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牛蒡子配方颗粒制备工艺筛选及牛蒡子苷元质量分数进行测定,采用正交优化方法进行处方筛选,HPLC法测定牛蒡子苷元质量分数.色谱条件:色谱柱:Dionex C_(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与水的比例为40∶6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室温.结果表明,牛蒡子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物料比即牛蒡子提取物、糊精、淀粉比例为3∶6∶1,润湿剂:85%乙醇,干燥温度:65℃.在上述色谱条件下牛蒡子苷元在1.41μg~7.0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方法回收率100.09%,RSD为2.19%.该方法可为牛蒡子相关制剂的开发和质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玉凤  董亮  杨力  徐建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472-6475
[目的]确定牛蒡寡糖-钕配合物对病原菌的最佳作用浓度。[方法] 采用平板培养和液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牛蒡寡糖-钕配合物对尖镰孢菌菌落直径、果胶酶活性、菌丝生长量和菌丝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 在平板培养试验中,2~180 mg/L的牛蒡寡糖-钕配合物促进菌落扩展,但菌丝稀疏,200~400 mg/L 的牛蒡寡糖-钕配合物抑制菌落扩展,菌丝稀而薄。在液体培养试验中,2~400 mg/L的牛蒡寡糖-钕配合物抑制菌丝生长,抑制率为4.3%~64.4%,随着牛蒡寡糖-钕配合物浓度的升高,其抑制作用加强;2~400 mg/L 的牛蒡寡糖-钕配合物降低了果胶酶活性;当测定时间为15、30、60、90、120和180 min 时,2~400 mg/L的牛蒡寡糖-钕配合物增加了菌丝细胞膜透性。[结论] 该研究为牛蒡寡糖-钕配合物在植物上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牛蒡的肉质根,有利咽化痰,治咳嗽、风热感冒、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等功效.中国牛蒡90%以上出口日本.如何栽培农药残留符合日本进口标准的牛蒡,成为种植户、出口商都非常关心的问题.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吴金伟  何宇新  陈慧娟  来之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574-15575,15579
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锦灯笼、连翘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制剂中牛蒡苷的含量。结果表明,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连翘、锦灯笼。在0.126~1.260μg范围内,牛蒡苷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42%,RSD为1.49%。  相似文献   

5.
<正>牛蒡属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种植数量较多。牛蒡的叶片和根系是一种高档蔬菜,果实是一种中药材。重庆市万州区大量种植春季牛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16年万州区春季牛蒡种植统计表明,年均收入达11 000元/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年均利润达6 500元/亩。现就春季牛蒡生物学特性及种植技术介绍如下。1.生物学特性牛蒡是一种深根植物,肉质根入土深度60~90厘米,根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牛蒡真空干燥的干燥效率和干燥品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回归组合正交设计试验,研究干燥温度、真空度、牛蒡切片厚度三因素对干燥速率和缩水率两个指标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和双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与试验指标的关系,确定指标和各因素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及各因素在回归模型中的主次顺序.试验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对牛蒡干燥缩水率的影响最大.通过优化计算,得出牛蒡真空干燥最优参数:厚度5.9mm、真空度0.075MPa、温度75℃,此参数下牛蒡干燥缩水率为43.72%.  相似文献   

7.
牛蒡为多年生药食两用蔬菜,原产于北欧、西伯利亚和我国北部地区.牛蒡的根为直根,圆柱形,根系长短因品种而异,一般为40~100厘米,根系粗,近于黄褐色,肉质为灰白色,但暴露在空气中会由灰白色转为褐色.近年来,人们对牛蒡的营养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其富含菊糖、纤维素、蛋白质、钙、磷、铁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其中所含胡萝卜素在蔬菜中居第二位,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保健食品.以牛蒡直根为原料,经过科学加工而成的牛蒡茶是一种保健饮品,它基本保留了牛蒡固有的营养成分,但其食疗功能较原生材料有明显的增强.  相似文献   

8.
郑晓宁 《新农业》2023,(6):31-32
<正>牛蒡又称牛蒡子、大力子等,在分类上属于菊科牛蒡属,为2~3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可以入药,具有利毒通便、疏风散热和壮阳等功效;肉质根可食用,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美国、日本对牛蒡产品需求量大。近年来,国内市场对牛蒡的需求猛增,种植前景广阔。1对生长环境的要求1.1温度牛蒡适宜生长于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喜光、耐热、耐寒能力强。种子一般在15~30℃发芽,最适宜温度是20~25℃,  相似文献   

9.
牛蒡为菊科2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大力子、蝙蝠刺、树根菜等.主要食用部分是肥大的肉质根,叶柄及嫩叶也可食用.近年来研究表明,经常食用牛蒡可防人体过早衰老,并可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的发生.目前国内尚无食用习惯,中国牛蒡90%以上出口日本.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日本为了控制进口,制订出了严格的农残检测标准.因此,如何栽培出农药残留符合日本进口标准的牛蒡,成为出口商、种植户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并优化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的工艺条件,为牛蒡的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牛蒡为原料,经去皮、切片、护色、烫漂、匀浆、酶解、抽滤、发酵、调配、灭菌等工序加工牛蒡发酵饮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试验得到制作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的最优工艺条件:白砂糖为牛蒡原汁的8%,酸奶(乳酸菌)为牛蒡原汁的15%,发酵时间为8h,发酵温度为45℃。[结论]在该试验工艺下研制出的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11.
牛蒡采种技术张东芹李吉奎孙道华李红卫(青岛农业科学研究所266100)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加工出口为目的的牛蒡栽培迅速发展起来,有关牛蒡栽培技术的文章也时有出现〔1~5〕,而牛蒡采种技术的报道尚少。我们于1995~1996年进行初步采种...  相似文献   

12.
牛蒡提取液对蓝莓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海峰  薛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411-4413
[目的]开发新的蓝莓保鲜技术并有效利用牛蒡资源.[方法]在常温下将浓度为0.2、0.4、0.6、0.8 g/ml的牛蒡提取液以及对照组(蒸馏水)对蓝莓进行涂膜处理,研究各处理蓝莓腐烂率、呼吸强度、硬度、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后发现,各浓度牛蒡提取液对蓝莓都有保鲜效果,牛蒡浓度较低时随其浓度的增加保鲜效果增强,当浓度较高时保鲜效果没有明显提升,在其浓度为0.6~0.8 g/ml时保鲜效果最佳.[结论]牛蒡提取液可以用于果蔬保鲜,最佳使用浓度范围为0.6~0.8 g/ml.  相似文献   

13.
胡建  李哲进  孔凡伟  顾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21-10825
[目的]测定牛蒡纯化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方法]应用电子顺磁共振(ESR)方法测定牛蒡纯化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当牛蒡纯化多糖与DPPH·自由基的质量比达到10.0时,5 min后就检测不出DPPH·自由基;牛蒡多糖与DPPH.自由基质量比为4.67时,可以清除50%的DPPH·自由基。[结论]牛蒡纯化多糖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微波法提取牛蒡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液固比3个单因素出发,研究各单因素对牛蒡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经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牛蒡多糖的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利用微波法提取牛蒡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80 W,微波处理时间2 min,水料比40:1,最终多糖提取率可达24.4%.  相似文献   

15.
随着出口贸易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日本的需求量大增,牛蒡的出口量也随之扩大。出口牛蒡的形式主要有保鲜牛蒡、脱水牛蒡片、速冻牛蒡制品、盐渍牛蒡等。一、保鲜牛蒡1.原料收购。收购牛蒡的标准为:长70cm以上,直径为1.5 ̄3.0cm,当割去叶片时,要留1cm以上的叶柄。牛蒡体无分叉、  相似文献   

16.
牛蒡是多年生草本药食两用蔬菜。牛蒡原产于北欧和我国北部,近年引入河南省。牛蒡为喜光作物,根为圆柱形直根,根长因品种而异,一般为40~100厘米,根表皮粗糙,近于黄褐色,肉质为灰白色。地上部分耐高温,但耐寒性弱,气温在3℃以下几天即枯死。根耐寒性强,越冬后重新萌生叶片。目前牛蒡加工的水平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市场上牛蒡产品主要是保鲜牛蒡、牛蒡腌渍制品等,因此对牛蒡进行精深加工和功能因子的开发将有良好的前景和广阔的市场。牛蒡茶牛蒡根含菊糖及挥发油、牛蒡酸、多种多酚物质和醛类,并富含维生素。中医认为牛蒡根具祛风热、消肿毒的…  相似文献   

17.
牛蒡又名牛菜、大力子、蝙蝠刺等,为菊科牛蒡属的二年生草本植物,以其肥大的肉质根供食用,肉质根富含菊糖和维生素B、维生素C,并含有相当数量的铜、锰、锌等物质.烟台市栽培牛蒡已有近20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莱阳、海阳、牟平等县市区.产品90%以上出口,多为鲜菜出口,主要出口日本和我国的台湾省.近几年来,随着出口栽培面积扩大,国内也有一定的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8.
通过4种叶面肥在牛蒡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证明,天达-2116植物生长营养液对牛蒡增产效果显著,改善了牛蒡的品质,提高了牛蒡对白粉病的抗性,为山东省制定出口牛蒡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农产品出口量、增加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响应曲面法设计优化牛蒡叶提取绿原酸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牛蒡叶为原料提取绿原酸,探讨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温度因素对绿原酸得率的影响.应用Box-Behnken 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牛蒡叶中的绿原酸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76 ℃、乙醇浓度31%、料液比29倍.  相似文献   

20.
牛蒡是一种肉质根类保健蔬菜,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消费量较大,在我国只作少量药用.在日本、韩国及我国山东、江苏等牛蒡主产区,主要是春季播种夏秋收获,由于冬春季寒冷,对牛蒡生长不利.因此冬春季牛蒡产品很少.为了做到周年生产,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研究人员在西南地区发展秋播冬春收牛蒡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