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东森寒葱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大葱苗期喷施调环酸钙(200、400、600、800 mg·L-1)处理的形态指标、叶绿素和根系活力等指标,探究不同浓度调环酸钙对大葱种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调环酸钙能有效增加大葱幼苗的假茎粗、假茎长度和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根系活力、促进根系生长,且其适宜浓度为600 mg·L-1。处理后21 d,与清水对照相比,600 mg·L-1调环酸钙处理的假茎粗、假茎长和根系活力分别提高了22.0%、66.9%和65.7%;根系、假茎、叶片和全株干质量分别增加38.5%、48.4%、34.6%和37.9%。与200 mg·L-1矮壮素处理相比,600 mg·L-1调环酸钙处理的根冠比、壮苗指数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上升23.0%、37.0%和19.4%。综上,叶面喷施600 mg·L-1的调环酸钙能有效提高大葱种苗质量。  相似文献   

2.
基质浇施黄腐酸钾对黄瓜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质栽培的黄瓜幼苗浇施不同浓度的黄腐酸钾,通过研究其对黄瓜幼苗形态指标(株高、茎粗、根体积、最大根长、地上、地下部干鲜质量)、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低浓度水平下,黄腐酸钾可以显著提高黄瓜地下部干物质积累,增加根体积和根长,提高根系活力;高浓度的黄腐酸钾可抑制幼苗生长;而60~120 mg/L黄腐酸钾处理有利于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3.
以"金蒜2号"大蒜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叶面喷施浓度为0.30、0.60、0.90g·L~(-1)的有机锗(Ge-132)溶液,以喷施等量蒸馏水为对照,研究了有机锗对大蒜幼苗生长发育和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锗浓度为0.30~0.60g·L~(-1)范围内,大蒜幼苗株高、假茎粗、叶面积和根系活力等生长指标均随有机锗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有机锗浓度升高至0.90g·L~(-1),各生长指标值则显著下降;在0.60g·L~(-1)浓度下达到最大,比对照组分别升高了1.6%、5.3%、2.0%和20.0%;叶片内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也随有机锗浓度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0.60g·L~(-1)浓度时达到最大,其中,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分别比对照升高了40%、38%和36%;因此,外喷0.60g·L~(-1)有机锗是促进栽培大蒜的生长发育并提高光合效率的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Cu2+浓度对豌豆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Cu2+处理(20 mg/L)对豌豆生长有促进作用,豌豆幼苗的根系活力及株高、鲜重有所增加,随着Cu2+浓度的升高,种子萌发率下降、生长受阻,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都降低,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在较高Cu2+浓度的影响下,豌豆幼苗的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并随着溶液中Cu2+浓度的增加,抑制加重。  相似文献   

5.
在室温盆栽的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的有机胺(PTMAC)处理,研究其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TMAC在10mg/L下各项指标较好,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是发芽活力指数显著增加了43.74%;鲜重增加了34.71%,根系活力增强了138.71%;叶绿素含量在其浓度为20mg/L时最高,增加了41.47%。当PTMAC浓度超过了50mg/L时,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NaHSO_3和KHCO_3复合处理对设施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瓜"津优33号"品种为试材,研究1 500 mg/L浓度的KHCO3和不同浓度NaH-SO3复合对设施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促进黄瓜幼苗生产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KHCO3和NaHSO3复合配比可提高设施黄瓜幼苗光合速率,进而提高幼苗的根系数、根冠比、植株干重和鲜重比值等指标,培育壮苗。与对照相比,1 500 mg/L KHCO3+200 mg/L NaHSO3处理使黄瓜的茎粗、根系数、光合速率、根冠比、植株干重和鲜重比值分别提高了10.19%、42.86%、62.89%、46.15%、39.60%,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6,(10):35-37
为解决秋葵育苗中死苗的问题,以秋葵为试材,研究了在秋葵育苗过程中施用石灰对其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一定浓度的石灰能促进秋葵根系发育,提高根系活力、根系质量、根冠比、侧根数;能显著地增加秋葵幼苗的叶面积、植株高度和茎粗度。其中以采用4%的石灰均匀拌入土壤的方式效果较好,根系活力、根系质量、根冠比、侧根数分别较对照提高19.17%、62.86%、65.78%、67.27%、4.61%。  相似文献   

8.
以水培枳实生苗作为试材,设置0 mmol/L(K0)、1 mmol/L(K1)、2 mmol/L(K2)、5mmol/L(K5)、10mmol/L(K10)等5个钾浓度梯度,研究供钾水平对枳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各部位元素含量和比例、抗逆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钾水平在K0至K2时枳株高、叶片数、各部分鲜重及总鲜重差异不显著。供钾过量后,枳各部位鲜重、叶片数和株高下降。与K2相比,K10的株高、叶片数和总鲜重下降了35.0%、32.4%和35.6%。过量施钾会减少植株除茎以外各部位干物质的积累量,还会增加根冠比。枳的根、茎、叶钾含量表现为随供钾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且多数处理间有显著性差异;各部位钙镁含量与此相反,呈下降趋势。随供钾浓度的增加,枳各部位的K/Na、K/B、K/Ca和K/Mg增大,破坏了植株体内元素的平衡。叶片淀粉、蔗糖、可溶性糖和果糖含量随着供钾浓度的提高而增加。K0和K10处理下,叶片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会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硝酸钾(KNO3)、高锰酸钾(KMnO4)、赤霉素(GA3)、聚乙二醇(PEG)对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探讨促进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有效途径,为菘蓝的规模化栽培及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g/L KNO3处理的幼苗根长提高61.35%,10g/L KMnO4处理的幼苗保水力提高81.58%,3种浓度GA3处理幼苗根系活力分别提高17.88%、21.85%、13.82%,0.2g/L GA3处理使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提高38.90%、79.18%,幼苗鲜重和苗长分别提高84.38%、24.24%;3种浓度PEG处理的幼苗根系活力分别提高14.08%、19.32%、13.57%,鲜重分别提高75.00%、106.25%、87.50%,200g/L PEG、300g/L PEG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分别提高68.15%、46.93%。综上所述,以GA3溶液处理效果最好,其中,以0.2g/L GA3处理效果最佳,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形态及配比氮肥(NH4+-N、NO3--N)对番茄幼苗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以盆栽番茄幼苗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浓度配比的铵态氮与硝态氮处理,测定番茄幼苗根系的鲜重、干重、根粗、根长、根数、比根长及根冠比.结果显示,在75%铵态氮+25%硝态氮的氮肥比例下,番茄幼苗根系生物量最大;空白对照的根冠比值最大;2...  相似文献   

11.
B类MADS-box基因在调控显花植物的花瓣和雄蕊发育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初步了解大蒜花发育的分子机制,以‘阿城紫皮’大蒜(Allium sativum)的花蕾为试材克隆了AsPI(Gen Bank登录号为KY272748)。AsPI的cDNA长939 bp,开放阅读框为615 bp,编码204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显示,AsPI编码的蛋白质包含高度保守的MADS结构域(1~57氨基酸)和保守的K结构(76~140氨基酸),AsPI蛋白具有PI亚家族特有的序列特征:MADS区特征丝氨酸残基、K区高度保守序列KHExL以及C–末端的PI基序。序列比对、功能域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AsPI属于单子叶植物B功能基因PI亚家族。半定量和实时RT-PCR检测AsPI在大蒜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在花蕾中高丰度表达,在花茎中表达量中等,在根、假茎、嫩叶、保护叶等营养器官中表达量极低甚至不表达。  相似文献   

12.
香蕉不同器官中NPK含量及其积累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香蕉体内氮磷钾的含量及分布特点,采用整株肢解法,研究了香蕉不同生育期根、球茎、假茎、叶及果、果轴的氮、磷和钾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香蕉根系、假茎、球茎、叶、果实和果轴6个器官中的氮磷钾含量与分布不同.在香蕉抽蕾前,氮分布为叶>球茎>假茎>根系,磷为假茎>叶>球茎>根系,钾为假茎>根系>叶>球茎;抽蕾后,氮...  相似文献   

13.
不同LED光源对青蒜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质(红光、蓝光和红蓝混合色光),以白光(普通日光灯)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青蒜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对青蒜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红光处理下株高、假茎粗、假茎长、地上部干质量/鲜质量均最高,极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而叶绿素总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以白光处理最高,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以红光处理最大,胞间CO2浓度以白光处理最大;不同光质处理对青蒜苗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有较大影响,红蓝混合色光处理下Fv/Fm和Fv/Fo均最大,ΦPSⅡ为白光处理最高,但与红光处理差异不显著。红光有利于提高青蒜苗的光合速率,进而促进青蒜苗的生长及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14.
以大蒜和洋葱为试材,研究了用波长为308nm的UV-B辐射灯照射,不涂抹芦荟蒽醌类物质;先涂抹芦荟蒽醌类物质,再进行UV-B照射;先进行UV-B照射,然后再涂抹芦荟蒽醌类物质,通过根尖压片法观察根尖细胞分裂过程等方式下洋葱和大蒜根尖细胞分裂的影响,根尖在自然条件下生长,不经UV-B辐射灯照射为对照(CK).结果表明:经紫外线照射过的洋葱和大蒜根尖细胞中出现了畸形核、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游离染色体等异常现象.但先涂抹芦荟蒽醌类物质,然后进行UV-B照射的一组,根尖细胞中的异常现象明显减少.说明芦荟叶中的蒽醌类等次生代谢物质有屏蔽紫外线辐射、防止紫外线辐射伤害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以盆栽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连续2年研究了老龄苹果园土壤经棉隆熏蒸后轮作一茬葱对再植平邑甜茶植株生理特征的影响,为其减轻苹果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老龄苹果园土壤轮作葱、棉隆熏蒸、棉隆熏蒸后短期轮作葱均能显著促进连作土壤再植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其中以棉隆熏蒸后短期轮作葱处理效果最佳。与棉隆熏蒸相比,棉隆熏蒸加短期轮作葱处理的平邑甜茶株高、地径、鲜质量、干质量、根系呼吸速率在2016年7月分别提高了34.5%、19.5%、30.0%、22.6%、21.3%,2017年7月,上述指标分别提高了29.9%、28.4%、35.0%、34.4%、26.5%;棉隆熏蒸后短期轮作葱还显著降低了根系及叶片中MDA含量,提高了根系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两者联用处理的平邑甜茶幼苗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Gi)等较棉隆熏蒸也有显著提高。因此,棉隆熏蒸后短期轮作葱能有效防控苹果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6.
P、K、Ca缺失对枇杷幼苗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盆栽,观察了枇杷幼苗缺P、K、Ca时的外部症状和内部组织解剖结构,测定了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强弱。结果表明:缺P植株叶片暗绿,叶脉紫红色,老叶有坏死斑块易脱落,叶片光合量比对照低,根系发育不良,根系活力降低。缺K植株细弱,老叶有黄斑,叶面不平整,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光合量最小。缺Ca植株矮小,叶片小、畸形,新叶边缘出现黄斑,根系发育不良,根皮率增加。  相似文献   

17.
以大蒜(Allium sativum)‘伊宁红皮’和抽薹型分蘖洋葱(Allium cepa var. aggregatum)‘M-4’为试验材料,通过间作,分析分蘖洋葱对大蒜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洋葱与大蒜间作,可以显著提高大蒜植株生长势,平均株高和假茎粗分别为96.3 cm和10.6 mm,比对照分别增高6.1 cm,增粗2.4 mm。间作的分蘖洋葱可促进大蒜的生殖发育,抽薹期比对照提前4 d,功能性大蒜小花数增多,减少气生鳞茎的数和大小,而且上调花分生组织属性基因gaLFY和AsFUL的转录水平。抽薹型分蘖洋葱与大蒜间作具有促进大蒜功能花发育的化感效应,有利于实现大蒜育性恢复。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地区楼葱的特性,试验对我国不同地区12个楼葱栽培种的数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14个数量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数量指标后,单株质量、株高、假茎质量、花葶高、叶形指数和假茎指数影响分类;相关性分析说明主要数量指标间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聚类分析后,遗传距离为3.1时可将楼葱种质根据所得主要数量性状分为4个类群。测定不同地区楼葱6个品质指标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紧实度与蛋白质含量、干物质率、香辛油含量、总糖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或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主成分反映了89.99%的原有信息量,楼葱的干物质率与紧实度为主要成分;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品质与数量性状的关系,假茎直径、出叶孔间距、单株质量这3个数量性状对楼葱品质的影响居前3位。研究表明楼葱种质材料具有极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宁夏同心2个地区黄水桥HSQ、石羊圈SYJ的楼葱种质距其他种质资源间亲缘关系最远且干物质率含量及紧实度最高。  相似文献   

19.
大蒜未受精子房离体诱导单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苍山大蒜品种‘糙蒜’为试材,通过花茎离体培养获得发育健壮的花器官。以其未受精子房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不同培养基(MS、B5、N6)及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单倍体诱导的影响,以建立大蒜单倍体诱导体系。结果表明,诱导未受精子房产生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B5 + 2 mg · L-1 6-BA + 1 mg · L-1 NAA,愈伤组织及雌核发育胚总诱导率可达12.24%;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B5 + 3 mg · L-1 6-BA + 1 mg · L-1 NAA,不定芽分化频率可达46.15%;将不定芽转移至B5 + 0.05 mg · L-1 NAA培养基中可诱导生根,发育成完整植株。以再生植株叶片为材料,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所得18株再生植株中有16株为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20.
紫皮石斛组培技术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皮石斛种子和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芽苗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及组培苗优化条件。结果表明:种子最适宜作为快繁的外植体,种子通过无菌小芽苗、芽苗增殖、壮苗生根的途径再生成完整植株;并探索出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初代诱导培养基为1/2MS+1mg/L BA+0.5mg/L NAA,种子直接萌发长成大量绿色、长势整齐的无菌小芽苗;增殖培养基为MS+2mg/L BA+0.5mg/L NAA+5%马铃薯汁+5%香蕉泥,芽苗增殖倍数高,达到4.6倍,且长势好、芽苗粗壮;生根壮苗培养基为1/2MS+0.5mg/L NAA+10%香蕉泥+0.1%活性炭,生根苗平均根数和根长达到了最佳状态,根系发达,苗高、健壮,叶色浓绿。培养基中适宜的琼脂浓度为6g/L,增殖倍数较高,植株直立,叶片也不弯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