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岳的古茶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唐代以前,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文书史料记载或从历史佐证物都能充分说明南岳古茶文化曾经拥有的辉煌与成就,并给南岳后人留下许多弥足珍贵的宝藏,促进了南岳地方茶文化的发展与延伸,更为南岳茶文化增添几分传奇的色彩.  相似文献   

2.
南岳茶禅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到今南岳茶文化与禅文化的完美结合,成就了南岳茶禅文化学说的伟大构建。笔者在对其南岳茶禅文化的调研过程中,通过走访各寺院和庙宇以及查看多种历史资料,初步诠释了南岳茶禅文化之内涵以及“茶祥一味”之真谛,供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3.
南岳茶禅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到今南岳茶文化与禅文化的完美结合,成就了南岳茶禅文化学说的伟大构建。笔者在对南岳茶禅文化的调研和考察过程中,通过走访各寺院和庙宇以及查看多种历史资料,初步诠释了南岳茶禅文化之内涵以及"茶禅一味"之真谛,供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4.
我国有着丰富而悠久的茶文化资源,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方式日益注重健康养生,如今人们对文化消费、旅游活动消费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尤其是我国作为茶文化大国,丰富完善的茶文化理念不仅为人们参与各项旅游活动提供了有效帮助,同时也引导人们树立成熟完善的消费理念。本文拟从南岳云雾茶文化的资源状况分析入手,结合南岳云雾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背景分析,通过探究南岳云雾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价值作用,从而探究南岳云雾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5.
衡阳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在文化休闲产业的发展上,具有显著优势。在茶产业上,衡阳有悠久的历史,其代表性产品有南岳云雾茶、祁东红碎茶、塔山山岚茶、岳北大白茶等。利用茶文化资源优势,可以从三个方面研出对策:充分挖掘茶文化中乡村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提高可参与性;利用现代化网络手段打造茶文化休闲经济;利用茶界衡阳名人,为茶文化产品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南岳祭茶溯及远古祭祀,是近现代祭茶礼节的传承依据.笔者从相关史料记载和通过民间走访搜集到大量有关祭茶、茶祭的资料,然后按照时序整理并理清了南岳祭茶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让读者深切领略南岳古老与当代祭茶、茶祭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茶叶产业曾是衡阳市农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全市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西汉就开始产茶,唐代的"南岳云雾茶"、宋代的常宁"塔山山岚茶"和耒阳"江头茶"成为贡茶。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全市茶园面积逾1.33万hm2,有大大小小茶场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证明,巴蜀是中国茶文化的摇篮。后来茶文化向东方和南方传播,到了唐朝时期,传至日本以及朝鲜地区,后传播至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十六世纪传至欧洲、美洲大陆,并为他们带去了新的饮食文明和创造财富的机遇。到了现代,茶文化已经传播至世界各地。本文就茶文化的相关内涵和渊源为切入点,从四个方面讨论了中国茶道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申素熙 《茶叶》2011,37(4):258-259
从1948年大韩民国政府成立至今的60年中,韩国茶文化实现了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本文通过对大韩民国成立以后的韩国茶文化历史上发生的主要事件及相关资料考证,认为现代韩国茶文化经历了四个不同发展阶段。并发现现代韩国茶文化发展特点是:茶文化界的努力是茶文化发展至今的重要动力;茶文化发展推动力由茶文化团体及学术界为主,扩大到包括大众和政府在内的三股力量的相互结合,并已形成一股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合力;茶文化从学术领域扩大到产业领域,成为韩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韩立民  杜鹃 《福建茶叶》2016,(8):365-366
本文从茶文化和茶俗的角度对赣南采茶歌舞的发展进行了梳理,从中寻觅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从茶叶到茶道,再到茶歌、茶舞等。其中,茶道和茶艺是赣南采茶歌舞发展的土壤和基础,赣南采茶歌舞对当地的茶文化与茶俗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传承和发展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交际的频繁,市场上对名茶的需求越来越大。衡阳市农业区划要求,要抓好南岳“云雾茶”生产,增加名茶商品量,并计划到2000年,要新扩南岳云雾茶4000亩。本文就如何认识、利用南岳的名茶资源,发展南岳云雾茶略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一、南岳云雾茶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相似文献   

12.
李智 《福建茶叶》2016,(8):130-131
伴随人们对茶文化需求不断被挖掘,如今茶文化已经形成了相关产业链条。可以说,茶文化已经从单一的文化内容,延伸到从饮茶到品鉴文化的全过程,而融入茶文化的旅游开发模式也不断发展、成熟。而想要实现深度开发,就必须贴近市场,融入市场。在我国诸多茶文化发展成熟的区域,都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历史,因此,其具备深度开发、构建与茶文化旅游相关产业链条的优势。本文拟从实施茶文化旅游开发的背景出发,结合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分析,从而尝试提出深度开发茶文化旅游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早在三国两晋时期时饮茶活动就已经盛行于上层社会,而到了唐朝时饮茶活动已遍布全国。日本作为一个善于吸收和借鉴它国文化的民族,在引进中国茶文化之后即对之进行改造与发展,并使自身的茶文化体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这正是日本茶文化源自中国却与中国有诸多差异的根本原因。本文以深化中日茶文化的认知为出发点,从发展历程、外在形态以及内在思想三个方面,对中日茶文化做出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于烜懿 《福建茶叶》2024,(2):166-168
茶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茶文化内容的表现形式包括物质与非物质两种,如茶具、茶叶等可以看到、触摸到的为茶文化内容的物质形态,而茶艺、茶叶制法等不能直接触摸到的即为茶文化内容非物质形态。茶文化是中国悠久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文化产物,所以在现代社会中,为保证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的可持续性,需要以法律手段对其进行保护。文章从茶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出发,首先阐述了当前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中遇到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然后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提出几点相关建议,最后是对中国茶文化传承起到促进作用两种法律途径的陈述。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茶文化起源和发展的进程中,无不显露出茶文化与艺术之间的密切关联,在茶香四溢的茶文化和绘画艺术相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和体验到其不可阻挡的文化艺术魅力。中国传统茶文化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讲究饮茶的口感,而且还形成独特的中国茶道精神和哲理内涵,在中国茶文化中所倡导的清新、淡雅、自然的茶道、茶德精神之中,茶文化与绘画艺术的追求不谋而合,本文即从中国茶文化与绘画艺术的互通性入手,从多个方面分析了茶与绘画艺术的密切联系,帮助人们更深的体会中国传统茶文化与绘画艺术的不解情缘。  相似文献   

16.
茶原产于中国,可以说中国是最早形成茶文化的国度。在过去中国对英贸易的过程中,茶叶和瓷器、丝绸一样作为重要的出口货物,逐渐俘获了英国人的心,在英国流行开来。在这个过程中,英国也形成了自己的茶文化,并因其子民对茶叶的如痴如醉,演变成了西方国度茶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国家之一。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带来的影响在英国方方面面都有映射,在英国人的母语文学——英语文学中其影响更为显著。本文主要从茶进入到英国以及茶文化在英国的形成与衍变进行分析,探讨茶文化对英语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茶文化当中包含了我国的儒家思想和佛教的思想,它的发展也是不断的吸收各种文化的过程。茶文化有强的特殊性和包容性,也有很强的时代性。从茶文化当中可以体会到我们思想政治体系的高度,从而对茶文化也增加了德育教育的内涵。可以说,茶文化独特的特质,不仅对大学生提高思想水平和人文素养大有裨益,同时其所具有的内涵丰富、形态多样的特点,也对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创新启示。  相似文献   

18.
传统茶文化是中国人在品茗中体悟而得出的。从茶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来看,茶文化与休闲体育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分别对比了中国传统茶文化及休闲体育的内容特征,从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入手,分析中国传统茶文化在休闲体育中的应用方式,重点在精神上、内容上和效果上进行深入讨论。最后,通过中国传统茶文化与休闲体育融合的具体案例,说明了中国传统茶文化与休闲体育的联系,并指明了传统茶文化与休闲体育结合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9.
周燕 《福建茶叶》2016,(12):354-355
中国的茶文化发展至今有数千年的历史,尤其是茶文化发展到清朝时期已经趋于成熟,《红楼梦》的诞生集合了千年来的茶文化精髓,在书中深刻的描述了相关的茶文化。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古典文学《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翻译,从茶具、茶名、茶水这三个方面进行翻译,深入的探析了《红楼梦》中的茶文化,对我国的茶文化翻译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我国茶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与其它文化和思想不断融合的过程。特别是儒家、道家以及佛教等思想,在与茶文化的融合中,不断将一些优秀的、积极的、深奥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注入其中,使得我国茶文化从单纯的文化领域跃升到了思想与哲学的高度,平添了许多思想教育价值。可以说,茶文化的这一特质,不仅对大学生提高思想水平和人文素养大有裨益,同时其所具有的内涵丰富、形态多样的特点,也对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创新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