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杂油1号是利用新育成的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陕5A与双低恢复系K407杂交筛选出的第一个优势组合.该杂交种具有优质、高产、抗寒等突出特点,芥酸含量0.21%,硫苷含量18.83 μmol/g,含油量43.37%,恢复株率98%以上.2002~2003年度陕西省秋播油菜区试中平均产量2 965.5 kg/hm2,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3.67%,2003~2004年度陕西省秋播油菜区试中平均产量3 079.5 kg/hm2,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7.8%,秦杂油1号在陕西省2 a安排的12个点次试验中,增产11个点次,增产点次占91.67%.  相似文献   

2.
沪油杂4号是利用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三系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抗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的特性.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为2 674.5 kg/hm2,比双低对照沪油15增产6.0%,国家冬油菜长江下游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为2 590.4 kg/hm2,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5.54%.国家冬油菜长江下游生产试验的平均产量2 520.0 kg/hm2,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8.75%.该品种种子含油率44.63%,芥酸含量为0,硫苷总量29.61 μmol/g.  相似文献   

3.
“沪油16”系上海农科院培育的双低油菜新品种,我镇于2004年秋播引进,并进行示范试验,2005年秋播大面积推广,据种植农户抽样调查,平均亩产达220kg。我镇农户刘元章试种了1000mz油菜套种棉花模式,2m组合种植2行油菜,宽窄行种植,油菜大行间套棉花,由于“沪油16”茎杆矮壮,不倒伏,移栽棉花方便,获得了油菜、棉花双丰收,每亩油菜实收250kg,皮棉实收105kg。实践表明,“沪油16”既可纯作,又可替代蚕豆与棉花间套作,油菜亩产值是蚕豆的2倍以上,为农民增收增加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利用自育的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212A与改良恢复系1102C杂交选育而成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陕油8号,1998~1999年两年参加黄淮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102.15kg,对照品种秦油2号平均公顷产量2016.15kg,陕油8号比秦油2号增产4.27%,居参试品种第一位.2000年参加黄淮海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778.0kg,对照品种秦油2号平均公顷产量2627.1kg,陕油8号比秦油2号增产5.74%.  相似文献   

5.
1992年来,我市大面积推广"秦油2号",促进了油菜单产水平,但该品种制种质量逐年下降,产量波动大.为寻找高产优质油菜品种,自1997年开始示范种植"油研8号",1998年秋播面积达7.5万亩,占油菜面积的70%,1999年,加力乡万富高产方,亩产均达254.3kg,高产田达291.3kg.1997年和1998年我们在建设丰产方的同时进行了"油研8号"播期、苗质、密肥及株行距配置等辅助试验,以利于更好地指导大面积生产.  相似文献   

6.
由太湖地区农科所选育的双低油菜"苏油1号",我市已5年试验、示范,取得较好结果.1995~1997年度在东山镇连续三年品比和生产试验,"苏油1号"三年平均亩产达158kg,比"汇油50"增产10.6%.1998年度在特殊气候条件下,据36户51亩油菜产量调查,"苏油1号"平均亩产66kg,比"汇油50"增产15%.特别是西山油菜丰产方曾三次受涝,仍获得亩产103kg.1999年度,我市示范面积442.1亩,平均亩产181.5kg,其中横泾旺山丰产方,80亩"苏油1号"平均亩产210kg,最高田块240kg.表明"苏油1号"具有高产稳产特点.  相似文献   

7.
油研8号系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两系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1997年秋播引入我市试验种植,1997、1998连续2年进行多点品比试验,该品种产量、品质在各参试品种中皆居首位。 据贵州油料所测试分析,该品种种子芥酸含量1.31%,硫甙含量29.5μmol,含油量41.17%,属优质油菜。 油研8号生育期242~245天,与秦油2号相仿。 该品种抗菌核病,1998年春季用多菌灵复配剂在花期防治1次的条件下,油研8号发病率29%,病指25,对比田秦油2号发病率69%,病指45。该品种农艺性状优良,千粒重3.81g,比秦油2号高0.9g,田间长势整齐,植株斜而不倒,长势清秀,后期熟相好,实收亩产254.9kg。  相似文献   

8.
正湖北省农业厅2016年8月16日发布《关于发布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2016年秋播油菜政府采购推荐品种的通知》:经品质检测、专家会商,省农业厅优选华油杂62、华油杂9号、中双9号、中双12号、中油36、中油杂7819和希望528等7个双低油菜品种作为2016年秋播油菜政府采购推荐品种。通知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推广推荐的品种和适宜当地种植的双低优质品种。纳入湖北省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的35个重点县(市、区),要加大秋播油菜  相似文献   

9.
陕油8号系舒城县新引进"双低"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全生育期233天,比秦油2号早2~3天,杂交优势较强,杆硬抗倒,耐旱耐寒,高抗病毒病,耐菌核病,一般亩产250千克,高产达300千克.现将其高产保优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秦优10号"是由咸阳市农科所选育的甘蓝型双低油菜、半冬性、质不育三系杂交种.2006年通过国审(编号:国审油2006003).2006年9月我站引进示范,示范种植面积170 亩,平均单产276.5kg,比"秦优7号"增产14.7%,示范点最高单产341.5kg.现将示范种植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沪油15"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培育而成的低芥酸、低硫甙(简称双低,下同)油菜新品种.1999年在上海市郊区、浙江省、江苏省和安徽省等地进行示范试种,表现高产、抗倒、抗病和双低性状稳定,2000年秋播,"沪油15"推广面积达92万亩.为了充分展示"沪油15"的产量潜力,指导生产,作者进行了该品种亩产超250kg的高产栽培技术试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双低"油菜是指菜油中芥酸含量低于5%、菜籽饼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于30微摩尔/克的油菜,如油研8号、中油杂2号、华皖油1号、2号、蓉油6号、湘杂油1号、2号等. 芜湖曾在1999年推广"双低"油菜面积18.42万亩,占全县油菜播种面积的60%,双低油菜示范区平均亩产达157.5千克,推广面积、单产水平和最高攻关产量,不仅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在全国也居先进水平.发展"双低"优质油菜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史力佳"是江苏省2007年农业主导品种之一,属甘蓝型双低油菜,芥酸含量稳定在1%以下,硫甙含量在20~25μmol/g,含油率达4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其中油酸与亚油酸含量高达80%以上.我市于2005年秋播小面积引种示范获得成功,该品种表现为耐肥性、抗倒性、抗病性、丰产性突出,增产潜力大.2006年秋播推广种植面积2000亩,平均亩产达225kg,超高产田块达300kg.  相似文献   

14.
史力丰油菜原名苏油158,是南京绿江种苗中心选育的“双低”油菜新品种,2001年3月被农业部列入《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公报》。我市从2000年秋播引入试种,盐城市农科所“双低”油菜品种比较试验,该品种产量居各参试品种之首;全市示范种植面积0.2万亩,平均亩产225.4公斤,其中盐都县大冈镇百亩高产示范方亩产260.8公斤。1 主要特征特性1.1 生育期适宜。据品比试验生育进程记载,该品种9月15日播种,10月25日移栽,3月初抽苔,4月初始花,4月底终花,5月23日成熟;抽苔期比秦油二号迟5天,始花迟3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新品种"申黄1号"系采用品种(系)间杂交的方法育成.该品种品质优良,芥酸含量0.44%,硫苷含量27.81 μmol/g,种子含油率45.60%.2006-2008年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 005.63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产9.78%,产油量比对照"沪油15"增产11.32%.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农科院育成的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5",品质好,抗病性强,高产稳产,获得称赞,产量超历史性突破,亩产最高达266kg.同年我们进行了"沪油15"不同氮肥量和移栽密度组合试验,为实现我区油菜生产优质、高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浙双6号”又名“鉴6”,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油菜育种组选育的双低优质油菜品种,我市2000年品试结果表明,“浙双6号”平均亩产为2012kg,比CK“汇油50”增产14.6kg,增幅7.82%;2003年品试结果表明,“浙双6号”平均亩产为194.5kg,比CK“中杂油1号”增产34kg,增幅21.18%;两年增产幅度均达显著水平。2004年在我市马桥街道先锋村连片示范种植8.34万m^2,平均亩产为160,10kg;2006年在我市硖石街道军民村连片示范种植589万m^2,平均亩产达171.92k,其中姚一峰农户种植面积767.05m^2,平均亩产达205.22kg。现将该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油研八号"油菜是贵州油料所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1997年通过品种审定.我市1997年开始引进,经几年试验、示范和推广,1999年种植面积15.3万亩,占全市油菜面积的95.67%.我们在试验、示范的同时进行了不同播期、不同施肥量、不同栽培密度等试验,初步掌握了"油研八号"在我地种植亩产250kg产量结构的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扬油4号”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杂交选育而成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于2001年7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抗性强、品质优、产量高,一般亩产可达175~200k,具有亩产220kg以上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20.
"扬油4号"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杂交选育的常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其组合为"鉴13×8705".2001年7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