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通渭县旱地全覆膜垄沟秋播大蒜套种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适期收获等内容,以期为通渭县旱地全覆膜垄沟秋播大蒜套种马铃薯高效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索适合定西市半干旱区旱地栽培的优良马铃薯品种。在定西市通渭县设置相应的品种比较试验,平衡水肥的施用,通过早播方式,对引进的一批中早熟性马铃薯专用型品种的物候期、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初步确定适合于定西市半干旱区旱地推广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是通渭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受春夏干旱与高温的影响,早熟马铃薯产量长期在低水平徘徊。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于2004年开始采用白色地膜行间覆盖与垄下种植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提高旱地早熟马铃薯单产的有效途径,经过6 a的试验,研究出了具有简便可靠、省工省力、减少青头薯、提高产量和商品率等特点的旱地早熟马铃薯膜际小垄下播栽培技术,可使早熟马铃薯平均产量达44 023.5 kg/hm^2,较传统露地种植平均增产155.5%。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马铃薯是主要栽培作物之一。由于受夏、秋两季高温干旱影响,晚播马铃薯产量长期在低水平徘徊。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自2006年开始,采用黑色地膜行间覆盖与垄下种植相  相似文献   

5.
播期和密度对红壤旱地直播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不同播期(4月10日、5月5日、6月1日)、不同密度(2.5、3.3、5.0株/m~2)对红壤旱地直播棉花(Gossypium spp.)农艺、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密度为5.0株/m~2水平下,皮棉产量最高,纤维品质最好;晚播(6月1日)皮棉产量显著高于中播(5月5日),与早播(4月10日)差异不显著,3个播期对纤维品质的影响不显著;播期与密度的不同组合对皮棉产量、铃重、衣分、子指、纤维长度和伸长率均有显著影响,早播、晚播的高密度(5.0株/m~2)组合皮棉产量较高,纤维品质以晚播高密度最好。表明当播期推迟到5月底或6月初,仍可通过加大密度实现棉花的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6.
庄浪县旱地梯田马铃薯全膜双垄侧播播期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在庄浪县旱地梯田全膜双垄侧播条件下,进行了马铃薯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随播期的推迟,单株结薯数呈降低趋势,单株薯重和大中薯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小薯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马铃薯折合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4月8日播种时马铃薯折合产量最高,为42511.36 kg/hm2,较对照(4月15日播种)增产1.41%。解析以马铃薯产量(y)与播期(x)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马铃薯在4月10日左右播种时产量最高,为42636.19 kg/hm2,即庄浪县旱地梯田全膜双垄侧播条件下马铃薯适宜播期为4月10日。  相似文献   

7.
播种方式对强筋小麦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强筋小麦品种烟农19,于江苏淮北的铜山和赣榆2地研究了5种播种方式(稻田撒播套种、稻茬撒播旋耕、稻茬免耕机条播、稻茬撒播压板、旱茬机条播)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营养品质与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方式的小麦籽粒营养品质、加上品质和籽粒产量存在差异;适宜播期条件下,旱地机条播和稻茬撒播小麦的产量、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稻田套播小麦,淀粉含量低于稻田套播小麦;稻田套播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低主要足由于醇溶蛋白含量和谷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旱地机条播和稻茬撒播所致.适期播种的稻田套播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与晚播常规播种小麦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播期过晚的常规播种小麦,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低于或略低于晚播的常规播种小麦,面团吸水率、形成时间和弱化度高于其他播种方式.  相似文献   

8.
旱地鲜食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等行距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鲜食玉米营养丰富,是消费者喜爱的食品之一,近几年,通渭县已有零星栽培,由于种植不规范、串粉问题突出,果穗品质差、效益低。针对这一问题,通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2007年开始,经过3 a试验示范,摸索出了旱地秋覆膜鲜食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等行距栽培技术,鲜食玉米  相似文献   

9.
高海拔地区脱毒马铃薯套作播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海拔高度1 500 m左右贵州西部山区马铃薯—玉米套作不同播期产量差异性较大,适当提早播期比晚播产量水平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进行了旱地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全膜通用垄沟垄作栽培较全膜垄作侧播栽培产量高、商品性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适合定西市半干旱区旱地栽培的优良马铃薯品种,在定西市通渭县设置相应的品种比较试验,通过早播方式,对引进的一批中早熟性马铃薯专用型品种的物候期、生育期及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克新6号、紫花白、早大白比对照新大坪增产,因其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建议作为陇中地区半干旱旱地主栽中早熟品种进行推广应用;中薯5号、中薯8号、中薯3号建议在继续开展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作为搭配品种推广种植;台湾红皮、大西洋、夏坡蒂虽然比对照新大坪减产,但其表皮光滑、芽眼浅、干物质含量较高、菜用性强、薯形整齐、品质优,建议在水肥条件较好、土质疏松的川水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晚播对秋马铃薯生育期、产量、效益的影响,特进行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秋马铃薯播期推迟,播种至出苗所需时间变化不大;出苗期、现蕾期推迟,生育期缩短;产量、效益降低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期对长沙春马铃薯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马铃薯早熟品种东农303为试验材料,在长沙地区进行春马铃薯不同播期试验,研究其对春马铃薯的生长、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沙春马铃薯不宜过早播种,过早播种容易遭受晚霜危害,产量较低;(2)长沙春马铃薯的适宜播期在12月中旬,此期播种产量较高,效益较好;(3)长沙春马铃薯晚播的产量最高,但效益低,并且延误早稻生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秦安县川旱地马铃薯半膜高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播期、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等内容,以期为川旱地马铃薯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 棉花适期早播是促苗早发稳长,夺取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因春旱无雨,不能做到适期播种,或因造墒后遇雨推迟播种时间,造成出苗晚,开花结铃晚,优桃少,影响棉花品质和产量.为解决棉花晚播与优质的矛盾和高旱地棉花迟发、霜前花少、品质差等问题,我们于1987~1988年对晚播棉田和因干旱迟发的棉田,进行了密植早打顶栽培试验,取得了优质、低成本、高效益效果.一、基本情况试验地为砂壤土,地势高燥、平坦,肥  相似文献   

16.
随着长治市绿色旱地晚播番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番茄病毒病、早疫病以及生理性病害如脐腐病、裂果、日灼病的为害程度逐年加重,防治难度也越来越大,每年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成为长治市发展绿色旱地晚播番茄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7.
在定西市旱地梯田进行了马铃薯覆膜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以黑色地膜全地面双垄覆盖垄上穴播的马铃薯平均产量最高,为22.840kg/hm^2,比露地穴播增产30.69%,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可在旱地梯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8.
以马铃薯中熟品种克新18为试验材料,在黑龙江省西部农场进行马铃薯不同播期试验,探讨其对马铃薯生长、淀粉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宜过早播种,过早易遭受低温,影响壮苗,从而影响产量及品质;黑龙江省马铃暑适宜播期为5月上、中旬,此期播种的产量高,与其它播期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最佳播期为5月6日,最高产量迭49 ...  相似文献   

19.
不同播期对长沙春马铃薯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铃薯早熟品种东农303为试验材料,在长沙地区进行春马铃薯不同播期试验,研究其对春马铃薯的生长、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沙春马铃薯不宜过早播种,过早播种容易遭受晚霜危害,产量较低;(2)长沙春马铃薯的适宜播期在12月中旬,此期播种产量较高,效益较好;(3)长沙春马铃薯晚播的产量最高,但效益低,并且延误早稻生产.  相似文献   

20.
庄浪县旱地梯田马铃薯不同覆盖模式水分效应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庄浪县旱地梯田进行了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水分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白色全膜垄作侧播栽培模式,马铃薯综合经济性状最好,水分利用率和产量最高,分别为31.83 kg/(hm~2·mm)和21 820.68 kg/hm~2,黑色全膜垄作侧播栽培模式综合性状较好,水分利用率和产量高,分别为26.71 kg/(hm2·mm)和21 210 kg/hm~2,可在该县山地梯田或川旱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