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正>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分析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方法,提出了该病的预防,治疗对策,旨在为养牛业提供相关参考。(一)病因奶牛在第三产程生理时限内(分娩后8~12h)胎衣不能自行排出,称为胎衣不下或胎膜滞留(retained fetal membranes,RFM),该病已  相似文献   

2.
四种治疗方案对母牛胎衣不下的疗效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胎衣不下是对养牛生产危害严重的一种产科疾病。及时了解和评价不同方法对母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效果,进而探寻最佳方案并推广应用,对降低母牛胎衣不下给养牛业造成的损失具有重大意义。鉴于此,在参考了大量文献与他人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4种方法进行奶牛胎衣不下的治疗对比试验,以便从中筛选出最佳的方案用于该病的治疗。现将试验方法与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牛胎衣不下是对养牛生产危害严重的一种产科疾病.及时了解和评价不同方法对母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效果,进而探寻最佳方案并推广应用,对降低母牛胎衣不下给养牛业造成的损失具有重大意义.鉴于此,在参考了大量文献与他人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4种方法进行奶牛胎衣不下的治疗对比试验,以便从中筛选出最佳的方案用于该病的治疗.现将试验方法与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胎衣应在奶牛正常分娩后8 h内排出,如果产后胎衣在体内滞留超过8~12 h则是不正常的,称为胎衣不下。根据奶牛产后胎衣突出于外阴或悬挂在外阴之外的明显临床症状,结合胎衣滞留时间,即可诊断。本文从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阐述了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诊治方法,希望为养牛业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1病因胎衣不下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发病  相似文献   

5.
奶牛胎衣不下主要是由于胎盘的特殊构造、产胎次数与季节、饲养管理方式、遗传因素、应激、疾病因素等引发,根据奶牛胎衣不下的临床症状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该病的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优化畜群结构,调整配种时间等,旨在为养牛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奶牛胎衣不下病因方面的文献报道及目前我国奶牛养殖场的生产实际情况,对引起奶牛胎衣不下的主要病因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该病的综合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牛产后12小时胎衣没有脱落即为胎衣不下。也有人认为,奶牛在产后12小时胎衣尚未能排出,即可认为是病理性的胎衣不下。奶牛胎衣不下是临床上常见的繁殖疾病,发病率平均为10%以上,该疾病使奶牛繁殖性能和产奶性能降低,严重影响养牛业  相似文献   

8.
奶牛胎衣不下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在奶牛产后12h未能排出胎衣,就表示异常。正常健康奶牛分娩后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在6%左右,异常分娩的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升高,最高可达50%。胎衣不下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子宫炎、乳房炎、不孕、酮病、败血症或死亡,给养牛业造成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常引起子宫炎,影响再孕和产奶,甚至能导致败血症,危机奶牛生命,给养牛业造成巨大损失。为探讨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规律,笔者进了调查并制定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母牛胎衣不下常会伴发子宫内膜炎,导致不育、发情推迟、产奶量下降等症状,从而给养牛业生产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通过介绍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预防措施,以期为防治该病提供参考。胎衣不下,是指母牛分娩12h以后胎衣全部或部分不能自行排出体外的一种常见产科疾病。在临床上分为全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两种类型,据资料显示[1,2]发病率通常可大10%~25%。在奶牛改良过程中,经常会遇  相似文献   

11.
奶牛产后12h内胎衣不排出或者尚为全部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RFM).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为30%~50%.奶牛胎衣不下,极易激发产后疾病的发生,致使许多高产奶牛被提前淘汰.甚至危及奶牛的生命,严重影响养牛业的发展,给养牛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分娩后胎衣在8~12h内不能自然完全排出即可定为胎衣不下。在我国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一般在12%~30%,也有高于40%以上的报道。胎衣不下不但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会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恢复推迟和子宫脱,导致产后发情延迟、配种受胎率降低,使许多优秀的高产奶牛被淘汰,给养牛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将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胎衣不下是母牛生产常见的疾病之一,母牛胎衣不下可导致子宫疾病的暴发,直接影响到奶牛的淘汰率,给养牛业造成损失,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牛胎衣不下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衣不下是母牛的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引起子宫炎,影响母牛的发情及再次受孕,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目前养牛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的方案,成功治愈了多例胎衣不下的病例,为母牛胎衣不下的治  相似文献   

15.
张宴  陈霞 《兽医导刊》2019,(4):126-126
奶牛胎衣不下极大危害着奶牛业的经济效益,据统计,正常奶牛胎衣排除时间为2~8h,最迟为12h。如果未正常排出,极易引发子宫内膜炎,从而导致产后子宫复旧不全,发情延迟及不孕,甚至死亡,给养牛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尤为突出。本文从奶牛胎衣不下病因分析、对症治疗以及预防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王福宏 《兽医导刊》2016,(2):185-185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12h胎衣尚未全部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不但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恢复延迟和子宫脱出,从而导致不孕,致使许多奶牛被迫提前淘汰。现结合岷县禾驮乡畜牧兽医站接诊的一例奶牛胎衣不下将该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7.
本调查对伊宁市郊区部分小规模牛场和养殖户饲养的奶牛进行跟踪记录,将一年内的奶牛胎衣不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呈季节性,而产公犊的奶牛发病率略高于产母犊,并随着奶牛胎次的增加,奶牛患有胎衣不下的概率增高;产双胎的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产单胎的母牛,差异极显著(P<0.01).怀孕过长或过短与正常怀孕时间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对胎衣不下的治疗与预防措施做简要的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奶牛顽固性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分娩后,胎衣在12h内不排,经1~3d中西药物治疗后胎衣仍不下。该病发病原因较多,治愈率低,严重影响母牛今后的生产。采用手术、抗菌、消炎、催产等方法治疗对以后受配常有影响。利用中药标本兼治,有利于本病的治愈。笔者采用了中药合剂治疗母牛顽固性胎衣不下,结果奶牛痊愈,以后生产没有受到任何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的奶牛产后疾病,表现为胎衣未在产后12 h内排出,部分或全部滞留在母体子宫。胎衣不下对母牛的伤害较大,容易滋生细菌,产生的有害物质被母牛吸收后容易引发子宫炎等更严重的疾病,不仅对奶牛的健康造成威胁,同时也会影响奶牛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对一例奶牛胎衣不下的病例,进行临床症状检查、诊断和治疗,先后采用了药物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法,并对奶牛患病的原因做出简要分析,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奶牛该病的发病率,为增加奶牛养殖效益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奶牛产犊后不能及时排出胎衣,各地由于饲养环境和管理水平不同,该病的发生率也有不同。我市近年来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经过采取综合疗法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