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8年和2019年广西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对广西南宁、贵港、防城港、柳州、河池、来宾、百色和桂林8个市进行马传染性贫血的抽样调查.重点监测养马场、马术队、马属俱乐部等的马匹及骡等马属动物.两年共采集马血清5050 份、骡血清842 份,经马传染性贫血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检测均为阴性.结果表明,马传染性贫血在以...  相似文献   

2.
正马传染性贫血虽然对人类健康没有威胁,但其对马类动物的威胁性很大,尤其是急性马传染性贫血,致死率很高。马传染性贫血的传染途径很多,昆虫叮咬所导致的皮肤感染、病马的排泄物等、使用带有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针头或其他设备都会导致马传染性贫血的传播。其中,昆虫叮咬所导致的皮肤感染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马传染性贫血最易暴发在夏秋季节,所以,在这两个季节里要格外重视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1马传染性贫血(Equine infectious anemia)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马、骡、驴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病毒的持续感染和临床反复发作,主要呈现以发热为主的贫血、出血、黄疸、心脏衰弱、浮肿和消瘦等  相似文献   

4.
马传染性贫血(以下简称马传贫)是一种以持续感染,反复发作以及贫血为特征的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传染病,病原体为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的马传贫病毒。国际兽医局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该病于1968年传入安徽省,经过几十年的防治,于1995年达到稳定控制区的标准。按照农业部《2001年~2005年全国马传染性贫血防治规划》和《2001年~2005年安徽省马传染性贫血防治规划》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了各原疫区市县的监测,以达到农业部马传贫消灭目标的验收。现将马传贫在安徽省的发展过程和历年的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马传染性贫血是一种以持续感染,反复发作以及贫血为特征的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传染病.安徽省1968年首次确诊马传染性贫血,随后通过养、检、隔、封、消、处六字综合性防控措施,到1988年扑杀最后1匹病马,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995年全省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1996年至2007年8月,继续在原疫区开展监测工作,到2007年9月,全省达到消灭标准.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农业部马传染性贫血防治规划大纲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马传染性贫血防治规划的要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2011年-2015年马传染性贫血要达到稳定控制标准。农三师1987年首次确诊2例马传染性贫血,随后通过养、监、隔、封、消、处、灭等综合性防控措施,到1988年监测无阳性病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001年至今再未出现临床病例,也未检出阳性马属动物,马传贫得到有效控制和净化。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评估云南省文山州马传染性贫血防控效果,文山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4—2016年,采用查阅历史档案资料、实地入户调查、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文山州马传染性贫血的流行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文山州从1978年起全面开展马传染性贫血监测净化工作,并根据马传染性贫血的流行特点,应用流行病学调查、现场采样、实验室检测、扑杀净化、无害化处理等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成功阻止了马传染性贫血在文山州的传播、扩散与流行。近几年来,经过系统地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未发现当地存在马传染性贫血的证据,证实文山州已消灭该病。成功经验为:一是流行病学调查全面、细致;二是采样工作科学,做到了重点采样与随机抽样的有机结合;三是实验室检测使用标准方法、可靠试剂;四是阳性畜的扑杀与无害化处理及时、彻底;五是严格控制马属动物移动。  相似文献   

8.
马传染性贫血(EIA)弱毒疫苗的广泛使用存在野毒和疫苗毒鉴别困难的问题.本研究以已构建的马传染性贫血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的感染性分子克隆(pOK8266)为基础,在其S2基因内引入NspV酶切位点,将人工合成的编码6个组氨酸的寡核苷酸插入NspV位点,获得带有组氨酸标签的重组质粒pOK8266-HIS.将pOK8266-HIS转染驴白细胞,将驴白细胞转染产物传至第6代时,在电镜下观察到了典型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粒子.提取pOK8266-HIS衍生病毒的前病毒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和测序表明,衍生病毒基因组中引入了6个组氨酸标签,从而获得了带有分子标志的马传染性贫血弱毒疫苗株,为野毒株和疫苗病毒的鉴别诊断奠定了基础.本研究还证明了S2基因中的插入突变并不影响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体外复制.  相似文献   

9.
法国发生马传染性贫血 2008年7月17日,法国向OIE报告了马传染性贫血疫情。疫情始于2008年7月1日,于当天确诊。病原是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疫区位于阿尔代什省Saint Etiennede Boulogne地区Pradal的养殖场,易感动物是马,共有疑似马2匹,为私人所有的小马,均为病例,已销毁。  相似文献   

10.
魏巍 《中国畜牧业》2019,(11):31-32
马传染性贫血(equine infectious anemia)简称马传贫(EIA),是由反录病毒科慢病毒属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马、骡、驴传染病。其特征主要为间歇性发烧、消瘦、进行性衰弱、贫血、出血和浮肿,在无烧期间则症状逐渐减轻或暂时消失现几乎遍及全世界,对养马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兴安盟从1960年开始发生马传染性贫血,尤其是1971年至1982年为疫情快速流行阶段,给兴安盟马属动物养殖造成了巨大损失;1983年至1991年为疫情稳定控制阶段,1991年最后一起疫情,之后经长期临床观察和开展血清学检查,20多年没有检测阳性畜。历年来,兴安盟马传染性贫血防控工作在国家和自治区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兴安盟几代兽医人员的艰辛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8月26日,兴安盟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接受农业部马传染性贫血考核组的检查验收,经考核认定兴安盟已达到马传染性贫血消灭标准,为内蒙古自治区争光。2016年9月20日农业部发文,经考核认定内蒙古自治区已达到马传染性贫血消灭标准。  相似文献   

12.
马传染性贫血(以下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的一种马属动物的严重疫病。被国际兽医局列为重点疫病之一。马传贫曾于1959年和20世纪60年代初分别在我区贵港市(原贵县)和武宣县发生过军马的马传贫疫情,由于当时及时采取隔离扑灭病马(骡)和疑似病马、严格消毒等措施,本病在当地未引起扩散流行。“七五”期间进行的全国动物疫病普查中,我区曾查出2匹马血清为马传贫阳性(未见临床症状)。此后,我区再未见有该病的发生,也从未用过马传贫疫苗。  相似文献   

13.
正农业农村部10月17日发布第76号公告(马传染性贫血),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马传染性贫血消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农医发﹝2015﹞26号)文件中《马传染性贫血消灭工作考核标准和验收办法》规定,我部考核组于2018年9月16-21日对云南省的马传染性贫血防控工作进行了达标考核。云南省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马传染性贫血防控工作,防治措施有力,提供材料齐全,数据翔实可靠。经考核,  相似文献   

14.
<正>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EIA),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马、驴、骡)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主要为间歇性发烧、消瘦、进行性衰弱、贫血、出血和浮肿,无烧期间症状逐渐减轻或暂时消失。该病可人畜互传,至今仍是全世界重点检疫的对象。据报道,2003年农业部对青海省马传染性贫血防治工  相似文献   

15.
《畜牧兽医学报》2006,37(12):1377-1377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继续发生马传染性贫血和马传染性子宫炎 英国2006年12月1日向OIE报告了马传染性贫血和马传染性子宫炎的最新情况。此次马传染性贫血疫情始于2006年8月25日,于2006年9月1日确认,自上一次后续报告(2006年11月24日)截止2006年12月1日未发现新的病例。此次不是终了报告。  相似文献   

16.
科技     
正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遗传演化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马传染病与慢病毒病研究创新团队的王雪峰副研究员以马传染性贫血弱毒疫苗为模型,系统研究了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在体内体外的遗传演化规律。相关论文发表在病毒学领域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  相似文献   

17.
正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属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成员,主要感染马、驴和骡等马属动物。其引起马属动物呈现发热、贫血、出血、黄疸、消瘦、水肿和心脏衰弱等一系列症状的传染性疾病称为马传染性贫血(EIA),简称为马传贫。EIAV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和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等慢病毒属成员在病毒基因组结构、复制分子机制、免疫机理及与宿主相互作用等方面都具有相似性。因此,EIAV被认为是研究慢病毒致病机制的重要模型病毒。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疫苗作为世界上首例成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为贯彻落实《国家防治动物疫病中长期规划(2012-2020年)》,进一步加强国家兽医实验室体系建设,根据《国家兽医参考实验室管理办法》《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兽医参考实验室管理的通知》,农业部指定了我所为国家马传染性贫血参考实验室和国家马鼻疽参考实验室。马传染性贫血和马鼻疽是影响马属动物健康的主要传染性疾病,是国际兽疫局(OIE)规定的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受农业部委托,我所马传染病与慢病毒病研究创新团队(马病团队)长期对国内马鼻疽和马传染性贫血进行流行病学检测。该团队曾成功研制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应用的慢病毒疫苗-马传染性贫血弱毒疫苗,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帮助国家控制和净化了马传染性贫血病。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山东省马属动物主要病毒疫病流行现状,采集青岛市2个马场以及济南、聊城和德州等驴养殖密集地市4个驴场的血清和全血样品各694份,分别进行马传染性贫血、H3N8亚型马流感血清抗体检测和非洲马瘟病原检测。结果显示:马传染性贫血、非洲马瘟检测全部为阴性,H3N8亚型马流感群体阳性率和样品阳性率分别为100%(6/6)和81.38%(520/639)。结果表明:马传染性贫血和非洲马瘟在这些养殖场点已得到很好的预防,但鉴于国外严峻的疫情形势,需要继续加强监测,防止病原传入;H3N8亚型马流感流行较为普遍,感染率较高,需要重点加强防控。本调查为山东省马属动物疫病防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疫病,马鼻疽则是由假单胞菌科、假单胞菌属的鼻疽假单胞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马属动物的严重传染病和人兽共患传染病,马传贫和马鼻疽简称"马两病"。上海市各级政府及畜牧兽医部门高度重视马传染性贫血、马鼻疽的防控工作,在农业部和市农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悉心指导下,我市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