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疆8年生银新杨热值与含碳率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乔木银新杨的茎、枝、根的热值、灰分、化学组分、含碳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器官的热值为主干皮(19.701 kJ.g-1)>主干干(18.653 kJ.g-1)>侧枝皮(18.512 kJ.g-1)>侧枝干(18.135 kJ.g-1)>根干(18.075 kJ.g-1)>根皮(17.106 kJ.g-1);干的灰分含量在0.80%~1.69%之间,皮的灰分含量在8.05%~9.63%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干的热值与灰分含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皮的热值与灰分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为-0.58;木质素和纤维素与热值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热值与含碳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为-0.856。  相似文献   

2.
滨海沙地木麻黄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热值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氧弹式热值仪测定福建惠安滨海沙地木麻黄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热值,揭示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干物质热值、去灰分热值、灰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凋落物起始干物质热值为21.67kJ·g-1,经过3个月平缓下降后其值为21.40kJ·g-1,到第10个月干物质热值为20.48kJ·g-1,达到最低点,与起始值相差1.19kJ·g-1,随后干物质热值开始回升,第12个月的干物质热值为20.83kJ·g-1,年平均每月降低0.07kJ·g-1;去灰分热值与干物质热值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从开始的22.78kJ·g-1,到第9个月的最小值21.89kJ·g-1,与起始值相差0.89kJ·g-1,随后的回升速度较干物质热值快,到第12个月时达22.41kJ·g-1,但是12个月总体平均每月降低0.03kJ·g-1;凋落物灰分含量的变化与热值呈相反的变化趋势,随着时间的延长灰分含量增加,但和热值一样反映了凋落物分解的规律,开始的灰分含量为4.88%,到3个月时为4.90%,随后进入线性增长的趋势,到第12个月时达7.09%,平均每月增加0.184个百分点。不论热值还是灰分含量与气温和不同层次土壤温度都显著相关,温度,特别是气温是影响凋落物分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福建省永春县,对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叶片的灰分含量、干重热值、去灰分热值月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毛竹成熟叶、老叶的灰分含量月变化趋势相似,毛竹成熟叶、老叶的灰分含量在秋季的10月至翌年春季的3月灰分含量较高,而春夏季相对较低;毛竹成熟叶的灰分含量在7.56%~15.91%之间,老叶的灰分含量在7.46%~16.67%,老叶的灰分含量显著高于成熟叶(P=0.0199)。②毛竹成熟叶、老叶的干重热值月变化趋势相似;成熟叶的干重热值在18.166~20.923 kJ.g-1之间,老叶的干重热值在18.581~20.249 kJ.g-1,老叶的干重热值与成熟叶接近;成熟叶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相关性不显著,老叶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具有显著的线性负相关。③毛竹成熟叶、老叶的去灰分热值月变化趋势相似;成熟叶的去灰分热值在20.061~22.962 kJ.g-1之间,平均为(21.670±0.720)kJ.g-1;老叶的去灰分热值在20.793~23.053 kJ.g-1之间,平均为(21.779±0.584)kJ.g-1;成熟叶的去灰分热值与老叶接近。  相似文献   

4.
新疆6年生白榆热值与含碳率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对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乔木白榆的茎、枝、根热值、灰分、化学组分、含碳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年生白榆乔木不同器官的热值变化是各组分干的热值均大于皮的热值.不同器官的热值为主干干(19.272 kJ·g<'-1>)>根干(18.881 kJ·g<'-1>)>侧枝干(18.738 kJ·g<'-1>)>主干皮(17.145 kJ·g<'-1>)>侧枝皮(16.021 kJ·g<'-1>)>根皮(15.326 kJ-g<'-1>);不同器官的干的灰分含量在0.94%~1.36%之间,皮的灰分含量为9.78%~10.91%,白榆的热值与灰分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为-0.908,这与大多数研究结论相同;木质素和纤维素可能是影响热值变化的重要因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与热值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热值与含碳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为0.947.  相似文献   

5.
《林业科学》2021,57(7)
【目的】探究相同炭化工艺下不同竹种、竹龄和竹材不同部位等因素与竹炭热值之间的关系,分析竹炭热值与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推导热值计算的经验公式,为竹材工业化和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4种竹材以及安吉县2~13年生毛竹,在相同炭化工艺条件下烧制成炭,采用控制变量法测试24种竹材中部炭化料、2~13年生毛竹中部炭化料以及毛竹材不同竹龄(4、5、6年)和不同部位(梢部、中部和基部)炭化料的热值和工业分析参数,分析不同竹种、竹龄和竹材不同部位炭化料热值与固定碳、挥发分和灰分含量之间的关系。通过SPSS软件对热值与固定碳、挥发分和灰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鉴定和分析,根据竹炭热值与竹材炭化料固定碳含量和炭化温度之间的关系推导热值计算的经验公式。【结果】24种竹材竹炭热值为27.94~32.98 kJ·g~(-1),平均值为31.10 kJ·g~(-1),标准差为1.11,固定碳含量为75.35%~92.59%,平均值为85.87%,标准差为3.65,灰分含量为3.34%~15.98%,平均值为7.21%,挥发分含量平均值为6.91%; 2~13年生毛竹竹炭热值为30.93~33.81 kJ·g~(-1),固定碳、灰分和挥发分含量的标准差均在5以下; 4、5、6年竹龄毛竹炭化料各部位热值绝对差异在1.38 kJ·g~(-1)以内,相对差异在3%以内。竹炭的高位热值与固定碳含量呈正相关、与灰分含量呈负相关,通过试验以及整理归纳大量竹炭炭化温度与热值、理化性能的测试数据,推导出竹炭热值(Q)与其炭化温度(T)和相应的固定碳含量(C)之间换算的经验公式。【结论】1)不同竹种炭化料热值和工业分析参数存在显著差异,取决于不同竹种各自的结构特性,相同竹种炭化料,木质素含量较高的基部热值高于中部和梢部,竹龄和生长部位对热值和工业分析参数变化无明显影响; 2)竹材炭化料热值与固定碳、灰分含量之间呈线性关系,其中热值与固定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灰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热值(Q)与固定碳含量(C)的经验公式以及固定碳含量与其相对应炭化温度(T)的经验公式为Q=0.001 8C2-0.111C+28.099 (R~2=0.72)、C=26.934ln T-93.122(R~2=0.88)。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青藏高原森林的热值特征,对青海省主要造林树种的热值和灰分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青海省云杉属和圆柏属5个乔木树种全株的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分别在22.34 MJ/kg~22.92 MJ/kg之间和23.19 MJ/kg~23.48 MJ/kg之间,灰分含量在2.23%~3.54%之间,云杉属的干质量热值显著高于圆柏属,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圆柏属。2青海省主要乔木树种各器官的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分别在21.20 MJ/kg~26.60 MJ/kg和22.20 MJ/kg~28.28 MJ/kg之间,灰分含量在0.43%~8.33%之间。就干质量热值而言,每种植物叶片的热值均显著高于其它器官;就去灰分热值而言,除紫果云杉外,每种植物叶片的热值均显著高于其它器官。就灰分含量而言,不同树种灰分含量最小的器官均为干。3树种热值和灰分含量均会受到年龄和海拔影响,但这种影响总体不具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凋落物热值及灰分含量的季节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福建三明 2 7年生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凋落物的热值、灰分含量及其季节动态的分析表明 ,混交林中杉木凋落物各组分的干重热值介于 2 0 6 37~ 2 1 96 0kJ·g-1之间 ,观光木凋落物各组分干重热值介于 19 6 35~ 2 0 0 5 8kJ·g-1之间 ,杉木纯林凋落物各组分的干重热值介于 2 0 70 5~ 2 1 90 8kJ·g-1之间 ,各树种凋落物均以叶、花的热值较高 ,而果、枝的热值较低。观光木凋落物各组分的灰分含量高于杉木。杉木落叶灰分含量季节间变化均较小 ;而观光木落叶灰分含量的变化模式为 :夏季 >秋季 >春季 >冬季。杉木落叶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季节变化模式均为 :冬季 >秋季 >春季 >夏季 ,而观光木落叶则均为 :冬季 >夏季 >秋季 >春季  相似文献   

8.
海岸退化沙地木麻黄人工林能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GR-3500型氧弹式热值仪测定福建沿海中部惠安县崇武林场1989年造的海岸沙地木麻黄人工林热值和能量现存量.结果表明:现存生物量为152.60 t·hm-2,净生产力为10.17 t·hm-2a-1,凋落物的年归还量为14.17t·hm-2a-1.木麻黄各组分干质量热值为19.26~20.53 kJ·g-1,平均为19.70 kJ·g-1,灰分含量为1.20%~11.92%,平均5.23%.整个林分能量现存量为2 986.92GJ·hm-2,各组分的分布为干(43.30%)>根(24.10%)>枝(13.60%)>皮(10%)>小枝(6.60%)>枯枝(1.60%)>果(0.80%).能量的归还量为294.56 GJ·hm-2,净固定量为196.80 GJ·hm-2,整个林分对林地有效太阳辐射能转化率为0.90%.木麻黄在东南沿海地区有较高的太阳能利用率和生长适应性,是很好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9.
广西主要树种热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树种不同器官间的植物热值规律,可为这些树种的能量特征和生态效率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通过对广西12个主要树种不同器官的热值测定,结果表明:各主要树种的加权平均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分别在18.56~20.41 kJ/g和19.11~20.57 kJ/g;树种各器官热值表现为叶片含量最高,各器官热值含量顺序一般为叶〉枝〉皮〉干,或叶〉皮〉枝〉干;树种各器官的灰分含量在0.18%~14.48%,树种各器官灰分含量一般表现为叶〉皮〉枝〉干。  相似文献   

10.
对福建永春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内22a生的闽粤栲(Castanopsis fissa)、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拉氏栲(Castanopsis lamonteii)不同器官的灰分含量、去灰分热值和碳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并估算各树种人工林的碳储量和能量现存量。结果表明:3种栲属树种各器官灰分含量总体表现为叶根枝干,各器官平均灰分含量则表现为拉氏栲丝栗栲闽粤栲;各树种各器官去灰分热值总体表现为叶枝干根,各器官平均去灰分热值则表现为拉氏栲闽粤栲丝栗栲;各树种各器官碳含量均表现为干枝根叶,各器官平均碳含量则表现为闽粤栲丝栗栲拉氏栲;各树种各器官间的灰分含量、去灰分热值和碳含量总体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t检验,P0.01);除了碳含量与去灰分热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外,其他各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3种栲属树种人工林碳储量和能量现存量表现为为闽粤栲丝栗栲拉氏栲,在低产低效林分改造中可优先考虑闽粤栲。  相似文献   

11.
Blackening in heartwood was investigated in relation to the metal contents and the moisture content in xylem of about 50-year-old seedling sugi (Cryptomeria japonica D. Don) planted in a steeply sloped stand in Okutama district (Itsukaichi Tokyo), where blackened heartwood is frequently found. The potassium, calcium, iron, and manganese contents were examined in the variously blackened heartwood and normal heartwood by an atomic absorption method. It was recognized that potassium increased relative to the degree of the blackening of heartwood, 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This finding implies that an increase in potassium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blackening of heartwood. Moisture content has a tendency to increase in the blackened heartwood, so it seems that the large accumulation of potassium is associated with the high moisture content in heartwood.This work was presented at the 43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Japan Wood Research Society at Morioka, August 1993  相似文献   

12.
陕西土壤有机质与全氮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表明,陕西省9类主要农林土壤有机质与全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两者间的回归方程及换算系数均可用于由有机质含量来较准确地估测全氮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刨花板密度、施胶量、施胶后含水率、增黏剂用量等参数对大豆胶刨花板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胶刨花板的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施胶量的增大,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和内结合强度呈上升趋势,而2h吸水厚度膨胀率基本没有变化;随着表层施胶后含水率的增大,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和内结合强度呈上升趋势,而2h吸水厚度膨胀率变小;增黏剂的加入显著改善了刨花板制备时的预成型性,提升了力学强度。  相似文献   

14.
利用微波法测量植物叶片含水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植物自身特点,对几种检测植物含水量的方法进行比较。确定采用微波法检测植物叶片的含水量,并对其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论述,总结出测量叶片含水量的计算公式。该检测方法具有快速、分辨率高、无污染和操作安全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方法对爬山虎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索氏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对爬山虎中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提取 ,并用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爬山虎茎、叶、果中均有黄酮类化合物的存在 ,其中叶总黄酮含量最高 ,果最低 ;同时发现 ,用回流提取法提取所得爬山虎中总黄酮含量较索氏提取法要高。  相似文献   

16.
毛竹的含水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毛竹的立竹含水率和平衡含水率与取件高度和竹龄的关系,结果表明,离地高度和竹龄对毛竹立竹含水率影响很大,从基部到梢部含水率逐渐减小,随着竹龄增大,含水率减小。未干燥毛竹的平衡含水率与100℃±2℃至绝干的毛竹平衡含水率之差约3%。  相似文献   

17.
沙柳刨花板及低毒脲醛树脂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沙柳材的地造,胶接特性和适用于沙柳刨花板的低毒脲醛树脂。通过试验分析了脲醛树脂胶中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与树脂性能的关系;浓缩处理与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的关系。最后研究了抄柳刨花扳的制板工艺、特点和技术改进措施、分析了施胶量与板材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含水率检测的X射线扫描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红橡和黑胡桃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扫描方法测量常规热风干燥过程中木材厚度方向含水率分布和平均含水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X射线扫描无损检测方法可以实现干燥过程中同一木材试件含水率分布和平均含水率的动态检测;与称重法含水率测量值相比,在8%~68%的较宽含水率范围内,不论是在高含水率阶段还是在低含水率阶段,采用X射线扫描法测量木材含水率时,都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测量值偏差最大不超过3%;在热风干燥过程中,所有试件含水率的称重法测定值与X射线扫描法测定值之间相关系数的平方都在0.97以上;X射线扫描方法具有扫描速度快、设备费用较低、测量精度高的特点,为木材含水率的动态检测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以2年生华北落叶松和白杆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控制条件下的幼苗栽培试验,测定不同光照、水分条件下脯氨酸含量、淀粉含量的变化,综合比较分析了华北落叶松和白析苗期生长对光照和水分变化的生理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的减少,华北落叶松和白不工幼苗脯氨酸含量增高,淀粉含量下降,且华北落叶松的变化都高于白杆,华北落叶松幼苗比白析幼苗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响应能力更强;随着光照的增强,也有相同的表现。光照和水分条件的变化对华北落叶松和白析幼苗脯氨酸和淀粉含量的影响具有叠加作用,2个树种对水分胁迫和强光照的响应机制一致,但树种间响应强度不同,华北落叶松的响应能力更强,华北落叶松具有比白术千更大的抗干旱胁迫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林地、园地和耕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分析禹州市褐土土壤中氮素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0~15 cm土层中,矿化氮含量为:林地>园地>耕地;土壤表层(0~5 cm)硝态氮含量林地最高,显著高于园地和耕地,而土壤表层铵态氮含量园地和林地显著高于耕地;不同土层中的,林地、园地和耕地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在林地和园地0~5 cm土层中,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10~15 cm土层,而耕地中硝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其中林地的硝态氮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3种土地利用类型铵态氮含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土壤0~10 cm土层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