变化背景下,冻土环境变化对地上植被的影响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鉴于此,在长江源区冬克玛底流域分析了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对冻土活动层埋深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1)地上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随着冻土活动层埋深的增加表现出非单调性递减;在冻土活动层埋深约2 m时,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Patrick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26.43±3.31,2.06±0.38和0.83±0.08)。2)生物量的垂直分布规律整体表现出地下生物量明显高于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63%~96%。3)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与活动层埋深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2=0.65,P<0.01; R2=0.79, P<0.01),随着活动层埋深的增加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4)活动层埋深对0~40 cm深度的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具有显著影响。活动层埋深约1 m时,地下生物量垂直变化很小;活动层埋深大于1.5 m时,呈倒金字塔形分布;活动层埋深大于3 m时,10~40 cm深度的地下生物量占总地下生物量的比例随着活动层埋深(3.11~4.81 m)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蚂蚁对东祁连山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晰蚂蚁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作用,于甘肃天祝高寒草地上研究了蚂蚁对土壤水分、容重、养分、土壤种子库和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蚁丘0~10cm的土壤含水量显著低于邻近土壤,蚁丘0~10cm的土壤容重比距离蚁丘1m同等深度的容重小59%。蚂蚁具有向蚁丘土壤富集营养和种子的作用。蚁丘0~10,10~20cm深与距离蚁丘1m处土壤总种子密度和种子多样性最大的是蚁丘0~10cm,其次为蚁丘10~20cm,最小的是距离蚁丘1m处的对照。除蚁丘0~10cm深处的碱解氮略小于对照外,前者的全氮、全磷、速效钾和有机质显著高于蚁丘10~20cm和邻近土壤。蚁丘的中央部分为裸地,蚁丘外围的草产量显著低于邻近无蚁丘草地的草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为比较孵化方式对泥鳅孵化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4mg DOM+3μg LHRH-A2对泥鳅进行催产,将所产卵子进行人工授精后,采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自制溢水式孵化桶与水泥池置入40目绢纱布网箱两种方法对泥鳅受精卵进行去巢流水式孵化和鱼巢附卵孵化。在pH7.0~7.5、水温24~26℃的条件下,以孵化时间和孵化率探讨两种孵化方式对泥鳅孵化的影响。结果去巢流水孵化的孵化时间和孵化率为(30.52±0.89)h、(92.25±0.84)%;鱼巢附卵孵化的孵化时间和孵化率为:(38.56±1.04)h(、88.97±0.78)%。表明去巢流水孵化显著优于鱼巢附卵孵化。  相似文献   

15.
喀纳斯草地群落和土壤理化特征对放牧干扰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不同放牧干扰强度下喀纳斯草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土壤理化特征的变化及土壤养分分布与植物群落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群落高度下降,生物量减少,盖度降低,密度则在一定放牧强度内呈增加趋势;土壤容重在0~10 cm土层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土壤含水量在0~10 cm土层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两者在重牧与极牧阶段均无差异(P>0.05);从轻牧到重牧,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在土壤表层(0~10 cm)均呈下降趋势,到极牧阶段又上升,而土壤速效钾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的分布与植物群落高度和生物量呈正相关,且土壤有机质与植物群落高度和生物量相关性显著(P<0.05),土壤有效磷、速效钾与植物群落特征均表现为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The woodpigeon (Columba palumbus) is a common and widespread bird in Morocco (North Africa). I examined, over 2 years (2010 and 2011), the breeding density and nest placement of this game species in relation to nest site habitat and degree of human disturbance. The study area was in the Middle Atlas Tighboula mountain forest, Morocco, in a disturbed and an undisturbed site. Using data collected in the 2 study sites, I aimed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lacement of nests within holm oak trees (Quercus rotundifolia) and their densities. I found that habitat structures, influenced by grazing disturbance, have affected nesting density and the location of nests of this species. Woodpigeons place their nests in a higher position (3.42 ± 0.19 m) when disturbance intensity is high and lower (1.68 ± 0.1 m) when disturbance intensity is low, and show higher nesting density in less disturbed zone (3.1 ± 0.4 nests/ha) than in highly disturbed zones (1.4 ± 0.2 nests/ha). Grazing disturbance could pose a threat to population persistence at a broader scale and could potentially reduce the abundance of this species by altering the composi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forest nesting habitat. Further multi‐scale studies are needed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grazing disturbance on woodpigeon nest density and placement, and to enhance our knowledge of the breeding behavior of this game species under variable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7.
黄土丘陵地区唐古特白刺根际土壤水分与根系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根际土壤水分和根系分布特征为主要指标,研究了兰州北部黄土丘陵地区唐古特白刺根系分布和根际土壤水分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唐古特白刺根际土壤水分变化规律明显,0~40 cm土层含水量变幅较大,40~80 cm土层含水量最高,之下随土层加深而递减,160~300 cm土层含水量没有明显变化。唐古特白刺平均根长100 cm,根幅300 cm。主根较粗,入土浅,根长为地上株丛高的1.32倍,侧根发达,扩展范围较广,根幅为冠幅的3.23倍,地上生物量为根系生物量的1.46倍;有效根系主要分布于0~40 cm,在0~20和20~40 cm土层中,有效根重分别占总有效根重的58.69%和22.96%,有效根长分别占总有效根长的59.65%和23.20%,0~40 cm土层是吸收和利用水分的重要区域,该层土壤水分含量随季节呈现明显的动态变化,根系的浅层分布和分布面积扩大,对于及时有效利用季节性降水有重要意义。根系的水平分布范围是垂直分布范围的3倍,这种根系分布格局对于以自然降水为唯一水分补充方式的黄土丘陵地区,有利于对来自降水而短暂提高的土壤浅层水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