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超高产配套技术示范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成单19为参试品种进行超高产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中单2号进行地膜栽培和露地直播常规栽培为对照,在四川省喜德县海拔1700m的孙水河谷冲积土壤上进行超高产栽培配套技术试验研究和效益分析。超高产栽培采用营养土软盘育苗,定向移栽,施足底肥,配方施肥,化肥深施,防治病虫,人工辅助授粉,剔除老叶,授粉结束后,去雄等配套技术。经实际验收,单产达到1015.7kg/667m^2,单产值1219元/667m^2,纯收入885.8元,产投比为3.66,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突破了由宣汉创造的四川省玉米高产纪录(1010.5kg)。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等肥力大土泥土上玉米氮、磷、钾3因素4水平试验研究得出,要使玉米产量获得较好收益,其施肥量为尿素28.0kg/667m^2,过磷酸钙30.7kg/667m^2,氯化钾17.8kg/667m^2。  相似文献   

3.
1997~1998年在贵州省毕节等12县(市)实施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玉米地膜覆盖及配套增产技术,项目以玉米地膜覆盖为主,配套推广育苗移栽、杂交良种、绿肥聚垄、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实用技术,实施两年。共完成有效面积8.772万hm^2,其中1997年4.31万hm^2,1998年4.456万hm^2,项目平均单产371.4kg/667m^2,新增产97.9kg/667m^2,增幅35.8%,  相似文献   

4.
覆膜马铃薯平衡施肥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文家 《耕作与栽培》1999,(6):49-50,52
采用二次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对米拉马铃薯进行N,K肥料效应试验研究。借助于CASIO fx-3600P型计算器,建立了肥料效应方程。最佳施肥量为N8.22kg/667m^2.K2O12.08kg/667m^2,最佳产量为2002.30kg/667m^2,肥料配比N:K2O为1:1.47,肥料增产量530.10kg/667m^2,纯收益424.08元/667m^2,投产比1:3.98。指出在施有P  相似文献   

5.
紧凑型玉米湘玉7号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湖南玉米生产的特点,从1993年开始,对紧凑型玉米新品种湘玉7号在播种期、密度、施肥量、施肥时期及N,P,K合理配比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湘玉7号产量在500kg/667m^2以上的主要栽培技术为:3月20 ̄4月1日直播,播5000株/667m^2左右,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施纯N20 ̄22kg,P2O56.5 ̄7.0kg,K2O14.0 ̄14.5kg,全部的P肥和K肥作基肥,  相似文献   

6.
试验表明,营养纸种胚育苗技术出苗快、成苗率高、种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且活力水平高。大田平均增产16.3%,每667^2增收入1000多元,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L16(4^5)正交设计,对贵州西部温凉地区分带轮作中影响小麦套作玉米复合产量(值)的主要因子带宽,小麦,玉米及其窝距进行了研究。结果:(1)表现最佳的模式有二个,一是1.50m带宽+毕麦10号+贵毕303+玉米窝距20.0cm,二是1.50m带宽+贵丰1号+贵毕301+窝距23.3cm(2)试验最佳模式复合产量达588.54kg/667m^2,复合产值达739。08元/667m^2,比  相似文献   

8.
夏玉米塑盘育苗带土移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夏玉米采取塑盘育苗,1叶1心带土移栽产量比麦田套种和夏直高11.1%和25。.7%;3叶1心带土移载产量比套种和直播高3.6%和17.2%,5叶1心带土移栽产量低于套种6.3%,比直播高6.0%。移栽玉米前期生长慢,拔节期生长加快,到抽雄开花期1叶1心移栽比套种提前2d,3叶1心移栽与套种同步,移栽玉米比直播分别提前了7d,5d和3d,灌浆期相对较长另外,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量、穗部性状和田间生  相似文献   

9.
研究结果表明,单施N肥比不施肥增产14.3%,在施N肥基础上配施P、K肥,则增产率上升为23.8%。单施N肥、N肥利用率仅为20.1%,在施N肥基础上配施P、K肥,则N肥利用率上升为33.5%。PK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11.8%入44.4%。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单施N肥667m^2纯收益为56.7元,在施N肥基础上配施P、K,则667m^2纯收益上升为75.5元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施用锌,钼微肥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威优64为材料进行了杂交水稻施用微肥钼(Mo)、锌(Zn)两因素各3水平的田间籽粒产量比较试验。结果是:(1)威优64对钼酸胺不敏感,各处理间籽粒产量无明显差异;(2)施0.75kg/667m^2硫酸锌作基肥,比空白ck籽粒产量增加8.39%、比施1.50kg/667m^2的A3处理增加5.46%;(3)0.75kg/667m^2,1.50kg/667m^2硫酸锌作基肥分别使杂交稻威优64穗粒数  相似文献   

11.
泪科包衣种出苗率高,苗齐、苗壮,抗逆性强,是小麦生产上一项新的增产措施。为了普及该技术,精量播种,节约种子,探索其适宜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我市旱地分带轮作小麦包衣良种用种量6~7kg/667m^2较适宜,绵阳26号产量可达165.7~181.3kg/667m^2,绵农4号179.1~195.0kg/667m^2。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小麦玉米667m^2产吨粮节水配套技术研究,建立了以底墒水一水两用合理衔接的水分运筹方案。认为高产小麦耗水量的下限为350 ̄440mm,高产玉米耗水量下限为400mm小麦,玉米667m^2产吨粮田水分合理衔接,全年每667m^2可节省近200mm灌水量,可节省3次浇水,这既保证了吨粮田的高产,又节约了用水,对于扩大吨粮田的面积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1997 ̄1999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pH值黄泥土施用磷石膏50kg/667m^2,100kg/667m^2,150kg/667m^2,pH4.30黄泥土玉米产量比对照增产7.8% ̄22.9%,pH5.01黄泥土增产8.5% ̄17.1%,pH5.65黄砂泥土增产7.5% ̄11.5%,pH6.07砂石黄泥土增产5.9% ̄8.3%,投产比值在1:2.7以上。土壤pH值随石膏用量增加而提高,土壤水解酸含量随磷石膏用量增加而降低。磷石膏适宜用量为50 ̄100kg/667m^2与农家肥、氨、磷、钾肥配合作底肥施用。可以认为磷石膏是一种改良酸性黄泥土的新型调理剂。  相似文献   

14.
川中丘区“麦/玉/苕”模式玉米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川中丘区“麦/玉/苕”模式玉米的播种期,栽植密度和氮化肥用量对产量及其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出郑单14在育苗移栽,地膜栽培条件下产量6.75t/hm^2以上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案的:播种期3月5-15日,栽植密度6.4-7.0株/m^2,氮化肥用量220-270kg/hm^2。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田间试验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黔油10号制种产量与栽培措施的数量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并作了增产效应分析及有关措施的优化组合,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尿素:10.0~25.8kg/667m^2,种植密度:1.4~1.8万株/667m^2。氯化钾;2.5~6.0kg/667m^2,过磷酸钙;36.0~50kg/667m^2,可望获得75~100kg/667m^2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6.
氮磷钾硼不同配方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硼4种肥料不同用量和配方比例对油菜植株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性状有很大影响,以每667m^2施尿素28.1kg,钙镁磷肥42.3kg,硫酸钾3.8kg,硼肥0.75kg配方效果最好,667m^2产油菜籽148kg。  相似文献   

17.
多元磁肥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元磁肥是一种以粉煤灰为磁性载体,以N、P、K养分为基质在一定强度的磁场作用下生产制造的一种新型复合肥料。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油菜施用多元磁肥较末磁化肥增产11.5 ̄29.20kg/667m^2,增产7.9% ̄19.80%,差异显著,每667m^2净增值23.00 ̄58.40元,效益明显。同时可提高单位养分产量0.58 ̄1.46kg。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采用温床育苗无土移栽玉米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无土育苗移栽玉米的产量和净收入与传统的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几乎相同,生产前期用工量减少60%,物质成本降低40%,在播种期和移栽期都很早的条件下,移栽时浇水量对产量及成活率影响很小,适宜移栽叶龄为4-4.5叶,但在晚播情况下,适合叶龄为2-3叶,在麦套玉米条件下,即使晚播移栽叶龄推迟到3.5-4.5叶。  相似文献   

19.
棚栽鲜食玉米适宜密度与施氮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小区试验指出,大棚栽培苏玉糯1号玉米、必须合理配置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要获得的756-805kg/667m^2,与4588-4742元/667m^2的产量与产值,密度与氮肥最适组合为4000-4500株,25kg/667m^2。  相似文献   

20.
陈学良  李子先 《种子》1995,(4):41-43
科选1号于1985年从农家稻种“一根插”中系统选育而成,在豫北平原多点品比结果,均产587.7kg/667m^2,比对照新稻68-11增产15.3%。从1990-1994年濮阳市累计种值1.3万多公顷,产量水平在550-650kg/667m^2之间。突出特点是抗倒、抗病、丰收性好。出糙率83.8%,精米率74.1%,粗蛋白质8.6%,直链淀粉20%,胶稠度97mm,糊化温度7级。除直链淀粉偏高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