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叶时家蚕消化液中起抗菌作用的主要物质是存在于高分子物质部份,还是低分子物质部份?对此所作的研究表明,低分子物质部份存在着很强的抗菌力价。在培养基中研究了以消化液中的低分子抗菌物质咖啡酸为中心,包括其近缘化合物绿原酸、奎宁酸、原儿茶酸等物质的抗菌力。其结果,在PH值和消化液相同的合成培养基中,单一添加500PPm CA的场合,也表现有抗菌力;在500PPm的CA和1000PPm的Ch A共存的场合,表现了更强的抗菌力,即存在着抗菌力相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在家蚕消化液中存在的抗病毒物质的作用,用脓病病血中以及多角体内的病毒,调查了桑叶育蚕的消化液及人工饲料育蚕的消化液对病毒的失活作用。 1) 对病血中病毒的作用:把稀释10倍的病血上清液和稀释50倍的消化液等量混合,在27℃中作用60分钟之后接种在蚕蛹体内。桑叶育蚕以及人工饲料育蚕的消化液的病毒失活对数,两者都是2.20。  相似文献   

3.
华东蚕区5个栽培桑品种叶片中的主要活性物质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药用价值较高的桑叶原料,对华东地区的5个主栽桑品种不同采摘季节、不同叶位桑叶中的总黄酮和总生物碱等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这些活性物质含量在品种之间以及不同季节、不同叶位间的变化规律。测定供试桑品种桑叶样品中的总黄酮质量比在1.94~3.34 mg/g之间;总生物碱质量比在4.23~6.85 mg/g之间,其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质量比在1.89~3.06 mg/g之间。同一品种不同叶位桑叶中活性物质的总含量存在明显梯度,即上位叶中的含量中位叶中的含量下位叶中的含量。同一品种在不同季节采摘桑叶中的活性物质含量也存在差异:春季上、中位桑叶中的DNJ和总黄酮含量略高于秋季桑叶;总生物碱含量则是秋季桑叶高于春季桑叶。综合评价不同采样方式桑叶活性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认为,春季桑叶样品中,桑品种湖桑32号的上、中位叶及金10的下位叶中活性物质含量较高;秋季桑叶样品中,桑品种新一之上、中位叶及金10的下位叶中活性物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桑叶在医药中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栽桑为养蚕,桑叶这一传统用途在我国已有五千多年历史,桑叶的医药保健价值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我国早在古代就发现了桑的药用与保健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桑叶乃阳明之药,汁煎代茗,能止消渴,明目长发.<本草经疏>中记有桑叶味苦、甘、寒、甘所以益血,寒所以凉血,甘寒相合,故下气而益阴,又能明目而止渴,有补益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桑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压、抗菌、抗病毒、祛风清热、凉血明目等功效,主治风湿发热、头痛、目赤、口渴、肺热咳嗽、风痹等疾病.  相似文献   

5.
蚕体内的抗病性物质是蚕儿活体防御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蚕的抗性基础研究的一个分支。近十多年来,日本的许多学者对蚕体消化液和体液中的抗病性物质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并获得一定的进展。本文就蚕消化液中抗病物质的研究状况做一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家蚕5龄幼虫蛋白质代谢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屠洁  王国基 《蚕业科学》2005,31(2):221-223
家蚕幼虫5龄期间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约为体重变化的3倍,整个蚕体的蛋白质含量在第3和第4天之间有一个明显的突增。分析相应的蛋白水解酶活力变化,发现酶活力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第4和第5天时活力达到峰值。进一步提取血液、消化液以及脂肪体蛋白水解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血液和消化液蛋白水解酶的活力变化与蚕体消化、吸收和转化桑叶蛋白的生理进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人工饲料育蚕和桑叶育蚕对核多角体病(以下简称NPV)感染性的差异早有研究。据这些研究,可知人工饲料育蚕的感染性,因饲料组成和饲育环境不同,与桑叶育蚕相比,其感染性有显著提高。两者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消化液中NPV不活化作用力的缘故。本课题主要是了解用人工饲料育蚕和桑叶育蚕,NPV的感染性在蚕品种间的差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日本蚕丝学全以[蚕的生体防御]为题进行小组研究会。(座长鲇泽启夫九大教授;发起人川濑茂实名大教授)、演题有下面4个:即为存在于消化液中的抗菌物质(京都工纤大内海进氏)。在核多角体的感染防御(九大农学部舟越正子氏),在CPV感染的中肠细胞的再感染阻害(埼玉县蚕业试验埸野口洋予氏)。消化液中的病  相似文献   

9.
茶用桑叶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酒石酸铁比色法和三氯化铝比色法测定了不同时期、不同品种桑叶中多酚和黄酮类物质的含量 ,并依这两个指标对桑叶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同期的新一之濑中含有较多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 ;同一品种中嫩叶中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桑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活性物质,可在动物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作为饲料资源也被广泛应用,但不同的利用方式发挥的价值不尽相同。本文介绍了桑叶的营养成分、功效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对桑叶提取物、鲜桑叶、桑叶粉和发酵桑叶等不同利用方式做以综述,为桑叶在动物生产中的科学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酒石酸铁比色法和三氯化铝比色法测定了不同时期、不同品种桑叶中多酚和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并依这两个指标对桑叶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期的新一之濑中含有较多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同一品种,嫩叶中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桑叶作为非常规动物饲料资源,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及活性物质,在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和产品品质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综述桑叶的营养价值及饲用价值,总结桑叶在家禽、家畜和鱼类等动物饲粮中的应用现状,旨在为桑叶在动物饲料中的进一步应用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程嘉翎  肖龙云  张波 《蚕业科学》2006,32(4):577-579
改善桑叶茶的品质,有望促进桑树资源的综合利用,为此研究了外源硒对桑叶中硒及若干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分别对3组桑苗施用0.25、0.5、1.0mg/L Na_2seO_3溶液,并以蒸馏水作为对照,培养1个月后的调查测定结果表明:施用亚硒酸钠的浓度与桑叶中的硒含量成正相关,其中1.0mg/L Na_2seO_3处理组桑叶中的硒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桑叶鲜物质中硒的含量由0.39μg/g上升到5.36μg/g;0.25、0.5mg/L Na_2SeO_3处理组桑叶中的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多糖以及桑叶黄酮类成分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和1.0ng/L处理组。  相似文献   

14.
桑叶热水浸出物质组成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叶是纯天然的植物,运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生产天然保健桑叶食品,既符合现代食品工业研究和发展的方向,又为蚕桑业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增加了桑园的附加值.目前在桑叶利用开发中研究较多的是将桑叶加工成桑叶茶后冲饮.为此,本研究便以该所加工的桑叶茶为原料进行了桑叶热水浸出物的物质组成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气相法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快速测定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含量,利用化学合成法将DNJ转化成沸点较低的酯类物质,并首次建立了用气相法快速检测DNJ的新方法,检测到桑叶中DNJ含量达到0.1294%。  相似文献   

16.
桑叶发酵处理可降低粗纤维含量及相关抗营养因子,提高蛋白质含量、营养和饲用价值.本文总结了发酵桑叶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含量,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旨在有助于更好地利用桑叶资源.  相似文献   

17.
以强桑1号的春季桑叶在加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茶样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加工阶段桑叶茶的含水量和主要品质成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桑叶茶中的黄酮在从鲜叶到揉捻叶的加工过程中含量一直减少。桑叶茶中的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加工过程先增加后降低,杀青叶中含量最高,干茶中含量最低。桑叶中的多酚含量比较低,桑叶茶加工过程中的不同工序阶段多酚变化无规律,变化幅度甚微,加工过程对茶多酚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桑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以及独特的活性物质。本文综述了在日粮中添加桑叶(制品)对仔猪、育肥猪及母猪生产性能以及猪肉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桑叶在养猪业中的推广和普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酚类物质是桑叶的重要活性物质之一,利用常规乙醇-水溶液提取工艺制备的桑叶粗提物中酚类物质占比较低且大分子杂质多,不利于桑叶酚类单体组成研究及后续产品研发。以酚类物质含量较高的桑叶为提取原料,开展桑叶多酚粗提物的富集、纯化工艺研究。以桑叶多酚富集效果为考察指标,筛选出吸附和解吸能力最佳的D101型树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分离纯化条件,获得最佳吸附工艺参数为:进料液多酚质量浓度1 mg/m L、p H 3. 0,上样流速1 m L/min,上样量11倍柱床体积(BV)。获得的最佳解吸工艺参数为:1 BV 10%乙醇去除多糖、还原糖、水溶性蛋白等杂质,3 BV 30%乙醇和3 BV 50%乙醇以1 m L/min的流速洗脱收集。纯化后,经HPLC鉴定和分析,桑叶多酚主要含有绿原酸、芦丁等11种酚类单体,其中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安息香酸4种单体含量较高,占可检测总酚类单体含量的93. 6%。纯化后,总酚质量比由纯化前的198. 8mg/g提高到752. 9 mg/g,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安息香酸分别由纯化前的99. 3、39. 1、12. 7、35. 0 mg/g提高到纯化后的408. 3、112. 0、58. 1、122. 0 mg/g。研究结果可为桑叶酚类单体组成研究及桑叶多酚功能食品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前言 蚕以桑叶为食料,从中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借以建造蚕体,维持生命和生产丝物质。一条蚕从蚁蚕到上簇约食下桑叶20~25克,其中85%以上是在第5龄食下的,蚕体内丝腺的极度成长和丝物质的大量合成,也是在5龄期。现行蚕品种在5龄期大致食下桑叶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