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光温室温度变化与热量状态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陕北和关中地区日光温室温度变化和热量状况的对比观测试验结果表明,陕北地区日光温室的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和10cm土温分别比关中高9.9~10℃、1.8~2.3℃和1.0~1.3℃,是理想的发展区域.日光温室夜间失热的主要途径为贯流放热,失热量占总热量76%以上;其次是土壤横向传热,失热量占总热量12.5%~13.2%,换气放热失热量最少,占总热量5.6%~10.7%.加强夜间草帘覆盖和挖防寒沟是保温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非稳态导热理论为基础,对示例墙体温度变化和蓄放热特点进行解析。通过解析表明,后墙蓄热、温度升高过程是由于太阳辐射引起的被动过程,后墙蓄热量多少、温度升高特点由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变化决定;后墙放热、温度降低过程是由于外界低温引起的被动过程,后墙放热量多少、温度降低特点由外界温度决定;后墙温度变化、蓄放热变化过程是受太阳辐射周期性变化引起的被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后墙蓄热保温原理是利用太阳辐射和温室效应来提高后墙非稳态蓄热温度,进而提高后墙放热温度;利用保温被阻挡来减少后墙放热量,延缓后墙温度下降速率,间接提高后墙非稳态放热温度;从而使得后墙非稳态蓄放热过程在较高温度水平上进行,实现后墙蓄热保温作用。针对后墙蓄热保温局限性提出了改善日光温室保温性能的方法:一是提高后墙放热温度;二是降低后墙放热量。  相似文献   

3.
宁夏两种结构日光温室墙体与地面传热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宁夏二代日光温室和引进的山东五代日光温室进行传热特性分析,得出无论从晴、阴天还是从长季节观测分析,山东五代日光温室的墙体放热量均极显著大于宁夏二代温室的墙体放热量;山东五代日光温室的地面放热量显著小于宁夏二代温室的地面放热量;通过计算整个冬季的墙、地放热总量可知,山东五代日光温室的墙、地放热总量比宁夏二代日光温室的墙、地放热总量高9.9%。并且以整个长季节观测数据为基础,计算得到了两种类型日光温室的墙体与地面对温室热量的贡献率,在整个冬季,宁夏二代温室的墙体放热量低于地面放热量2%,山东五代温室的墙体放热量高于地面放热量34%。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寿光各代日光温室引进喀什地区后蓄热保温性能降低的原因,以气象学土壤热量收支平衡理论为依据,对2000—2020年越冬季潍坊市和喀什市的气象因素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喀什市平均日照时数、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强度分别为潍坊市的92.94%、91.55%~94.77%。喀什市白天最高气温比潍坊市最高气温低3.79℃;喀什市夜间最低气温比潍坊市最低气温低3.50℃,日光温室夜间放热量多。喀什市日光温室蓄放热更容易失去平衡,温室温度降低;外地引进寿光各代日光温室后,要对采光面倾斜程度、温室跨度、温室保温被厚度等进行调整,以适应引进地区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5.
北方寒区节能日光温室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基于作物生长所需最低太阳能截获、热量平衡、蓄放热能量守恒为核心的节能日光温室建筑设计的理论、方法,为温室作物越冬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方法]针对北方寒区节能日光温室建筑发展现状和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越条件,依据太阳能原理,运用建筑热工设计理论和方法,即建筑学等多学科综合理论研究、温室建筑空间和构造形式的设计、温室试设计与建设、测试等过程和方法.[结果]建立了节能日光温室建筑参数设计方法;建立了日光节能保温墙体结构各种材料厚度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日光温室节能蓄热体厚度的计算方法.[结论]提出了以冬至日太阳能合理截获、温室内热量得失平衡、墙体蓄放热能量守恒为核心的日光温室合理采光、保温和蓄热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日光温室墙体夜间放热量计算与保温蓄热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本文提出了以墙体夜间放热量作为评价指标的日光温室墙体保温蓄热性能评价的方法.在以付立叶级数形式表达的室内外气温等墙体工作条件下.根据一维非稳态传热的理论,采用有限差分算法,建立了日光温室墙体传热过程模拟与墙体放热量的计算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RGWSQCR.根据对几种墙体的夜间传热量计算结果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墙体夜问放热量简化计算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7.
<正>日光温室是我国设施园艺生产的主要载体,广泛用于各种蔬菜、瓜果的周年生产。日光温室以太阳能为主要能量来源,夜间依靠白天蓄积的能量保证热量供给,对围护结构要求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实验表明,温室前坡虽采用保温性能良好的保温被、草苫、纸被等进行覆盖,但前坡面热量损失仍占60%以上。连栋温室室内屋架下弦在同一水平面,安装内保温(遮阳)系统相对较为容易,图1~图2。日光温室结构形式与连栋温室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正>日光温室是我国设施园艺生产的主要载体,广泛用于各种蔬菜、瓜果的周年生产。日光温室以太阳能为主要能量来源,夜间依靠白天蓄积的能量保证热量供给,对围护结构要求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实验表明,温室前坡虽采用保温性能良好的保温被、草苫、纸被等进行覆盖,但前坡面热量损失仍占60%以上。连栋温室室内屋架下弦在同一水平面,安装内保温(遮阳)系统相对较为容易,图1~图2。日光温室结构形式与连栋温室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针对日光温室土壤温度不均衡的问题,运用传热学非稳态导热理论,测定分析跨度方向上不同测点地面温度变化率和土壤放热量之间的关系,对下挖式日光温室土壤夜间的非稳态导热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日光温室地面放热量受地面温度和跨度位置综合作用,地面温度越高、跨度位置越大,土壤放热量越多;2)不同测点地面温度变化率和土壤放热量不成比例,土壤存在水平方向上的热量流动;3)土壤边际效是受到后墙下土壤、温室外土壤缓冲作用引起的;4)本试验中,受后墙下土壤缓冲,土壤放热增加量占土壤放热量比例为6.06%~7.34%;受温室外土壤缓冲,土壤放热减少量占土壤放热量比例为31.8%~50.28%;边际效应对土壤温度环境具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日光温室土质墙体内温度与室内气温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研究日光温室土质墙体的保温性及室内温度环境特征,对日光温室的后墙、地面、空气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温度监测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后墙在传热过程中,由内向外随墙体厚度的增大传入热量逐渐减少.在后墙垂直方向内表层0.2 m处,墙体中下部温度最高,顶部和基部温度较低;3月份一日内墙体表面温度平均比地表面温度高3.3℃;夜间放热时间比地面长约3 h,且单位面积墙体比单位面积地面放热多.白天,在温室南北方向由北向南气温逐渐增高;垂直方向气温由下到上逐渐升高;夜间,在南北方向由北向南气温逐渐降低,垂直方向气温没有明显变化.无论白天夜间,日光温室内南北方向气温差异比垂直方向气温差异大.  相似文献   

11.
日光温室广泛应用的外层覆盖物是蒲席和草帘,虽然其隔热性较好,但是卷帘盖帘费力费时,而且材料一旦被雨雪浸湿,保温性能下降,操作也更加困难。所以,研制出隔热性能更佳、操作方便、经久耐用的日光温室外层覆盖物,便显得日益重要。现在,一种可提高温室保温性能的“强力防水无纺布”已经开发出来,使用方法是铺设在塑料薄膜和蒲席或草帘之间。其保温原理一是增加了覆盖物的热阻;二是蒲席或草帘难免有缝隙,所以存在一定的透射热量损失,而用密实的无纺布覆盖后,透射热量损失则  相似文献   

12.
张纪涛  李翠 《农学学报》2019,9(5):62-68
砖墙日光温室是重要的温室类型,但建设成本高、越冬性能不佳。为明确砖墙日光温室结构蓄放热特点,为日光温室标准化设计提供指导,本研究监测分析了砖墙日光温室热环境及结构的蓄放热特征。通过不同时段的监测分析得到以下几个结果:(1)砖墙日光温室0~20cm深度的土壤为蓄热层;0~25cm的墙体为蓄热层;(2)栽培面和墙体在白天蓄热,在夜间室内气温降低后,逐渐向室内散热,但小于通过前后屋面散失的热量,测试期间散热比放热高0.64MJ.m-1;(3)日光温室外表面一直处于散热状态。在不考虑其他散热损失的条件下,前屋面、后屋面、后墙、侧墙在夜间(18:00~次日8:00)的散热分别占总散热量的76.1%、10.7%、11.5%、1.7%。通过以上结果分析,改善日光温室热环境应采用综合的工程方法,以控制整体建设成本,即实现合理的蓄热保温。本研究对促进日光温室标准化的实现有重要指导作用,进而可以促进设施建设的向现代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日光温室的显著特征是白天利用后墙蓄积热量、夜晚进行释放增温,但这种传统的被动式蓄放热方式,热能蓄积与释放过程缓慢,蓄积释放热量有限,热量释放过程不可控,为了进一步提高日光温室光热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温室温度环境调控能力,设计了一种以流体为介质的主动式蓄放热方法,白天利用循环的流体介质不断将到达墙体表面的太阳辐射能吸收并蓄积起来,夜晚再通过流体的循环流动释放热量,  相似文献   

14.
日光温室后墙夜间非稳态导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日光温室后墙夜间的非稳态导热特性进行研究,为发挥后墙保温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位于山东泰安的试验温室内,分别于温室后墙距地面0.1,1.1,2.1,3.1和4.1m处及地面距离后墙0.1m处设置测点,选取2015年越冬季某一晴天和阴天,在18:00至翌日06:00,每隔1h测定后墙各测点的温度和热流密度,计算各测点温度变化率、热流密度积分值、后墙内部热量流动量,以及后墙与地面之间的热量流动量,研究夜间温室后墙不同高度蓄热量变化与放热量之间的关系、地面温度与后墙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后墙内部和后墙与地面之间的热量流动。【结果】晴天夜间后墙中上部蓄热量变化基本相同且大于后墙下部蓄热量变化,后墙中上部放热量逐渐降低然后趋于平稳,后墙下部放热量逐渐增多,后墙中部放热总量最多;后墙温度24:00之前高于地面温度,24:00之后低于地面温度,后墙与地面之间存在热量流动;后墙内部热量流动数量占后墙放热总量的比值为14.2%。阴天夜间后墙中上部蓄热量变化基本相同且大于后墙下部蓄热量变化,后墙放热量从上到下逐渐增多;后墙温度低于地面温度,地面流入后墙热量占后墙放热总量的比值为3%;后墙内部热量流动数量占后墙放热总量的比值为25.5%。【结论】后墙高度、后墙不同高度蓄热量影响后墙不同高度放热量;后墙高度对放热量的影响贯穿后墙放热过程的始终,后墙蓄热量对放热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后墙放热前期;后墙热量存在自上而下的整体迁移流动。  相似文献   

15.
<正>研究背景日光温室可以在我国北方很多地区实现无加温条件下的越冬生产,其主要原理在于日光温室具有良好的保温能力和蓄热放热效果,其中墙体是最为重要的蓄热放热结构[1]。白天,墙体表面通过接收透过前屋面照射进来的太阳辐射进行蓄热,夜晚,通过墙体内导热过程以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日光温室后墙夜间的非稳态导热特性进行研究,为发挥后墙保温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位于山东泰安的试验温室内,分别于温室后墙距地面0.1,1.1,2.1,3.1和4.1 m处及地面距离后墙0.1 m处设置测点,选取2015年越冬季某一晴天和阴天,在18:00至翌日06:00,每隔1 h测定后墙各测点的温度和热流密度,计算各测点温度变化率、热流密度积分值、后墙内部热量流动量,以及后墙与地面之间的热量流动量,研究夜间温室后墙不同高度蓄热量变化与放热量之间的关系、地面温度与后墙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后墙内部和后墙与地面之间的热量流动。【结果】晴天夜间后墙中上部蓄热量变化基本相同且大于后墙下部蓄热量变化,后墙中上部放热量逐渐降低然后趋于平稳,后墙下部放热量逐渐增多,后墙中部放热总量最多;后墙温度24:00之前高于地面温度,24:00之后低于地面温度,后墙与地面之间存在热量流动;后墙内部热量流动数量占后墙放热总量的比值为14.2%。阴天夜间后墙中上部蓄热量变化基本相同且大于后墙下部蓄热量变化,后墙放热量从上到下逐渐增多;后墙温度低于地面温度,地面流入后墙热量占后墙放热总量的比值为3%;后墙内部热量流动数量占后墙放热总量的比值为25.5%。【结论】后墙高度、后墙不同高度蓄热量影响后墙不同高度放热量;后墙高度对放热量的影响贯穿后墙放热过程的始终,后墙蓄热量存在自上而下的整体迁移流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日光温室夜间后墙不同高度放热量差别较大的现象,运用物理学矢量原理、气体分子动理论,对外界低温通过覆盖面在后墙形成的放热机理进行推导,结合放热机理和后墙不同高度温度差别对后墙不同高度放热量差别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外界低温驱动力水平分量大小随后墙高度降低不断增大,外界低温驱动力水平分量密度随后墙高度降低不断减小,后墙放热驱动是外界低温驱动力水平分量大小和密度乘积的函数,随后墙高度降低不断增大。2)后墙放热后温度不断下降,后墙放热量自上而下逐渐增多,下侧放热量是上侧放热量的2~3倍。3)推导出的后墙放热机理能够解释后墙不同高度放热量差异,后墙不同高度放热量差异主要是由于外界低温通过覆盖面在后墙产生的放热驱动不同造成的;后墙放热是外界低温驱动下的被动放热。4)后墙温度较高时,后墙放热量受后墙温度和后墙放热驱动共同作用,此时后墙中部放热量也会较多;后墙温度较低时,后墙放热量主要受后墙放热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3月21日,笔者在调研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设施农业时,发现了一种将后屋面用塑料薄膜覆盖、用活动保温被保温的日光温室(如图1),引起了笔者很大的好奇。从外观上看,这一改变仅局部改变了日光温室后屋面的做法,日光温室的整体体型和布局方式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但这一改变却带来了日光温室在结构、保温、通风以及储放热等多方面的改变。且听笔者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19.
正日光温室东西北三面围墙,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南向采光面在日间仅为1层塑料薄膜,需要在夜间覆盖保温被来减少室内热量流失。但与东西山墙、北墙和后屋面相比,冬季夜间通过保温被散失的热量是日光温室总散热量的60%~85%~([1-2])。因此,保温被的保温性能是影响日光温室冬季夜间气温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日光温室是否能实现高产的关键要素之一~([3])。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3月21日,笔者在调研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设施农业时,发现了一种将后屋面用塑料薄膜覆盖、用活动保温被保温的日光温室(如图1),引起了笔者很大的好奇。从外观上看,这一改变仅局部改变了日光温室后屋面的做法,日光温室的整体体型和布局方式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但这一改变却带来了日光温室在结构、保温、通风以及储放热等多方面的改变。且听笔者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