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扦插时期和基质种类对榛子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5 a树龄杂交榛(85-134)和欧榛(巴塞罗纳)当年生嫩枝为试材。结果表明:(1)杂交榛(85-134)和欧榛(巴塞罗纳)嫩枝扦插均可生根,以欧榛生根效果略好;(2)杂交榛(85-134)和欧榛(巴塞罗纳)枝条长生长动态呈"慢-快-慢"的"S"型曲线,在供试的三个时期中以枝条长生长速生期结束即7月初扦插效果最佳,两品种的生根率最高,分别达到71.1%和81.1%;(3)以珍珠岩和蛭石(体积比为2∶1)为扦插基质,其气、液、固三相比最理想,最有利于插穗生根。  相似文献   

2.
榛子苗木几项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榛子苗木生长期间几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苗木活力的反映 ,结果表明 :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 ,可溶性糖则相反 ,呈“高—低—高”动态变化 ,SOD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动态变化基本上是双峰曲线。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 ,生长期间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量含量的变化在种和品种之间差异显著 ,其它指标并不显著 ,最后综合各指标将所研究的各品种苗木的活力排序为 :H2 >H3 >H4>欧榛砧木 >平榛。  相似文献   

3.
八棱海棠一年生播种苗苗高年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八棱海棠1 a生播种苗为研究时象,对其苗高生长规律和苗高与地径、生态因子的关系等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证明:Logistic方程可较好地反映苗高生长规律,苗高生长呈现"慢-快-慢-快-慢"的节律,并以此将苗高年生长过程划分为6个生长期.通过苗高生长规律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证明日平均气温是影响苗高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4.
黄条金刚竹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出笋、退笋、高生长规律3个方面对黄条金刚竹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结果表明:黄条金刚竹的出笋历期31d左右,在出笋后第8~9d进入出笋高峰期,约占出笋总数的76.8%;退笋期主要集中在初期和末期;在前期-盛期-末期出笋所长成的竹子,其胸径和竹高均呈下降趋势;幼竹高生长呈“S”形曲线,整个过程表现出“慢-快-慢”的特点,Logistic回归方程能较好的模拟黄条金刚竹的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5.
以‘82-11’、‘84-237’和‘84-402’等3个杂种榛优良品系为试材,采用动态监测的方法,研究7年生平欧杂种榛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3个榛子品系果实重量生长曲线为“慢-快-慢”的“单S”型曲线,其生长过程可分为初始缓慢生长期、快速生长期、第二次缓慢生长期3个阶段。3个榛子品系果仁重量生长曲线为“单S”型曲线,随着果仁的发育,果仁鲜重逐渐增加,果仁重量的增加在果仁发育前期较快,后期较慢。果实发育前期,果实重量的增长主要来自细胞的分裂与膨大,果实发育后期,果实重量的增长主要由果仁的生长引起。  相似文献   

6.
对6个品种杏(Prunus armeniaca L.)进行果实和新梢生长发育规律的调查表明:"凯特""金太阳""杏王""金杏梅"鲜食杏果实纵横径、单果质量日增长量生长变化呈"慢-快-慢-快-慢"双S型曲线,果实纵横径、果质量增长量有2个高峰期、3个缓慢期;鲜食兼仁用品种"珍珠油""小树上干"果实纵横径、单果质量日增长量生长变化呈"快-慢-快"非典型的双S型。且各生长期因品种不同其出现的时间段不相同。6种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均呈"快-慢-快"双S曲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主要在果实硬核前和果实成熟前增加较快。新梢在1年中有3个生长高峰期,但只有1个生长高峰较明显,其他两个高峰期不明显,在8月下旬停止生长。果形指数与果实纵横径动态变化趋势吻合,在整个发育过程中果实前期纵径生长量大于横径生长量,果形指数较大,随着果实生长增大,横向生长量增大明显,果形指数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Logistic模型对中皖1-3号等三个优良无性系苗期和树木生长节律进行拟合,分析其生长规律。三个无性系苗期生长呈现“慢-快-慢“特点,树高速生期:6月上中旬至8月中下旬;地径速生期:5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成年生长特点,树高速生期:2-6年;胸径速生期:2-5年;材积速生期:4-7年。第8年林分材积生长仍较高,尚未达到数量成熟龄。  相似文献   

8.
对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苗期生长发育过程及其生长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苗期高生长与气候因子间关系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生长进程呈现慢-快-慢的规律,并存在明显的速生期。  相似文献   

9.
欧洲榛子的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激素、品种、湿度、不同枝段抽穗基质、切口形状6个因素,2个水平,经L8(27)正交设计,结果表明:影响欧榛扦插多因子中,激素对扦插生根影响最大,依次为品种、基质、不同枝段、湿度和切口形状。其中100mg/L浓度萘已酸处理的穗条生根率最高,达60%;珍珠岩∶腐殖质∶红土为1∶1∶1的基质有利于欧榛扦插生根;以生长健壮,芽体饱满的枝条中部作穗条,扦插生根较好。  相似文献   

10.
对沙地"红地球"葡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果粒大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着沙地"红地球"葡萄的生长发育不断积累,果粒纵横径和果粒质量均呈"快-慢-快-慢"的生长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慢-快-慢"的生长趋势;而果穗纵横径的变化规律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楸树杂种无性系苗期生长参数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2个楸树杂种无性系的研究表明,楸树杂种无性系苗期苗高、地径生长节律符合"S"型曲线,其生长进程均表现出明显的"慢-快-慢"的节律。采用Logistic生长方程对动态生长节律进行拟合,相关系数达0.99以上,拟合的效果极显著。楸树速生期的天数占整个生长期的比重为47%,速生期内的生长量占整个生长量的60%以上;楸树杂种无性系苗高生长峰值出现在7月中旬,地径峰值在7月上旬,苗高速生期开始时间为6月上旬,地径速生期开始时间5月下旬。苗高速生期结束时间为9月初,地径速生期结束时间在8月下旬,苗高速生期持续天数86 d,地径速生期持续天数89 d。  相似文献   

12.
兴安杜鹃和迎红杜鹃种子、幼苗及苗木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兴安杜鹃、迎红杜鹃种子发芽、幼苗形态建成及大苗生长节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兴安杜鹃和迎红杜鹃种子成熟度较好,兴安杜鹃平均发芽率和发芽势为91%和74%,迎红杜鹃平均发芽率和发芽势为94%和79%,完全可用种子进行苗木繁殖;幼苗形态建成较为缓慢,约需90d,这段时间是播种繁殖成败的关键时期。哈尔滨地区两种杜鹃的7~10a生苗生长期约为5个月(5月1日-9月28日),高生长主要集中在5月至8月。9月下旬有一个短时间的二次生长期,10月基本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  相似文献   

13.
红锥种源苗期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锥博白、浦北、东兰3个种源苗高和地径生长率2年生苗木生长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种源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都显著,均呈"S"型生长模式。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方法将苗木的生长过程划分为4个时期:生长初期、速生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表明,3个种源苗木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博白种源和浦北种源较好,东兰种源次之。  相似文献   

14.
三尖杉不同种源苗期生长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4个三尖杉种源和篦子三尖杉苗期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三尖杉和篦子三尖杉幼苗生长曲线均趋直线,整个生长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停滞期;14个三尖杉种源和篦子三尖杉生长曲线可分为Ⅰ、Ⅱ两种类型,其中江西崇义、上饶,福建明溪,安徽黄山,广东午远5个种源1年生苗生长曲线属Ⅰ型,该类型整个生长期生长较快,但在前期生长较缓慢,后期有一明显相对生长迅速期;江西修水、井冈山,贵州黎平、从江,云南石屏,河南洛阳,四川峨嵋,湖南绥宁,湖北恩施9个种源1年生苗生长曲线属Ⅱ型,其整个生长期生长速率均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没有明显可区分的相对生长迅速期;篦子三尖杉生长曲线接近Ⅱ型,介于不同种源三尖杉之间。对14个三尖杉种源和篦子三尖杉1年生苗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尖杉种源间幼苗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种源与试验地的交互作用也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种源间的苗高生长差异较大,生长量最大的为安徽黄山种源,1年生苗高为18.60 cm,生长量最小的为湖南绥宁10.90 cm,篦子三尖杉1年生苗高生长量为11.00 cm。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海南椴幼年期生长特性,年生长节律,苗期生长规律以及苗木繁育技术。用loglstic方程拟合,找出高和直径生长的最优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6.
铃铛枣嫁接苗年高生长节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枣树嫁接技术进行铃铛枣坐地砧嫁接建园,并应用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嫁接苗年高生长节律。分析表明铃铛枣嫁接苗的年高生长进程呈现慢一快一慢的“S”形节律,存在着明显的速生期,速生期长达45d,速生期内的苗高生长量约占总生长量的78%。辽西枣区枣农可依此规律抓准生长点,适时安排有效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嫁接苗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17.
毛红椿播种育苗技术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2005-2006年对毛红椿的播种育苗技术和苗期生长规律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毛红椿于3月下旬播种,4月上旬出苗,7月下旬至9月中旬苗木高生长最快,9月中旬以后进入缓慢生长,至10月底苗木停止生长,其高生长量可达100 cm以上,最高可达150 cm;21、27、33、45株/m2 4种留苗密度实验表明,苗木地径生长与留苗密度密切相关,留苗越密则地径越小、高度越小,留苗越稀则地径越大、高度越小。生产上建议播种量为15 kg/hm2,留苗密度以30~33株/m2为宜。  相似文献   

18.
海桑育苗技术及其幼苗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红树植物海桑采种期、播种与育苗技术,幼苗生长规律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东寨港海桑采种期以第一次果成熟的7 ̄8月份为最佳;用本土(海泥)和客土(营养土)均可作床播种,但移植时后者比前者苗高提高26.8%;容器育苗基质以配制营养土为最佳,培育的苗木粗壮,出圃时苗木合格率高达98.4%,海泥其次,红壤土最差;苗高与地径年生长过程具较明显的后期生长,变化规律可用Y(t)=1/  相似文献   

19.
通过桢楠(Phoebe zhennan)轻基质网袋育苗试验,掌握了桢楠苗木生长发育节律。结果表明:7-9月为苗木速生期,在此期间,应加强圃地水肥管理,促进苗木健康生长,提高苗木质量。采用5.6 cm×8 cm的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1年生苗平均高为26.7 cm。  相似文献   

20.
贵州山区山苍子苗年生长规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annual growth rhythm of Litsea cubeba seedling was studied. The average thousand-grain weight of L. cubeba was 35 g, and the germination rate was higher than 70%. The results of cluste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period could be divided into 4 stages, i.e. the stage of seedling emergence (from March 2 to March 17), the initial stage of growth (from March 18 to May 31), the vigorous growth stage (from June 11 to August 29) and the late growth stage (from August 30 to December 27). The height and diameter of one-year-old seedling were fit with logistic curve law, and the growth process followed a "slow-fast-slow" curve. The equation of average daily growth showed that the fastest growth appeared in July which had the highest monthly average temperature. This conclusion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the seedling stage management of L. cubeba forest. The authors recommend vigorously developing L. cubeba forest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of Guizhou Province, and provid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to the forest tenure refo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