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大米加工业的产业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谷是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左右。由于全国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口占60%以上,所以稻谷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我国大米加工产业发展较快,资源丰富,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形成了不同特色的规模化区域优势。  相似文献   

2.
宝鸡市耕地资源变化与粮食安全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摘要:根据宝鸡市1995-2007年粮食生产的相关数据,对宝鸡市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人口变化以及粮食总产与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95-2007年,宝鸡市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均呈减少趋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其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粮食总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粮食总产量与粮食播种面积的年变化率高度一致,而耕地面积与粮食总产量的年变化率趋势并不完全同步,粮食单产的提高抵消了因耕地面积减少所导致的粮食减产,而且可以使粮食总产量出现较大增长,但耕地数量仍是稳定粮食总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种子世界》2006,(12):18-1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培育主要农作物新品种5000多个,2005年粮食总产量增至4.8亿t,基本满足了13亿人口的消费需求。我国突破了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矮败小麦、杂交油菜等一系列重大核心技术,取得了盐渍土改良、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使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粮食总产量从1亿t增加到4.8亿t。此外,我国还建立了瘦肉猪、蛋鸡、奶牛、肉羊、水产品等良种繁育体系,研究出优质高效配合饲料和集约化养殖技术以及猪瘟、牛瘟、禽流感、新城疫等重大疫病高效疫苗,使我国肉类、蛋类、水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4.
我国主要农作区粮食产量贡献率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我国十大农作区的粮食总产量、水稻总产量、小麦总产量、玉米总产量和杂粮总产量的贡献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对全国总粮食贡献率较高的区域是黄淮海地区(29.71%)、长江中下游地区(21.40%)和东北地区(11.23%)。分析表明: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在新时期发生了新变化,但是未来我国粮食三大主产区的地位不会动摇,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会稳步调整,小杂粮生产会加强。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农产品资源丰富,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8 958.0万t,同比增长3.2%;油料总产量为3 436.8万t,同比增长3.9%;蔬菜总产量为70 883.1万t,同比增长4.4%;水果总产量为15 104.4万t,同比增长7.3%;肉类总产量为8 387.2万t,同比增长5.4%;水产品总产量为5 907.7万t,同比增长5.4%。我国农产品分布很广,相对集中,非常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农产品加工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仓储业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是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得到了极大发展,到1998年粮食总产量已达到5100亿千克,比七十年代初翻了一翻。虽然此时城乡粮食需求也达到了4700亿千克,但我国粮食却首次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可喜变化,随之连续几年出现产销平衡略有结余的现象。一些乐观主义者也由此产生错觉,以为中国粮食问题已经解决。  相似文献   

7.
市场资讯     
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九连丰"从国家统计局了解到,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8 957万t,比2011年增产1836万t,增长3.2%,实现了连续9年丰收。从三大粮食品种看,2012年全国玉米的产量为20 812万t,增产1 534万  相似文献   

8.
挖掘资源潜力 发展立体农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业近4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着占世界22%的人口。但是,1984年以后,我国粮食生产连续4年徘徊,虽然1989年粮食总产量由1984年的4073.1亿公斤上升到4075亿公斤,但由于人口的增加,人均粮食占有量还比1984年低25公斤。预计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将达到13亿,  相似文献   

9.
《种业导刊》2011,(12):32-32
2011年,党中央和国务院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各级政府积极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科技支撑力度明显加大,农业气候条件总体偏好,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登上5亿5千万吨新台阶。初步统计,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比2010年增产2473万吨,增长4.5%。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农户储粮都是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储存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0%以上,担负着9亿农民的口粮保障。但由于农户储粮条件差,加上缺乏科学储粮知识,储粮损失巨大,随着我国人口逐年增多,耕地面积减少,加之受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采用传统的方式增加粮食产量已越来越困难。如何保持和提升农村储藏粮食的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1.
曹淑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5):265-274
为了系统分析安徽省粮食生产情况,为政府制定粮食生产政策提供参考,保障安徽省和我国粮食安全,以1978-2012年为研究时段,对安徽省粮食总产量、稻谷、玉米、小麦变化总体态势进行分析,并采用剩余法对安徽省1978—2012年粮食生产波动态势进行系统分析和深入探讨。研究表明,安徽省粮食总产量、稻谷、小麦和玉米产量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有所下降,小麦和玉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有所增加;安徽省粮食总量及稻谷、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的波动情况存在的共同特征,即波动频繁,周期短,波幅大,都属于古典型波动,但在波动周期、波动幅度方面还是有所差异。波动周期相比较而言,安徽省粮食总产量的波动周期最为频繁,平均周期长度为2.81;在三大粮食作物中安徽省小麦产量的波动周期最为频繁,平均周期长度为2.88,稻谷的波动周期最短,为3.77。波动幅度相比较而言,在平均波动古都中玉米产量的波动幅度最大,为61.89%,小麦产量的平均波动幅度次之,为40.24%,稻谷产量的平均幅度第3,为23.56%,粮食总量产波动幅度最小,仅为19.77%。古典型波动相比较而言,粮食总产量波谷环比增长率均为负的有9个,占到了周期总数的82%;稻谷产量波谷环比增长率均为负的有9个,占到了周期总数的100%;小麦产量波谷环比增长率均为负的有8个,占到了周期总数的77.78%;玉米产量波谷环比增长率均为负的有10个,占到了周期总数的100%。结合粮食生产波动情况,提出了从耕地资源、水资源、科技、政策、劳动力等方面保持安徽省粮食生产稳产增长,减少粮食生产波动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民以食为天,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玉米的产量,对于解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和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对于玉米的种植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水稻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稻米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主食。水稻生产不仅担负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并肩负实现种粮增效、稻农增收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使命。也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人口增加和耕地减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我国农作物单产需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50%以上才能满足粮食的安全供给。  相似文献   

14.
1农户储粮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体系,但其储存的粮食仅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一部分,我国粮食存储的主体是农户,每年一半以上的粮食储存在农户家中。但目前农户储粮在我国是最薄弱的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就可持农业产生情况。内涵、发展前景,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框架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7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对贵州毕节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了原则性的建议c1可持续农业产生的背景1.1现代化农业的成就与问题1.11成就本世纪初期世界人口16亿,耕地9亿hm2,谷物总量5亿t。1950年人口25亿,粮食总产6.89亿t,粮食增产不多,人均占有粮食减少。1986年世界人口增至49亿,粮食总产量增加到187亿t,增加171倍,同期人口仅增加096倍,人均占有粮食由276kg提高到381kg,人均肉类由15kg提高到31kg。1996年粮食总产量比1950年增加2倍。世界农业近半个…  相似文献   

16.
全世界54%的人口以水稻为主粮,在南亚和东南亚稻米提供的热量占人类摄取总能量的80%,在我国稻谷年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近一半。解放三十五年来,我国水稻总产和单产都提高了一倍以上。其中水稻良种推广起着不可  相似文献   

17.
白玉兴 《粮食储藏》2009,38(4):49-51
根据我国耕地资源态势、流失所引起的变化趋势与粮食生产两者之间的关系,土地资源分布及土地资源退化情况,对历年来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总结了加强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确保粮食稳定增长,仍是我国的一项持久战略。  相似文献   

18.
要闻     
《种业导刊》2011,(12):32-33
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登上5亿5千万吨新台阶2011年,党中央和国务院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各级政府积极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科技支撑力度明显加大,农业气候条件总体偏好,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登上5亿5千万吨新台阶。初步统计,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我国农业要有新的突破,农业中“民以食为天”的粮食生产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因为,今后10年我国人口将年增1500多万人,粮食应年增100~150亿公斤;到本世纪末,粮食总产量由现在的4000亿公斤提高到5000亿公斤以上,农、林、牧、副、渔得到同步发展,为实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创造条件。安徽省是我国主产稻米的省份之一,90年代粮食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粮食需求量也对农业生产和粮食供给提出了严峻的要求。近些年,虽然通过各方努力,我国粮食产量从2009年的5.18亿t,逐渐增长到2017年的6.42亿t,但仍无法满足国内的需求,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2001-2017年的数据对我国近年来的主要粮食进口额进行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指出我国粮食对外贸易超出安全范围,粮食供给结构失衡,尤其是大豆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并基于此预测结果,给出了几点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