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白冠病是一种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鸡住白细胞孢子虫感染的一种血液原虫病,鸡住白细胞原虫寄生在鸡的血液,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红细胞,可分为卡氏、休氏、使氏、西氏、考氏住白细胞虫和沙氏住白细胞虫,显微镜下分辨,住白细胞虫成熟的配子体是近似圆形,沙氏住白细胞虫,显微镜下分辨,住白细胞虫成熟的配子体是近似圆形.沙氏住白细胞虫成熟的配子体是长型的。  相似文献   

2.
鸡住白细胞虫病病原体以卡氏住白细胞虫为主,是一种侵害血液、肌肉与内脏器官的原虫性寄生虫病。 1.流行病学住白细胞原虫在鸡体内进行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在蠓等吸血昆虫体内形成生殖性孢子小体。它的生活史是鸡→蠓→鸡。  相似文献   

3.
刘宇卓 《农家致富》2011,(19):42-43
鸡住白细胞虫病的病原是血变科住白细胞虫属的原虫,以卡氏住白细胞虫为主,是一种侵害血液、肌肉与内脏器官的原虫性寄生虫病。本病在秋季多发,主要临床症状为咯血、排出绿便、冠与肉髯苍白和呼吸困难、发育迟缓、产蛋率下降等。一、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4.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虫(Leu-corytozooncaulleryi)引起的一种细胞内寄生性原虫病。1909年,Matins和Legar首先在越南北部发现本病。1980年,张泽纪在广州地区分离出L.caulleryi病原体,并证实了该病在中国大陆的存在。目前,本病广泛流行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我国包括台湾省在内的20多个省市先后报道了本病。由于它严重影响产蛋率和增重效果,并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应引起有关人士的高度重视。1生活史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的生活史包括三个阶段: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其中,裂殖…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开展鸡病防治工作中.自1999年8月底9月初陆续在滨州市等鲁北地区的部分县(市、区)的养鸡场中确诊了鸡住白细胞虫病以来.年年都有发病.鸡住白细胞虫病(Leucolzto Zoonosis)又称鸡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虫属中的卡氏住白细胞虫和沙氏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中而引起的.卡氏住白细胞虫致病力强.危害严重。据统计.3-6周龄雏鸡发病率高,死亡率50%~80%。中、大雏死亡率10%~30%.成鸡死亡率5%~10%。  相似文献   

6.
鸡住白细胞虫病又称鸡出血性病、鸡白冠病,病原是血孢子目、血变科鸡沙氏住白虫,是由鸡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发病急、病程短、传染和死亡快的血孢子虫病,以下痢、贫血和肝脾肿大以及肌肉组织广泛出血为特征的原虫病,具有严格的季节性。每年以7—9月份发病率为再,  相似文献   

7.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鸡白冠病,是由疟原虫科、白细胞虫属的多种鸡住白细胞孢子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本文主要介绍了春夏季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防控要点。  相似文献   

8.
鸡住白细胞病严重影响养鸡业的发展,给养鸡业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鸡住白细胞虫病又称白冠病、出血性病,是由住白细胞虫属的卡氏住白细胞虫或沙氏住向细胞虫寄生于鸡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红细胞中而引起。卡氏住向细胞虫致病性强,危害性较大。本病靠吸血昆虫(卡氏住白细胞虫为库蠓,沙氏住自细胞为蚋)传播,故有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9.
对邯郸地区7个县鸡群的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进行了调查,并开展了临床诊治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邯郸地区鸡群中鸡住白细胞虫病的感染率为60%~90%.而1997年则为35%~100%。各个县鸡群的感染率有较大的差异.用磺胺类药物,呋喃类药物,及抗原虫的克球粉,血虫净以及中药原虫清散均有较好效果,一般都能在3 d 内清除症状,使鸡群逐渐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0.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鸡出血性病、鸡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红细胞内所引起的贫血性疾病。其特征是.患鸡突然发病.贫血.脾和肝脏肿大.急性的突然死亡。住白细胞原虫主要是通过库蠓和蚋(黑蚊)进行传播,一股气温在20℃以上时。特别是夏秋季节.以7、8、9月份为重,尤其在潮湿温暖的天气,库蠓和蚋(黑蚊)繁殖快,使该病的发生与传播变快.在我国南方比较普遍与严重。主要危害1—3月龄幼鸡.死亡率高:成年鸡常为带虫者。对养鸡业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1.
鸡住白细胞虫病的诊断与治疗王克领王四保魏成斌兰亚莉(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郑州450002)1996年8月,郑州市郊县某养鸡户饲养的爱维因肉鸡,发生了以贫血症状为主的疾病,经流行病学、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住白细胞虫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库蠓和蚋是鸡住白细胞虫病(又称白冠病)的传播媒介。据相关资料报道,我国北方以库蠓为主,南方地区库蠓和带蚋兼有。白冠病是南疟原虫科住白细胞属的原虫通过传播媒介寄生在鸡的血液细胞和内脏器官组织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雏鸡和育成鸡感染该病后死亡率高,成鸡感染后病情较轻。该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流行性,夏秋季节多发。  相似文献   

13.
鸡住白细胞虫病在我国南方地区相当普遍,但江苏省多年少见。1994年9月在南京地区某鸡场连续三批肉鸡暴发此病,发病率达40%,最高死亡率达11.5%,因诊断治疗衣时,很快控制了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属的原虫引起的全身出血性疾病,本病常呈地方性、季节性流行。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鸡住白细胞虫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方法,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蛋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引起的以出血和贫血为特征的寄生虫病。本病在我国的发生比较普遍,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主要危害是阻碍雏鸡和育成鸡生长发育、引起雏  相似文献   

17.
血液原虫病是指寄生于畜禽血液中的原虫及其所引起的疾病,通常所见的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焦虫病、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等。一般夏秋季节多发,给饲养户造成了一定的损失。1发病情况2013年9月,本镇绒山羊养殖户代某某反映,部分幼羊拉稀,抗生素治疗不明显,陆续死亡多只。2流行特点有明显季节性,尤以夏秋季节最为明显;发病与其年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鸡白冠病又称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一种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在鸡体内寄生而引起的。而寄生鸡体内的卡氏白细胞原虫,主要由库蠓携带传播,大多发生于夏秋季节,雏鸡易感性最高。笔者今年夏天接诊一例40日龄817肉杂鸡发生该病的病例,现介绍个人的诊断体会。  相似文献   

19.
鸡住白细胞虫病在我国南方地区相当普遍,但江苏省多年少见。1994年9月在南京地区某鸡场连续三批肉鸡暴发此病,发病率达40%,最高死亡率达11.5%,因诊断治疗及时,很快控制了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鸡住白细胞孢子虫感染的一种血液原虫病.常寄生在鸡的血液、脏器器官等部位,蛋鸡、肉鸡都易引起发病,特别是在笼养蛋鸡、大棚饲养的肉鸡.极易引起慢性的鸡冠贫血,又被俗称为“白冠病”。2007年的9月份,文登营鸡场一批300日龄的开产鸡发生产蛋下降,并个别死亡,笔者诊断为住白细胞原虫病,其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