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irradians)原产于美国大西洋沿岸,南起墨西哥湾、北至马萨诸塞州的Cape Cod均有分布,是当地的重要渔业经济种类。我国于1982年从美国引进了这一品种并人工繁育成功(张福绥等,1986)。由于其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一般春天育苗,当年即可收获,种贝越冬后用于次年春天育苗),深受养殖户的欢迎,引发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一个发展高潮,成为我国北方养殖区的主要扇贝养殖品种(张福绥等,2000),产量在2005年即达到84万吨。然而海湾扇贝本身个体较小(约为5cm~6cm),寿命短(少于2年)(Dall, 1909; Minchin, 2003),而且引进后长期只养不育,导致了商品贝规格越来越小(张国范等,2003)、育苗养殖过程中死亡率高等种质退化问题(张国范等,1999;张维翥等,2005)。据统计,2007年海湾扇贝亲贝死亡率高达70%,已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湾扇贝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s)是我国扇贝养殖的三大品种之一,以其闭壳肌肥大、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和经济效益好等优势深受广大消费者和养殖单位欢迎。但是,海湾扇贝近年来养殖疾病频发,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良种培育工作的滞后,为此,中国海洋大学和烟台海益苗业有限公司经连续4代选育,育成黑褐壳色的高产、抗逆扇贝新品种——海湾扇贝"海益丰12"(品种登记号:GS-01-006-2016)。  相似文献   

3.
海湾扇贝 ( Argopecten irradians)原产于北美的大西洋沿岸 ,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营养价值高等优点 ,是扇贝科优良的养殖品种之一。1 982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将其引入 ,1 983年育苗取得成功 ,1 985年开始推广 ,目前已成为中国近海贝类养殖的主要品种 [1] ,其人工育苗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推广。本文归纳了几种理化因子对海湾扇贝育苗的影响。一、温度温度是影响海湾扇贝受精、胚胎和早期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1 .温度对亲贝性腺发育的影响Orton[2 ]认为 ,影响生殖最重要的外界因子是温度 ,海湾扇贝的性腺发育与水温有关。关于温度对海…  相似文献   

4.
《现代渔业信息》2009,(8):31-31
为了解决北方沿海扇贝养殖种质退化严重的问题,山东省青岛农业大学一课题组将来自南太平洋的优良扇贝品种紫扇贝引入青岛,与本土海湾扇贝“结婚”,首次在国内培育出紫扇贝及其与海湾扇贝的杂交品种。明年,“混血扇贝”有望走上百姓餐桌。  相似文献   

5.
用分离于中国对虾(P orientalis)的鳗弧菌Ⅱ型(V anguillarumⅡ)和养殖海湾扇贝(Ar gopectenirradians)的黑美人弧菌(V nigripulchritudo),分别感染健康的海湾扇贝幼体,均获得与原发病相同症状。证实不同种弧菌可引发海湾扇贝D型幼体爆发面盘解体流行病。  相似文献   

6.
海湾扇贝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海湾扇贝原产于美国大西洋沿岸,这种贝类具有生长快、养成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当年养殖当年收获的特点,是一种优良的养殖品种。浅海海湾扇贝养殖在我国发展很快,山东、辽宁已大面积养殖。由于我县地处平原沿海、泥沙海岸、半清水半泥沙海域,前几年几经小面积养殖,一直没开展起来。近年来,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对海湾扇贝养殖技术的研究,基本上掌握了本海区的大面积养殖技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产》2016,(9):72-74
一、品种概况 (一)培育背景 虾夷扇贝( Patinopecten yessoensis)隶属于软体动物门( Mollusca ) ,瓣鳃纲( Lamellibranchia ) ,翼形亚纲( Pterimorphia ) ,珍珠贝目( Pterioodae ) ,扇贝科(Pectinidae),其闭壳肌肥大,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深受广大消费者和养殖单位欢迎.虾夷扇贝属冷水性贝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养殖经济贝类之一,主要分布在俄罗斯、日本及朝鲜北部海域.自1982年由日本引入我国以来,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成为我国北方的主要养殖贝类之一,并为辽宁等主要养殖地区创造出了上百亿元的产值,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4年我国虾夷扇贝养殖面积超过500万亩,产量约20万吨,为单一养殖经济效益最高的扇贝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避开河北地区褐潮暴发与海湾扇贝养殖时间的重叠,为海湾扇贝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对海湾扇贝进行晚苗培育(4月初种贝入室,以下称晚苗)及池塘底播和筏式养殖实验。结果显示,池塘底播海湾扇贝晚苗培育的稚贝(壳长5.0–6.1 mm),经过139 d 的养殖,收获时平均壳长达59.7 mm,扇贝柱5.2 g。2012年筏式养殖海湾扇贝晚苗,收获时平均湿质量、鲜贝柱重和出贝柱率分别为28.7 g、3.8 g 和13.8%。2013年,晚苗收获时平均壳高、湿质量、鲜贝柱重和出贝柱率分别为50.3 mm、24.4 g、3.1 g 和12.7%。按1000 m3育苗水体计算,海湾扇贝晚苗培育可以节省燃煤45.5 t,节约成本6.75万元,养殖晚苗可以降低养殖成本11.6%。研究结果表明,海湾扇贝晚苗养殖技术可以有效规避褐潮暴发的不利影响,而且还可以节约养殖成本和节省能源。  相似文献   

9.
今年,莱州市沿海民众投资1.5亿元,使海湾扇贝养殖生产有了飞跃式发展,养殖面积由1992年的3050亩(203ha)猛增到1.45万亩(0.097万 ha),增长375%。如此大的养殖面积要取得好的收成,进而实现高产高效,除搞好必要的细致管理工作外,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是关键。为此,这个市水产局认真总结了1992年在浅海水域开发养殖海湾扇贝生产,特别是1080亩(72ha)海湾扇贝养殖获全国单  相似文献   

10.
青农金贝     
正一、品种概况(一)育种过程1.亲本来源亲本Ⅰ:紫扇贝(Argopecten purpuratus),2008年3月自秘鲁中部海域引进野生紫扇贝100枚,壳高为24mm~65mm,壳色为紫色。亲本Ⅱ: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irradians),2008年2月采自山东胶南灵山湾养殖区的海湾扇贝,选择100枚壳色为红色的扇贝作为亲贝,壳高为50mm~65mm。  相似文献   

11.
王宜艳  孙虎山 《水产科学》2005,24(12):14-17
采用分光光度技术对人工养殖的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血淋巴中部分免疫因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海湾扇贝血清和血细胞中溶菌酶、非特异性酯酶(NSE)、过氧化氢酶(CAT)、髓性过氧化物酶(MPO)、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氧和H2O2的活力或含量均高于栉孔扇贝,两种扇贝除血清中MPO活力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各组均差异极显著或显著。表明人工养殖海湾扇贝较栉孔扇贝的免疫力强。  相似文献   

12.
王延贵 《河北渔业》2011,(12):42-43
<正>海湾扇贝,是我国扇贝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而每年海湾扇贝苗种的产量却时常不够稳定。其主要原因是扇贝种贝在自然海域越冬过程中,经常会因为低温冷冻、饵料缺乏等多种原因,造成种贝发育不良,或大量死亡等现象发生,从而影响到  相似文献   

13.
海湾扇贝保苗及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海湾扇贝是美国大西洋沿岸海湾扇贝的一个品种,1982年被引进到我国养殖。海湾扇贝的显著优点是;适温性广。在水温10~31℃之间可正常生长,最佳生长温度为24~28℃。生长快,养成周期短。一般只需要5~6个月。产量高,出肉率和肉柱高。亩产一般在6000斤以上,最高亩产可达10000斤,每斤带壳的扇贝可加工出贝柱0.12斤。肉味鲜美,肉质细嫩。产出快,利润高。养殖一亩海湾扇贝,约需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一次性投资12000元左右。每亩收益为15000元左右。养殖技术容易掌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18年9月10日对昌黎县海湾扇贝养殖海域的水质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水体基本理化因子,并采取营养状态质量指数评价法(NQI)、营养状态指数法(E)、有机污染指数评价法(A)及内梅罗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法(P)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昌黎县海湾扇贝养殖海域各站位的水温、盐度、pH、DO、COD和DIP含量均符合海湾扇贝养殖水质标准,但是DIN含量严重超标。评价结果显示昌黎县海湾扇贝养殖海域已受到有机污染且水体呈现富营养化,养殖区内比养殖区外情况更为严重,其中N7站位最甚。DIN为该海域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集中上市季节烟台养殖海域海水水质状况及扇贝体内重金属富集情况,本研究选取烟台牟平区、开发区、莱州市及龙口市4处典型扇贝养殖区,于2021年11月分别对养殖海区海水水质及扇贝体内6种重金属(包括Pb、Cd、Hg、Cu、Cr及Zn)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4个养殖区内海水中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DO)、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DIN)和无机磷(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 DIP)均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重金属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海湾扇贝闭壳肌中6种重金属含量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海湾扇贝对重金属富集具有明显选择性,其中对Cu和Cd的富集能力较强,扇贝整体软组织对两者富集系数分别达到1 500以上和650以上;扇贝不同组织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和选择性也不同,主要表现在闭壳肌对Zn的富集程度显著高于扇贝整体软组织。扇贝养殖过程中Cr、Cd等有害重金属在体内富...  相似文献   

16.
<正>1扇贝养殖生产现状1.1养殖种类、规模昌黎县的浅海扇贝吊笼养殖业起步于90年代初,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地特色的标准化养殖模式,该产业已成为我县渔业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昌黎县扇贝养殖的主要品种是海湾扇贝,并引进了少量的紫扇贝、中科红和加拿大扇贝原种。从2010年到2012年扇贝养殖面  相似文献   

17.
吴松 《海洋与渔业》2007,(1):22-23,25
海湾扇贝又称大西洋内湾扇贝,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翼形亚纲、珍珠贝目、扇贝科、海湾扇贝属,原产于美国大西洋沿岸.1982年从美国引进,目前已成为我国浅海贝类养殖主要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 海湾扇贝原产美国,1982年由青岛海洋研究所张福绥教授引进我国并很快成为我国北部地区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山东等地养殖的栉孔扇贝大面积死亡,促使这部分养殖能力投向海湾扇贝养殖,使海湾扇贝的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对苗种的需求量随之急剧增加。而海湾扇贝的苗种生产经  相似文献   

19.
2017-2018年在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人造河海湾扇贝养殖区进行了海湾扇贝新品种“海益丰12”与主养品种的养殖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海益丰12”具有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养殖效益高的特点。与主养品种相比,“海益丰12”平均体重和壳长分别比主养品种高21.1%~48.7%和5.4%~13.8%;贝柱重量高33.1%~52.3%;养殖效益提高45.5%~92.2%。“海益丰12”是优良的养殖品种,适合于河北省大面积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20.
扇贝是我国北方贝类养殖的第一大品种。我国的扇贝养殖已有近30年的历史。1979年栉孔扇贝人工育苗及其养成获得成功,从此栉孔扇贝人工养殖开始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80年代初又从日本引进了虾夷扇贝,从美国引进了海湾扇贝,在栉孔扇贝人工育苗技术的基础上,分别获得育苗和养殖成功。尤其是海湾扇贝采用控温育苗技术,当年育苗当年即可养成成品贝,更加速了扇贝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