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食用菌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消费需求和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平菇是诸多食用菌栽培品种中栽培数量较大、从业人数较多、食用人群较广的品种之一。平菇常规栽培原料为棉籽壳,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消费需求和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平菇是诸多食用菌栽培品种中栽培数量较大、从业人数较多、食用人群较广的品种之一。平菇常规栽培原料为棉籽壳,近两年由于种棉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为中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循环农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平菇栽培周期短、见效快、栽培管理简单,近年来栽培规模逐渐扩大,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17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为3712万t,产值2721.92亿元,其中全国平菇总产量546.39万t,较2016年增长1.54%。平菇主要以秋冬季栽培,冬、春两季出菇为主,北方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发生较少,进入春季,随着气温  相似文献   

4.
候立华 《食用菌》2023,(1):56-5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为农业生产大县,棉籽壳、玉米芯等食用菌原材料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且市场对平菇的需求量大,但呼图壁县食用菌产业起步晚,规模小,栽培技术研究总结相对滞后。为解决平菇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规模推广平菇生产,结合呼图壁县西树窝子村平菇栽培经验,集成总结适宜新疆气候的一套平菇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相似地区平菇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学名糙皮侧耳~([1])。平菇是世界上栽培量较大的食用菌品种之一,中国平菇栽培量居世界第一位~([2]),2016年平菇产量达538.11万t。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平菇因栽培原料来源广泛、栽培模式多样、技术相对简单而被广泛栽培,市场也大~([3])。栽培平菇有生料、发酵料、熟料、半熟料、发酵熟料等多种模式。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原料中一般需要加入不同剂量的杀菌剂、杀虫剂,有残留风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虽然常规基质的使用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其价格不断上涨以及国家对环保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科研工作者相继开发许多新型栽培基质并加以利用,不仅有效降低了食用菌生产成本,扩大材料来源,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可变废为宝,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综合利用开发。蒲秆营养丰富,可为食用菌提供丰富的碳源。利用蒲秆栽培平菇,不仅解决了传统平菇栽培原料价格高、货源紧张、生产效益不高等问题,而且解决  相似文献   

7.
李峰  赵建选 《食用菌》2011,(5):57-58
河南省辉县市是河南省平菇种植规模最集中区、种植面积最大区,也是河南主要城市平菇生产、销售集中供应地,常年栽培平菇12000多个大棚,2010年被评为国家食用菌生产基地县,产品远销山西、河北、山东、北京等地。随着平菇栽培面积的逐年扩大及平菇病虫防治技术培训不完全到位,一种新的平菇病害正在悄悄蔓延,菇农们将这种新的病害统称为“黄菇病”。  相似文献   

8.
<正>草菇属典型的高温型、恒温结实型菌类,是目前栽培的食用菌中需求温度最高的类型,长江以北一般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较适宜种植,反季节栽培难度大。邹平县是食用菌生产大县,全年生产鲜菇9.05万t,主要为香菇、平菇、秀珍菇、杏鲍菇、金针菇等木腐菌,拥有大量的食用菌菌渣资源,但利用率较低。笔者成功利用木腐菌菌渣反季节栽培草菇,根据在山东金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试验,可连续种植两潮菇,第一潮菇(鲜料65 kg/m2)可出菇4 kg,  相似文献   

9.
李峰  赵建选 《食用菌》2011,33(3):42-43
河南省新乡市是河南省平菇生产种植规模最大、最集中区,常年种植平菇约2亿袋,是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的平菇主要供应基地。近年来,在平菇常规栽培规模最大、最集中、最合适季节(在秋、冬季节),由于气温不正常、温度偏高、以及平菇栽培技术普及不够等原因,出现了菌袋大面积感染霉菌现象,个别栽培户栽培成功率只有20%~30%,  相似文献   

10.
王廷杰 《食用菌》1998,20(2):31-31
平菇美味可口,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食用菌栽培中,无论产量或产值均居首位.传统的栽培场所多用砖木或土木结构的房屋,因造价高,投资大.广大栽培户承受能力有限.也有利用人防地道栽培,又因通风不良,菇形差,产量低.塑料日光温棚是北方近几年农业生产发展中“两高一优”的生产模式,但本地大多用于种植各类蔬菜,进行食用菌生产的比较少,笔者通过多年在塑料日光温棚中进行平菇栽培,总结出适合西北用塑料日光温棚栽培平菇的技术.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河南是农业大省,秸秆、棉籽壳、玉米芯等资源十分丰富,再加上良好的气候条件以及充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常适宜发展食用菌产业。河南食用菌总产量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平菇是河南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2009-2010年度平菇栽培已告结束,本文对本年度河南平菇产业情况进行了总结,对平菇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期望为我国平菇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平湖市利用蘑菇栽培结束后的废料种植芦笋,开创了菌渣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新途径。在芦笋种植过程中,每年要进行2次割除母茎,产生的废料芦笋母茎再栽培平菇,减轻食用菌生产成本,延长了循环农业产业链,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新疆石河子地区的食用菌栽培起步较全国晚,1978年左右,引入棉籽壳袋料栽培这一突破性技术,使平菇栽培在80年代初很快形成了市场.之后,猴头菌、金针菇、木耳、香菇、灵芝等相继开始栽培,兵团、农垦科学院、石河子蔬菜所、石河子农学院等科研和教学单位均开展了此项工作,其中平菇的发展势头是最快的,随之木耳的袋料立体栽培技术迅速普及.90年代初期,金针菇的生产也形成了规模,一年四季,平菇、木耳、金针菇都有上市.1995年之后,双孢菇在新疆试种成功,极大地刺激了食用菌的销售市场,鸡腿菇、香菇、阿魏蘑菇等也以迅猛的速度发展起来.食用菌栽培在石河子地区的农牧团场已成为脱贫致富、繁荣经济扩大就业面的一个新型的产业;种植规模也由原来的单户分散、手工操作等方式向专业、大规模的方向发展;同时,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有了较快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陆晓民 《食用菌》1998,20(2):25-25
近年来,随着平菇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栽培平菇的理想原料棉子壳,供不应求,价格上扬.为此.我们立足实际,利用当地资源富足的麦草栽培平菇,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 平菇杂交17,由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食用菌室提供.  相似文献   

15.
为了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值,同时解决种菇场地问题,我们进行了玉米、甘蔗、草菇、平菇间套作探索,两次试验栽培面积700米~2,推广栽培面积1200米~2,现将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一)茬口安排甘蔗在3月上,中旬进行地膜育苗,4月中旬移栽,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玉米在3月中、下旬播种,7月中旬收获;草菇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9月上、中旬采收结束,清除下脚料;平菇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3月下旬采收结束。(二)种植规格选择排灌方便田块,于3月中、下旬整地,按垄宽1.7米、沟宽30厘米作畦。然后  相似文献   

16.
孙婕  肖扬  边银丙 《中国食用菌》2011,30(4):66-66,68
近年来食用菌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栽培场所连年种植,以及人为环境污染和栽培管理措施不当等原因,食用菌病害发生日益严重,不仅造成产量的严重下降,影响食用菌种植的经济效益,而且使产品质量安全面临威胁,极可能严重影响产业发展。2009年至2010年,对湖北、河南、四川、河北等地平菇、毛木耳严重发生几种病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高温期反季节栽培平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季节栽培食用菌产品价格往往是常规季节的4~6倍,效益相当显著。如何搞好高温反季节食用菌的栽培,几年来我所就平菇高温反季节种植技术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平菇反季节种植不仅种植成功率高、时间短、出菇快、易管理,一般15~20d出菇,生物学转化率达90%以上,而且周期短,效益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平菇是目前世界上栽培最多,产量最高的食用菌之一。随着生产区域的扩大,平菇生产量逐年上升。平菇主要栽培方式依据培养料的处理方式分为熟料栽培、生料栽培和发酵料栽培三种。平菇发酵料栽培具有生料栽培的工艺简单、投资少和熟料栽培的安全可靠的双向优势,只要掌握了发酵技术,就可以在不消耗能源,不增加灭菌设备的前提下,以任意规模建堆发酵,现已发展成为平菇最主要的栽培方式。建堆发酵是平菇发酵料栽培最关键的环节。发酵时堆  相似文献   

19.
陈若霞  应霞玲 《食用菌》2000,22(4):23-25
平菇是我地的主栽食用菌品种之一,栽培原料为棉子壳。近年来,由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棉花栽培面积减少,加之棉子壳在食用菌栽培中应用越来越广,货紧价高,售价为80年代初的8~10倍,平菇的栽培成本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了平菇栽培的经济效益。为此,寻找合适的材料替代全棉子壳的平菇栽培方式已势在必行。本研究以不同比例的杂木屑替代棉子壳组成四个配方,以全棉子壳配方为对照,分别进行熟料和生产袋栽试验,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筛选适宜的配方组成,试验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 ①平菇品种:双耐3号,菌株由上海市农…  相似文献   

20.
《蔬菜》2014,(10)
<正>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初的我国食用菌产业,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年产量已超过2 800万t、产值超过2 000亿元,成为农业领域仅次于粮、油、果、菜的第五大作物。我国是最早进行食用菌人工栽培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消费大国,年产量约占世界食用菌产量的3/4。日前在武汉举行的2014中国食用菌产业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介绍,我国商业化栽培的菌类作物种类约60种,未来30年将上升到100~150种,目前香菇、双孢菇、平菇、黑木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