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美国白蛾具备繁殖量大、传播迅速、危害严重、可造成重大损失的特点,针对美国白蛾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大力推行使用生物制剂、释放寄生蜂,剪除网幕、灯光诱杀等方法.抓住第一、二,三代幼虫危害期"三个时机";成虫羽化期、卵期、幼虫网幕期和下树化蛹期"四个环节"进行防治.特别要全力做好美国白蛾第1代的防治工作,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商贺利 《河北果树》2009,(6):32-32,34
美国白蛾是以危害绿色植物为主的国际性检疫害虫,也称秋幕毛虫、网幕毛虫。美国白蛾在宽城满族自治县1年发生2代,以蛹在树皮下或地面枯枝落叶处越冬,幼虫孵化后吐丝结网,群集网中取食叶片,叶片被食尽后,幼虫移至枝权和嫩枝的另一部分再织一新网。  相似文献   

3.
<正>通过近期对虫情监测,目前美国白蛾已进入第三代幼虫网幕形成期,个别已有破网危害情况。第三代美国白蛾幼虫显著特点是蔓延扩散快、危害时间长,虫态、虫龄不一。防治措施如下。1人工剪除网幕尽快组织人员深入林间地头进行排查。及时掌握白蛾网幕情况,并用高枝剪等工具第一时间剪除网幕,就地销毁,以防蔓延。2草把诱集根据老熟幼虫下树化蛹的特性,于老熟幼虫下树前,在树干1.5 m高处,用谷草、稻草、草帘等围成下紧  相似文献   

4.
<正>1人工防治1.1剪除网幕在美国白蛾幼虫三龄前,应该每隔2~3 d仔细查找一遍美国白蛾幼虫网幕,发现网幕用高枝剪将网幕连同小枝一起剪下。剪网时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破网,以免幼虫漏出。剪下的网幕必须立即集中烧毁或深埋,散落在地上的幼虫应立即杀死。1.2围草诱蛹适用于防治困难的高大树木。在老熟幼虫化蛹前,在树干离地面1~1.5 m处,用谷草、稻草把或草帘上松下紧围绑起来,诱集幼虫化蛹。化蛹期间每隔7~9 d换一次草把,解下的草把集中烧毁或深埋。1.3人工挖蛹美国白蛾有爬到地面结茧化蛹的习  相似文献   

5.
美国白蛾是一种致灾性很强的害虫,自传入唐山市以来,连年发生,详细介绍其形态特征及危害特点,并从加强虫情预测预报、人工剪除网幕,杀灭幼虫、人工灭蛹、药剂防治、保护利用天敌、诱杀成虫等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美国白蛾的分布、传播、识别特征以及在城市绿化园林环境中的危害,对美国白蛾从卵、幼虫、蛹、成虫的各个时期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通过人工物理、生物、化学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确保园林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球孢白僵菌Bb09侵染美国白蛾体壁的过程及其对美国白蛾卵及各龄幼虫的致病性,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球孢白僵菌Bb09对美国白蛾3龄幼虫致病过程,并采用喷雾法以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1×108孢子/mL、1×107孢子/mL、1×106孢子/mL、1×105孢子/mL、1×104孢子/mL)接种美国白蛾卵及1~6龄幼虫,测定其致病性.结果 表明:球孢白僵菌Bb09接种美国白蛾3龄幼虫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分生孢子以芽管形式入侵美国白蛾表皮并穿透体壁,对美国白蛾进行侵染;球孢白僵菌Bb09对美国白蛾卵无致病力;对于同龄幼虫,随白僵菌孢子悬浮液浓度增加,致病性逐渐增强,对同一浓度白僵菌孢子悬浮液,随幼虫龄期增大,累积死亡率逐渐降低,以1×108孢子/mL接种美国白蛾1到3龄幼虫,第7天的累积死亡率为98.89%、97.78%、87.78%,致死中时(LT50)估计值为0.43~1.88 d,1.13~2.49 d,3.05~4.01 d;通过时间 剂量死亡率模型(TDM)分析,球孢白僵菌Bb09侵染美国白蛾的剂量效应在前4d变化较大,死亡率较高.综合分析,球孢白僵菌Bb09对美国白蛾低龄幼虫较高龄幼虫有更高的致病性,为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进行人工全面剪除美国白蛾网幕与未剪除网幕对照区相比,结果表明,人工剪除网幕后美国白蛾下一代单株网幕数量平均减少80.8%,防治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美国白蛾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世界性检疫害虫,食性很杂,传播迅速。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尤以阔叶树木为重。防治果树上的美国白蛾,应采取综合措施,大力推行使用生物制剂、释放寄生蜂、剪除网幕、灯光诱杀等无公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美国白蛾的发生与防治美国白蛾是世界上植物检疫虫害之一。目前在辽南地区正以每年30公里的速度向北蔓延。1989年在大连市郊公路两侧的行道树上和山林树上发现美国白蛾,现已遍布该地的果园。该虫属杂食性,幼虫孵化后即开始结网群栖蚕食叶片,1-4龄期为结网危害...  相似文献   

11.
美国白蛾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世界性检疫害虫,食性很杂,传播迅速.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尤以阔叶树木为重.防治果树上的美国白蛾,应采取综合措施,大力推行使用生物制剂、释放寄生蜂、剪除网幕、灯光诱杀等无公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美国白蛾是国际和国内的重要检疫对象,在我县,发生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一般每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以幼虫群集拉网危害,4龄后离网分散取食,食量大增.仅留叶柄和主脉,严重时整枝整株树叶被食光。为做好美国白蛾的监测工作。及时指导防治.现将美国白蛾的特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核桃食叶害虫主要有核桃缀叶螟、美国白蛾、木橑尺蠖、刺蛾、水青蛾等。以幼虫危害叶片,常常群集危害,造成几天内食光叶片,严重影响核桃树势及产量。1核桃缀叶螟也叫缀叶丛螟、木橑粘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缀叶丛螟属。近几年来,北方核桃受缀叶螟危害越来越重,出现了灾情,一般受害率为50%~80%,严重的单株虫口密度达3000多头;以幼虫危害叶片,发生严重可将树叶全部吃光。  相似文献   

14.
<正>东平县境内首次发现美国白蛾,是2008年9月4日在旧县乡。目前美国白蛾疫情在全县14个乡镇普遍发生,以沿湖乡镇发生最重。为使广大群众了解美国白蛾,科学地观察,科学地研究,科学地防治美国白蛾,现将其有关科普知识介绍如下:1美国白蛾的特点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俗名秋幕毛虫、网幕毛虫。它具有食性杂、食量大、耐饥饿、繁殖力强、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2015年8月上旬开展了悬挂性诱捕器诱杀美国白蛾成虫防治试验,结果显示,悬挂性诱捕器区域第3代美国白蛾幼虫平均虫口密度比未悬挂区减少了83.8%。说明用美国白蛾性诱捕器诱杀可以有效地控制美国白蛾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6.
<正>1黄斑卷蛾1.1危害状黄斑卷蛾主要危害苹果的叶片。苹果花芽期,初孵幼虫先咬食花芽,苹果叶展开后,幼虫吐丝将几个叶片连接起来,使苹果叶片卷成团,幼虫在内取食叶肉,危害的叶片呈网状。严重时,叶片仅留下粗叶脉。1.2发生规律一年发生3-4代,以冬型成虫在杂草、落叶等场所越冬。翌年春季,苹果花芽萌动时越冬成虫开始活动交尾,越冬代雌成虫将卵产在枝条上,卵期为5 d。蛹期12d。成虫对糖醋液和黑光灯有趋性。幼虫有吐丝缀叶和转移危害的习性。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又称网幕毛虫、秋幕毛虫、秋幕蛾,属鳞翅目、灯蛾科、白蛾属,原分布于北美洲,在河南濮阳地区发现该虫主要危害苹果、梨、桃、杏、柿、山楂、李、核桃、葡萄、樱桃等果树及悬铃木、臭椿、泡桐、杨、柳、榆、白蜡、樱花等树种(未发现危害针叶树),对生态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近年来我们通过  相似文献   

18.
1 天幕毛虫 1.1 形态特征 雌蛾体长18~24 mm,翅展29~40 mm,全身黄褐色.雄蛾体长17mm左右,翅展约30 mm,全体淡黄褐色,触角双栉齿状,复眼黑褐色.老熟幼虫体长50~60 mm,头灰蓝色,具黑色圆斑1对,表面散布黑点,并生成灰褐色的细毛. 1.2 发生特点 在北方果园内每年发生1代,以完成胚胎发育的未孵化幼虫在卵壳内越冬.翌年果树发芽时幼虫从壳内钻出,先在卵环附近群集为害嫩叶,随后下移至小枝权处结网张幕.白天潜居网幕内,夜晚爬出取食为害.网幕周围的叶片被吃光后,再转移到另外枝权处吐丝作幕.近老熟时则分散活动,白天常群集于树干背阴面枝权处,夜间出来为害,受惊动时有假死下坠的习性.幼虫6龄,约6周左右.5月中、下旬开始在卷叶内或两叶之间结黄色的茧化蛹,蛹期约10 d.5月末至6月中旬成虫羽化,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产在当年生的小枝条的梢部,每头雌蛾产1个卵环.  相似文献   

19.
正1美洲斑潜蝇1.1危害症状:成虫、幼虫均可危害,以幼虫为主。雌成虫刺伤叶片,产卵和取食。幼虫潜入叶片、叶柄蛀食,形成不规则的曲曲弯弯的白色隧道,终端明显变宽。严重受害叶片失去光合作用能力,过早脱落或枯死,从而造成减产,降低商品价值。1.2发生规律:在北方露地条件下不能过冬,冬春季可在温室内繁殖危害。以老熟幼虫在叶片表皮或土壤表层化蛹,卵和幼虫在叶内生活,世代短,存活率高,种群增  相似文献   

20.
美国白蛾幼虫在地面化蛹,试验选择严重发生区,人工挖蛹、找蛹集中杀灭,试验后幼虫虫口密度比对照降低了99.93%,证明挖蛹能够快速扑灭美国白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