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颗粒饲料是根据鱼类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把多种单一饲料和添加剂按比例科学配制而成的养鱼专用饲料。对以优质鱼为主养的养殖水体,颗粒饲料具有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消化吸收的特点。尤其是膨化颗粒饲料投喂后浮于水面,不易散失,可大大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科学使用颗粒饲料,首先要正确确定投饲量。投  相似文献   

2.
1选择优质饵料 选择优质而新鲜的饵料投喂很重要,切不可用腐败变质饵料投喂。夏季是鱼类的快速生长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十分重要。对于同一种鱼类,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可适当减少投喂量,而蛋白质含量低的饲料就应增加投喂量。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其中各种成分的含量都要满足鱼类生长之需。即使用小杂鱼虾等鲜料投喂的,为防止饲料不卫生,也要用二氧化氯(0.3毫克/千克)或高锰酸钾(15毫克/千克)浸泡进行消毒杀菌。  相似文献   

3.
饲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的关键环节,一些养殖户由于没能正确掌握投喂饲料的数量,不懂得识别鱼类的饥饱,不讲究投喂的方法,导致单产低,病害多,经济效益差。现将科学投喂体会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焕铨 《农家顾问》2005,(12):43-44
水产配合饲料技术的发展必须延伸到饲料的投喂环节,饲料投喂是饲养管理的中心工作,也是取得效益的关键所在。投饲技术包括投饲量的确定、投饲时间、投饲次数和投饲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1选择营养物质合理,均衡、品质好的饲料。饲料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成本,饲料品质好,鱼类吃食后可消化吸收的部分高,鱼类生长速度快,饲料系数低。反之,用品质差的饲料养殖鱼类则会大大加重养殖成本。2科学合理的投喂,是减少饲料浪费,控制饲料成本的有效途径。投饲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饲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一些养殖户由于不会正确掌握投喂饲料的数量,不懂得识别鱼类饥饱,导致单产低、病害多,经济效益差。现将几点体会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三、饲料投喂 投喂高效饲料是无公害养殖成功的保证。无公害水产养殖提倡使用全价膨化配合饲料,对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建议每周至少投喂一餐青饲料。饲料投喂应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四定”,坚持少量多餐,每天投饲3~4次;同时以不影响鱼类下一顿抢食能力为前提来掌握目投喂量,就是每餐只喂8成饱,具体掌握到每餐投喂饲料时,到有60%~70%的鱼群离开时就可以停止投喂。  相似文献   

8.
吴草 《农家致富》2005,(22):40-40
适量投饲 秋冬季,鱼病高发季节已过.天气正常.养殖鱼类浮头危险也减轻.可适当加大投饲量.让鱼日夜吃饱。如“青绿饲料养殖为主的,须提高投喂商品饲料的比重。但也要防止投故太多或饲料变质危害鱼体和恶化水质。这段时期投饲量一般约占全年总投饲量的40%左右。随着水温降低.鱼的食量减退,可减少投喂量,只要求保鱼不掉膘.维持到捕捞收获为止。此期投饲量只占全年总饲量的10%-15%。  相似文献   

9.
1颗粒饲料鱼类颗粒饲料的直径通常为2.5~8mm,长5~10mm,可直接投撒于鱼池饲喂。喂前需检查,如饲料受潮不要再直接投喂,而要先将其晾干或晒干,然后再投喂;如饲料变质则不宜再饲喂,以防鱼食后发生中毒。2饼类饲料饼类饲料饲喂小鱼宜敲碎、浸泡、磨浆后投喂,喂中到大鱼将其浸软即  相似文献   

10.
王文彬 《农技服务》2006,(11):37-37
春季水温低,鱼小,摄食量也小,在晴天气温升高时,可投放少量的精饲料。当气温升至15℃以上时,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1%左右。夏初水温升至20℃左右时,日投喂量占鱼体总重的1%~2%。这时是多病季节,因此要注意适量投喂,并保证饲料适口、均匀。盛夏水温上升至30℃以上时,鱼类食欲旺盛,生长迅速,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3%~4%,但需注意饲料质量并防止剩料,且需调节水质,防止污染。  相似文献   

11.
戴永良 《农家致富》2009,(13):40-40
五、饲料投喂 饲料投喂按照“两头精、中间粗、荤素搭配、精粗结合”及“四定”原则科学投喂.以颗粒饲料和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有野杂鱼、螺蛳肉、蚌肉等,植物性饲料有小麦、玉米、豆饼、山芋、南瓜、马铃薯、水草等。春季水温达到15℃开始投喂饲料.日投喂量控制在河蟹体重的3%-8%.以投喂后2-3小时吃完为宜。前期3%-5%.中期5%~7%,后期7%.8%.根据河蟹有昼伏夜出、喜欢夜晚觅食的习性,分上午和傍晚两次投喂.上午7~8点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1/3.傍晚17~18点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2/3。3-5月份.投喂颗粒饲料,促进河蟹生长。  相似文献   

12.
戴永良 《当代农业》2009,(13):40-40
五、饲料投喂 饲料投喂按照“两头精、中间粗、荤素搭配、精粗结合”及“四定”原则科学投喂.以颗粒饲料和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有野杂鱼、螺蛳肉、蚌肉等,植物性饲料有小麦、玉米、豆饼、山芋、南瓜、马铃薯、水草等。春季水温达到15℃开始投喂饲料.日投喂量控制在河蟹体重的3%-8%.以投喂后2-3小时吃完为宜。前期3%-5%.中期5%~7%,后期7%.8%.根据河蟹有昼伏夜出、喜欢夜晚觅食的习性,分上午和傍晚两次投喂.上午7~8点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1/3.傍晚17~18点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2/3。3-5月份.投喂颗粒饲料,促进河蟹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一、饲料加工、配合及投喂 (一)饲料加工蝎子是肉食性动物,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肉类应切成黄豆粒大的小块或用绞肉机绞成肉泥.蝼蛄、蚂蚱等去头切碎喂.蚯蚓切成豆粒大的小段喂.植物性饲料粉碎、炒熟,按比例加水拌成颗粒状饲料投喂.  相似文献   

14.
赵振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560-8562
近年来,随着动物应激相关学科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鱼类应激生物学的研究。阐述了应激的概念、鱼类应激的发生及危害,主要包括应激反应对鱼类的生长、行为及机体健康的影响。从饲料投喂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缓解措施。最后,分析了饲料投喂与鱼类应激反应之间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水产健康养殖及鱼类保护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颗粒饲料:鱼类颗粒饲料的直径通常为25-8毫米,长5-10毫米,可直接投撒于鱼池饲喂.饲料受潮不要直接投喂,要先将其晾干或晒干,然后再投喂;如饲料变质则不宜再饲喂,以防鱼类食后中毒.  相似文献   

16.
<正>1.颗粒饲料。鱼类颗粒饲料的直径通常为2.5~8毫米,长5~10毫米,可直接投撒于鱼池饲喂。饲料受潮不要直接投喂,要先将其晾干或晒干,然后再投喂;如饲料变质则不宜再饲喂,以防鱼类食后中毒。2.饼类饲料。饼类饲料饲喂小鱼应敲碎、浸泡、磨浆后投喂,喂中  相似文献   

17.
牟水元 《新农村》2008,(4):24-24
确定投喂量,既要满足鱼类生长需求,又不能过量。过量投喂不仅增加成本,且污染水质。  相似文献   

18.
越冬期内鱼类很少摄食或停止摄食,活动量明显减少,新陈代谢水平降低,生长速度减缓,鱼类抗病力明显下降,要认真做好池塘越冬期的日常管理工作。1巡塘喂料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注意观察池塘水色及鱼类活动情况。鱼种下塘后,若遇天气急剧变冷时,要加深池水,防止冻伤鱼种。在天气晴朗、水温较高时,要适当投喂一些饲料,以保证鱼种在越冬期内不断食、不掉膘。春季,气温回升后应及时恢复饲料投喂,争取让鱼"早开食、早恢复体质、早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鳜鱼配合饲料适宜投喂频率,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减少环境污染,进而促进鳜鱼养殖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试验设置5种投喂频次(分别为每天1次、2次、3次、4次、5次),研究不同鳜鱼配合饲料投喂频次对鳜鱼生长发育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鳜鱼配合饲料投喂频次显著影响鳜鱼体重增加量、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和饵料系数,均在每天投喂3次和4次时取得最大值。鳜鱼肌肉品质指标中肌肉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整体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而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则随着投喂频次的增加表现为逐渐上升的趋势。综上,在鳜鱼养殖中,投喂频次每天3次和4次是鳜鱼配合饲料最适宜投喂频率。  相似文献   

20.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关键时期,为了确保养殖稳产高产,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强投喂 夏季水温在25℃~28℃时鱼群生长最旺,饲料效率最高,应抓紧这时进行强度投喂。一般精饲料每天投喂2次,青饲料每天投喂1~2次,鲜活贝类每天投喂1次。投饵量可根据以下具体情况而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