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水稻白叶枯病菌抗菌物质产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水稻白叶枯病菌抗菌物质的产生进行了研究。通过氯仿熏蒸、热处理、紫外线照射等灭活处理,在62个菌株中发现了32个菌株可产生抗菌物质,其中12个菌株3种灭活处理均形成了抑菌圈,抑菌范围较广的YZ-13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62个菌株中的48个具有作用;YZ-32菌株3种灭活处理均产生了对自身菌株具有活性的抗菌物质。  相似文献   

2.
苏云金杆菌菌种保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8种方法保藏18个Bt菌株5~23年,结果表明,不同保藏方法对Bt菌株的存活率和毒效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菌株平均存活率为29.3%~80.3%。除保藏5年的MP┐342外,较高者有79007(18年)57.5%,82612(15年)56.9%;最低为016(22年)29.3%。不同保藏方法平均存活率排序:土壤保藏A(55.5%)>沙管保藏A(53.0%)>虫尸保藏A(47.5%)>土壤保藏B(43.5%)>沙管保藏B(38.7%)>虫尸保藏B(36.6%)>石蜡保藏(31.6%)>滤纸保藏(30.1%)。沙管、土壤和虫尸3种方法适用于Bt的菌种保藏  相似文献   

3.
枯草芽孢杆菌B-903菌株的研究Ⅱ.抗菌物质的理化特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枯草芽孢杆菌B-903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在偏酸性条件下能经受121℃(1.4Pa/cm^2)高温20分钟,仍保持原来的抗菌活性;在中性和偏碱性环境中不具备稳定性,该抗菌物质PH=4的溶液中,半年以上仍保持活性,但在碱性条件下2个月即失活性,显示了其稳定性。在强酸PH2 ̄3条件下,可有效物质从溶液中沉淀分离出来,调高PH值桑台使其重新地水 中。  相似文献   

4.
烟草赤星病拮抗菌株B75产生抗菌物质的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烟草根际分离筛选到一株可产生抗烟草赤星病菌物质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75。在以NB培养液进行试验时发现,B75在对数生长的中期开始产生抗菌物质,在生长的衰退期前存在一个产生抗菌物质的高峰期;在25~50℃、pH4.0~8.5范围内均可产生抗菌物质,其中30℃和pH6.0的培养条件下最适。不同的装液量试验结果表明,在三角瓶装液量为100ml/500ml时,是B75菌株菌体生长及产生抗菌物质的最适宜量。不同的碳、氮源试验结果表明,甘露醇、酵母膏最有利于B75菌株菌体生长,且产生的抗菌物质抑菌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利用土壤拮抗性微生物防治棉花枯萎病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棉株根围土壤中分离到200多株土壤微生物。通过土壤微生物-棉枯萎病菌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7个菌株,即绿色木霉T-03,芽孢杆菌B-01、B-03,放线菌A-03、A-06、A-07、A-19。用上述7个土壤拮抗菌进行棉花枯萎病田间小区防效试验的结果表明,T-03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效最高,达76.5%;4个放线菌株的防病效果在60.5%~65.1%之间,其中A-03对棉花出苗有一定抑制作用;B-01、B-03的防效分别是36.4%和54.0%。  相似文献   

6.
卵孢白僵菌优良菌株的筛选和选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不同地区采集并分离到卵泡白僵菌菌株17个,其中菌株Beauveria lenella24-1对大黑鳃金龟幼虫室内致病力高达73.3%。通过单孢分离、紫外线照射分生孢子和原生质体的诱变方法,获得了比出发菌菌株B.tenella24-1产孢量高2倍以上,毒力提高0.54-1.79倍的优良菌株4个。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泳对来自太湖稻区的10个水稻稻瘟病菌株和2个禾本科杂草瘟菌的可溶性蛋白及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供试菌株菌体可溶性蛋白可呈现16~25条电泳谱带,其中在Rf值为0.23,0.33,0.44的3条谱带为122个菌株所共有,没有发现生理小种特异性谱带。对12个菌株α-酯酶同工酶的分析表明,在所有菌株同工酶谱带中可分辩出具有不同迁移率的12条谱带,据此可将菌株分为8个不同的同工酶谱带类型。同时表明,α-酯酶同工酶在太湖稻区稻瘟病菌中存在丰富的多态性,但其谱带类型与病菌生理小种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培养液的初始PH值直接影响B-903菌株的生长繁殖,从而对其抗菌物质的产生和积累产生重要影响。PH值小于5时,不利于细菌生产繁殖,。滤液中抗菌物质活必 6~8时有利于细菌的增殖,抗菌活性亦最强。培养过程中供氧下菌体繁殖和抑菌活性呈正相关,而培养液初始接菌量高时可缩短抗菌物所出现的时间。基本的物质的初步筛选试验证明:大米粉、豆饼粉、麦麸、酵母粉和CaCO3及KH2PO4是发酵 中最佳的营养物质,可满  相似文献   

9.
B—HCH菌株发酵滤液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B-HCH发酵液经离心,过滤,除去菌体,然后测定其对2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谱,结果表明,B-HCH菌株的代谢产物为广谱性的抗菌物质,对植物病原真菌抑制率最高的是杨树腐烂病菌,达96.8%,最低的是棉花立枯病菌,为40.2%,经发酵液处理的病原菌菌丝,顶端膨大变形,原生质收缩,细胞壁破裂,原生质向外泄漏等。  相似文献   

10.
枯草芽孢杆菌B—916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试验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5  
1992~1994年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两个拮抗细菌(B-916、P-91)和井岗霉素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1994~1995年在江苏省3个基点上进行了B-916防治纹枯病的大面积示范试验。B-916发酵液在田间对水稻纹枯病的为害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发酵含菌量为2.54×1011~2.54×1012cfu/mL时,用量3.75L/hm2的防治效果为50.0%~8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