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蚕茧稳产高产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蚕病所造成的损失。近年来,我县蚕病发生抬头,尤其是今年春蚕大面积暴发血液型脓病,发病面之广,损失之严重,为历史上罕见,发病倒蚕已成为蚕农后顾之忧,严重挫伤蚕农养蚕积极性。为控制血液型脓病的危害,以防重蹈覆辙,笔者对2006年春蚕血液型脓病暴发的原因作了如下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1 脓病暴发原因1.1 病原体存在晚秋蚕是四季蚕中最后一季蚕,与前三季间隔时间短,病原体多,病原体新鲜,毒力强。1.2 消毒不彻底经调查分析,暴发脓病的养蚕户,晚秋消毒大都是养蚕前两三天进行,有的甚至来不及消毒,小蚕已经到家,由于消毒不彻底,即使养蚕技术再高,蚕也容易暴  相似文献   

3.
2014年淳安县晚秋蚕病大面积暴发,通过现场调查、随机抽样、病害诊断、成份检测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了蚕病损失评估,并系统分析了引起蚕病大面积暴发的气象条件、桑树病虫害、桑叶营养等因素。结果显示:晚秋蚕病大面积暴发是受持续低温阴雨少光照的气候条件影响,多种桑树病虫交错暴发叠加危害,使桑叶减产,叶质下降,造成蚕体质虚弱抗病力下降而诱发。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止蚕病大面积暴发、提高蚕桑生产效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2001年的晚秋小蚕期饲养期间 ,我县养蚕血液型脓病发生面广量大且发生时间早 ,最早在头眠就有 ,全县大约有30%蚕种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比去年同比增加了近10 % ,有的甚至于颗粒无收 ,严重地挫伤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后由于气象条件的好转和及时的布置落实消毒防病措施 ,才有效地控制住了病情。促进了晚秋蚕生产的顺利进行。为了防患于未然 ,根据今年实际 ,现对晚秋期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原因、防治技术作了以下阐述。1原因分析1.1气候条件不理想晚秋蚕从发种以后开始 ,室温一直偏低 ,小蚕期日中室温在21℃以下 ,远远低于晚秋…  相似文献   

5.
夏德梅 《广西蚕业》2006,43(1):22-24
调查和分析了2005年江苏省射阳县晚秋蚕僵病大暴发的原因,是因为当地桑园野外昆虫发生严重、气候异常、养蚕设施简陋,大小蚕同室混养、消毒防病意识淡薄、小蚕期饲养管理粗放等原因,造成当地养蚕生产僵病的暴发,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熊小利 《蚕学通讯》2010,30(3):42-43
晚秋蚕是一年四次养蚕中的最后一次养蚕,由于本地区前面已养过三次,病源菌高度积累,数量大,种类多,再加上此时桑叶大多质量差,不是过老就是过嫩,况且养蚕期间气候条件也常常不太好;特别是大蚕期,常常会遇到持续低温天气,蚕儿食欲不旺盛,这一连串问题会使蚕儿抗病能力下降而容易生病,从而影响晚秋蚕的饲养成绩。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区实际,针对晚秋蚕的特点及饲养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如何养好晚秋蚕。  相似文献   

7.
睢宁县农村蚕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的养蚕方式,除部分蚕农小蚕期进行联户共育外,绝大部分养蚕户都是分户饲养。由于千家万户分户饲养,其技术水平、养蚕条件、消毒防病等工作水平不一,给技术指导和防病技术推广带来一定难度,致使农村蚕区蚕病病原普遍扩散。特别是近年来,蚕病危害逐年加重,夏秋蚕期经常暴发脓病及僵病。2003年中秋蚕睢宁县大面积暴发蝇蛆病,平均张产茧不足20kg;2005年中秋蚕临近上蔟前大面积暴发脓病,全县平均张产茧20余kg;2007年晚秋蚕,全县大面积暴发僵病;  相似文献   

8.
2011年6月份,在贵港很多蚕区暴发脓病,蚕农损失很大,这是近10年来蚕病发生最为严重的月份,笔者凭借自己多年蚕桑生产的经验,对暴发脓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防治技术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小蚕饲养是养蚕生产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小蚕饲养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养蚕生产的成败。自前农村饲养小蚕普遍存在“三差”;即桑叶质量差,保温保湿差和防病卫生差。不能满足蚕儿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条件、气象条件和卫生条件,蚕病发生率高,蚕头损失严重,结茧率低。面对当前农村养蚕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蚕茧单产、质量和养蚕  相似文献   

10.
橙瘿蚊自1987年在睢宁县首次发现以来,由于虫体小,繁殖快,世代多,扩散传播极为迅速,一直是重点防治的害虫。每年都有部分桑园受到危害,到中、晚秋蚕期,小蚕采不到适熟叶,大蚕期桑叶不足,叶质老化,严重田块,中、晚秋蚕无法饲养。严重年份如2003年因桑橙瘿蚊的危害造成秋季桑叶产量减产30%以上,而且影响到第二年春叶的生产,对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因此必须加强桑橙瘿蚊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目前家蚕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桑叶,桑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蚕的生长发育、产茧量和茧丝质量.当缺少桑叶或桑叶质量较差时,易造成蚕儿营养不足,影响养蚕成绩.若遇到上述情况,可通过添食一些营养物质来维持蚕的正常生命活动,提高蚕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2.
在养蚕过程中 ,往往由于传染性蚕病的暴发 ,造成蚕茧欠收和茧质下降。防治传染性蚕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有 :1 即时淘汰病蚕许多传染性蚕病 ,如中肠型脓病、病毒性软化病、微粒子病、细菌性胃肠病等。蚕感染上述病初期往往表现出生长迟缓、蚕体瘦小、发育不齐等症状。此时已有大量毒力很强的病原体 ,通过病蚕的粪便 ,消化液等排出体外 ,污染桑叶和蚕座 ,是造成再次感染 ,使蚕病传染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 ,大小蚕同室饲育 ,往往会造成后批蚕暴发蚕病。若尽早发现病蚕 ,分室饲养小蚕 ,人员、蚕室、蚕具专一使用 ,不仅可以提高饲养水平 ,…  相似文献   

13.
蚕座密度是指单位蚕座面积内饲养的蚕儿头数;或表示蚕儿在蚕座中的相对疏密程度。如果密度过大则蚕儿相互拥挤,造成食桑不足,发育不整齐,容易发病;密度过稀则蚕座中残桑多,浪费桑叶,蚕座多湿,而且蚕室蚕具、劳动力需用量多,大蚕期尤为突出。笔对蚕期(4~5龄蚕)采用不同的蚕座密度进行饲养试验,力求摸清蚕座密度与养蚕生产效益的关系,探讨较佳的蚕座面积标准,以达到既不影响蚕茧产质量,又能提高养蚕设备利用率,提高工效节约桑叶,增加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 桑叶是蚕的粮食,是蚕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桑叶数量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蚕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及产茧量和产丝量高低的问题。《豳风广义》上说:“清明浴罢桃柳汤,谷雨蚕出细如芒,阿婆把称定分量,量叶下蚁养几筐。”这足以说明自古以来都是提倡量叶养蚕的。近几年来,养蚕生产中常出现盲目确定蚕种数量,导致桑叶不足而倒蚕,或让蚕饿着上簇结茧,造成茧质差,产茧量低,产值亦低。个别地方还出现养蚕数量不足,而浪费桑叶。若做到量叶养蚕,则可避免桑叶不足或过剩,使蚕能得到饱食,生长发育良好,蚕体健康,蚕茧产量高,丝量多,产值高。因此,在养蚕季节到来之前,应  相似文献   

15.
桑叶作为家蚕的主要饲料,有时因受到气候环境及桑品种、生产管理水平的影响,生产的桑叶饲蚕效果也时有不尽人意,特别是夏秋季桑叶受高温干旱气候条件和桑树病虫危害的影响,造成桑叶质量下降,养蚕生产隐藏发病隐患.为了减少养蚕损失,探讨增强蚕儿体质和增丝的可能,提高蚕作安全的可靠性,增强蚕体抗御病害的能力,我们从2001年开始分别在湖北省罗田县、英山县、南漳县和安徽省霍山县推广应用"蚕神"牌家蚕抗病增丝剂添食,取得了明显的抗病增丝效果.现将罗田县蚕区农村添食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论桑树病虫害与蚕病危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省蚕业生产在党的方针政策推动下,群众发展蚕桑生产积极性高。各地育苗栽桑数量多,但肥培管理尤其病虫防治工作未跟上,病虫成灾,不仅桑叶单产低、质量差,桑树未壮先衰。而且桑病虫严重,加剧了蚕病流行蔓延,蚕茧产质量下降,经济效益不高,挫伤了蚕农的栽桑养蚕积极性。桑病虫害猖獗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桑病害给蚕业生产造成的损失认识不深、不全面,只看到对桑叶产  相似文献   

17.
现行春用蚕品种对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抵抗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养蚕的主要劳力是老人和妇女,由于劳动力缺乏等原因造成蚕前消毒不彻底、蚕期管理粗放,从而造成血液型脓病在部分蚕区流行,发病严重的颗粒无收,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张军 《四川蚕业》2012,40(3):55-55
<正>栽桑养蚕的目的是要获得量多质优的蚕茧,然而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易发生脓病、僵病等传染性蚕病,并造成严重损失。在养蚕生产中除采取坚持"三消制度",杀灭病原和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体抗病力等措施外,还应加强观察,及时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蚕病蔓延传染,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9.
<正>蚕桑产业是桐乡市传统农业的主导产业,全市有7822.6 hm2的桑园面积,从事种桑养蚕的农户达69000多户。2014年饲养蚕种195858.9张,其中中秋、晚秋实发49100.3张,占全年饲养量的25%,全年饲养量、产茧量和总产值比上年大幅度下降。由于受桑螟的严重危害,秋蚕生产无法正常进行。桑螟的大暴发使全市蚕桑生产受到前所未有的损失,高桥镇、崇福镇、凤鸣街道等3个重点蚕区造成蚕业经济损失7000多万元,严重挫伤了蚕农经营蚕桑产业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市养蚕布局的改变,蚕病的发生规律也有了相应的变化。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市每年饲养春蚕、夏蚕、早秋、中秋、晚秋五期,至90年代未至今只养春蚕、早晚秋蚕二期,蚕病的发生原以中肠型脓病、空头性软化病危害为主,现以血液型脓病、僵病和农药中毒等对蚕桑生产的危害较为严重,严重影响我市蚕茧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