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为在北京地区栽培和推广木香薷提供理论依据,以木香薷的叶、花穗、茎和水蒸气蒸馏木香薷植株地上部分制备的精油为试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GC–MS)分析其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鉴定得出木香薷叶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有29种,花穗中有24种,茎中有29种,精油中有40种。木香薷叶、花穗和茎分别与精油的挥发性成分对比分析,发现木香薷精油40种主要挥发性成分中有19种由其叶贡献,9种由其花穗贡献,4种由其茎贡献,1种由叶、花穗、茎共同贡献,5种由叶和花穗共同贡献,2种由花穗和茎共同贡献,1种由叶和茎共同贡献。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海拔和竹龄对黄甜竹叶精油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不同海拔高度下新叶和老叶精油的化学成分,并分别采用平板抑菌法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测定各竹叶精油的抑菌效果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甜竹叶精油中的成分以烷类、醇类、萜烯类和芳香族化合物为主,中高海拔有利于萜烯类化合物的合成和积累,新叶精油中的醇类、萜烯类和芳香族化合物含量高于老叶。各竹叶精油对干腐病菌(Fusarium)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均有抑制效果,海拔越高竹叶的抑菌效果越好,新叶精油的抑菌效果强于老叶。各竹叶精油均表现出较高的抗氧化活性,表现为低海拔>中高海拔、新叶>老叶。本研究结果为黄甜竹叶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数据支撑和新的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品种和生长期嘉宝果叶片酚类及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和组成,分别通过比色法、水蒸气蒸馏法和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沙巴、四季早生、福冈等9个品种嘉宝果老/嫩叶的总酚、总黄酮、精油含量和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沙巴嫩叶的总酚含量(31.87%)最高;阿根廷嫩叶总黄酮含量(24.81%)最高;沙巴老叶精油含量(2.78‰)最高,其次为沙巴嫩叶(2.42‰)。老叶中相对含量在0.05%以上的挥发性化合物有31~44种,均以萜类为主;嫩叶中相对含量在0.05%以上的化合物有28~40种,同样以萜类为主。除沙巴、阿根廷、大红钻老/嫩叶和福冈老叶外,其余老/嫩叶均以倍半萜为优势成分。沙巴老叶主要成分为α-蒎烯、桉叶油醇;沙巴嫩叶为β-蒎烯和α-蒎烯;阿根廷老/嫩叶、大红钻嫩叶和白艾斯老叶为β-蒎烯;福冈老/嫩叶为β-石竹烯;四季早生、大巨红晶、艾斯卡老/嫩叶为β-胡椒烯;乔尼尔老/嫩叶为β-石竹烯、β-胡椒烯。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单萜含氧衍生物、α-蒎烯、单萜烯、β-蒎烯、α-芹子烯是导致不同品种间嘉宝果老叶香气差异的主要物质;倍半萜烯、单萜烯、β-蒎烯、α-蒎烯、β-石竹烯是导致不同品种间嘉宝果嫩叶香气差异的主要物质。综上,沙巴嫩叶总酚含量最高,精油含量较高,活性挥发性物质蒎烯(α-蒎烯+β-蒎烯)相对含量高达62.41%,在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有潜在的利用价值,在医药领域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4.
陆占国  李伟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1):350-353
应用水蒸气蒸馏-溶剂萃取法和微波辅助-溶剂萃取法提取了成熟期马铃薯茎叶挥发性成分。用乙醚为萃取溶剂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时,以0.533%(m/m)得油率获得精油;以正己烷为溶剂的微波辅助萃取法的最适提取条件为:温度60℃,时间9 min,液料比10︰1(V/m),在此条件下的得油率为0.528%(m/m)。用GC-MS分析检测出水蒸气蒸馏法获得的精油含有81个成分,解析鉴定出占精油相对含量79.386%的43种物质,醇类化合物(24.789%)为主要成分;微波法获得的精油检测出78个成分,解析鉴定出占总精油82.226%的36种成分,酯类化合物(44.482%)为主要成分。2种提取方法获得的精油成分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邓源喜  许晖  王家良  陈佳 《核农学报》2021,35(2):357-365
为开发一种新的植物精油保鲜方法,本试验用琼脂平板固封百里香精油和薄荷精油,制成精油香膏,使精油缓慢释放,用于熏蒸油桃,并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分析精油香膏熏蒸时盒内空气中精油活性成分的变化,同时比较不同精油香膏熏蒸对油桃果实腐烂指数、失重率、硬度、抑菌能力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抗坏血酸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3 d贮藏期结束后,对照组油桃腐烂指数为23.3%,试验组油桃腐烂指数降低至10.8%以下,并且试验组能较好地保持果实失重率和硬度。SPME-GCMS分析发现,百里香酚和香芹酚作为主要的抑菌功能成分,其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缓慢增加后趋于平衡,但相对百分含量较低。低浓度下,2种精油对褐腐病菌均有较高的抑菌活性,10%薄荷精油熏蒸几乎能完全抑制褐腐病菌的萌芽,1%和10%百里香精油能将褐腐病菌的萌芽率分别降低35.4和49.1个百分点,但灰葡萄球菌对精油挥发性成分敏感性较低。精油熏蒸能够减少抗坏血酸和类胡萝卜素的氧化,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综上所述,精油香膏熏蒸能减少油桃果实的腐烂,延缓后熟衰老,较好地保持果实品质,具有进一步开发成商品化果蔬保鲜剂的潜力。本研究结果为固封精油熏蒸在油桃采后保鲜上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富含多种有益的功能活性物质。为提高沙棘功能性组分保留率和制品综合品质,本研究利用低温升华(20℃)真空冷冻干燥(FD-1)和高温升华(60℃)真空冷冻干燥(FD-2)两种冻干工艺制备沙棘粉,测定沙棘粉的各项指标,通过对沙棘粉品质指标、香气和挥发性成分、小分子活性组分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FD-1制备的沙棘粉在L、a、b、维生素C含量、流动速率敏感度(FRI)、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铁离子还原力(FRAP)指标上优于FD-2,主要反映沙棘粉的色泽和抗氧化活性;FD-2在特别流动能、总流动能、剪切性、类胡萝卜素、压缩性方面优于FD-1,主要反映沙棘粉的粉体特性。小分子代谢组分分析中共检测出68种化合物,因子分析结果显示,FD-1中特征性组分为丹酚酸A、异抗坏血酸、异鼠李素、表没食子儿茶素等;FD-2中特征性组分为[6]-姜酚、异鼠李素3-新橙皮苷、酒石酸、维生素C、槲皮苷等,证明不同冻干工艺制备的沙棘粉活性组分有明显差异。两种沙棘粉在挥发性成分上也有较大差异,挥发性组分共检测出153种化合物,FD-1...  相似文献   

7.
李程勋  徐晓俞  郑开斌  李爱萍 《核农学报》2022,36(11):2190-2198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蚕豆资源,研究蚕豆发芽过程中蛋白质及蛋白抗氧化能力的变化规律,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发芽蚕豆的蛋白质含量,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氨基酸组分含量,运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观察发芽蚕豆蛋白组成的变化,通过测定发芽蚕豆蛋白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析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蚕豆发芽过程中蛋白和氨基酸含量升高,促进部分蚕豆蛋白由大分子量转化分解成小分子量,提高了蚕豆蛋白的抗氧化能力,在蚕豆发芽第9天时蛋白质含量达到34.1 g·100g-1、氨基酸含量为29.16 g·100g-1,均达到最大值,蚕豆蛋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最强。综上,蚕豆的发芽过程可以增加蚕豆的营养物质成分含量,增强蚕豆的抗氧化能力。本研究结果为蚕豆蛋白、蚕豆芽等功能食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施有机肥及套袋对鸭梨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探讨施有机肥和套袋对鸭梨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研究了生长期施有机肥和套袋对鸭梨果实挥发性成分、 糖类和有机酸组分等风味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供试鸭梨共检测到挥发性物质3类30种,其中酯类26种、 烯类3种、 醇类1种。施有机肥和套袋改变了鸭梨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施用有机肥使套袋和不套袋鸭梨香气物质种类分别增加8种和6种,香气物质总量分别增加182.89%和127.16%。套袋使施有机肥和复合肥鸭梨的香气物质种类分别减少了8种和10种,香气物质总量分别减少66.32%和72.98%。不同处理鸭梨共检测到4种糖、 7种有机酸组分,其中糖组分主要为果糖,其次为蔗糖、 山梨醇、 葡萄糖; 有机酸组分主要为苹果酸,其次为乙酸、 柠檬酸、 莽草酸、 奎宁酸、 酒石酸、 琥珀酸。施用有机肥使鸭梨糖总量和酸总量升高,套袋使鸭梨糖总量和有机酸总量降低。施有机肥使鸭梨果实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增加,糖类和有机酸含量升高,而套袋使鸭梨果实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减少,糖类和有机酸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9.
花椰菜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及其抗氧化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了花椰菜不同器官(花球、茎、叶和根)中芥子油苷等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及其抗氧化能力,发现烯丙基芥子油苷是花椰菜中主要的芥子油苷,不同器官中芥子油苷的组分与含量差异显著,根系中的总芥子油苷、总脂肪类、总芳香类以及烯丙基芥子油苷和4-甲氧基-吲哚-3-甲基芥子油苷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器官,叶片中吲哚类芥子油苷的含量最高,花球中总芥子油苷、烯丙基芥子油苷和吲哚-3-甲基芥子油苷含量次之,茎中的总芥子油苷含量最低;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多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其他器官。这些结果表明花椰菜的叶片和根系中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丰富,具有进一步开发和综合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黄足黑守瓜是普通丝瓜生长过程中危害叶片的主要害虫。本文对普通丝瓜不同部位叶片挥发性成分、营养成分和物理结构对黄足黑守瓜取食和定位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本实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普通丝瓜不同部位叶片挥发性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嫩叶主要挥发性成分有(Z)-3-己烯-1-醇(27.65%)和植醇(45.77%),成熟叶挥发性成分主要有(Z)-3-己烯-1-醇(49.34%),老叶挥发性成分主要有植醇(63.25%),且挥发性成分对黄足黑守瓜远距离定位起到了引导作用。同时,本研究还采用5点取样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和考马斯亮蓝法分别研究了普通丝瓜不同部位叶片营养成分含量与黄足黑守瓜取食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黄足黑守瓜喜食植物叶片嫩叶部位,喜食部位叶片的总糖与还原糖含量、蛋白质含量都最高,且总糖含量与蛋白质含量比值最高。叶片物理结构调查采用石蜡切片法,发现叶片的物理结构对于黄足黑守瓜取食很少造成影响。通过研究,使我们充分地了解影响黄足黑守瓜取食不同部位叶片的因素,便于今后的育种和栽培过程中加强不利于黄足黑守瓜取食的因素,以达到安全、环保地进行农业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森林草莓与栽培草莓体外抗氧化能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鉴定草莓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筛选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草莓遗传资源,以森林草莓和10个栽培草莓品种为试材,测定抗氧化物质,如总多酚、类黄酮、花青素、维生素C含量;采用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清除法、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测评了不同试材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森林草莓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要远高于测试的栽培草莓;在10个栽培品种中,哈尼和凤冠的营养品质表现较好;总多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总多酚是草莓抗氧化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即花青素与维生素C也是草莓抗氧化能力的主要组成参数。遗传背景对于草莓的抗氧化物质和抗氧化能力起重要作用;森林草莓的抗氧化能力高于测试的栽培品种,具有进一步开发和综合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董烨  张益奇  张晓頔  胡学佳  戴志远 《核农学报》2022,36(11):2199-2209
为进一步利用鱼类加工副产物,采用微波技术预处理鳙鱼皮,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鳙鱼皮水解物(FSH),将其与葡萄糖、木糖和核糖进行美拉德反应,评价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美拉德反应显著提高了鳙鱼皮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核糖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在135℃、35 min条件下,核糖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总氧化活性为2 156 μmol·L-1 FeSO4,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96.53%,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88.08%。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分析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发现,呈肉香味的吡嗪、呋喃类杂环化合物相对含量增加,从而改善了鳙鱼皮水解物的风味。本研究结果为制备食品天然抗氧化剂提供了理论依据,为鱼类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热处理后油茶籽油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与其氧化稳定性内在联系,该研究以油茶籽为原料,经热处理后对所得油茶籽油的7个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氧化诱导时间、脂肪酸组成、多酚、美拉德产物、β-谷甾醇、角鲨烯、生育酚),并对整体抗氧化水平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热处理后油茶籽油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氧化诱导时间最大和最小值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分别增加47.05%和降低36.02%;不饱和脂肪酸在脂肪酸组成中占比最高且易被氧化;总酚、5-羟甲基糠醛(5-HMF)、丙酮醛(MGO)、3-脱氧葡萄糖醛酮(3-DG)、β-谷甾醇、角鲨烯与α-生育酚含量最高分别是对照的7.12、1.69、7.19、4.27、1.13、1.03和1.25倍;总酚与抗氧化能力呈极显著相关(P<0.01);美拉德产物5-HMF、MGO、3-DG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呈显著相关(P<0.05),β-谷甾醇、角鲨烯与α-生育酚与温度分别呈正相关、显著负相关、显著正相关;综合评价模型表明极性组分(总酚、美拉德产物)抗氧化能力权重大于非极性组分,热处理110℃前非极性组分对油茶籽油的抗氧化水平起主要作用,11...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香榧假种皮精油、枇杷叶精油和佛手精油熏蒸处理对采后油桃的保鲜效果,以中油四号油桃为试材,采用密闭容器熏蒸法研究3种植物精油对油桃采后主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其感官品质、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榧假种皮精油可有效抑制灰霉病菌、根霉病菌菌丝的生长,其EC50值均低于枇杷叶精油和佛手精油处理,分别为81.672μL·L~(-1)和209.131μL·L~(-1)。在200μL·L~(-1)浓度下,与枇杷叶精油和佛手精油处理相比,香榧假种皮精油熏蒸处理可有效降低油桃采后的腐烂,于25℃贮藏10 d后腐烂指数较对照降低了63.73%,并且仍能较好地维持失重率和硬度,诱导果实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升高,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滴定酸(TA)和抗坏血酸(Vc)含量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综上所述,香榧假种皮精油熏蒸处理能够抑制采后油桃品质的下降,延缓后熟衰老和腐烂发生,具有进一步开发成果蔬保鲜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木糖-草鱼肽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探讨美拉德反应对草鱼肽抗氧化性的影响,该文以分子量小于5 KDa的草鱼肽为原料,加入木糖进行美拉德反应,并与单独加热的样品进行比较。分别检测分析了不同反应时间的热降解产物和美拉德反应产物的还原力、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oyx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值及挥发性成分组成,并对反应产物中挥发性物质与其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草鱼肽添加木糖反应比其单独加热的褐变程度更高,抗氧化性更强。且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性能逐步增强,并产生了大量的呋喃、吡嗪等杂环化合物,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性与上述挥发性组分含量显著相关(P0.95)。草鱼肽与木糖质量比为1∶1混合并在100℃下反应3 h具有较强抗氧化性。因此,美拉德反应修饰可使草鱼肽表现出更强的抗氧化性,是一种优秀的食品抗氧化原料。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加拿大一枝黄花精油熏蒸处理对采后草莓的保鲜效果,开发一种新型的食品保鲜剂,以红颜草莓为试材,研究在0.1‰精油熏蒸处理12 h条件下,精油对草莓品质和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处理能有效降低草莓采后腐烂,维持较高的果实色泽、表面质地、气味等感官指标和整体可接受度,抑制果实失重率的上升和硬度的下降,但对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滴定酸(TA)含量无显著影响。此外,该处理提高了果实的总抗氧化能力,延迟了果实中过氧化氢(H_2O_2)的积累,降低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抗氧化酶类的活性;但未显著提高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等抗病相关酶的活性。可见,加拿大一枝黄花精油熏蒸处理能够减缓采后草莓果实品质的下降,延缓后熟衰老和腐烂发生。本研究结果有利于开发新型果蔬采后保鲜处理方法,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高值化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优质地方鸡种瓢鸡和盐津乌骨鸡不同部位的主体风味成分,以300日龄瓢鸡和盐津乌骨鸡的胸肌和腿肌作为试验对象,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离和鉴定鸡肉中的挥发性物质,结合相对活度值(ROAV)确定主体风味活性物质。结果表明,鸡肉样品中共检出76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包括醛类、醇类、酮类、酯类、酸类、烃类化合物,不同品种不同部位之间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分和含量存在差异。瓢鸡主体风味物质由2-甲基丁醛、戊醛、己醛、庚醛、辛醛、反-2-辛烯醛、壬醛、1-辛烯-3-醇、辛烷构成;盐津乌骨鸡主体风味物质主要由2-甲基丁醛、己醛、壬醛、1-辛烯-3-醇构成。主体风味物质对不同部位不同品种鸡肉样品的贡献程度不同,其中醛类化合物对鸡肉的整体风味贡献最大。本研究结果为瓢鸡和盐津乌骨鸡的风味特性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超滤对血橙果汁中抗氧化成分及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管式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探讨了超滤对血橙果汁中抗氧化成分及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对维生素C和花青素类成分的保存率约为85%左右,对几种酚酸和类黄酮组分(除槲皮素外)的保存率均在90%以上。同未杀菌的血橙原汁相比,巴氏杀菌汁的总抗氧化能力(TAA)损失率为23%,而超滤澄清汁仅为10%左右,主要与维生素C和花青素含量损失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猕猴桃感染溃疡病后枝条挥发物的组分特征,给探索猕猴桃溃疡病的病理和抗性机制提供参考,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鉴定健康枝条和感病枝条挥发物的化学成分,采用离子流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猕猴桃健康和感病枝条的挥发物中分别鉴定出73和67个挥发性化合物,合计81种成分,二者相同组分59个,包括烷烃类、烯烃类、醇类、酚类、醛类、酮类、苯环类化合物、杂环类化合物、呋喃类和含氮化合物,其中烷烃类化合物和苯环类化合物为猕猴桃枝条的主要成分。进一步比较发现,感病枝条中含有2-乙基甲苯、2,3,5,6-四甲基苯酚等8种特有物质,且4-乙基甲苯、十八烷等物质比健康枝条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储藏玉米陈化机理及挥发物与品质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找寻挥发性物质与玉米储藏品质指标的关系,探讨玉米品质变化机理.对重庆地区不同储藏时间的玉米,采用项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其挥发性物质,同时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研究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及其与储藏时间、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储藏时间的玉米挥发性物质种类基本相同,只是在量上存在差异.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玉米的总挥发性物质以及单个挥发性物质含量逐渐增加.总挥发性物含量、丙酮、对环己二烯、环戊乙炔、乙酸、己醛的含量与储藏时间、生理生化指标呈较高相关性,可作为玉米储存品质变化的评判指标.储存玉米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是由脂质的氧化和水解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