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鹅瘟是当前严重影响鹅业健康发展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雏鹅,鸭也会被感染,感染鹅呈急性败血症临床表现,本文通过对一例小鹅瘟病感染的诊治,为基层饲养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舍饲条件下,完成了玉米秸型配合饲料饲喂生长育肥鹅试验。试验期为60d,玉米秸在配合饲料中的比例为20%30%和40%。试验鹅90日龄体重对照组为3607g,试验A组(20%)为3120g,试验B组2592g,试验C组(40%)为2400g;试验期相应增重为3170、2616、2445和1898g;配合饲料的料生比相应为2.4:1、2.8:1、3.0:1和4.6:1;每只鹅的纯利润相应为13.41、11.36、10.83和6.20元。随玉米告用量的增加,以上各项指标均降低。但玉米秸在30%以内时,饲料成本利润率为1.49、1.55和1.64,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3.
应用微卫星标记研究中国15个地方白羽鹅品种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2个微卫星DNA标记对中国15个地方白羽鹅种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2个微卫星标记中3个为高度多态座位,1个低度多态座位,其余均为中度多态座位。平均杂合度最高的是太湖鹅(0.7105),最低的是皖西白鹅(0.5838)。织金白鹅与溆浦鹅遗传距离最近,为0.0417,而太湖鹅与四川白鹅最远,为0.7259。通过UPGMA法15个地方白羽鹅聚为3大类:织金白鹅、溆浦鹅、闽北白鹅、右江鹅、莲花白鹅、武冈铜鹅、同始鹅、浙东白鹅、籽鹅聚为第一类,广丰白翎鹅、皖西白鹅聚为第二类;酃县白鹅、百籽鹅、太湖鹅、四川白鹅聚为第三类。本研究证明中国地方鹅群体的遗传多性样比较丰富,具有较高的选择潜力。  相似文献   

4.
春天二三月份出生的雏鹅,最易生虱。虱子多寄生在鹅的耳部、尾部和翅膀下方.影响雏鹅生长。1.病原鹅虱又称羽虱.据记载已发现40多种。寄生在鹅头部的羽虱.虫体呈长椭圆形.雄虫体长4~5毫米.雌虫体长5-6毫米.全身有密毛。虫体呈黄色.腹部各节有明显的横带。  相似文献   

5.
2003年8月份,诏安县一鹅场孵化了3批种蛋,发现种蛋孵化率极低,仅为41.2%-50.8%,尤其是胚胎后期和雏鹅早期出现大批死亡,出蛋壳5天以内,雏鹅死亡率达56%。根据供种蛋鹅群状况和种蛋孵化、雏鹅发病等临床症状,经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认该病是鹅胚、雏鹅大肠杆菌病。现综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雏鹅曲霉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霉菌病是幼禽常见的一种霉菌病。各种禽都能感染,发病率高,可造成大批死亡,临床上表现以呼吸困难为主的症候群。雏鹅发生该病时,多呈急性发生。2004年兴化市某养鹅专业户饲养的雏鹅发生曲霉菌病,请笔者诊治,现将诊治结果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4年7月13日购入1 200只雏鹅。购  相似文献   

7.
选用同批自行孵化、育雏、肥育的110日龄朗德鹅、莱茵鹅、丰城灰鹅及朗莱、朗丰、莱朗、菜丰杂交一代肉用仔鹅,在5月阴雨季节,经25天强制填肥,平均肥肝重分别为518.33、288.33、295.00、392.50、362.50、473.33、287.50g,料肝比相应为27.59:1、48.23:1、45.78:1,36.75:1、39.27:1、29.29:1和49.61:1。结果表明,朗德鹅、莱朗杂交一代肉鹅是肥肝生产的理想品种(组合)。朗莱、朗丰杂交一代肉鹅均可作为大规模肥肝生产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8.
赵茜 《农家致富》2004,(22):13-13
河北省乐亭县中保王庄乡陈家埝村农民方国昌,自1999年以来,在自家承包田中建造简易养鹅场,饲养种鹅,卖鹅种蛋赚钱。4年来,他每年11月份购种鹅,饲养半年,待产完蛋后把种鹅卖掉,年均纯收入超万元:现将他的养殖效益介绍如下(以400只种鹅一群为例.公母按1:6配比):  相似文献   

9.
江苏东海浦南镇富安村青年小赵,反季节养鹅、养鸭,一年获利6.8万元。春寒未尽,小赵饲养的3000只太湖鹅已在麦田里和小河边觅食青草。近几年,小赵在养鹅、养鸭实践中摸索出规律:春节过后,市场鹅、鸭价格偏高,原因是此时鹅、鸭货源不足。所以他在春节前购进鹅苗和鸭苗进行饲养。在育苗中他总结出一套经验:一是掌握适宜温度。  相似文献   

10.
洪泽湖鹅     
洪泽湖鹅为洪泽林牧业发展局培育,系由浙东白鹅、皖西白鹅、雁鹅杂交选育而成。该鹅种在20多年杂交选育和横交固定的基础上,经过育种鹅场4个世代家系选育而成。体形外貌基本一致,遗传性能基本稳定。洪泽湖鹅羽毛白色,无咽袋;肉瘤高突,呈半球形,公鹅大而突出,母鹅小而平坦:公鹅体态丰满,呈长方形,母鹅腹宽大有褶,具就巢性。  相似文献   

11.
费页 《农家致富》2004,(21):39-40
春夏育的雏鹅,秋末冬初即长成中鹅。中鹅经选择鉴定后.不能留作种用的,要及时转入育肥期.促其快长增膘.争取在冬季育成上市。这样做的好处有:一是冬季天气寒冷,鹅出栏宰杀后,不易腐败变质,易于存放;二是此时正逢春节来临之际,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养鹅效益好。鹅的快速育肥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看膘补料 母鹅过肥.产蛋量低.有的甚至停产;母鹅过瘦,营养缺乏,产蛋量也低。对过肥鹅.应适当减少精料.必要时暂停喂给精料.圈养的母鹅适当增加运动或放牧:对瘦鹅.增喂精料.增加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晚上还应增喂2次。  相似文献   

13.
雏鹅霉菌病与沙门氏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5月.鸡东县一农场黄某饲养的雏鹅5日龄时突然发病,陆续死亡50余只.他听当地兽医说是小鹅瘟.但按小鹅瘟治疗(用抗小鹅瘟血清及抗病毒药)后不见明显疗效,于是到我站求诊,经临床观察、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为雏鹅霉菌病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笔者近日诊治一起鹅暴发球虫病的病例,由于诊断准确,用药及时,为养殖户减少了经济损失,现将诊治情况总结如下:一、临床症状一养鹅专业户购进雏鹅1000只,饲养约30日龄时开始发病。病鹅精神萎顿、两翅下垂、羽毛蓬松、眼无神、  相似文献   

15.
双重抑制PCR技术分离鹅微卫星标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双重抑制PCR技术分离11对鹅的特异微卫星引物,应用于浙东白鹅和太湖鹅的基因组PCR扩增。结果表明:11对引物在浙东白鹅和太湖鹅中分别扩增出37和36个清晰条带,20个等位基因为两品种所共有,11对引物中有5对呈中等多态、6对呈高度多态。各位点产生2~6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的平均杂合度为0.456~0.772,以G07位点为最高,G06位点为最低;平均多态信息为0.375~0.737,以G07位点为最高,C01、G03和G11位点为最低。浙东白鹅和太湖鹅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655和2.558,与实际测得的两品种平均值3.364和3.273较接近。研究结果表明,两品种的等位基因分布较为均匀,与鹅的实际品种特征一致,因此,双重抑制PCR技术适合于鹅的基因组结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农技员手记     
一起鹅霍乱的诊治经过农技员手记之一鲍有农1998年4月5日,我正在家吃午饭,大岗村村民杨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跑来:“鲍技术员,我养的鹅快死光了,你赶紧去看看。”我放下碗筷,火速往他家赶去。原来,杨林今年3月22日从种鹅场购买了480只雏鹅,该种鹅场...  相似文献   

17.
2008年6月初.吉林省蛟河市新站镇大利村一养鹅户饲养的3000只雏鹅,从18日龄起出现以消化道和呼吸道病变为特征的传染病,并出现大批死亡。该鹅群未注射小鹅瘟疫苗,故当地兽医疑为小鹅瘟或细菌性传染病。后注射了抗小鹅瘟高免血清。并用阿莫西林、环丙沙星饮水.均未见疗效。后到蛟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诊治,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水网密布,水资源较为丰富。意扬林、垛子田、低洼地、拾边地的丰富资源为养鹅提供了得天独犀的条件。规模化养殖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但多发小鹅瘟、传染性浆膜炎、霍乱、鹅副粘病毒等病.且近几年呈明显上升趋势。本文总结了多年鹅病防治的经验.及有效的控制方法.为水乡肉鹅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鹅副粘病毒病是鹅的一种以消化道症状和病变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去年该病在我县多个乡镇呈多发态势,给许多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预防此病发生,提高广大养殖户对该病的认识,现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有时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高为临诊特点,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并可经卵垂直传播。目前,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常引起雏鹅大批死亡.对养鹅业的发展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